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2章

作品:火鸟的灰烬|作者:冷夏|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1 15:56:58|下载:火鸟的灰烬TXT下载
  苡腥嗽缭绲馗嫠呶遥铱梢灾室桑冶匦胨伎迹也豢擅ば拧r残砣绻夷茉缭绨焉钫莆赵谧约菏掷铮一岣炖忠恍?br/>

  edbsp;文君:对的。碧生折断了嘉宜曾经送给她的一支雕成梅花形状的玉簪。她把簪头交给嘉宜,自己留了簪尾。折簪,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决裂的符号。伤心的嘉宜,只能独自离开。他再也没有见过碧生。之后他回到北京,却没有回自己的家,只是去找了住在同一个胡同的一个朋友,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希望能说服这位朋友和他一起去闯天下,但没有成功。他独自离开,却由于〃摄魂夺魄〃的震撼,〃半偷〃了这位朋友的一幅画作。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他去了天津,当时的天津已经是开放的新式港口城市,他在那里接触到了新世界,又辗转到了香港和英国,最终在英国定居。后面的事你就已经知道了

  edbsp;文君:fire absp;edward:嘉宜当然是爱碧生的,这一点很清楚,但是你觉得碧生爱嘉宜吗?嘉宜的日记相信他们相爱,但是爱情往往使人盲目。碧生两次拒绝嘉宜的私奔计划,这当然可以解释为她以为自己是一件货物,没有主人的允许哪儿都不能去;但是也可以解释为她根本不爱嘉宜,不想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谁知道呢,说不定她挺喜欢当一个老头子的五姨太

  文君:我倒是相信碧生也是深爱着嘉宜。只是当时,爱情只能作为一个含蓄的秘密而存在,爱情不能是做任何事的理由。一个女孩子终生都在被告知,不被家长允许的恋爱是私情,人的天然欲望是淫奔,都是应该感到羞耻的事。一个未出嫁的女子如果听到别人谈论婆家,都要马上回避,以免被人耻笑是急于出嫁。在这种生活和教育背景下,她很难为了爱情而勇敢出走。如果她和嘉宜结婚了,她就会对嘉宜言听计从,因为这时对她的所有权已经过户到嘉宜身上了。你忘记了吗?陈年女尸喉咙里有那半截玉簪。她当然就是碧生,年代、身份、地理位置都匹配;她一定是自杀,因为别人没必要用这意义深重的半截玉簪来谋杀;她死时还很年轻,说明她的自杀是嘉宜离去后不久的事,也许就是当天也说不定。如果允许我推测的话,她的逻辑是,死亡,既可以了结这毫无生趣的残生,还可以成全她对嘉宜的爱(用嘉宜的玉簪自残,就像她和嘉宜永远在一起一样了),而此间的富绅也没有什么借口折磨他的家人了。

  edward:好吧,我可以同意碧生也是爱嘉宜的。但是自杀这很愚蠢,她为什么不能像朱丽叶那样假死然后和嘉宜一起逃跑?她为什么不把那个富绅老头子杀了然后嫁祸给其他的老婆?要不干脆把他们全杀了,她和嘉宜可以占领这个大房子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文君:edbsp;edbsp;文君:是啊,她是非常悲惨可怜的人。顺便说一句,碧生,在汉语里是生于绿色的意思。你看所有有关她的事都是绿色的,她喜欢穿绿色的衣服,嘉宜送给她一只绿色的玉簪,嘉宜给自己的孩子们取的名字,emerald,jade,都暗合绿色。

  edbsp;文君:这里,我要做一些非常大胆的猜测。我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我的猜测,我非常可能是错的,但是,我很愿意相信我的想象。

  edbsp;文君:碧绿蝴蝶的作者,也就是嘉宜的这位朋友,当然就是僻巷穷生本人。他为什么会有碧生的画像?因为他也在偷偷地爱恋着这位邻家小妹。他一定不止一次绘下她的倩兮巧笑。

  edbsp;文君:当我们看到碧绿蝴蝶的时候,不是也感受到极强烈的震撼吗?你甚至说过她有种不可思议的魔力。你看她那种撕裂在欢喜和悲伤之间的表情,对你我尚有如此大的震慑力,更何况对嘉宜和僻巷穷生,这两个深爱着她的男子。想象一下,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在他们一起长大的那个小胡同里,碧生不得不跟从小就深恋的人告别,从此天各一方,永无重逢之日。然而嘉宜要带着她逃跑,她知道了他有多爱她,她心里该有多么的感动和幸福!但是嘉宜很快就被抓走了,希望落空了,在爱的欢愉和绝望的忧愁之间,她被撕裂了,她在那里呆立许久。然而这一幕,被僻巷穷生看到了,因为他也知道碧生要走了,他再也见不到她了,他想再看看她,跟她告别。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碧生,碧生的脸上那撕裂得让人心疼的表情,深深地烙印在了艺术家的心里,他绘制了这副画,以祭奠他的思念。

  后来在东北的村庄,碧生再次见到嘉宜的时候,她一定是又快乐又伤心,她再次见到了魂牵梦绕的爱人,而现实是一切都太晚了,也许当时她就已经做好了以死相报的决心。所以嘉宜最后一眼看到的碧生,一定也是那个令人心疼的撕裂的表情!所以,当看到僻巷穷生那幅画时,才会是“摄魂夺魄的震撼“!他不惜背叛好朋友,偷走了这幅画,这是碧生的幽灵,他带着她到天涯海角,终生没有和她分开。

  edbsp;文君:这些当然只是我的推测,以我个人的能力,我不知道怎样找到更多的资料和证据。

  edbsp;文君:哦?

  edbsp;文君重新降落到中国的大地上的时候,那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再次袭来。过去的这个周末真的发生了吗 在小区门口下车,文君拉着行李箱往自己的小屋走,煎饼摊儿上的油滋滋地响,水果铺的刘婶儿一边赶苍蝇一边把苹果的把儿都扭向一个方向,小区保安正接了快递送来的十几个包裹。这个世界有声有色地铺陈在文君眼前,而谢松菀,罗欣迪,john,许拙逸这些人,则像是昨夜一个未完梦境里的模糊角色。

  小屋的门在文君身后关闭。人事熙熙其实就在窗外,而文君却感觉这里很安静,每件东西都和文君离开前一模一样。

  手机响了一下,是修远的回复短信。文君刚才短信告诉他自己平安到家了,修远说“明天终于就是周四了,明天见!” 所以现在,文君一个人在安安静静的小屋里坐下,闭上眼睛。她很疲倦,却不想睡觉;她很饿,却吃不下东西。

  天渐渐黑了,又下起雨来,正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家里四壁寂寂衾冷茶凉,秒针的走动声就分外刺耳。文君几次想打电话给修远,就是想和他说说话,听听他的声音,但是几次都忍住了。最终,文君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折磨人的寂静,她约了edbsp;文君:edbsp;edbsp;文君:哈哈,你猜得一点也不对,我要说的是,1875年7月,一个叫做萨克达嘉宜的年轻人从北京离家出走。

  edbsp;文君:从姓氏来看,你的曾祖父嘉宜应该是一个旗人。

  edbsp;文君:从1644年到1912年,中国是被一个姓爱新觉罗的家族所统治。这个家族属于一个叫做满洲的北方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他们的姓氏看起来不同于其他中国人。满洲人征服全中国后,出于政治的原因,给自己进行了编制,称为旗人,以区别于其他中国人,因为旗人享受许多特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旗人都很富有,除了少数满洲贵族外,许多旗人都过着普通的生活,有些甚至很贫穷。你的曾祖父嘉宜应该是生活在一个不算贫穷也不算富有的普通家庭。他们住在北京的一个普通的胡同里。

  edbsp;文君:在他们这条普通的胡同里,住着一个女孩子,她的名字叫做碧生。嘉宜和碧生一起长大,并且一直相爱着。幸运的是,他们两家的父母也认为他们很相配,所以在给他们订了亲,如无意外,他们不久就会结婚,然后永远幸福地的生活。这时候嘉宜17岁。

  edbsp;文君:在那时的中国,婚姻关系是必须由双方父母来约定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夫妻是结婚当晚才第一次见面,因为整个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嘉宜和碧生既是相爱又能定亲,在那个年代确实是童话般的幸运。

  edbsp;文君:对的

  edbsp;文君:关键是,年轻人结婚后居住的房子,吃穿用度的花销,生儿育女的支出,都是家长供给的,所以结婚的对象,也当然是家长的决定。既然还要靠家长养着,当然也就得听家长的摆布了。古今中外,这世界永远是金主说了算的。

  edbsp;文君:这就是问题所在。那个时候,一个人离开了家庭几乎不可能生存下去。一个家庭的收入,是由执掌家务的家长来分配的。至少在年轻人结婚的时候,他们是不大可能有自己的收入的,因为他们这时只有十几岁。像嘉宜这样的旗人有时候会有一些收入,因为他们常常在军队,皇家护卫队和政府部门里担任职位。但是这点收入是远不够娶妻生子的。所以离家出走是极少见的事,需要非常非常大的勇气。

  edbsp;文君:1875年的1月的某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碧生一家突然离开北京城,举家北迁到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同时嘉宜的父母取消婚约,并且对嘉宜禁足半年。顺便说一句,我推测碧生也是旗人,因为首先,大多数情况下,旗人还是选择和旗人家庭结姻,因为旗人享受许多特权;另外碧生一家离开北京的话最可能的是回归原籍,而中国东北正是满族的发祥地,当时只有少数旗人居住,汉人是禁止前往的。

  edbsp;文君:嘉宜没有记载具体的退婚原因,我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如果嘉宜的家长有任何理由相信碧生的家庭已经不适合联姻,不管是不是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