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部分阅读

作品:极品乡村生活|作者:傻妹妹梁甫|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1 12:03:29|下载:极品乡村生活TXT下载
  东西放在坟头上,当然只放爷爷,太爷爷,祖爷爷几位。李山看着李峰疑惑不解的样子,轻笑着说,李家一脉传于三百多年前,那时战乱避祸再次,祖上是做过大官儿。这些是几百年留下的传统习俗。

  这些,李峰还真不太了解,不知道有没有族谱一类的东西,李峰想着,看着左右杂草树枝清理干净。插上“标”算是提前标记上身份,李山,开始上香,两束香祭祀山神土神保佑祖先家宅安宁。

  李峰手里的香火才是自己老人受用的的,上香,倒酒儿,烧纸钱,纸钱每个坟头放上二叠,李峰照着李山的样子,画个圈圈,说明这里是有人的,祖先凭着“标”到阴间官府领钱,至于“包”已经烧过去了。

  圈圈的另一层意思保护钱财不外漏,免得孤坟野鬼惦记,这些也是山里人重视香火延续的一个原因。没有后人拜祭,做出“标”“包”自己在地府不过是孤坟野鬼,连个身份都没有啊。

  李峰此刻有些明白二奶每次说起祖先,脸上的黯然之色。人啊,心里不安,或许今天看来有些迷信,不过能寻个心中安乐,有何乐不为呢。李峰此刻神情越加的认真严肃了,古人留下的文化传统其实真的有好的,益处的一面。

  李峰拿起自己采的野菊花轻轻放在奶奶墓前,虽然自己已经记不清奶奶,可是从张兰说的点点滴滴可以看出老人生前对自己多么疼爱。逝去的不仅仅是浓浓不舍,还有亲人的怀念儿。

  上了香,话了纸,李峰帮着李山解开鞭炮,放鞭炮儿,山里人原是兴着的。如今年岁倒是没有什么加上驼峰岭本来就是少树林的,倒是不在意这些。李峰沿着爷爷,奶奶的坟头,围成一个圈圈,留着酒菜,点燃鞭炮。

  青烟升起,山岭惊起飞鸟,噼里啪啦的一阵,化成平静,李峰恭恭敬敬随着父亲李山磕了三个响头,拍拍身上尘土。清明做好了,劈了树枝,开了路,插了标,上了供,烧了香,化了纸钱,放了鞭炮,磕了响头儿。自家的清明,李山带着儿子,带着李家的香火延续儿。回来了,张兰早早的做好了早饭,米粥馒头青菜,闷豆子,简单爽利,李峰一家很快吃完早饭。

  张兰又忙了起来,明天是清明节,又名寒食节,相传春秋时代,晋文公流亡他国时有一次饿倒,大臣介子推从腿上割下肉烤给重耳吃。历尽艰辛后,晋文公封赏了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独忘了介子推。待人提起,晋文公内心十分不安,派人去请,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寻山无果,听进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没想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逃出来。火灭上山,赫然在一棵大柳树下发现介子推和母亲竟抱树烧死了。第二年,晋文公祭奠介子推,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复活,晋文公便把这一天定为了“寒食节”。

  实际“寒食节”是源于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换新火时,当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总而言之,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人们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寒食节吃啥呢?历史上的食品多数寓意深刻,种类也狠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寒食节的食品到现在大多已经失传,但也有一些流传至今。

  如今,张兰正是要做本地清明节必吃的青团子,青团子做起来不算复杂,但是颇会功夫。青团又叫艾团子,艾草儿俗话叫又名青,所有用艾草做出的团子叫着青团儿或是糍粑儿。李峰帮着把泡了几天嫩艾悠的向着家里走。快了惹人怀疑不是,走到院外,看着张兰,刘月,林大伯,李山几人全聚在菜园里。

  自己家的菜园,说起来,越加的旺势,看着人人羡慕,别说看看,手臂长的豆角密密麻麻,水嫩。红灯笼西红柿儿,压得枝条断,张兰做了不少竹支架,看着喜人,茄子修长,紫旺旺泛着荧光,韭菜根根小拇指粗细,一掐一股水,青椒不说了。细长丝瓜从房檐耷拉下来挨着地三四米长,往年二米多都很少,今天普遍二米除外。

  老人看着如此喜人的场面,笑声没听过,刘月别看是保姆,其实真正意义上人家是护理师。月工资上万月儿,真正城里人,学习护士出身,哪里见过这些。张兰一说摘菜,刘月赶紧跟着,连着老人也想看看,这不出现如此场面。

  李峰提着鱼,喊着张月出来侍弄,自己摸着一个西红柿大口的啃了起来,早上到现在还没吃饭额。

  “洗洗啊,这孩子。”刘月看着,笑说道。

  “没事,这些没打农药。”张兰拉着刘月,摘了拳头大的西红柿递给她。李山这边也是如此摘了个熟透西红柿递给林成栋,刘月看着这么大本想说什么,老人摆了摆手,刘月张了张嘴。

  “试试,挺好吃。”张兰笑呵呵热情招呼,让刘月有些抹不开面子,看着李峰与林成栋吃的津津有味,小小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大口吃了起来。可不是,如今如此地道的西红柿可是不常见。

  “还是山里味道啊,城里那些柿子没个味。”林成栋吃完一抹嘴,感慨道,边上刘月连连地点头,可不是城里柿子多是催熟的,那里有这般天然酸甜的味道啊。

  …………

  名窑在这里谢谢各位点击,推荐,收藏,昨天说的加更,今天补上,呵呵,晚些,十一点左右第三更儿,清明回家看看,有什么吃的,发在建议楼让大伙尝尝。

  第二十六章 村里城里人

  清明过后,李家岗村民发现一件奇事儿,李峰家多了一位城里老人。不少人觉着好奇,一个城里人怎么山里住下了。

  这位老人正是清明过来拜祭一下老朋友林成栋,人老了,总是想起年轻的时候事,人儿。这不住下来,也是想着看看年轻工作的地方,看看自己手里出来的大坝,看看山水。至于刘月早早被老人打发回去了,住在李峰家倒是不错,李峰这一大闲人,陪着,李山,张兰忙着倒是不用担心。

  几天下来,林成栋越加喜爱这里小河流水,绿荫藤蔓,鸡鸣鸭叫,躺下看看蓝天白云却是难得幽静。

  “林伯,今天天气好,我们出去逛逛。”李峰新房已经开始装饰内部地板,墙面。看着要不了两天新房就要建成了。这几日,每每过去看看,陪着林成栋下下棋,聊聊天。悠闲自在,没事沿着村口溜达一圈,或是到河边的摸个西瓜回来吃。如今西瓜熟的不多,只够自家吃的。

  老人舒服躺在竹椅子上,颇为自得,微微睁开眼,怀里抱着毛球,看着边上李峰。“去哪?”

  “你老不是天天嚷着上山,今个正好,我们去狮子岭。”李峰说的狮子林离着村子挺近的,山势坡度小,适合老人攀爬,不像李峰上次去大坝走的山道,满是荒草藤条,时刻注意脚下儿。狮子岭多是青石,比起驼峰岭,干净不少,李峰想着这会儿去看看,离着二三里趁着阳光明媚,踏青儿,看看山水。

  两人沿着田间小路,可能前几天细雨,路还有些细润,路边水沟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沟儿两边的路埂满是黄绿的小草,远远望去黄绿一片,满山绿油。不时水鸟飞过,李峰特意做了竹子的拐杖。老人有些倔强,不喜人搀扶,李峰小心翼翼引路,肥仔扑蝴蝶,毛球不时划拉点吃的。嫩芽不少,便宜它了,李峰看得多没太留意,倒是身后的老人时停下来看看。

  “你老看什么呢?”李峰走走停停,回头看看老人,虽然说李家岗田埂比较宽,不过事情难免。看着老人蹲下,李峰有些好奇,走进一看,一拍脑门,自己还以为什么呢。原来是是绒毛草啊,容貌草的花朵黄黄的,看着有些像野菊花儿。做青团的辅料,加上味道好些。满山遍野都是,不知道林伯看着如此入神。

  “没什么,想起一些事。”老人娓娓道来,原来过去绒毛草是做药草来着,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老人曾今用过,效果不错,如今看着鲜嫩的绒毛草,心里回忆起当年岁月。人老了总是喜欢缅怀过去的岁月。

  “林伯,你看这田地花花草草这么多,你老怀念的完嘛。”可不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田埂,路边,水沟二岸,左右花花草草,五彩缤纷,看的人儿眼花。老人笑着摇头,扶着竹拄拐站了起来,这几天身体眼看着好,老人越加喜欢这宁静小山村。

  “肥仔,回来。”李峰看着灰色影子窜出来,一溜烟跑了个没影,野兔子啊,可惜自家的小狗,颠颠的跑过去,只能吃人家屁股灰。看着肥仔垂头丧气的样子,不说李峰,连着老人也觉可怜兮兮样子挺是可爱,别说兔子跑,不跑这般没兔子大的狗狗拿人家也是没辙不是。

  两人吹着和煦的春风,漫步在满山的花香中,老人看着李峰摘着一朵花,去掉花蕊,哈了口气,放进嘴里轻轻咀嚼,美美的样子,心里疑惑这花还能吃生吃啊。

  “你娃,怎么学着毛球生吃花草来了。”林老一路看着毛球不时找些嫩芽吃,笑呵呵说着,毛球听到别人叫自己,唧唧叫着跳了过来。

  “呵呵,这些是映山红,你看大半山坡都是儿,你试试,有些酸儿,挺不错的。”李峰小时候常看着别人没事路过摘一朵塞进嘴里,跟着别人学,可惜连着花蕊,连吐了几口。引得不少人笑话,最后问了才知道,映山红花瓣可以吃。味道倒不是多好,有些淡淡酸味,至于哈气,听着大人说可以吹去毒虫爬过留下的毒。

  “映山红,不就是杜鹃花嘛?没听说这花可以吃的啊。”林老学着李峰的样子,掐掉花蕊,哈了一口气,扔进嘴里,咀嚼两下,吐了出来,惹得李峰哈哈哈大笑,看来不是自己第一次不习惯啊。

  “什么味,有些酸。”老人没好气的白了一眼李峰,让这李峰拿出数码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这里地方不错,山坡上满是映山红,坡下黄绿色花花草草,难为这小子这么个好地方。

  “不错。”李峰拿着相机给林老看,老人看着自己满脸红润,笑着样子,点了点头,歇息了一会。沿着高埂,不过是一米多,两米宽,左右都是大树,流出一条山道,这些树遮天蔽日,走在下面颇有些味道,小路蜿蜒而过,李峰两人走走停停看着迷人景色,陶醉其中。

  “咦,好东西,林伯,要不要尝尝啊。”李峰走过刺藤儿,看着嫩嫩的刺尖儿,一下来了兴趣,这些刺尖剥掉皮,酸酸甜甜,可是曾经最爱,李峰拨了一根咬了一口,不错还是那个味。看着后边的林老,举着摇了摇,笑问道。

  “你这孩子比毛球还贪吃,这东西能吃吗?”虽然嘴上说,看着李峰吃的津津有味,嘴角抽动儿。

  “您试试,这次绝对没跑的。”李峰找了根嫩芽,拨开皮递过去,林老半信半疑的咬了一小口,还别说,虽然有些清气,酸酸甜甜倒是不错。

  看着林老点头,李峰颇为自豪,山里人走哪吃哪,呵呵说的一点不错儿。这不,不远的地方发现笋子了,这些笋子不大,小拇指般粗细,挺嫩的。李峰看着眼热,想着中午凉拌吃,带着林老撅着屁股,侍弄半天,装了大小袋子,大半斤,够一盘菜儿。林老刚开始有些厌食儿像个孩子似的,平时吃的不多,爱好清淡味道,正好当盘菜。

  两人走走停停,知道十多点,还在路上晃悠,连着狮子岭边没沾,最后两人一看时间,算了吧,提着袋子晃晃悠悠的回来了。张兰两口子一听,乐呵,这两人倒是,游山玩水,你说连个地方没到就回来了。

  午饭后,李峰陪着李山去桃林看看,左右的房子已经接近完工了,青石板路怎么铺法子。李峰要给个说法,人家照着做不是,其实挺简单的,两米的路基,铺整齐,李峰没留着空隙。以后可能走个小车什么的,这一说倒是简单,这些全是老工匠,手里的话做的地道。

  眼看着新房落成,如今着空间的广告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些让李峰失望儿。没法子,事情急不来,这几天李峰看了看空间,里边鲫鱼,黄鳝,鲤鱼眼看着出鱼子儿,小鱼苗有了,看着长势比外边快上不少,李峰想着不行,自己喂养黄鳝,鲫鱼,赚点小钱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着房子建好,自己收拾一下池塘,水沟,做好塘儿。以后有个说法不是,猛地出了鱼,吓着别人,再说,虽然泉水比较有效果,可是不逆天,最多提高鱼苗成活率,缩短三分之一的成长期儿。这些还是需要大些的地方,如今泉水也不过几十多平米,离着灌满原有池塘差的远呢。

  李峰想着这些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解决的,自己慢慢来。溜达着看了一会,回去陪着林老散了两盘棋。

  “不下了,没意思。”林老觉着没劲儿,别说李峰绝对是个臭棋篓子,林老让一马,一炮,这还每每还被杀的片甲不留,谁也觉着没意思。

  “这个你也不能怪我不是,你老棋艺太高超。”李峰有些脸红,这象棋自己玩不来,人家说什么下一步看三步,李峰这里绝对不行,林老可能做设计的。设计一步接着一步,绝对算出五步开外,李峰每每郁闷拍脑袋。看着老人不愿下棋,其实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没人喜欢被人虐待不是,而且还是心理上的。

  “我给泡杯茶,你躺着眯一会。”李峰进屋摸出一铁罐子苦哈哈草,又名夏枯草,林老爱喝这一口,前几天,李峰在水沟边,山坡,田埂寻觅好一阵,弄出一罐子。苦哈哈草有股特有的药香味,最适合做凉茶,市面上凉茶多是有苦哈哈草。李峰闻着味,挺香,拿了杯子,自己也灌上一壶儿。

  坐在老人边上,两人说说话,林老的来历李峰这几天也了解了一下。老人倒是挺厉害,说着三峡大坝还咨询过林老的意见呢,至今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可惜没俩钱。看着荣誉成分多,真是什么津贴来的一点不实在。

  晚了一点,不好意思,昨天的加更,今天补上。感冒流鼻涕,有些晕乎。大家看看,有意见尽管提,意见楼里没人说话啊。

  最后,郑重求收藏,推荐,尤其是推荐,我知道大家看着大神书,手顺溜就投了。大神不差一票,二票,不像名窑这样新人,多一票欣喜半天儿。大家抬抬手给几票儿,名窑这里拜谢了。

  第二十七章 小菜味美

  新房速度超出李峰的预计,没用到半月已经竣工了。房子安着李峰的设计,建成二层半,所谓的复式楼,其实最上面是不能住人的,纯属隔热的。李峰上下看了看,满意点着头,房子不大,不过两百多平米。

  下面四间房,上面安着设计比较复杂,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儿,看着挺宽敞的。左右电器安装上,楼顶装了不大的水池儿,楼后面做了一个沼气池。村里帮着出了点钱,李峰看着不错,造了一个,做些肥料倒是不错,至于沼气利用,这些都是不敢想。左右看着有些杂乱,李峰打算清理一下,闲着有些无事可做的林老跟着过来凑热闹。

  沙子,堆靠在院子一角,用砖块码整齐儿,李峰和李山运沙子,张兰和林老码砖块。半个来小时,院子里收拾齐整,看着好多了,青石铺地,有些凹凸之感,连着林老都点头称赞儿。左右留出来一米见方的泥土儿,是种些果树。

  前些日子,李峰赶集买的果树苗一直种在池潭边,李峰怕长不活浇了不少泉水,如今枝条茂盛儿。

  池潭边,土比较松散,几人挺容易把果树移栽进来,看着院子有些绿意,李峰颇为满意点了点。小院子,看起来颇为不错,过些时间就能入住了。收掇一下,李峰沿着院子溜达一圈,看着左右有些单调,回去拿了些花种子,撒开了。心里想着过不了多少天,满是花香,晚上坐在外边乘凉,美事儿。

  院子里,看着没多事情儿,屋里电器装好了,通几天风,完全可以入住了。谁人看着乡间小别墅似的院子不满意,李峰看着李山和张兰,颇为满意,连着林老左右看看都跟着点头。本想着这里房子多,让几人搬过来一起住,可惜三位老人齐齐摇头。

  这可是让李峰有些摸不到头脑了,新房不好吗?原来是觉着老房子住习惯。林老觉着看老院子,心里安静,住新房,城里不是更好吗?

  最后连着李峰心里都有些动摇,建个桃花庵,没有了桃花仙儿,不由苦笑儿。李峰看着父母陪着林老回去,自己一个人转身入了空间,这几天陪着林老倒是没有机会,两人晚上住在一间房。李峰生怕吓着林老,一直连着好几天没进空间。

  空间发生的变化不小,最为明显的土地全变成灰黑色,看着边界灰白不见,心里颇为高兴。前些时间种的瓜种已经发芽,嫩绿,看着一行行瓜苗,心里特别得意,自己这烂手艺种出这么旺势苗子,虽然说泉水起了不少效果,可是怎么说是自己挥汗如雨种下的不是。果树没有因为移栽而出现枯萎,石榴花红胜火,梨花雪白,桃花粉红,一片花海,池潭边不少花种长出半扎高,有些已经结出花骨朵。

  自己买的种子比较杂,有菊花,映山红,喇叭花,甚至还有一把苦哈哈草儿。看着长势,李峰心里想着,一会移栽放在外边的院子里。苗子不起眼,加上自己在外边池塘撒了不少种子,有个借口。

  “咦,怎么少了这么多。”李峰这次进来主要是把鲫鱼鲤鱼苗及鳝鱼苗,移除一些,可是一打眼不要紧,泉水里的鱼苗比上次少了一多半,尤其是鲤鱼和鲫鱼,竟然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黄鳝苗也少了一些,怎么回事儿,左右看了看,李峰抬头看了看梨树上的小青蛇,不会是这家伙。

  李峰想了会,不对啊,这池子里大鱼不少,鲫鱼,黄鳝,没理由大的不吃吃小的啊。寻觅了一会,李峰一拍脑袋,我怎么把那个祸害忘了。别说,等了一会,石鸡跳了出来,蹲在荷了一圈,想着如今季节最适宜种树栽苗,自己何不挖些树苗来种。

  整理一些池塘边口,李峰扛起铁锹,向着河边走去,河边不少柳树,尤其那边树林。树苗可不少,大大小小柳树,榆树,刺槐树。李峰心里有了决定,干劲十足,连挖了,四五颗手臂粗细的柳树。抹了把汗,日了,手臂抬不起啦,真是,拖着几棵树,慢腾腾的回到桃林。一头钻进空间,那瓶水,灌了半瓶儿。

  最后看了看树苗翻了翻白眼,找了阴凉地,浇了些泉水,自己现在可是一丁点力气没了。大门一锁,回家儿。

  李山此时正陪着林老下棋,李峰走过来,站在李山背后,看着棋盘上交错纵横,两人竟然势均力敌,李峰有些惊讶啊,虽然知道李山下棋不错,没想到这般厉害啊。看了十多分钟,眼皮都要打架了,两人还没走几步呢,觉着没意思。

  李峰跑过来帮着张兰做菜,因为有林老在,菜做的比较清淡。热菜母亲张兰拾掇,自己舔舔嘴,看着手边莴笋,豆皮儿,胡萝卜,黄瓜,想着调一个素菜凉拌。春天就是,手边多是各种蔬菜,随便做出清淡,爽利小菜,不仅林老爱吃,李峰自己也挺喜欢。可能在城里看多了,吃多大鱼大肉,在家吃点小菜,别说别是一番味道儿。

  胡萝卜切成丝,李峰切的细一点儿,容易入味,豆皮,黄瓜,莴笋一样切丝儿。锅里烧好的开水,莴笋,萝卜丝,过一遍水,不要时间太长,捞出来放进钵子里,把黄瓜丝,豆皮丝放进去,加上,蒜泥,盐,陈醋,少许酱油,辣椒油,撒点香菜沫子,点上几滴香油。

  李峰一般拌着,一边吃,惹得张兰一阵白眼。“妈,我试试咸淡儿。”有些不好意思,看着黄的胡萝卜,青的黄瓜,绿的莴笋,蛋白豆皮,青翠的香菜,红辣椒油。什么叫垂涎四尺,看看李峰。

  装上盘子,一道春夏小菜,既开胃有有营养,若是放下海带,却也是不错。李峰在边上看着,暗暗想,买些海带,怎么说算是吃了顿海鲜不是。接着又调了个藕片,上次买的藕种没用完,这时候吃真是味道,这道菜更是轻松,李峰专拿了藕头,嫩儿地方,去皮,切成薄片,看着黄瓜,胡萝卜还有多,切点配色。

  这次藕片切的薄薄的甚至透亮,萝卜黄瓜厚些。这次藕片过开水时间长些,萝卜时间看着口味,主要是这些生吃也行,李峰是怕老爷子不消化,不然哪里这般费时费力儿。捞出来,看着没水了,放进钵子,加上调料。

  二道小菜,李峰捏了一片,味道不错,藕片清脆儿却熟透了,黄瓜片脆嫩,胡萝卜咯嘣脆。呵呵,一会林伯一定喜欢儿。

  可不是,吃饭时候,看着如此开胃小菜,老人嚷嚷喝几杯。李山看着林老这些天脸色红润,身体越加康健。脸上不显,心里高兴,进屋里舀出半瓢桃花酒,这酒度数低,喝点化血化瘀,对身体好处多。

  李峰自己倒了半碗,喝起来甜丝丝,有些桃花香,虽然有些浑浊,几人却喝的兴起儿,连着午饭也多吃了一碗。

  …………

  今天在都市新人榜上呆着儿,不过名次不高,后面不少人追着,各位乡亲,有票支援一下。

  第二十八章 大坝依旧人是非

  拜谢血狮兽皇评价票

  ………

  李峰房子的事儿忙完,李山一家难得清闲,如今地里不用问,西瓜眼看着还有段时间,除了个别成熟,大片成熟还有个把星期儿。其实,这会儿成熟多第一批,而且李峰浇了泉水,提前好几天。

  林老爷子住了十来天,如今早晨闻鸡起床儿,顺带着肥仔出去溜个弯,在桃林儿练上几手太极拳,活动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满山遍野的花草,山岭树木茂盛,氧气足,十多天下来,林老身体慢慢康健儿,胃口越来越好,精神头好了,这些天没事帮着扫扫院子,侍弄菜园。尤其是让李峰大开眼界的事,自己玉米地里,林老爷子飞舞锄头,别说还真一把能手。看着,李峰挺是脸红,自己正儿八经农村娃除草不如城里老人,说出怕人笑话。

  可别说,那个年代老人什么活计没做过啊,那里是如今五谷不分,连着一些农村娃庄稼不会种。

  李峰看着锄着草林老,不由暗暗惭愧儿,眼儿看着,倒是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慢慢摸索出门道。锄头拿捏虽然是有偏差,至少没在锄上玉米苗,算是取得了巨大进步。这几天,清闲,李山看着林大哥身体好了不少,想着前几天嚷着上山看看。

  这不趁着天气好,李峰一家儿陪着林成栋上山,本来张兰不想过来的,李峰硬是拉着,连着家里的小动物,肥仔,毛球,已经可以跑欢儿梅花鹿一并带了出来。权当是出来踏青了,上了竹林,李峰一路当先,不是叫着注意。肥仔跑疯儿,松鼠唧唧在肩头跳着,梅花鹿张兰牵在手里,不是走走停停,吃着青草,嫩闲自在儿,时间多倒是不紧不慢。边上的藤条,灌木上各种颜色小花开放,勤劳的蜜蜂忙碌,蝴蝶飞舞,懒散悠闲。张兰看着左右不少蕨菜,水嫩,不是停下来,采摘一些。林成栋看着有趣,想起曾经的滋味,拉着李山蹲下帮着张兰。蕨菜只能吃嫩的,老了有些难以下咽,几人走走停停,一路上欢声笑语,可惜不是如今野果刚刚开花,吃不到了。

  看着四周繁花似锦,耳边不时传来流水潺潺,山里泉水的,小溪潺潺,远远看着绿如玉。或是如挂帘,水雾溅起。

  “停一停,呵呵,小山,你看那里。”林成栋突然小声叫道,神情激动,指着不远的一处灌木。

  “野鸡。”李山一愣,看到色彩斑斓的尾巴,记着三十年多年前,李山十七八岁,林成栋三十多岁。那时候,李山拿着家来的猎枪,带着林成栋,打野鸡,捕兔子,那段时光回味起来依旧使人神往。

  几人慢慢靠近,李峰看着肥仔,毛球不然他们捣乱,手里的握着鱼叉,本来是以防万一,上次的菜花蟒蛇的教训可不轻,没成想如今倒是用来捕猎野鸡,这是一只公鸡,尾巴十分漂亮。“噗噗。”李峰一愣,手里的鱼叉总是迟了点,野鸡扇着翅膀飞走了,落下几根羽毛。

  “可惜了,如今没了猎枪。”李山有些遗憾,想当年自己拿着猎枪指哪打哪,比说十米,三十米也是弹无虚发,可惜前些年国家一股脑收了上去。如今除了二爷家还有弓箭,别的家只剩鱼叉,柴刀了。

  没有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