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呀!快来人呀!救命呀!快来人呀!”
这时正在溪边林子里看书的吴希声,飞箭似奔了出来,连衣服也顾不得脱,纵身跃下深潭,把秀秀救上岸来。两人浑身湿透,裤裆里兜满了水,口袋里装满了水,哗哗直淌,地下湿了一摊。吴希声惊魂未定,气喘吁吁,却更担心是不是吓坏了秀秀,连声问道:“秀,你没事吧?摔伤哪里没有?”
“没事,没事,哎呀,吓死我了!”秀秀娇喘无力地坐在溪岸上。
希声看秀秀并未伤着碰着,也就放心了。但是,两人都浑身湿淋淋的,叫他手足无措。秀秀犹豫片刻,叫希声把她扶起,然后,自顾自地大步往林中走去。希声连忙跟在后头,他想这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自己是个大男人,赤膊光膀无伤大雅,可人家秀秀是个年轻妹子,像只落汤鸡晾在溪岸上,成何体统?离溪岸不远,有棵高大挺拔的鹿角栲。希声搀着秀秀向前走去。他想,到了那棵栲树下,就能避开人们的视线,再作下一步的打算吧。可是,秀秀到了栲树下却不肯停步,她继续踉踉跄跄地往林子深处闯。一会儿,他们走进一片密不透风的苦槠林。
吴希声很快发现他们已经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林子最外边是密匝匝的芭茅丛,里层是挤挨挨的灌木林,中心腹地是些高大的苦槠树。林子里真静啊,除了凉风戏弄枯。一会儿,他迷路了,怎么也走不出密密麻麻的混交林。突然,他听到树梢头洒落“唧唧唧”的叫声。他抬头一看,只见两道金灼灼的光芒直射下来,嘿,一只金丝猴蹲在头顶的树杈上正瞅着自己哩。
我的天!这不是孙卫红吗?孙卫红!你怎么会呆在这里?吴希声大喜过望,拼命朝孙卫红招手,小骚包蛋!快下来!快下来!
孙卫红轻盈一跃,稳稳当当落在吴希声的肩膀上。
你又想我了?
唧唧唧!──吴希声听懂了,孙卫红说,我天天都在想你啊!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唧唧唧!唧唧唧!──这回孙卫红要表达的意思太复杂,吴希声一点也听不懂。
孙卫红那一连串猴语是说,上次我回枫树坪,是特意去看你;这次见面,是上苍安排的巧遇。一个月前,孙卫红怀孕了。第一个反应是变得更贪吃,更嗜酸。像猕猴桃、毛栗子等糖分太多的野果子都不爱吃了,专门寻找山楂、草莓等酸不叽叽的野果吃。胃口大增,一张尖嘴巴唧巴唧整天不停不歇。第二个反应是对老猴王明显地疏远了。老猴王对她咂嘴、尖叫,对她频频发出求爱的信号,她都不理不睬。有时候,老猴王按捺不住欲火中烧,猴急猴急地要上它的身子,孙卫红竟敢冷不丁地掉转头来给老猴王一爪子。老猴王并不生气,知道又要当猴爹了,就喜不叽叽的,迈着王者的步伐,又去宠幸别的猴婆娘。这一来,孙卫红乐得清闲,整天价满山乱跑,到处寻食。这天孙卫红跑着跑着,忽然闻到一股它所熟悉的气味,那正是它的大恩人身上发出的特有的信息。孙卫红便飞奔而来,果然在这里见到了吴希声。
吴希声抱着孙卫红又抚又揉好不亲热,比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还高兴。然而,他也不无遗憾,因为他们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孙卫红要是能说人话听人话那有多好呀!他吴希声有满肚子委屈要一股脑儿向它倾诉。他还要对孙卫红说,小骚包蛋,你上回给我算的命卜的卦真是准极了,灵极了!我跟秀秀真是今生无缘。方才她掴了我一个大耳光,还骂我“窝囊废”,我只能跟她说“不”了!我们的好事是彻底完蛋了!……
孙卫红不愧为聪明绝顶的灵长类动物,它从吴希声苍白清瘦的脸庞,忧郁哀伤的目光,一下子猜到他的日子过得极不如意。孙卫红便加倍热情地亲他舔他抚摸他,给了吴希声亲人般的安慰和温暖。
一会儿,日头落山,林子里更暗了。吴希声不由得有些紧张:如果留在这深山老林过夜,说不定要给豺狼虎豹当了点心呢。回村吧,已经辨不清方向。孙卫红立时看出主人的担心,便牵着吴希声的手,在密林里穿来钻去,东拐西转,很快找到一条下山的羊肠小路。大约一袋烟工夫,就把吴希声领到了村后的苦槠林。
唧唧唧!唧唧唧!──吴希声听懂了,孙卫红跟他依依惜别哩。
吴希声多想把昔日的“小情人”带回知青楼呀!但是,他更担心刘福田会宰了它下酒吃,就愣在林子里,走了不忍,呆着也不安。
唧唧唧!唧唧唧!──吴希声猜到了,孙卫红又说,你回吧,你回吧,我会常常来看望你的。
吴希声便咬咬牙,狠狠心,跟孙卫红挥手告别。
王秀秀在沉沉暮色掩护下走出苦槠林,摸回家,换上干净衣服,关在房里悄悄流泪。
她真是后悔死了!我是昏了头怎么的?突然掴了吴希声一耳光,又骂他“窝囊废”,这是多么伤人的心呀!唉,他吴希声背着沉重的家庭包袱,刘福田又时时跟他过不去,日子已经够惨够艰难了,应该给他更多的温情和体贴才对呀,怎么能怪他?秀秀恨不得立马扑到希声怀里,让他骂个痛快,打个舒服,赎回罪过,消除裂痕,把他们的感情修复如初。但是,希声总是躲着她。两人在村街上相遇,希声把头一撇,如同路人擦肩而过;在田里干活,秀秀在上丘田,希声就跑到下丘田,根本找不到说话的机会。秀秀想,也罢!看你躲吧,躲吧,躲得过初一,还躲得过十五?明天又是夜校上课的日子,你还离得开我这个助手?
这天,秀秀好容易熬到日头落山,早早吃过夜饭,冲了凉,换上一身漂亮衣服,坐在院门前的石墩上,让晚风晾干一头乌亮的长发。其实,她真实的目的是等吴希声。好些年了,吴希声教夜校从来都是与王秀秀结伴同行。那条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黄土小路上,记下他们多少亲密的细语?嵌着他们多少青春的足迹?
一望之遥,溪埠头水碓里的碓头踢踢踏踏响着,古老的水车咿咿呀呀唱着。秀秀左等右等,觉得时光走得比古老的水车更加慢慢腾腾。一炷香过去了,两炷香过去了,秀秀才发现前方有个人影打着手电缓缓走来。秀秀无须细看,一下就认出那人是吴希声!秀秀的心跳突然加快,呼吸骤然停止,她以为希声就要像往常一样,晃晃悠悠走过桥来,扬起手来在空中打个响指──那是希声呼唤她的信号。然后,秀秀便兴冲冲地迎上去,两人先是一前一后,接着便手牵手地,向设在金谷寺的夜校走去,就像两只在夜间出行的形影不离的小鹿。
第七章 瞒天过海(2)
可是,今晚吴希声过了石桥根本就不停步,连瞅也不朝秀秀这边瞅。吴希声过了桥头,立马踅上一条田埂小路,自顾自地朝远处的金谷寺走去了。秀秀心里一急,也来不及多想,连忙起身追赶。一阵小跑,她撵上了吴希声。
“咦,今晚怎么不邀我一道上学?”秀秀本想把声音放得柔和些,可是一开口,还是有些火药味。
“秀秀同志,今后你不要帮我当翻译了,我自己教得了夜校。”吴希声继续赶路,头也不回。
“你说嘛咯?啊,你给我站住!”秀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家伙,竟客客气气称我做“同志”了。
吴希声站住了,眼睛望着深邃而冷漠的夜空。
“你真的不要我当翻译了?”秀秀惊异地盯着吴希声,想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
吴希声的脸庞与秋夜的天空同样冷漠。“我想,我不敢再劳你的大驾了。”
“噢,吴希声,你真长本事了啊!就算你能听懂乡亲们的客家土话,可你说的上海普通话,乡亲们能听得懂吗?怕都是鸭子听雷吧!”秀秀心里凉透了,憋在嗓子眼里的声音十分凄惶。
“我已经多少能讲一点客话了。乡亲们听不懂普通话,我就用客话教书。”
“嘻,你会讲客话了?你讲两句我听听。”秀秀在黑暗中勉强笑了一下,分明带有寻求谅解的意味。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我一定能学会的。”希声的脸还是绷得紧紧的,声音也像从高空洒落的夜雾一样浸透了寒意。
秀秀知道谈话不能继续,爱情更不能继续,她咬紧嘴巴皮,强忍满眶泪水,回头默默地走了。
其实,一向细心的秀秀这回可是少有的粗心了。吴希声并未真的生气。他心地善良,宽宏大量,又深深爱着秀秀,哪会把秀秀一时发脾气使性子放在心里?何况自己也有错呀!那天从苦槠林归来之后,希声反反复复想了一个透夜,就下了决心:他要是真心爱秀秀,只有远离秀秀。若即若离好些年了,爱又不敢爱,分又分不开,准要误人青春。希声正苦于找不到一个摆脱的借口呢,好,现在终于给他逮住个好机会。当秀秀啪踏啪踏撵上来,主动示好求和的时候,吴希声就憋足劲儿绷紧了脸,话也说得硬邦邦的,而他辛酸痛苦的心里呢,正在悄悄地痛哭流血呢!
真是逼上梁山了,吴希声从那天起开始用客话给学员教课。往事不堪回首,他常常感慨万千。客家土话,许多年来都是联系希声和秀秀的纽带,现在,却突然成了促进他们分手的催化剂。没有秀秀当翻译,吴希声可得用心学习客家话了。开头,他免不了说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常常弄得学员们莫名其妙,哄堂大笑。但是没过多久,希声就把客话说得流畅、自然而纯正了,简直就像说上海话,成了他第二故乡的第二母语。由于学习客话,吴希声慢慢地对客家有了更多的了解。说来真是惭愧。早先,希声还以为客家是个少数民族,现在,他从客家人用客话讲述的故事中,才明白客家是古老的汉族祖先的一个分支。从秦汉以降,两千多年来,历经天灾人祸战乱兵燹,中原汉人有过几次大迁徙,逃难的灾民,流放的贵族,戍边的士兵,跋涉千里,辗转南下,在闽粤赣边地的三十多个山区县落地生根,与当地的原住民闽畲、山越等兄弟民族,从纷争角逐,到交融共处,慢慢繁衍成一支人口众多的民系,这便是遍布东南各省的客家。客家方言显然带有南北交融的特点,既有北方话的阳刚之气,又有南方话的阴柔之美。有许多词语仍保留着古汉语的古音古意,如“吃”说“食”,“走”说“行”,“睡”说“眠”,“穿衣”说“着衫”,“砍柴”说“砍樵”,“割稻”说“割禾”,“插秧”说“莳田”,“店名”叫“字号”,“老板”叫“头家”,“店员”叫“相公”,“经纪”叫“中人”等等等等,文绉绉的,软绵绵的,更像活在千百年前唐诗宋词中的炎黄子孙。
吴希声学会了客家方言,跟乡亲们相处得更加亲密无间。不仅工作方便,同时还能疗救心灵的创伤。他又利用一切闲暇发奋读书,古代的,外国的,能借到的名著都读,把时间填得满满的,秀秀那一声辱骂和一记耳光在他心头留下的重压,便渐渐减轻乃至最终消失。
前些时候,刘福田托蔡桂花去王茂财家提亲,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好不恼火,成天都在寻思给秀秀一点颜色看看。正好,这时全国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报纸连篇累牍鼓动打“土围子”,广播天天叫唤要消灭“还乡团”。刘福田顿时来了精神,再次兴兴冲冲下到枫树坪,亲自召开大队干部会,发动社员割“资本主义尾巴”──简称为“割‘尾’运动”。但是,刘福田讲完开会的主题,干部们只顾低头卷喇叭烟,吞云吐雾,没人吭声。大队部的横梁上挂着一盏汽灯,炽白的光,照亮偌大的厅堂;汽灯的喷气嘴嗞哩嗞哩直冒白气。会议在紧张中一片谧静,在谧静中又潜伏着紧张。
怎么的?都哑了?坐在古色古香的太师椅上的刘福田轻轻敲着桌子,大家说话呀,我们枫树坪哪个“资本主义尾巴”最大,最长?大队党支书春山爷拉长一张老脸说,我们村饭都吃不饱,年年向国家要返销粮,有嘛咯“资本主义尾巴?”刘福田就批评杨春山,糊涂呀糊涂,枫树坪难道是家家吃不饱?家家要返销粮?就没哪家富得流油的?春山爷说,你想说谁,就直说吧!指鸡骂狗的,我们山里人听不懂。
第七章 瞒天过海(3)
刘福田偏偏不直说,他爱启发干部们的路线觉悟。还用直说吗?你们再想想看,谁家仓实楻满?谁家鸡鸭成群?谁家霸占了集体的土地?
这简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枫树坪日子过得好点的也就那么一户。大家异口同声说出个名字:王茂财!
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么。刘福田挺满意地笑了
笑,他举出许多事实认定王茂财是“资本主义尾巴”。一、他是富裕中农。二、他家养了一大窝鸡鸭。鸡蛋鸭蛋自家吃不完,还挑到圩场去卖,赚了大把大把票子。三、他家除了队里分的自留地,还擅自开了五分荒地,霸占了集体的土地。菜也吃不完,又挑到圩场去卖,一年要赚多少钱?……
春山爷死不开窍,仍为王茂财充当辩护士。他说,王茂财那个菜园子么,也说不上是霸占集体的土地,那么块烂溪滩荒草地,荒在那里只能长苍蝇养蚊子。再说,他家里多养几只鸡鸭,多种几畦蔬菜,这也算“资本主义尾巴”?这资本主义也太不值钱了吧?
刘福田虽然对春山爷非常不满,可人家是老红军、老革命,他不敢训斥,还是耐着性子摆事实讲道理:春山同志,请问你,王茂财家养了那么多鸡鸭,种了那么多蔬菜,要不要花劳力?要不要吃粮食?要不要耗肥料?春山爷说,不花劳力,不施肥料,地上能长出菜来?他王茂财是神仙呀!刘福田说,这就对了!我可是作过调查研究的。刘福田扳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一户农家一年要给队里交十五担人屎人尿肥,他王茂财可好,一年只交八担;人家一年要给队里交十担牲畜肥,他王茂财可好,一年只交五担。枫树坪两百多家农户,如果都像王茂财一样,一年少交十多担肥,全大队一年就要少了两千多担肥。一担肥就算增产十斤谷子吧,全大队一年就要减产两万多斤呀?“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王茂财跟集体争肥料,争劳力,争土地,还不是挖集体经济的墙脚?大家都说说,王茂财算不算“资本主义尾巴?”
大家七嘴八舌乱起哄:算!算!他王茂财不算“资本主义尾巴”,我们枫树坪就没有“尾巴”了!
春山爷心里虽然拐不过弯来,可是经不住刘福田能说会道,大道理一套一套,脑壳也有些迷糊了。村里要搞“割‘尾’运动”,就这么定了下来。
现场会就摆在王茂财家门前那块开荒地的地头上。也分不清哪些是来开会的,哪些是来看热闹的,反正人来了不少,在田间小路上、溪坝上和石板桥头站着,蹲着,坐着。刘福田拍拍王茂财的肩膀说:“王茂财,今天在你家地头开个现场会呀!”茂财叔受宠若惊,嘿嘿笑着。王茂财还以为人家是来参观他家的菜园子,要现场取经哩。茂财叔是个作田好手,无论莳田犁田、耙田耖田,过去他都在村里露过脸,给年轻人传过经送过宝。茂财叔兴兴头头的,叫秀秀给干部们搬板凳,筛茶水,就等着刘福田刘主任把他叫到高坝上去发言。可是,直到大会开始,也没有人过来跟他打招呼。茂财叔看见刘福田登上高高的溪坝,拿着一张报纸大声朗读起来。对报上说的那些大道理,茂财叔似懂非懂,只有“割资本主义尾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几句话,他听得十分明白,心里一惊,便慢慢地蹲下来,双手捧住一张苦瓜脸,恨不能地下裂开一条缝,他好一家伙钻下去。
刘福田读过报,讲过话,接着是地头大批判。开头没人说话,刘福田就一个劲给人家努嘴巴使眼色,这才有几个社员开了口。有个社员说,茂财叔私心太重,在队里干活,小半天要跑五六回茅坑。另一个社员则不同意,他说,茂财叔从来“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泡尿一泡屎他也金贵如命,舍不得屙在外头,憋啊憋啊,两三里路也要憋回家,硬是要屙在自家的茅坑里……
这些发言也说不上大批判,而是挖苦、出气和冷嘲热讽。大家都听出来了,发言者过去跟茂财叔有过小小的过节,伤了两家的和气,正好逮住这个机会泄泄私愤。会就开得稀稀拉拉,嘻嘻哈哈,没有一点严肃性。但是,茂财叔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吓得脸都灰了,大串大串汗珠子啪嗒啪嗒砸在田塍上。
吴希声、蓝雪梅和张亮等知青也来到现场看热闹。吴希声躲在人群后面,似乎很怕被秀秀看见。自从前几天挨了秀秀一耳光,他就一直躲着秀秀。但是秀秀家遭此劫难,他还是十分挂心。希声的目光悄悄跟踪秀秀。他看见秀秀开头还满场地跑,热情地给乡亲们端茶送水,一会儿,她就傻了,蔫了,也像她阿爸一样,在地头蹲下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最后,希声看见秀秀掩面而泣,躲进屋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张亮傻乎乎看着,听着,心里一直犯嘀咕:茂财叔种点瓜果菜蔬也算得上资本主义?那么,我父亲开的那家丝绸商行,店面一大排,大厦二十层,汽车十多辆,伙计上百人,那该算是什么滔天大罪呀!
张亮愈看愈害怕,虚汗直淌,身上的抖抖索索传到雪梅手里,蓝雪梅就问张亮你怎么啦?张亮说,他妈的,我头晕!雪梅扯扯张亮的胳膊,又叫上希声,悄悄退出会场,蹲在一棵乌桕树下冷眼旁观。
一会儿,又有几个社员没耐性开会,下了田坝,站在远处吸烟,聊天,批判会开始阵脚大乱。刘福田站在溪坝上大声嚷嚷:“大家不要乱动,谁再发言?啊!谁再发言?上来发一次言,大队补贴十个工分!”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第七章 瞒天过海(4)
“我要发言!”一个社员大声喊了一嗓子。
刘福田放眼一瞅,正是他最要好的关系户拐子陈大牛。刘福田自从跟蔡桂花搭上“造反派”的老关系,一来枫树坪就到她家吃派饭,跟拐子牛也厮混熟了。刘福田昨晚专门到苦竹院串了一趟门,往拐子牛耳里灌了两铳硝,在他心头点了一把火,这个像太监蔫不啦唧的家伙竟有了胆量。这会儿,刘福田看见拐子牛拖着一条瘸腿从人群中挤出来,心里踏实多了。他对拐子牛招招手:“陈大牛同志,上来发言,上来发言!”
拐子牛搭着刘福田的手,登上溪坝,在一块高高的石墩上站稳,亮开鸭公嗓子说:“社员同志们,这个大会开得太好了,太好了!刘主任的报告,一句句都说到我们贫下中农心坎里去啦!嘿,这一大片溪滩地,原来撂在这溪坝上,长满了茅茅草、狗尾草、黄姜柴,也算是我们枫树坪的一景呀!自从王茂财开了荒,种了菜,我们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为嘛事看着不顺眼?这些菜呀瓜呀豆呀,对大家伙没有一丁半点好处么,只能让他王茂财赚票子咯。看看,富了一人,穷了全村,这不是资本主义是嘛哟?报纸上的话说得多好呀!‘宁要社会主义的苗,不要资本主义的草。’……”
有些人听出拐子牛把报上的话说颠倒了,哄地一声笑起来。
刘福田连忙纠正道:“不对!不对!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会场上又是一阵哄笑,混乱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刘福田大声吆喝道:“不要笑!不准笑!谁再笑,就扣谁的工分!谁再捣乱,还要扣他的口粮!”
会场上稍稍安静了些。但是拐子牛发觉自己说错了话,也无心再讲下去,就呼口号般大声叫喊:“对,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王茂财这园子里的菜,就是资本主义的草,不,不对!就是资本主义的苗,我们就要坚决把它铲光拔掉!”
拐子牛过去做过箍桶匠,走村串户,很见过些世面,讲话很有鼓动性。刘福田带头给他鼓掌。有些人看着茂财叔开荒地里瓜豆累累、青菜油绿,早就嘴馋眼红,也跟着大喊大叫:“对,铲除它!拔掉它!”
地头批判会很快推向高潮。刘福田把手一挥,一些二赖子、小泼皮立马闯进茂财叔花团锦簇的菜园子,摘瓜的摘瓜,割菜的割菜,连香葱、大蒜、生姜、韭菜也一扫而光,片叶不留。
茂财叔眼看着满园子瓜果菜蔬,转眼间只剩一片残枝败叶,一堆黑土污泥,气郁胸闷,虚火攻心,哇啦哇啦吐了几口鲜血,一病不起。
秀秀请来赤脚医生,给阿爸号了号脉,瞧了瞧舌苔,医生说茂财叔犯了心头痛。这种诊断不无道理。人的五脏六腑包裹在皮囊内,摸不着,看不见,凡是心焦肺郁、肾虚肝肿、胃胀脾疼,那个年代没有科学仪器检查,山里人一律称之为心头痛。茂财叔哼哼唧唧,不置可否,赤脚医生以为自己的诊断确切无误,上山采来些青草,挖来些树根,放在小石臼里捣成汁,捶成渣。这些神秘兮兮的操作,既是严防祖传秘方天机泄露,又增加了中草药的权威性和神秘性。秀秀对那碗黑得像墨汁一样的药汤,就抱有极大的希望。
“阿爸,起来喝药吧!”秀秀已经万分焦急地催了阿爸好几遍。
茂财叔挣扎着坐起来,喝了口药汤,又全吐了,满屋子散发着青草苦艾的气味。
秀秀站在床前直埋怨:“阿爸,你看你!你看你!”
“咳,秀!”面色焦黄的茂财叔摇头叹息,“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阿爸这病吃药没用的!”
“阿爸,医生说,这是他家的祖传秘方,一吃包好的,快快喝了吧!”
“没用的,没用的。阿爸这病没药可医。阿爸活到五十六了,你阿妈三十七岁就走了,你阿爸比阿妈多活了十九岁,你阿爸该知足了!”
茂财叔静静地躺着,死活不肯喝药。他知道自己一没受寒,二没中暑,三没有犯肺痨。他真正的病根在心窝窝里。那天地头大批判会开过后,他像被打中七寸的大蟒,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瘫做一团烂泥。一个堂堂正正的作田好手,一个活了五十六岁的老人,被人指名道姓地说三道四,被人在大庭广众讥笑奚落,他王茂财还有脸面做人吗?还有那个瓜果累累的菜园子,是王茂财家的聚宝盆呀!现在果树砍了,瓜菜毁了,许多年来起早摸黑洒在菜园子里的心血,换来一顶臭气烘烘的“资本主义尾巴”的大帽子,这年头还有我王茂财的活路吗?
阿爸难言的心病,秀秀自然也是晓得的。阿爸自尊、好强,又胆小如鼠,树叶掉下来都怕砸破脑壳,怎经得起地头一场大批判?自从那天挨了批,阿爸吓丢了魂,饭不思,茶不饮,院门不敢出,柴门不敢迈,一天总有好几次,站在窗口呆望那个被抢劫一空的菜园子,然后长吁短叹,捶胸顿足;再然后就砰地一声放倒在床上,像死去一般。这样折腾了三天三夜,咳,就是个好端端的彪形大汉,没病也得蜕去几重皮呀!
放在桌头的药汤慢慢凉了,秀秀心里也阵阵发冷;药汤苦艾的气息消散了,秀秀心头的苦涩却更加浓烈。她垂泪而侍,不觉之间,深秋的寒气悄悄袭来,黑魆魆的夜色便充满了这祸从天降的农家小院。
华人小说吧 m.hrsxb
第七章 瞒天过海(5)
这时大队通讯员来到秀秀家,通知说,刘主任有要紧事要找王秀秀,请她务必快快去一趟。秀秀脸板板地回道:“我忙,我要照顾阿爸,没得空闲!”
谁知病恹恹的茂财叔却特别耳尖,硬撑起半边身子哀哀地央求道:“秀,你要吓死我不成?刘主任叫你去,你敢不去?啊!”接着,咳嗽连声,好像又要呕血。
秀秀拗不过阿爸,只好跟着小通讯员去大队部。
秀秀没有料到,刘福田这次召见,真是热情得有些过分了。他不像跟别人谈话那样,总爱坐在那张古色古香、居高临下的太师椅上。不,刘主任绝对是把秀秀当做老同学来款待的。光从座位排列就能看出平起平坐的礼遇:两张竹制沙发中间搁着一张毛竹茶几,茶几上,两杯刚沏好的香茶清香四溢,一盘柑橘红彤彤的,一碟炒葵花子香喷喷的,都是供不会抽烟的女人闲聊助兴的果品。一见秀秀进屋,刘福田快步迎上来,老远伸出热情的手:“秀秀,坐,请坐!请坐!”
秀秀把手搭在背后,不肯作出应有的回应,冷冷地说:“刘主任,我没得空闲,你有话快说吧!”
“嘿嘿!嘿嘿!”刘福田满脸挂着讨好的讪笑,“坐,坐,你总得先坐下才好说话呀,你看你看,竹竿一样戳着,怎么说话?”
秀秀勉强坐下。只用半边屁股挨着竹沙发,好像随时准备起身逃跑。
刘福田说:“秀秀,对不起!我知道,因为前些天的批判会,你还在生我的气。”
秀秀正襟危坐,一脸寒霜:“我一个平头百姓,敢吗?”
“其实,秀秀,你们当社员的,也就在巴掌大的田地里过日子,哪里知道我们当干部的难处。”
“哼,你有难处?”
“你也不听广播不看报,全国都在反击右倾翻案风,各地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我们枫树坪不做做样子,交代得过去吗?”
“亏你还说得出口!为了向上级请功,你就拿我阿爸开刀?你这是公报私仇!”
“看看,你真冤死我了!秀秀,我们小学同学五六年,你还不了解我?我跟你有嘛咯仇哟?”
秀秀心里骂道,你还不是嫉恨我不愿跟你好。就用鼻子哼了声:“你自己心里明白。”
“秀秀!”刘福田一脸神秘,放低了声音说,“唉,我跟你挑明了说吧,我明里开你阿爸的批判会,暗地里却是要保你阿爸过关哩。”
“你说得真好听!”秀秀撇了撇嘴,满脸的不信任,“哼,我倒想知道你是怎么保我阿爸过关的。”
刘福田掐细了嗓门说:“秀秀,你想想,你们家摆在溪滩上那块开荒地,要瓜有瓜,要果有果,要豆有豆,红红绿绿,是多么招人眼目呀!要不是我帮你阿爸处理了,那可是个大祸根呀。”
“怪了,开点荒,种点菜,这是犯了哪家王法?”
“看看,秀秀,你平时太不重视时事学习了吧,像你们家那样侍弄自留地,扩大开荒地,多占劳力多耗肥,叫社员们看了,能不动摇军心?能不影响集体生产?”
刘福田说得振振有词,秀秀竟找不出话来辩驳,就低头不语。
“秀秀,跟你直说了吧,前几天我到县里开会,县革委主任给各公社下达任务:每个公社至少得找五个‘资本主义尾巴’。你们家那个菜园子就摆在村口的溪滩上,上头下来的干部有多少人见过呀!说真的,秀秀,我真为你阿爸捏把汗呢!”说到这里,刘福田稍作停顿,把头伸过来,把满脸的关切递过来,表示跟秀秀真是铁心知己,“老同学,你想想,万一让县里的领导知道了,派个记者下来拍照片,写文章,报纸上一报道,广播上一广播,嘿,你阿爸一准要当全县全省‘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哩!”
秀秀陡地一惊,吓出一身冷汗:“这么说,我倒要好好地感谢你?”
“老同学么,感谢不感谢的话就莫说了!”刘福田掰开个橘子,递给秀秀,“来,尝尝鲜吧,是刚从公社圩场上买来的。这玩意儿多年不见了!听说龙岩那边自由市场闹得很厉害,有些小商小贩就去贩了来。”
秀秀把一瓣柑橘放进嘴里,虽然品不出什么滋味,谈话的气氛却立时轻松起来。刘福田又东拉西扯一会儿,不露声色地把话题转到预定的轨道上,他漫不经心地问道:“秀秀,听说你和那个吴希声不来往了?”
秀秀暗吃一惊,却脸无表情:“谁说我不和他来往了?”
刘福田嘻嘻笑道:“你们已经好些天不讲话了,人家还能不晓得?”
秀秀是个好强的姑娘,觉得跟希声谈崩了,挺没面子,不仅不肯承认,还故意要气一气刘福田:“哼,告诉你吧,我和吴希声,闹点小别扭是有的,可不会翻脸不讲话。昨暗晡夜,他到我家看望我阿爸,我们还聊了许久,蛮开心的。”
刘福田心里陡地醋劲上涌,脸就阴了下来,表示万分的惋惜:“秀秀啊秀秀,我真是闹不明白,我们公社有多少好后生,你怎么偏偏看上吴希声?”
秀秀就想,刘福田呀,你的狐狸尾巴总算露出来了。秀秀不止勃然作色,而是正气凛然了:“咦,我看上吴希声也不行?你也管得太宽了吧!”
“看看,你急嘛咯?急嘛咯?你听我慢慢说呀!”刘福田倒是不急不躁,只是脸上有些诡诡秘秘,“我来问你:他吴希声跟你谈恋爱,有没有把家庭背景跟你说清楚?”
第七章 瞒天过海(6)
秀秀气呼呼说:“怎么的,想查祖宗三代是不是?”
“你不说也罢!”刘福田说,“人家关心你哩!”
秀秀看刘福田不穷追不舍,倒是自己不放心了,就期期艾艾说:“说就说吧:吴希声他阿爸是上海乐园的首席指挥,‘文革’一开始就被打成‘反动权威’,至今还关在清队学习班……”秀秀本来还想把希声背着沉重的家庭包袱,和她相处时老是躲躲闪闪,也一并抖落出来的;但她脑子一转,立马又打住了。
“就这些了?”
“难道这些还不够?难道他吴希声家还能出个反革命?”
“哈哈,哈哈!”刘福田幸灾乐祸地开怀大笑,“告诉你吧,吴希声家不止出了反革命,还是大大的反革命──他老爸是个隐藏很深很深的苏修特务,还是个一贯跟江青同志作对的现行###。前些天,他老爸已经关进大牢,不是定个死罪,一辈子也休想重见天日。咦,这些严重之极的政治问题,他吴希声难道没有跟你说起过?”
秀秀大吃一惊,眼都瞪圆了:“什么什么?吴希声的阿爸已经关进大牢?”
“看看,看看,这个吴希声!”刘福田也把眼睛瞪圆了,一副十分意外万分惊诧的表情,“吴希声跟你成天厮混在一起,总有好几年了吧,还能把这些情况都瞒着你?”
秀秀仍是一脸狐疑:“吴希声早跟我说过,他阿爸是关在学习班受审查,怎么会关在大牢里?你有没有搞错呀!”
“这么重要的事,我能搞错吗?”刘福田的声音突然低下来,神秘兮兮的表情更加夸张了,“跟你说吧,老同学,吴希声老爸的案子大了,是中央文革亲自抓的,上头已经来了红头文件,要我们时时刻刻注意监视吴希声的一言一行哩!”
其实,吴希声父亲进了监狱,刘福田也是前些天才从同公社的一位上海知青那里听来的。什么“红头文件”、“注意监视”,更是刘福田的凭空捏造,又加油添醋。
秀秀已经完全吓蒙了,如果她还存在一点点幻想,那就是吴希声的诚实程度。就声音低低地探问道:“哦,如果真有这回事,也许,是不是……吴希声……自己并不知道他父亲进了监狱哩!”
“不可能!不可能!”刘福田的回答十分果断,“吴希声经常跟他哥哥通信,他还能不知道家里的情况?他是心里有鬼呀!”
预期的目的已经达到,继续唠叨就有些多余。刘福田最后郑重其事地提醒:“秀秀,这事是绝对的机密,我只告诉你,连对党支书杨春山也没吱一声,你可千万莫对别人说呀!”
“噢,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秀秀好像一家伙掉进了冰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