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部分阅读

作品:非常年代的非常爱情|作者:千千钟|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0 18:08:46|下载:非常年代的非常爱情TXT下载
  娟娟佩服阿爸想得周到,不再吱声了。

  在黑暗中,春山爷用干布擦了擦湿淋淋的手,摸摸索索地从衣兜里夹出一张招工表,宝贵得像救命符一样塞到娟娟手里,叮嘱道,娟,你把这个交给雪梅,千万不能弄丢了啊!我得走了!你就对雪梅说,我今暗晡夜大队部有事,不回家过夜了。

  春山爷从墙壁上取下蓑衣笠帽,又要出门。娟娟上前拦住,要他吃了夜饭才走。春山爷说他气都气饱了,也不晓得饿,到大队部煨了两个红薯,骗骗肚子就行。

  娟娟明白阿爸的一片苦心:这会儿雪梅羞于见人,阿爸是有意要躲开她,也就不加阻拦了。

  春山爷前脚跨出门,后脚又踅回来,低声吩咐娟娟:明天一大早,我会弄一辆拖拉机,让你把雪梅送到县城去。听清了吗?我一早就在村口等你们,千万不敢误了时辰啊!

  第九章 告别伤心地(9)

  电光忽地闪了闪,雷声咔啦啦在田畈上滚动。娟娟看见老父亲在风雨中走得踉踉跄跄。风很狂,雨很大,把阿爸头上的雨笠掀翻了,霎时间,阿爸就被暴风雨淋成个落汤鸡。娟娟心里一酸,也禁不住泪雨倾盆了。

  天麻麻亮的时候,娟娟就起来做饭。开头雪梅不肯动筷子,娟娟硬说软劝,好不容易叫雪梅扒下一碗饭。娟娟又煮了六个太平蛋,用一块花头帕包好,要雪梅带在路上吃了化险消灾。

  娟娟领着雪梅出门的时候,村街上静悄悄的,除了引起几声犬吠,竟没有惊动什么人。快到村口了,远远地看见老枫树下停着一辆拖拉机。拖拉机旁有一粒火星,一明一灭的。再走近些,看见那颗火星突然从地上升起,在灰蒙蒙的晨雾中传来个苍老的声音:

  “娟,都来了吗?”

  娟娟应道:“阿爸,都来了!”

  雪梅心里一热,想起比自己父亲还年长些的春山爷,可能已在霜晨浓雾中蹲了多时。

  苍老的声音又在雾中飘来:“雪梅,一道道关卡我都托人疏通好了,又交待希声、张亮帮你到公社和县里办招工手续,不会再卡壳的。”

  雪梅用哭腔“嗯”了一声。

  春山爷又从兜兜里掏出一大把皱巴巴的人民币,轻声说:“这里是一点点钱,你带着在路上花销吧!”

  雪梅坚决不收。她说她身上还带着点钱,足够买车票的。

  春山爷说:“那你就带回家里用吧,你妈病在床上,正要花大钱哩!再说,这是你自己的钱:昨暗晡夜,我叫希声敲了一下算盘,你今年一共出了二百一十三个工,挣了一千七百零四个工分,合五十二块一角钱。唉,雪梅,真真对不起啊,我没当好这个家,和尚化缘,叫花子要饭,也会多挣几个铜板呢!”

  雪梅抖索抖索接过钱,欷欷殻'抽起了鼻子。

  春山爷又说:“雪梅,我就不远送了!娟娟会陪你去县城,送你上火车。一路上,你自己千万要把自己照顾好!”

  雪梅嘴巴皮动弹一下,“哇”的一声大哭,把在枝头沉睡的鸟儿吓了一跳,泼剌剌地扇动了几下翅膀。然后,晨雾中的村口又是一片死寂。

  春山爷说:“莫哭,莫哭!日后得空就回枫树坪看看,乡亲们会惦记着你的。”

  雪梅再也把持不住,哭声更加尖锐地炸响,在她抛洒了七个青春年华的山村上空扩散开来。张亮怕这哭声惊动乡亲,连忙一踩油门发动拖拉机,让噗噗响的马达声盖住了雪梅撕心裂肺的痛哭。

  春山爷轻声催促着:“你们快快上路吧,上路吧!又要办事,又要赶路,一天工夫,紧巴巴的啊!”

  娟娟把雪梅扶到拖拉机旁,这才看见希声和张亮已经坐在驾驶窗里。希声连忙跳下来,上了后边的拖斗,把车头副手的位子让给雪梅和娟娟。在灰蒙蒙的浓雾中,娟娟只能看见张亮黑着一张脸,像一尊冷面金刚,既听不到他的声音,也看不清他的表情。雪梅显然也有这种感觉,就抖抖索索的,身不由己地向后退缩。但是春山爷和娟娟架起她的胳膊,硬是把她塞进了驾驶窗。

  春山爷大声吩咐道:“张亮,你小心点开,千万注意安全啊!”

  马达突突响起,张亮让拖拉机的怒吼代替自己的回答。霎时间,雪梅万箭穿心,闭上眼睛,不忍再看一看呜咽低泣的枫溪,黯然肃立的枫林和咿呀吟唱的水车,还有那些错错落落的土楼瓦屋。七年前,那个细雨霏霏的春天,他们上海知青队初到枫树坪,也是乘坐一辆带拖斗的拖拉机,同学们豪情满怀地唱着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今天,一个灰蒙蒙的冬天的霜晨,她蓝雪梅却怀着满腔屈辱,强忍满眶泪水,离开这永生永世不堪回首的伤心地──枫树坪。

  东方红55型拖拉机的驾驶窗相当窄小,副手位上坐着雪梅和娟娟,就更显侷促拥挤。尽管雪梅老是往娟娟身上靠,可是山路崎岖,拖拉机一颠一簸的,常常把雪梅甩到张亮肩膀上。张亮便像触电一样打个激灵,扶方向盘的手也颤抖一下,拖拉机就莫名其妙地走了个s形,弄得娟娟大惊小怪叫起来。

  唉,两个曾经耳鬓厮磨、肌肤相亲的身体,在第三者蛮横而强暴地介入之后,突然都显得非常陌生乃至敌对了。

  站在拖斗上的吴希声把车斗上的铁皮盖捶得哐哐响,大声怒吼:“哎,哎!张亮,你想找死啊!”

  张亮闷声不响,加大马力,但拖拉机装载着太多的屈辱和辛酸,不胜负重,在坎坎洼洼的山间公路上行驶得十分缓慢而吃力。

  第十章 秋收风波(1)

  一个遍地霜花的清晨,美猴王带着一百多名猴兵猴将,悄无声息地潜入花果山。这支猴家军与一年前刚收编的仙桃林的残兵游勇,不可同日而语。在美猴王统率下,经过一年多精心操练,刻苦磨砺,个个武艺高强,以一当十。那些一向恃强凌弱、独霸一方的家伙,还躺在树杈上、草窝里呼呼大睡呢,就被短尾猴们打个措手不及,唧唧惨叫,满山逃窜。老猴王老迈年高,体衰力弱,被美猴王三拳两爪就打倒了。

  美猴王征服花果山后,并不急于召见降兵降将,也不急于建立新的秩序。它竟有失王者风度,像疯了似的,上峰巅,下溪谷,钻石洞,攀悬崖,满山遍野不停地奔跑,奔跑。只有美猴王自己知道,只要没有找到孙卫红,它这次长途奔袭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啊!三天后,美猴王终于在一条奇石林立、峭壁千仞的溪涧边,找到已经奄奄一息的孙卫红。原来孙卫红那天从梦中惊醒的时候,听到杀声四起,看到群猴大战,一下就吓坏了。它倒不是个胆小鬼。问题是它襁褓中有个小猴崽。出于母亲的天性,孙卫红把猴崽子揽在怀里,冲出短尾猴的包围圈,不顾一切地在林子里狂奔起来。在飞越一条一丈多宽的深涧时,它的小崽子忽然一惊,松开抓住母亲胸脯的前肢,坠入深渊,只留下唧的一声惨叫,就音信渺然。孙卫红受了惊吓,没选好落脚点,一只腿摔断了。美猴王认出他的旧情人后,立即把孙卫红驮在背上,飞快回到花果山。好在猴子世界也是有猴医生的。美猴王命令几位见多识广的老猴采来许多草药,又叫几个青壮猴哥抬着孙卫红,找到一处结有蜘蛛网的灌木林,美猴王亲口把草药嚼成药泥团子,敷在孙卫红的伤口上。然后,又轻轻扶着孙卫红的断腿,把张挂于灌木间的蛛丝一圈一圈地缠在伤口上,把草药团包扎得严严实实。猴大夫这一手绝活,比起枫树坪赤脚医生打绷带的技术,决不会差到哪里去。

  孙卫红慢慢苏醒了,看见躺在多年不见的小公猴的怀里,许多花果山的老臣旧部都围着小公猴匍匐侍立,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不禁挥泪大哭:

  唧唧唧!唧唧唧!

  美猴王以为孙卫红是为被赶下皇位的老猴王伤心,一股无名火突突蹿起,就指着孙卫红的鼻子唧唧骂道──嘿,真是个贱坯,难道你还为那个老不死的哭丧!

  一旁有个老母猴怯怯地说──她的猴崽子不见了,她是哭她的小猴崽吧!

  孙卫红一听更是伤心了,就挥手蹬脚撒起泼来──唧唧唧!你还我的猴崽子!唧唧唧!你还我的猴崽子!

  美猴王一时没了主意,不住地安慰孙卫红──唧唧唧!别闹了!唧唧唧!别闹了!我帮你生个猴崽子还你得啦!

  在美猴王的精心照料下,孙卫红的腿伤慢慢好起来。她能行走自如了,能蹦蹦跳跳了;再操练十多天,把固有的绝技都捡了回来,又能在空中荡秋千,在树梢头玩单杠。孙卫红虽然青春已逝,却风韵犹存,依旧浑身金光闪耀,眼里风情万种,仍是花果山最招猴哥们喜欢的猴婆娘,又顺理成章地成为美猴王的第一夫人──花果山理所当然的猴皇后。

  立冬过后,连着几个艳阳天,一垄垄梯田里的稻禾熟透了,远看像一片片悬挂在半山间的黄绫金缎,叫作田人心花怒放。春山爷掐指一算,闹“文革”闹了###年,还没有见过这般喜人的稻禾。春山爷知道,这两年除了风调雨顺,没旱没涝,最大的功劳应当归于邓小平邓大人。小平同志不主张斗来斗去,也不管你姓社姓资,“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话真灵啊,枫树坪才休养生息一年多,瞧,就满田铺金,丰收在望了。然而,稻禾长势愈好,春山爷心里愈着急。从抽穗扬花时起,他就开始盘算,讨厌的刘福田常常下来蹲点,有嘛办法能瞒过他的眼睛?要搞“瞒产私分”可就难了。不给社员们预分点粮食,统统拿去完成征购,来年乡亲们拿嘛填饱肚子?春山爷已经多次探过刘福田的口风:刘主任,你老待在这山沟沟里,不腻?刘福田笑笑,腻嘛咯?婆娘子讨了,小崽子也快有了,这田里的稻禾又长得芭茅般壮实,我快活都来不及,怎么会腻啊?春山爷又说,你是公社领导,该管全面,老蹲在枫树坪,人家会说你吃偏食,就是知道守着个婆娘子。刘福田说,我这个主任就爱抓点,抓好一个点,就能带动一大片,全公社也就管好了。人家爱怎么嚼舌头,我怕个屌!春山爷不好再说嘛了,刘福田已经成了金谷寺的五谷神,谁也请不动。春山爷心里就焦急万分,担心着满田稻谷不能变成社员嘴里的粮食。

  又过了些天,刘福田忽然自己来找春山爷交待工作。刘福田说他要去地区参加三级扩干会,春山爷问,这会要开多久?刘福田说,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吧!你看,枫树坪马上就要开镰割禾了,我不能经常下来照应,很有些放心不下哩。春山爷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他说刘主任,你放心开会去吧!我种了一辈子田,还能叫稻谷烂在田畈里。刘福田皱了皱眉头,有你当家,大收当然不成问题,叫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分配,你一定要把好关!先国后家,先公后私,我没赶回来之前,一粒谷子也不能往下分!春山爷拍着胸脯保证,行啊,刘主任,再过十天半月,禾镰挂壁,场净仓满,就等你回来喝洗楻酒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章 秋收风波(2)

  刘福田搭上一台运化肥的拖拉机,突突突地,离开了枫树坪。看样子真的奔地区参加会议去了。

  春山爷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他立即召集大队干部商议,说真是老天爷有眼呀,刘福田这尊瘟神走了,这时节暗晡夜有月光,日昼里大太阳,我们突击他三工五日,先把活命粮分到手,社员心里就踏实了。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是这个理呀!各位,你们看行不行?

  十多张嘴巴大声响气地嚷嚷着:行!春山爷,你是当家人,我们听你的!

  从犁田、耙田、耖田、插秧、耘田、下肥、薅草、溶田、晒田,一直盼到金色的稻浪在秋风中飒飒欢笑,两百来天勤耕苦作,为了嘛哟?那个年头的种田佬,也不敢有太多想法,整天巴望的,就是家有余粮,老有所养,吃饱穿暖,图个肚圆!春山爷跟别的当家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农民这种最根本的生存要求看得至高无上。二十多年来,反右倾他不惧,拔白旗他不怕,更不屑于拿乡亲们的活命粮去换取奖状、红旗和红顶子。尽管上级把春山爷看成老落后、老保守,可枫树坪人人敬他,爱他,把他看成自己的贴心人。私分、预分,虽然偷偷摸摸,神出鬼没,带点地下活动的性质,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深得全村男女老幼的衷心拥护。

  会上只有一人心里发怵,从头到尾不哼一声。他就是上海知青吴希声。开完会,大家都散去了,吴希声不肯走,缠住党支书掏了心窝窝里的话:春山爷,这个大队会计我怕干不了啰,求你换个人吧!噢?春山爷吃了一惊,你干得好好的么,做嘛要换人?希声苦着一张脸,说不是我想撂挑子。你知道,刘福田一来枫树坪,一直盯着我,老跟我过不去,瞒产私分的事要是被他发现,我、我、我不死也得蜕一重皮!

  春山爷觉得吴希声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一时三刻到哪去找个好会计?就宽慰希声说,莫怕,莫怕!刘福田不会知晓的。他去地区开会,十天半月回不来。希声说,如今的刘福田跟前几任公社主任可不一样,哪能瞒得了他?哦!春山爷不以为然地笑了,你是担心秀秀爷儿俩吧,放心,放心!我已经找他们谈过话,封了他爷俩的嘴。王茂财和秀秀都知道这是关系全村乡亲吃饭的大事,自己来年的口粮也得指望这次预分,都满口答应不会给刘福田透露一个字。

  “真的?”希声的目光仍是疑疑惑惑的。

  春山爷说:“不过,他们提出一个条件,就是都不参加割禾。秀秀快要生崽,自然是不便下田的;王茂财就称病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睁一眼闭一眼地装糊涂,他刘福田也不能怪罪他们。看看,希声,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你还怕嘛咯哟?”

  吴希声抱着个疼痛欲裂的脑壳,仍是半天不说话。自从报考县文宣队因为“政审”通不过,后来父亲又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他的家庭包袱愈背愈沉,整天都在战战兢兢中过日子。而这次就在刘福田鼻子底下搞瞒产私分,万一出个纰漏,脑壳会不会搬家也难说!

  “咳,你还怕嘛咯?在农村,瞒产私分,村村队队都偷偷地搞的,就是被人发现了,法不责众,政府又不能拿我们治罪,你怕嘛哟!”

  “春山爷,这个大队会计我已经当了六七年了,你就不能再找个人来替我一阵子?”吴希声体量着老支书的为难,口气明显地软下来了。

  “小吴呀,枫树坪能敲算盘能拿笔的,就那么几个人,能不能找个人来当会计,你还不清楚?”春山爷继续说服吴希声,“时候不早了,莫再推三托四的。我们又不是抗粮不交,我们只是想留足了口粮之后再去交征购。再说,我们自己分自己种的粮食,一不偷,二非抢,能犯嘛罪?小吴,你再想想,如果任由刘福田去邀功请赏,把队里的粮食都拉走了,来年闹饥荒,饿死人,唉,我们的良心都要放到火砧上去烤哩!”

  吴希声心里一阵阵紧缩,五脏六腑真像被火砧烙了一下,吱吱地冒油烟了。他想起来枫树坪插队第二年的五荒六月,知青队断粮了,一连三天揭不开锅,一个个饿得嗷嗷叫,是春山爷给他们送来一担大米,他们才能活了下来。也是那天夜里,春山爷给他讲了许多闹饥荒饿死人的故事,而后把大队会计的重任交给他。这六七年来,吴希声虽然不愿做个“扎根派”,虽然时时刻刻放不下当音乐家的美梦,但是,由于参与了春山爷策划的瞒产私分,全村几百口人能够吃饱饭,乡亲们都把他当亲人看待,他也觉得没有白活。现在,我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安危,对得起枫树坪的乡亲父老吗?罢罢罢,为了全村乡亲(当然也包括知青们)不挨饿,能吃饱,我就豁出去吧!

  “行,春山爷!我听你的。”吴希声终于表了态,说得斩钉截铁,一脸破釜沉舟的悲壮。

  那一夜,吴希声躺在床上忽然想起孟子的古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嘿,来枫树坪插队七八年了,苦也苦过,劳也劳过,饿也饿过,又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孟子说的这四种考验一一都尝够了,春山爷要我当这个大队会计,就是老天爷降给我的“大任”吧?当然,这个差事离自己的抱负很渺茫很遥远,但总算是在无所事事中能做的一桩好事。希声万分无奈地苦笑了。为了让乡亲们填饱肚子,就是献出这百来斤躯体那也值得呀!

  第十章 秋收风波(3)

  接下来,春山爷和吴希声都忙得不亦乐乎。春山爷督促各小队磨镰箍楻,安排劳力,又一垄田一垄田去看庄稼,敲定哪些谷穗黄透的上上田要尽快收割归仓。当然,他还少不了要一家一户去做过细工作,叫大家嘴上贴封条,私分预分的秘密不能外传,更不能让刘福田知晓。吴希声要帮助各小队记工员结算工分,清点人头,谁是全劳力,谁是半劳力,谁家口粮多少,工分粮多少,交肥粮多少,军烈属的优抚粮多少,五保户的提留粮多少,各小队的种子粮多少;这其中,还要分出晚稻多少,大冬多少,糯谷多少,粳谷多少,籼谷多少……起码有上万个加减乘除。那年月没有计算器,全靠一把乌木小算盘,噼里叭啦的,吴希声赶了三个昼夜,硬是一笔一笔毫厘不差地算得清清楚楚。看见那些连缀在一起的长长的阿拉伯数字,预想到乡亲们来年能吃饱穿暖,吴希声好像阅读一部莫扎特小提琴曲的乐谱,心里说不出有多快活。

  一切几乎都是夏天突击抢收的重复:白天艳阳高照,夜里星稀月朗,春山爷带着一批精壮劳力进山割了三个透夜稻子,新谷又晒过几场大日头,即刻可以过秤进仓。社员们喜孜孜地抓一把谷子,放在嘴里一咬。嗑一粒,嘎叭一声脆响,跟嗑瓜子似的,而且散发着日头的气息,那是多么饱满香脆的大冬谷呀!从春忙到夏,从夏熬到冬,眼看就能让孩子们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了,全村像过年过节一样,一片喜气洋洋。

  预分之夜,晒谷坪的四个角落,各自树起四竿三人多高的毛竹。毛竹梢头挑起四盏铁丝编扎的灯筐,灯筐里噼里叭啦燃烧着松明火把,火苗子蹿起半天高,把枫树坪照耀得如同白昼,红了半边天空。男女社员挑着箩筐,扛着麻袋,推着独轮车,拉着小板车,兴冲冲地来了,挤满了能铺下几十领谷席的晒谷坪,吵吵嚷嚷的像圩场一样热闹。老烈属瞎目婆张八嬷拄着根藤条拐杖,也颤巍巍地摸来了。

  春山爷连忙迎上去:“哎呀呀,八嬷,你老人家来做嘛咯?一会儿就把谷子给你送去呀!”

  瞎目婆满脸含笑:“我不怕你少我一粒谷子,我是来看看热闹!”

  春山爷说:“你这目珠,能瞅见嘛咯哟?”

  “哈哈!”瞎目婆朗声大笑,“听说今年丰收了,让我闻闻谷子香,听听人气旺,心里也高兴呀!”

  春山爷搬了一张板凳来,扶着瞎目婆坐下:“行,八嬷!人家看热闹,你老就听热闹,来,坐下听,坐下听!你目珠不便,莫乱跑!”

  瞎目婆坐下了,又问道:“春牯子呀,我就是闹不明白:作田佬自己种出的谷子,大白天不好分,做嘛咯要暗晡夜分,跟做贼样的?”

  “这个么,这个么?”春山爷想了片刻,才找到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哦,八嬷!暗晡夜分好,老老少少都有得空闲,全村都来了,多热闹!”

  “哦?哦!是啊,是啊,闹‘文革’了,新鲜事就是多啊!”瞎目婆张八嬷似懂非懂,不再刨根究底了,她听见全场静了下来。

  在一堆堆金山似的新谷跟前,主持预分的人员已经摆开架势。春山爷负责司秤,他手下有两个后生哥抬着一杆乌黑发亮的花梨木大秤;吴希声负责记账,手上端着算盘和纸笔;张亮负责报数,拿着本厚厚的账簿,拖腔拖调大声念道:某某某全家人口多少,全劳力多少,半劳力多少,全年工分多少,该分干谷多少,预分干谷多少……

  根据张亮报出的数字,社员加以核对,再由春山爷过了秤,就挑起谷子高高兴兴回家。吴希声又把预分到户的粮食一笔一笔上了账,同时把手中的小算盘拨拉得达达响,像戏台上的鼓板一样好听,醉人。

  今夜月亮婆婆也格外快活,高扬起一张笑眯眯的红脸,俯瞰着人气蒸腾的枫树坪。每回预分,也是一次评比,整个过程充满戏剧性。哪家分的谷子多,说明哪家劳动好,工分多,哪家就喜眉笑脸,招徕许多羡慕的目光;哪家分的谷子少,不是好吃懒做,就是有老弱病痛,婆娘子少不得有些埋怨。春山爷就要趁机说道说道,打打气,鼓鼓劲。

  小算盘哗啦啦敲着,小扁担吱扭扭叫着,小郎哥细妹子满场地跑着,让张八嬷、春山爷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自然而然想起1929年“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红火景象。社员们挑回家的不仅仅是金灿灿的谷子,而且是来年不愁饥不愁饿的日子,谁个不心花怒放啊?经历过三年困难的大饥荒,目睹过村村饿死人,山山添新坟的枫树坪种田佬,真是饿怕了!

  忽然,闹嚷嚷喜洋洋的晒谷坪静了下来,乡亲们看见公社主任刘福田披着件军大衣,大摇大摆从小路上走过来,一下子都傻了眼。

  “刘主任,你,你,你不是去、去地、地区开会了吗?”春山爷惊得舌头转不了弯,话就说得黏牙倒齿的。

  刘福田哈哈大笑:“你们分谷子分得闹翻了天,我能不回来凑凑热闹吗?”

  春山爷赔着笑脸说:“嘿嘿,刘主任,你听我讲,家家户户都断炊了,等米下锅哩,各队就先分点活命的粮食……”

  “杨春山,你别演戏了!”刘福田刷地一下变了脸,大声喝道,“你以为我还没被你糊弄够吗?你还想蒙谁呀,啊!”

  第十章 秋收风波(4)

  春山爷继续赔着笑脸:“刘主任,你消消气,听我讲,听我再讲两句……”

  “还有嘛咯好讲?啊!”刘福田抡起手刀一砍,砍断了春山爷的申辩,“人赃俱在,杨春山,你纵有一千张嘴也抵赖不了!现在,各小队快把谷子挑回去,颗粒归仓,少一粒谷子,我找你们算账!为首分粮闹事的,杨春山,吴希声,还有你──张亮,马上到大队部交代问题!”

  刘福田身子一抖,披在身上的军大衣抖落下来,搭在手腕子上,然后,转身走了。啪达啪达地,撩起一路尘土,刮起一阵寒风。

  一周前,刘福田又在苦竹院蔡桂花床上做过一次“帐中戏”。事毕,刘福田把蔡桂花搂在怀里情意绵绵说,桂花,下一段日子够我忙的,你这里不能常来了。蔡桂花把头埋在刘福田的胸脯上乞乞鬼笑,你忙,你忙嘛咯呀忙?莫不是又盯上哪个知青妹子了?刘福田在蔡桂花腮帮子上叭唧亲了一口,有你一个就够我累了,我还有精神头去找知青妹子?我是真忙,眼看就要开镰割禾了,全公社十五个大队,我又要抓点,又要跑面,你说够不够我忙?蔡桂花从刘福田胸口抬起头,一脸的不屑,我看你们这些土地爷,也真可怜!从年头忙到年尾,从鸡叫忙到鬼叫,东跑西颠的,兴兴抖抖的,就盼着能出成绩能升官。刘福田说,算你讲对了,比如这枫树坪,我下来蹲点才一年,田里的谷禾长得多壮实,我看今年一准能增产,我能不高兴!蔡桂花耸耸鼻子哼了声,做梦去吧,增产?

  随后,蔡桂花就把枫树坪连年瞒产私分的秘密告诉刘福田。

  刘福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把一双眼睛瞪得像牛卵泡,连连摇头说:“鬼话!鬼话!不可能!不可能!枫树坪穷得叮当响,也能搞‘瞒产私分’?再说王秀秀是我婆娘子,王茂财是我丈人老,他们从没跟我吐过一个字。”

  蔡桂花伸出一根笋尖似的食指,在刘福田的额上戳了一下说:“刘福田呀刘福田,我讲你真是个二百五!‘瞒产私分’这种事,人人有分,人人受益,何况王秀秀待杨春山那老鬼像亲爷一般,你不过是个外来干部,谁愿跟你透个风啊?”

  “可是你……”

  “唉!我和你,谁跟谁呀?过去是造反派战友,如今穿一条裤子!”

  其实,蔡桂花出卖枫树坪还有更复杂的原因:她和老公拐子牛都是游手好闲的货,一不下田,二不种地,每年分到门下的谷子自然都是最少的;再则,蔡桂花的“大众影院”招蜂引蝶,伤风败俗,春山爷剋过她好几回,蔡桂花早把杨春山恨得满嘴牙痛。

  刘福田一把把蔡桂花揽在怀里,心肝!妹子!我的宝贝蛋子!肉麻牙酸地叫个不停嘴。真没想到呀,一个只会演“帐中戏”的风尘女子,竟比结发妻子王秀秀更贴心,更肝胆,令刘福田十分感动,用造反派的话说,她蔡桂花真算得上“一条战壕里的亲密战友”。

  第二天,刘福田背起包袱,拎着雨伞,搭上一部去县城运化肥的拖拉机。一边大声响气地跟春山爷交待了一些秋收冬种的事项,扯旗放炮地走了。拖拉机突突响着,出了村,上了路,消失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土公路上,那是全村老老少少都亲眼看见的。

  过了五天,当乡亲们正在吃夜饭的时候,刘福田悄悄潜回枫树坪。他既没回家,也不去大队部,径直拐进村西头的苦竹院。刘福田在蔡桂花面前突然亮出一条橙红色的新疆纯羊毛围巾,——在那个年代,这算得上一件非常珍贵的奢侈品,──让蔡桂花眼睛一亮,满脸开花了。情妹子提供了重要情报,刘福田特意在县城百货商店买了这礼物来犒赏她。然后,又搂着蔡桂花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待拐子牛把刘福田从温柔之乡唤醒,他迷迷糊糊睁开眼,推开窗,听到村街上人声鼎沸,看见晒谷坪灯火辉煌,这才不慌不忙起床,披上一件军大衣,打着手电筒,朝那如火如荼、欢天喜地的分粮现场走去。

  真是神机妙算,出奇制胜啊,当刘福田出现在朗如白昼的灯光下,全村乡亲好像见到突然从地缝里钻出个活阎王,一个个瞪目结舌,把万分的惊愕、疑惑、不解、失望与恼怒,全都凝固在一片铁一般的沉默中。

  “好啊!好啊!你们干的好事!你们自己说,该当何罪?”

  刘福田坐在大队部那张古色古香的太师椅上,前面隔着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得意忘形地嘲弄着奉命而来的杨春山、吴希声和张亮。

  “你言重了吧,刘主任!我实在不知道,社员们自己分自己种的粮食,一不偷,二不抢,何罪之有?”春山爷不看刘福田那张臭脸,自己拖过一张凳子坐下了。

  吴希声和张亮却不敢落座,惴惴然站着,勾头耷脑,低眉顺眼,一脸大难临头的惊惶。

  “杨春山,你还敢嘴硬?”刘福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盘茶杯乒乒乓乓跳起“忠”字舞,“我来问你:你们公粮交足了?统购任务完成了?公社提留粮交清了?哈哈,你们真是吃了豹子胆哟,我这个公社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就在枫树坪蹲点,我去地区开会前,还再三再四跟你交待:没我发话,不准动一颗粮食。好,你们眼里就是没我这个公社领导,不等我回来就开仓分粮,这是嘛咯道理?”

  春山爷在解放前当过“白皮红心” 保长,再刁钻可恶的白狗子、还乡团都对付得了,还怕你刘福田?春山爷掏出竹脑烟管,从烟荷包里捻出一撮烤烟丝,不慌不忙装好,点上,吸了两口,回答道:“刘主任,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呀,我们村十家有八家揭不开锅了,不预分点粮食救救急,闹出人命来谁负责?”

  第十章 秋收风波(5)

  “哈,你还有理了?”刘福田叱问道,“你们是预分一点粮食救急嘛?看这账簿上,哪一家不是挑回十担、八担谷子?”

  春山爷说:“今年年景好一点,让大家多分一点,天公地道。”

  刘福田说:“枫树坪仅仅是今年年景好吗?去年,前年,大前年,你们年年都搞瞒产私分,还想蒙我不成?”

  “有这档子事?我怎么不晓得?”春山爷继续装傻。但他心里却大吃一惊:糟了,准是有人出卖了枫树坪!告密者会是谁?秀秀?王茂财?还是蔡桂花?春山爷脑子里轱辘辘转着,眼神里泄出一丝慌乱,随后又镇静自若,埋头叭哒叭哒抽烟。

  “你真会装蒜呀,杨春山!你一向蔫头蔫脑,迷迷糊糊,三锥子扎不出个屁,装成个十足的糊涂蛋。谁知你比狐狸还精,比泥鳅还滑,搞瞒产私分已经搞了七八年了,历任公社领导都蒙在鼓里,总以为你们枫树坪是全公社最穷的大队。又谁知你一向欺骗组织欺骗党!杨春山,你自己说,你该当何罪?”

  春山爷埋头吸烟,一声不吭。

  刘福田又把狠毒的目光转向两个知青哥:“还有你,吴希声!还有你,张亮!好啊,两个狗头军师,竟敢躲在背后煽阴风,点鬼火,造假账,策划瞒产私分,破坏集体经济,公然鼓吹资本主义,简直无法无天!”

  刘福田列一条罪状,扣一顶帽子,希声和张亮心里就格登一下,像被人抽了一鞭子。

  刘福田哗哗地翻着桌上的账簿,继续嘲弄两个知青哥:“看,看,看,这些流水账做得多精,多细,一笔笔钢笔字,写得多漂亮!可惜呀可惜,党培养你们上学读书,学了文化,就是让你们当地下会计,搞瞒产私分,用两面三刀的手段来对付共产党?”

  吴希声和张亮不敢吱声,额头上都爬满了豆大的汗珠子。春山爷怕两个知青哥受委屈,冲刘福田大包大揽说:“刘主任,搞瞒产私分,没他们上海知青的事,都是我杨春山的主张,有天大的事都由我来承当!”

  “好啊,杨春山!”刘福田冷笑一声,“你还想充硬汉是不是?告诉你吧,你们瞒产私分,抗粮不交,就是搞反党地下活动,这个责任你承当得起?”

  “哈哈,嘛咯反党?”春山爷也冷笑几声,“刘主任,我入党的时候,你娘肚子里还没有你哩!告诉你吧,我活了这一大把年纪,运动经多了,帽子戴多了,我怕嘛咯?你快快把他们放了,要去公社,要上县城,我杨春山奉陪到底!”

  刘福田火冒三丈,食指直指春山爷:“啊哈,杨春山,你……你……你搞阴谋诡计,还敢这样嚣张?”

  “刘主任,莫急,莫急,有理不在声高呀!你听我慢慢地摆事实讲道理。”春山爷又装了袋烟,把左腿架在右腿上,让自己坐得舒服点,“你说我搞阴谋诡计,这阴谋诡计也是你们硬逼出来的。乡亲们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还填不饱肚子,你说要不要瞒产私分?这七捐八税,跟国民党一样厉害,农民简直没法活了!……”

  刘福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盘茶杯又乒乒乓乓跳起“忠”字舞:“杨春山,你敢讲反动话!”

  “这不是反动话,这是大实话。你让我讲完好不好?刘主任,你知道乡亲们怎么说你们这些坑民害民的干部吗?”春山爷不急不躁,扳着手指头,一桩桩一件件地数落着,“我们割一兜禾,要交公粮;割两兜禾,要完成统购粮;割三兜禾,要交公社办公提留款;割四兜禾,要交民兵军训提留款;割五兜禾,要交治安防火提留款;割六兜禾,要交公社办学提留款;割七兜禾,要交公社卫生提留款;割八兜禾,要交全民修路费;割九兜禾,要交全民办电提留款;割十兜禾,要交计划生育提留款……看看看看,社员们没黑没夜地干呀干呀,要割到第十一兜禾,才有自己的份。刘主任,请你想一想,不是你们把社员们逼急了,我们会去搞瞒产私分?”

  刘福田被春山爷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屁股坐不住了,霍地站起来:“杨春山,你这张嘴,黑的也能讲成白的,死的也能讲成活的。我不跟你们啰嗦了,走,你们几个都跟我到公社去,看我怎么治你们的罪!”

  春山爷腰杆一挺也站起来。“走就走,要去我跟你去!莫说去公社,上县上省上北京,我奉陪到底!但是,没有吴希声和张亮的事,你不能为难他们!”

  刘福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茶盘又乒乒乓乓跳起“忠”字舞。“不行!他们是你的同谋,你想包庇他们,办不到!”

  “刘主任,你凶嘛咯凶?”春山爷声音不高,话却很有分量。“我今天把话说在前头了,你来我们枫树坪干了嘛咯好事,你自己心里有数,我们社员心里也有一本账。你要敢把事做绝,把棋走死,等着吧,不会有你的好果子吃!”

  刘福田立马听出这话是指他强暴蓝雪梅那档子事,心里就有些慌,却更加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杨春山,好啊,好啊,你敢对抗上级!我给公社挂个电话,叫武装部派民兵来,马上把你们捆了去!”

  刘福田说着就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那个年代县乡以下的电话,还是有线手摇式的老爷机。刘福田使劲摇着电话,嗞啦嗞啦的,半天没有摇通,气极败坏,满头汗水。这时候,又有一大伙打着火把的社员涌进大队部,七嘴八舌地吵成一锅粥:

  第十章 秋收风波(6)

  “刘主任,要抓人呀!好,你把我们枫树坪人都抓去!有人管饭,我们更安乐!”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怕嘛咯?刘福田,你还想来蛮的!”

  “莫说来民兵,来解放军,我们也不怕!”

  这时,娟娟扶着张八嬷颤巍巍走了进来。凭一个瞎目婆特别灵敏的听觉和嗅觉,她断定已经站在刘福田跟前,张开没牙的瘪嘴问道:“你这位就是公社的刘主任吧?”

  全场静了下来。刘福田“嗯”了一声。

  张八嬷说:“刘主任,你能不能听听我这个瞎目婆讲两句?”

  刘福田无可奈何,又“嗯”了一声。他知道这个老婆子当年接济和掩护过红军游击队,认识许多大人物,可不是好惹的,只得耐着性子听她说下去。

  “你晓得我这双目珠是怎么瞎的吗?”张八嬷把有目无珠的眼睛对准刘福田,整个大队部一下子静下来。

  自打红军长征以后,张八嬷就是闽西游击队的接头户。三年游击战争那时候,这一带村村寨寨驻扎着白狗子、还乡团,把红军游击队团团围困在山上,吃没得吃,穿没得穿,住没得住,硬是想把红军饿死困死。乡亲们就凑了米,省了盐,买了药,装在扦担里,藏在裤裆里,趁上山砍樵耙田做农活,悄悄地送给红军游击队。有一回,张八嬷被白狗子逮住,要她招出游击队的下落。张八嬷不讲,白狗子就把刺刀戳着她的小崽子。那年,张八嬷可怜的小崽子还不满六岁呀,又是独根苗苗!这可怎办哪?白狗子用刺刀逼住张八嬷:你讲不讲?不讲就毙了你的崽!张八嬷说,我一个婆娘子晓得嘛咯游击队?要毙你就毙了我吧!那畜生就砰的一枪,把张八嬷的小崽独苗活活地毙撇了!张八嬷一下晕死过去。白狗子还不肯放过她,拎来一桶水,劈头盖脸浇下来,把张八嬷弄醒了,一把白晃晃的刺刀对准她的脸,比来画去追问道:游击队在哪里?你讲不讲?不讲就挖了你的目珠喂狗吃!张八嬷瞪着眼,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讲!白狗子真的嗖的一下把刺刀捅过来,硬是剜下张八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