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第83章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他却眨眨眼睛。

“常常是致命的,”她接着说,“一般是两到五年。”

他不知说什么好。无言是会令人不安的。“我不知道怎么帮助你,不过如果有什么事我做得到,只管说。”

“有。”

“请说,不必顾忌。”

“我被人告了。”

“为什么?”

“为了一百五十万美元。”

他先大吃一惊,接下来恍然大悟。“是一笔巨款。”

“是我在这世上的全部钱财。”

“有趣。你我两人都曾经认为这是世上的全部钱财呢。”

她笑笑,显出的忧愁多于沉思。“世事多变。”

“不错,是这样。”

两人相对无言,追忆起了往事。

“总之,这就是我的难题。我的法律难题。为了对我的疾病负责,我是尽了努力的。首先,清理我的财务。治疗是很花钱的,而且我想在有生之年好好挥霍挥霍。也许是去欧洲旅行啊什么的。我的钱不多,但有一张三百万美元的保险单。”

“怎么这么多?”

“几年前股市疲软,有一个金融策划人告诉我,终身保险会是极好的退休媒介,把我说服了。到我六十五岁时,终身保险或许是大有价值的。可是在我现在这年纪,事实上是没有退保现金的。很明显,要到我死的时候才付给死亡退休金,对我没有一点好处。我要趁我活着身体健康的时候得到一笔巨款,快快活活地过日子。”

杰克点点头,听出了一点门道。“你办了重病保单兑现和约?”在美国,其全称是“美国慈善保单贴现共同信托受益凭证”,也简称“最后的盛宴”。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人寿保险理财手段,可帮助艾滋病或癌症患者活着时好好享受生活。投资人购入这种保单,可在患者病故后领取高额保险金。

“你听说过?”

“我有个患艾滋病的朋友在去世前办过。”

“所以这种兑现和约在过去的80年代才大受欢迎啊。不过,这一观念对任何晚期疾病都是适用的。”

“妥了?”

“是的。对双方都有利。我把那三百万美元的保险单以一百五十万美元卖给了一伙投资人,我拿到一张巨额支票,到时候就可以用了。到我死的时候,这三百万美元死亡退休金就归他们,两三年内就能翻两倍。”

“这真有点可怕,但我能看出大有赚头。”

“当然。大家都满意。”当她看着他的时候,那哀伤的表情似乎消失了,她说,“要等到我的症状开始消失的时候。”

“消失?”

“对呀。我已有好转。”

“可als是不治之症啊。”

“医生已做过多次检查。”

杰克见她眼睛一亮。他的心跳得更快了。“还有呢?”

“他们最终确定我患的是铅中毒。这种病的病状类似als,但还没到要我的命的程度。” txt小说上传分享

疑中之疑(4)

“你没有卢?格里克病?”

“没有。”

“你不会死?”

“我已完全康复了。”

他感到无比喜悦,尽管他确实有点被人捉弄了的感觉。“谢天谢地。你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告诉我?”

她歪着嘴笑笑,然后又是一本正经。“我是想让你知道知道我的感受如何,哪怕是一会儿工夫也好啊。这是在快车道上死于非命的感受。”

“做到了。”

“好。因为,用法律上的说法是,我得打一场官司。”

“你想起诉做出错误诊断的庸医?”

“正如我所说,眼下我因为此事被人告了。”

“保单和约投资人?”

“你说对了。他们以为最多在三年内能得到三百万,可结果是,要等投资‘到期’,他们或许还得等上四十年或五十年。他们要我把他们的一百五十万退给他们。”

“这是违法的。”

她笑笑。“那么你愿意办这个案子?”

“没说的。”

小槌啪的一声,打断了杰克的沉思。陪审团已落座。加西亚法官细细读完了邮件、体育栏目,引起他注意的其他等等也都一一过了目。开庭。

“斯威泰克先生,对赫纳医生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杰克朝证人席瞟了一眼。赫纳医生代表保单和约投资人复审过杰西的病史,基本上确定为误诊,为投资人开了绿灯。他和投资人的律师花了整个上午力图说服陪审团:因为杰西实际上并无als病,依据“共同错误”,重病保单兑现和约应属无效。杰克的任务是要证明错误在他们一方,无共同可言,太糟,真伤心。

杰克哪里等得了啊。

“是的,阁下,”他说着向证人走去,带着显而易见的充满信心的微笑。“我保证,不会花很长的时间。”

3

审判室里寂静无声。到了审问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杰克盘问原告的著名证人。陪审团成员留心地旁观——白人,黑人,西班牙人,这是迈阿密有代表性的一面。杰克常想,不了解一个多种族社会能否一起工作的人应当在陪审团里任职。重病保单兑现公司告杰西?梅里尔一案像此刻在迈阿密进行的其他许多审判一样——没有媒体,没有抗议者,没有人带头捣乱。在审问过程中,被迫把手里的书扔到地上或者喊哑了嗓子把陪审团员叫醒之类的事,一次也不曾发生过。了解到在佛罗里达州执法并不总是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令人捧腹的笑料,是令人安心的。

不管怎么说,对杰克而言是令人安心的。菲利克斯?赫纳医生在证人席上四处张望,看到的只是平静。杰克的对方辩护人似乎觉察到医生的忧虑。帕克?艾姆斯这位原告的律师够精明的,他飞跑过去应付这个形势。

“法官,我们能否休息五分钟?”

“我们刚吃过午饭回来,”法官喊道。

“我知道,但是——”

“没什么但是不但是,”法官说,供看小字用的金丝框眼镜上端露出他凝视的目光。“律师,我刚查过我的星相,它说在我不久的将来有的是闲暇时间。好,斯威泰克先生,请。”

法官在谈占星术,杰克便又想到要再次表明他对司法体系可是信心百倍的。“谢谢,阁下。”

他走向证人时,陪审员们那一双双眼睛紧随着他。他稳稳地站着,以其身高和肢体语言表明一位庭审律师最杰出的能力:控制。

“赫纳医生,我认为als是一种危险疾病,你会同意吧?”

(bsp;证人在座位上挪挪身子,仿佛对这个甚至有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也疑心重重。

“当然。”

“它攻击神经系统,破坏组织,杀死运动神经元?”

“是的。”

“受害人最终没有能力控制腿部?”

“是的。”

“他们的手和胳膊也一样?”

“是的。”

“他们的腹部肌肉也一样?”

“对,是的。它破坏控制身体的随意肌的神经细胞。肌肉是由有意识的思想控制的。”

“话说不清楚?吃东西咽东西都很困难?”

“是的。”

“也许无法呼吸?”

“它确实感染舌头和咽肌肉。最终,所有受害者要么靠换气装置延长寿命,要么窒息。”

“呼吸闭塞,”杰克说。“这样死可不好受啊。”

“死亡很少是好受的,斯威泰克先生。”

“除非你是个保单和约投资人。”

“反对。”

“准许问下去。”

一名陪审员点头同意。杰克继续,知道他已难住了对方。“als一旦发病就无法阻止,这说法公平吗?”

“也许会出现奇迹,但是医学界的基本假定是,它是致命的疾病,它的发展是毫不留情的。百分之五十的人在两年内死去。百分之八十的人在五年内死亡。” 想看

疑中之疑(5)

“这听起来倒像个保单和约实现的理想状态。”

“反对。”

“我来重新措辞。要么是,要么不是,医生。保单和约投资人的基本假定是,病人会很快死亡。”

他看看杰克,仿佛这是个可笑的问题。“当然是这样。他们就是这样赚钱的。”

“那么你大概会同意,诊断适当是做出投资决定的关键所在?”

“是的。”

“因此投资人雇用你,是吧?他们依赖你证实梅里尔小姐有als病。”

“他们雇用我复审她的医生的诊断。”

“你给她做过几次身体检查?”

“一次也没有。”

“你跟她谈过几次?”

“一次也没有,”他说,带有守势的语气。“听上去,你把事情说得比真实情况坏多了。保单兑现和约一事中,复审医生去复查病人的事即使有也很少见。我的职责是审查梅里尔的病史,而病史是由她的治疗医生交给我的。至于诊断是否有正确可靠的医学依据,由我做出鉴定。”

“如此说来,你完全知道马什医生的诊断是‘经临观察可能是als’。”

“是的。”

“可能是als。”杰克又说了一遍,确信法官和陪审团已经听见了。“这就是说,也可能是别的什么病。”

“她的症状虽然较轻,但与此病的初期症状完全一致。”

“不过,正是这可能是als的诊断,说明了可能是别的病而不是als。这,你早已知道。”

“你应当知道,判断病人是否有als,没有魔弹指能杀灭特异性致病细菌、病毒或癌细胞等又不杀伤宿主的药物。可打,也不是靠一次检查就能确定的。从各方面看,诊断都是一个排除过程。为了排除其他可能有的疾病,在数月内要作一系列的检查。在早期,像杰西?梅里尔小姐这种看似健康的女人可能会有als,即使身患某种重病她也不得而知,且莫说她的脚也许麻木,或者汽车钥匙拿不稳,或者吞咽困难。”

“你该不是在暗示,你的投资人付款一百五十万元,完全是以梅里尔小姐拿不稳汽车钥匙而汽车钥匙掉在了地上这一事实为根据的吧?”

“不。”

“事实上,起初你的投资人拒绝了投资申请,是不是?”

“以临床观察诊断可能是als为依据的投资注定是有风险的。”

“他们在你跟马什医生谈过之后才决定投资,对吗?”

“我确实跟他谈过。”

“是否请你把你跟马什医生的谈话告诉法庭?”

法官抬头看看,他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赫纳医生又挪挪身子,显然很不高兴。

“让我这样开始,马什医生是佛罗里达最受尊敬的神经病专家之一。我早已知道他经临床观察提出的可能是als的诊断,是以严格遵守世界神经病###盟规定的诊断准则为依据的。但我也早就知道他是一位有经验的医生,看过的als病例比迈阿密的任何其他医生都多。于是我曾请求他撇开严格的标准,请他直率地然而非正式地告诉我:他是否认为杰西?梅里尔患了als?”

“我再问一次:马什医生告诉了你什么?”

赫纳看看他的律师,再看看杰克,眼睛朝下看着,说:“他告诉我,如果他打赌,那么他一定赌是als。”

“结果,梅里尔小姐没有als,对吧?”

“显然没有。马什医生完全弄错了。”

“对不起,医生。他没有错。马什医生的诊断是:经临床观察可能是als。你早就知道他仍在监控这位病人,仍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倒序 正序

《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