阅读历史
换源:

第40章

作品:外 星 人 揭 秘|作者:雨霖铃|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02:16:42|下载:外 星 人 揭 秘TXT下载
  250?

  第六章 人类对太空的艰辛探索

  发射了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 (buran)”号; 而且这架航天飞机还是在无人驾驶状态下升空的。

  不过; 美国的航天飞机在1986年遭受了重大挫折。

  当年1月28日上午;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架上升空; 73秒钟后突然爆炸; 价值12 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被炸成碎片坠入大西洋;机长斯科比、美籍日本人鬼冢等7 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37 岁的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也在其中; 她是从11416位申请者中选拔出来的美国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普通公民。这是“挑战者”号的第10次飞行; 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

  1月31日; 1 。 5 万名航天工作者冒着寒风在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为失事的7名机组人员举行了追悼仪式。里根总统出席追悼仪式并慰问了遇难者的家属。

  2月3日; 里根总统下令成立一个由13人组成的总统调查委员会; 调查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由前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调查委员会在4个月的调查中; 访问了160 人; 举行了35 次调查会议; 搜集了6万3千份文件和数百幅照片。

  6月9日调查委员会正式向里根总统提出长达256页的调查报告。据调查;“挑战者”号爆炸原因是右侧助推火箭存在问题;发射时气温过低; 寒冷的气温对火箭垫圈产生了影响; 导致爆炸。

  7 。 国际空间站走向新世纪

  如果将“和平”号空间站看作人类的第三代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则属于第四代空间站了。国际空间站工程耗资600多亿美元; 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它从最初的构想和最后开始实施既是当年美苏竞争的产物; 又是当前美俄合作的

  251?

  外星人揭秘

  结果; 从侧面折射出历史的一段进程。

  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 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由美国独自建造改为国际合作建设; 把美国在航天领域内的对手俄罗斯拉进来; 再联合日本、欧洲航天局及加拿大作为伙伴共同筹建。

  美国吸引俄罗斯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可谓老谋深算; 既可以利用俄罗斯现成的硬件及载人航天技术和经验; 降低空间站的成本; 又可以防止俄罗斯航天技术的扩散; 可谓“一箭双雕”。

  而继承了苏联航天科技成果的俄罗斯则由于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困难; 已无力独自开展大规模的航天活动; 所以也乐意与美国联手建造空间站。这样; 两个冷战时期的宿敌决定携手起来共建国际空间站。经过5年准备; 空间站于1998年底正式“开工”兴建。

  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的准备阶段; 现已完成。这期间;美俄主要进行了一系列联合载人航天活动。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8次对接与共同飞行; 训练了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第二阶段从1998年11 月开始: 俄罗斯使用“质子 … k”火箭把空间站主舱———功能货物舱送入了轨道。它还担负着一些军事实验任务; 因此该舱只允许美国宇航员使用。实验舱的发射和对接的完成; 将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 那时空间站已初具规模; 可供3名宇航员长期居住。

  第三阶段则是要把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制造的实验舱和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等送上太空。当这些舱室与空间站对接后; 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装配最终完成; 这时站上的宇航员可增至7人。

  252?

  第六章 人类对太空的艰辛探索

  国际空间站预计将在 2004 年建成; 完工后由6 个实验舱(美国一个、欧洲航天局一个、俄罗斯三个、日本一个)、一个居住舱、两个连接舱、服务系统及运输系统等组成; 是一个长88米; 重约430吨的庞然大物; 站上居住舱容积为1200立方米。

  美、俄等15国联手建造国际空间站; 预示着一个各国共同探索和和平开发宇宙空间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过; 几十年来载人航天活动的成果还远未满足他们对太空的渴求。“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类一直都心怀征服太空的欲望和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决心。1998年11 月; 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77 岁的老格伦带着他未泯的雄心再次踏上了太空征程; 这似乎在告诉人类: 照此下去; 征服太空不是梦。

  三、从阿波罗到“月球勘探者”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之遐想不已。嫦娥翩跹; 吴刚伐树; 它是无数文人墨客灵感的来源。1969年阿波罗飞船成功登月曾经让人类激动不已。不过自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完成后; 月球探测就悄无声息达25 年之久。直到1990年代后半期; 月球探测再度升温; 与早期的月球探测不同; 20世纪末的探测要务实和紧张得多。各个国家一方面想揭开更多的月球奥秘; 另一方面则是在跑马圈地; 占有更多的太空资源。

  1 。 苏美登月之战

  通常认为; 苏美在月球上的竞争始于1961年; 加加林飞入太空之后。这样说不够完全; 其实在1957年10月首次发射地球卫星之后苏美就都把目光转向了月球。它们之间的竞争如此的激烈; 几乎总是同时向月球发射火箭。

  1958年8月美国第一次用“尤诺”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开

  253?

  外星人揭秘

  拓”者月球站; 9月前苏联用“东方”号火箭发射了“东方 … 1”号月球站; 美苏两国的发射都失败了。

  10月11日美国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发射了“尤诺”号; 第二天前苏联也发射了第二枚“东方”号; 两国的发射都没有成功。

  11月8 日美国再次发射“尤诺”号; 又失败了。莫斯科决定放弃这轮比赛。因为设计师们没有把握成功; 他们不想在十月革命节让国家领导人伤心。

  12月6日和9日仅相隔三天美国和苏联又分别发射了各自的火箭; 这又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只是到了1959年1月2日“东方”号才平安地飞往月球方向; 但没有把“月球 … 1”号站送上月球; 有6000公里的误差。而美国的火箭只是到了3月3日才摆脱了地球的引力; 但它也没能把月球站送上去; 有6万公里的误差。

  1959年12月华盛顿决定停止这种竞赛。而前苏联的著名设计师科罗廖夫还在一次次地试图把月球站发射上去; 但是他一次次地失败了。

  截止到1965年底前苏联共发射了21个月球站; 其中一些炸毁了; 一些从月球旁边飞过了; 还有一些到达了月球; 但是碰坏了; 不能发送任何信息。

  后来才知道; 这不过是登月大战前的序曲。在加加林进入太空后美苏开始认为; 把自动仪送上月球已没有什么价值; 只有将人送上月球才算真正战胜对手。

  美国动用全部物力和财力来实现这个目标。航天工业的巨头波音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和罗克韦尔公司得到源源不断的巨额资金; 它们打算在1970年之前将美国人送上月球。

  254?

  第六章 人类对太空的艰辛探索

  很快便取得了初步成果。

  从1966年8月起开始实施月球研究计划; 一年内发射了5个观测站; 它们提供了有关月球表层的充分数据。

  从1966年2 月起开始对无人驾驶的“阿波罗”号飞船进行近地轨道的飞行试验; 美国正是打算用这种飞船完成登月计划。

  1967年1月“阿波罗”号飞船在做地面试验时发生火灾; 3名宇航员全部被活活烧死; 这使美国实现登月计划的时间推迟了一年。

  1968年10月宇航员开始驾驶“阿波罗”号飞船; 美国人就要登月了。

  1964年8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正式批准了登月计划。这项计划的领导人是科罗廖夫; 他应当在1968 年将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 其中一人要在月球上实现行走。

  1967年3月和4月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向近地轨道发射了“宇宙… 146”号和“宇宙 … 154”号两艘无人驾驶飞船进行试验性飞行。随后应当向月球发射飞船; 但是1967年9月和11月运送飞船的“质子”号火箭连着发生了两起事故。

  只是到了1968年3 月才顺利地发射了飞船; 但是返回地球时; 方向系统出了故障; 为了不落入敌人手中; 它被自爆系统炸毁了。随后的两次发射也不顺利; 1968年4 月“质子”号火箭出现事故; 7月14日因火箭事故; 死一人重伤两人。

  1968年9月“探测器… 5”号飞船发射顺利; 上面装了两只哈萨克草龟; 这两只乌龟是第一个绕月球飞行并回到了地球上的生物; 它们被记录在吉斯尼纪录大全中。但是飞船没有在哈萨克着陆; 而是落入了印度洋; 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它被捞了回来。

  1968年11月“探测器…6”号飞船没能正常返回地球。起先

  255?

  外星人揭秘

  是飞船失去密封性; 在5300 米的高空降落伞提前自动打开; 最后像块石头似地坠落到地面。但是仪器拍摄的照片奇迹般地被抢救了出来; 第一次获得了有关月球的彩色照片。

  前苏联越来越远地落后于美国。要想缩小这种差距只有借助于美国人的失败。

  1968年12月“阿波罗”号载人飞船飞绕月球; 并平安地返回了地球。

  1969年2月苏联发射了当时的超级火箭h1; 但是它54秒后就爆炸了。3月“阿波罗… 9”号在近地轨道飞行顺利。

  1969年5月“阿波罗… 10”号成功地进行了在月球轨道上飞行试验; 显然美国人登上月球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2 。 阿波罗历险登月

  1969年7月20日下午3点17分; 在休斯敦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人们终于听到了“阿波罗”11号飞船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那两句让整个世界等得有点不耐烦的话: “这里是静海。飞鹰号已经着陆。”

  来自50多个国家的电视和电台记者正凝神谛听着美国国家航天局的通讯线路。几秒钟之后; 世界各地的数十亿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都欢呼起来。每个人都急切地想听到“阿波罗”登月飞船上的宇航员说了些什么; 当时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地面控制中心指令员查利?杜克那几句精彩的答话:“明白; 静海。我们地面上的人和你们一样紧张。你们让这里的一帮人大惊失色。现在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多谢。”

  1202警报

  为何飞行控制人员的情绪一度会如此近乎绝望呢? 公众所不知的是;“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行动曾经濒于灾难的边缘。

  256?

  第六章 人类对太空的艰辛探索

  最早的危险信号出现在登月舱距离月球表面仅6000 英尺的时候。当时; 登月舱正向月球做着陆前的最后“冲刺”。舱内计算机显示屏上的黄色警示灯忽然开始闪烁。“程序警报。”阿姆斯特朗脱口道。

  坐在他身旁的布兹?奥尔德林敲了一下显示板上的一个按键;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说: “1202。”他很镇定; 但稍稍有些纳闷:1202这个警报代码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记不起在模拟训练中曾经遇到过这个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