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旄业囊淮尾钩グ伞jツ悖玫交拾18甑拇拱h缃裎乙衙皇裁聪敕耍慌巫拍愫桶烁缍己煤玫兀煤玫氐任铱乩矗乙欢ɑ崛媚忝且院蠊男腋!!
我听到十四郑重的承诺,感觉心里异常的温暖,苍天待我不薄,我穿越到这里,收获了爱情,得到了疼爱,还拥有这样一份珍贵的友情,我自是知道十四或许兑现不了诺言,因为他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去,但这份情谊却足以使我生活的更加有勇气,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觉有眼泪下来,我轻轻擦去泪水,举杯向十四:“你的话我记住了,胤祯,你永远是我和胤祀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所以为了我们,你也要保重你自己。”
他见我这样,眼圈也有点红了,却还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说:“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我走之前你哭哭啼啼地作什么?存心咒我是不?”
我赶紧拭去泪水,嗔道:“一张乌鸦嘴!以后再不可这样胡说了。”
十四忽然靠过来,轻轻地拥住我。我一愣,但没有拒绝,我们就这样拥抱了一会,分开时前尘往事已云淡风清,如今只有浓重的惜别之情。那晚我们喝得很晚。
临走时,十四跟我说:“我走时你别去送了,爷走时可不想看你那哭哭啼啼的样子,晦气!你只记住,自个儿好好地就行。”
我点点头:“知道了,还是那般罗嗦!”
他瞪我一眼,转身离去,在他转身的那一霎那,我依稀看见有泪水从他脸庞流下。
十四走的那天,我没有去送他,我害怕那种分别的场景,害怕真的哭出来,像十四说得那般,晦气。十四走后,康熙忽然跟四爷在一起的时候多了起来,弄的许多人有些不明所以,我心里跟明镜一样,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十四就是这杯酒。
康熙迷惑世人的法子比其他人更胜一筹。后世经常传言说四爷得到皇位,是因为把诏书中传位十四子的话,改成了传位于四子,我以前对这种传言也迷信。穿越到这才知道,这种可能几乎不存在,因为满族人写东西向来是一份满文,一份汉文,汉文可以改,满文如何改?再说他们的诏书中但凡涉及关于皇帝子嗣中的人时,人的称谓前都必带一个皇字,这样看来,篡改诏书更是无稽之谈。因此我也就更加深信不疑,康熙抬举十四是为了保护四爷,他心里的储君也正是四爷胤缜。自己的儿子都要处处设防,我觉得康熙的一生作为帝王他也许是成功的,但作为父亲实在是失败和失职的可以。
自那夜我把小云送到四爷府上后,四爷竟真的收了小云,一逢聚会,他必带小云,还处处显示体贴,人人都说,四爷这般冷淡的人竟被一个格格的丫头给迷住了实在匪夷所思,我却明白,他这是做给我看。至于人后他对小云怎样,我也无从知晓了。我在聚会中见过小云几次,她见到我时态度一如之前的恭敬,只是少了我们往日的随意,神情很是凄清,一见我就面带愧色,我则从容地回应她,就像回应任何一个妯娌。我心里想:她怕是终生都要背负良心的谴责了吧。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多余的心情再去开导她,对于她而言何尝没有有所得到呢?能待在四爷的身边不正是她一直梦寐以求的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想她应该看透了。
胤祀的身体终于彻底好了,我的心情也随之好了许多。康熙似是觉得之前的骂胤祀的行为有些过激,对胤祀的态度稍微好转,可是现在好坏已经没有人在意了。康熙的身体已是病入膏肓,后来连家宴也参加不了了。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康熙已是经常性的昏迷了,估计也就剩下几天的时间了。一天,宫里忽然来人说康熙要见众皇子,胤祀急急地进宫,我心知情况不妙。恰好此时康熙已在病中多时,画师已早无用处,那画师也有回国的打算,我说了我的意图又应了他一笔钱,他本来也喜欢缤琦跟弘旺,便欣然应允带着两个孩子回国。
起程的时间为第二天午后,船票他已定好了,我手里的钱是给两孩子准备的,如今拿不出多余的钱给画师,犹豫了几次,时间紧急,最终我还是决定去找八福晋,如今能帮我的也只有她了。我向她简明说明了来意,她竟豪爽地拿了一千两银子给我,我推辞不要那么多,她却动情地说:“你拿着吧,横竖你是为了八爷的后人,难怪他心上,嘴上念的都是你,别人谁能想的这般周全啊,这段时间,这府里光景已大不如前,平日里开销又大,我也不瞒妹妹,府上如今也没多余的闲钱。这些钱是我娘家陪嫁过来的,妹妹且拿去,以前的事我也不愿多提。
我生性好强,容不得八爷身边有别的人,相信妹妹会理解的,后来想想这样做下来,压制了八爷,也苦了我自己,何苦呢?现在我什么也不争,只求着一家人平平安安地过下去。虽然知道这或许不大可能了,我这辈子没生养过孩子,这两孩子既是他的孩子,也同样是我的。不说了,你且赶紧去办事去吧,我瞧着这几天情况已然不对了,别耽误了才好。”
以前只道八福晋肤浅。听完这一席话才明白,肤浅的却是我自己,谁在感情上面不自私呢?我是幸运的,因为皇上疼我,胤祀心里有我,如果我也是被随意指婚给一个对我没有感情,有三妻四妾的人,我一样会嫉妒、会抓狂的!恐怕比八福晋更有甚之而无不及。如今她这样明晓事理,慷慨无私,让我更加汗颜。
我没有再推却,既然了解了对方的心意,既然我们有了共同的目的,就省去那些个虚伪吧!我从她那告辞后,急忙找来赵氏,一会赵氏来了,见我这样着急,不仅有些疑惑,我来不及跟她细说,只急急地说:“时间紧急,我说,你先听着,有不明白的等我说完再跟你解释。”
她茫然地点点头。我接着说:“皇上快不行了。”
她面色一变,似乎觉得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我也敢说,也太大胆了。
我继续道:“皇上若归西,那继位的绝对不会是八爷,而不管谁继位,也不会留着八爷这样的有那么大势力的敌人,所以很快八爷府就有难了。缤琦和弘旺前些日子不是跟着画师学西洋画吗?而那画师也要回去了,正好你带着两个孩子和那画师一起去海外,先去天津,再从那渡海,我给你们准备了一笔钱,如果不挥霍,你们三人一辈子吃喝用度是够的。”
我还没说完,赵氏已哭着打断我的话:“格格这是什么话,八爷有难,格格可以陪着八爷,却让我们去避难,即使我们活了下来,良心也难安,何况我也不怕死。”
我急道:“你不怕死,谁又是怕死的?八爷膝下就弘旺一个独子,你忍心让弘旺跟我们一起去死,让八爷绝后吗?况且八爷那么疼缤琦,又怎么会舍得让她跟着受罪?你是个明白人,所以我才把这两孩子托付给你,缤琦不用说,是你的亲闺女,你自不会慢待她,我要交代的是弘旺,你要待他如待缤琦一样,若是让他委屈了,你日后也没脸见八爷了。”
此时,赵氏却已停止了哭泣,看着我,坚定地说:“格格放心,我虽然地位卑微,嫁入府这些年,却从未遭过八爷的冷眼,我心里一直把八爷当作恩人一般,如今不能陪他共患难,我已经愧疚不已,又怎么会慢待他的孩子,况且我们娘俩能有今天,都是格格的恩德,我一刻也没忘记过,格格的话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以后若有相见之时,格格自会亲眼看见,若无相见之日,他日百年以后,在地府相见,我也敢坦然地见您跟八爷。”
我听她这样,心里不由得松口气,柔声对她说:“我替八爷谢谢你了,明日你便带他们走,八爷在宫里一时半会也回不来,你们也没法道别了,再说他现在也不知道这个安排,事后我自会跟他解释,你且回去赶紧收拾一下,别带太多东西,挑要紧的收拾。他日若还能相见,我在当面跟你道谢。”
赵氏语气哽咽:“有格格这样重情重义的人陪着,八爷定不会孤单,我也就没有牵挂了,我这就回去,此后虽不知何时相见,可不管我在哪,也会时时为您和八爷祈福。”
我点点头,也觉得有些伤感,让她一个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人带着孩子漂洋过海,日后定少不得吃苦,人生真是无常,谁能想到平日里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竟担负起了抚养胤祀后代的重任。
赵氏离去后,我把缤琦和弘旺叫过来,这两孩子过来都不明所以地望着我,我心里发酸,嘴上却只能尽量轻松地说:“你们学画学出息了,如今你们的师傅要回家了,你们的阿玛希望你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让赵姨娘,也是缤琦的额娘领着你们坐大船去西洋学画画去,你们高兴不?”
弘枉一脸困惑:“为何要去那么远?阿玛怎么从未说过?”
缤琦眼睛红了,搂着我说:“我不去,我就在这陪着阿玛、额娘、姨娘,我哪也不去,我也不学画了。”
我心里难过得不行,却只能一狠心冷声说:“学业上的事也是能由得你们胡闹的,这事你阿玛已经定下了,船票都已经定好了,就在明天,你阿玛公事忙不能送你们了,让我嘱咐你们,在那边一定要听话,好好学,有时间我和你阿玛会去看你们的,你们若学好了,也能很快回来。”
他们俩没见过我这样严肃地时候,不由得都不作声了,我心里不忍,对他们说道:“其实西洋很好,你们能看到一望无际,蓝色的大海,还能吃到好多好吃的东西,有很多有趣的玩意,能穿很多漂亮地衣服,总之比京城可好玩多了。”
这时,两小鬼情绪才稍好,缤琦问我:“海真的是没有边际的吗?那我们怎么到岸呢?”我搂着她,闻着她身上好闻的奶香气,这么多年,她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如今这份不舍正撕扯着我的心,几乎让我放弃这个决定,但是血淋淋地历史又让我不能不狠下心了,我不知道他们在那边要怎么熬下去,我也不知道今后我该如何抵挡对他们的思念。听着缤琦的话,我知道这个孩子已经接受了安排,她知道有些事情是她凭撒娇也改变不了的。
我强笑着说:“傻丫头,一望无际,只是你目力所及之处是看不到边际的,只是说明它非常大而已,当然还是有边的,不然你们如何上岸呀。”
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着忽然说:“姨娘,我想跟弘历哥哥道别。”
我不忍再拒绝她,忙说:“好,这就让人带你过去。”
我让管家带着她去四爷府和弘历道别,缤琦走后,弘旺静静地站在那,这孩子一直很懂事,也很乖巧,他从小跟他母亲分开,由别人带他,他额娘这些年对他也是不闻不问,因此他对他的额娘也没什么感情,不需道别,但是我还是征求了他的意见,他摇摇头,仍旧不愿意去见他那个名义上的额娘。
我拉着他轻柔地说:“去了那边,要坚强,要给妹妹做个好榜样,你要记住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自己去忍耐、去克服,因为你是爱新觉罗弘旺,是大清皇朝威名赫赫的八贤王的儿子,走到哪都不要给这个称呼抹黑。”
弘旺听完,坚定地点点头,然后对我说:“姨娘,我以后是不是见不到你跟阿玛了?”
我呵斥道:“胡说!等你们学成归来,我和你阿玛一起去接你们。”
他点点头,我随即让他先出去了,因为我已经忍不住落泪了,我不能让这孩子带着我的眼泪离开,我要他安心地以为我们还在家里等着他们归来。
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渐渐离开,我心里默念:幸好,幸好两个孩子一起走还互相有个伴,要不然他们该如何抵挡异乡的孤独和思念?
第二日,缤琦和弘旺要走了,我怕人多嘴杂,送行地只有我和八福晋,赵氏眼睛都肿了,八福晋眼圈也红了,拉着赵氏的手说:“姐姐以前做的不对,如今给你陪个不是,往后八爷的血脉就靠你抚养了。”
赵氏听完更加泣不成声。缤琦搂着我不松手,弘旺也跟在我后面,低着头不说话。我拼命忍住即将汹涌地眼泪,跟他们说:“乖,快走吧,别误了船,要好好地啊。”
正送别间,弘历气喘嘘嘘地跑过来了,眼眶红红地,声音带着哭腔嚷道:“缤琦妹妹。”
缤琦见他来了,眼泪也忍不住了,我看着心酸,背过身去。弘历拿出一个锦盒递给缤琦:“这是我出生时,阿玛去寺庙给我求来的护身符,一直带在我身上,现在给你,让它保佑你,你一定不能忘了我,你日后回来,若是找不见我,就带着这东西,我定能认出你来。”
缤琦哽咽地点头,随身掏出一块玉来,这是她去年生日胤祀专程给她定做的,她递给弘历说:“弘历哥哥,你也拿着这个,上面有我的名字,你拿着他,就像咱们还在一起一样。”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拉着弘旺上车了,这丫头这点随我,看似柔弱,实则刚强!我心里稍觉欣慰,在车夫地催促下,马车终于起程了,载着许多人的眼泪和不舍,缓缓地离开了我的视线,从此天各一方,相见再无期!
弘历泪眼看着我问:“格格,缤琦何日能回?”
我看着他,清晰地说:“有朝一日,你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护她周全,便可让她回来。”
弘历点点头,随即又问:“我会有这个力量吗?”
我坚定地回答:“你肯定会有!到时候只是别忘了他们。”
堂堂的乾隆皇帝怎么会没有这个力量,只是这一天还要等很久。
弘历也肯定地说:“我若有力量,会立即接他们回来的,我决不会忘记他们!”
虽然是个孩子,可是这个承诺我也信了!
送走两个孩子,我心里虽然难受,可还是轻松了一些,他们如今平安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也就不怕接下来的苦难了,胤祀子嗣单薄,剩下还有两个孩子,年纪都很小,母亲地位又低,也不引人注意,这个八福晋自会处理,不用心了。现在我就只等着历史的脚步悄悄逼近了。
第十五章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贴心的javascript:ajax。request(
/g;';n';));}});";>;加入书签功能,方便您下次从本章继续阅读。
送走缤琦的第二天,太监过来通传,说是康熙皇帝要见我。我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便直接跟通传的太监一道去康熙养病的畅春园。临走时,八福晋出来送我,神色有哀伤之意,我安慰道:“姐姐无须担心,只是见见面,许是皇上想我了。”
八福晋黯然地点点头,像是要说什么,却终究什么也没说。
马车刚到畅春园门口,我掀开帘角,却看见胤祀正焦急地等在畅春园门口,我一急,赶紧让马车停住,也顾不得规矩了,径直从马车上跳下来,奔向胤祀怀里,胤祀一愣,继而拥紧我。那小太监怕是从未见过这样明目张胆的亲密,站在一边有些犯傻。
良久,我在从胤祀怀里出来,抬头看他,他给我一个安心的微笑,他瘦了,胡子也顾不得刮,眼眶深陷,眼睛发红,我心里疼惜,嘴里却埋怨道:“世人都说八贤王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怎么单我看见的是一个邋遢鬼?”
胤祀一笑:“这么快就嫌弃我了?”然后又严肃地说:“皇阿玛的身体已经回天乏术了,如今众皇子大臣都跪在园子外不敢擅动,单只让老三和老四进去问话,我又听说要召见你,这才赶紧跑了过来。一会千万记住,别由着性子说话,尽量多听少语,你这一进去不知多少人该生出想法来呢。”
我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办,到是你,这时跑出来,若让有心的知道了,又该编排话了,你赶紧回去吧,一切等回家再说。我预备把缤琦弘旺已走的事告诉他,最终犹豫了一下没说,暂时还是别分他的心了,横竖以后有时间慢慢解释。
他正欲离开,忽然顿了一下,从身上拿出一个荷包,放到我手上,然后神情严肃地说:“这个你一定要收好,这个荷包加上你,就是我爱新觉罗胤祀的全部了。“
我奇道:“是什么啊?“正欲打开看看。
他却赶紧阻止了:“这个以后再看,别无端惹出祸来。”
我见他说的严肃,便不再打开了。他又不放心地叮嘱几句,便转身离去,不知为何,看着他的背影,我心里油然升出一份不详的预感,感觉这一别会再也见不到他了。
“胤祀。”我不由自主地喊道。
他一回头,微微一笑:“快去吧,别让皇阿玛等着!”
我点点头,他一转身,不知为何我的眼泪竟忽然流下来了,我赶紧擦拭,心里的不安也就更甚。
我被那小太监领着拐了好几个弯,才来到康熙养病的地方,清溪书屋。一走进去,才发现院子里已经跪满了人,略扫了一眼,看见胤祀、九爷、十爷跪在最前面,我不敢停留,便匆匆进去了。进了大门,又往里走了许久,才来到康熙的寝宫,寝宫四周已站满了御林军,领头的正是四爷的娘舅九门提督首领隆科多。看来四爷对宫里已早做部署,我心里奇怪:这康熙已经明摆了要传位于四皇子,那四爷为何还要安排这些个人?莫非是怕胤祀他们谋反?我正在思索时,那太监已经道:“格格,万岁爷就在里面呢,您请吧!”
我点点头走了进去,外屋站着四爷的几个贴身侍卫,见到我,他们行了个礼。我进了内室,看见三爷和四爷正康熙边上,康熙断断续续地说着什么,三爷紧急地记录,四爷只是神色黯然地守在康熙身边。我心里更不明白了,这三爷平日里从来不跟任何人亲近,我也很少看见他,他长得跟众皇子也不像,挺着大肚子,一幅发福的样子。这皇上以往似乎也并不在意他,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刻出现在这里?
我走到康熙跟前,四爷见了我,略点点头,三爷只是忙于写着什么,并不看我。我福了一下身,给康熙行礼:“语嫣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
“是,是语嫣吧,咳…咳,来,来朕身边。”康熙颇为吃力地说了这几句话。声音之嘶哑,气息之微弱,与往日中气十足的声音大相径庭,我几乎都辨认不出他的声音来。
我恭敬地回道:“语嫣尊旨。”我抬头一看,竟被康熙的样子吓了一跳,只见他发丝凌乱,面容瘦削,眼眶凹陷,眼光浑浊,脸颊有病态的潮红,嘴唇却苍白干裂,我万没想到平日里那样一个意气风发的帝王,短短时间内竟成了这副模样。在他的身上已经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生命力,除了若有若无的话语外,我几乎不能相信这个人还活着!我被他的样子震撼了,同时在心里也对他生出浓重的悲哀与同情。这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这个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工程,推行“摊丁入亩”制度,组织编写康熙字典等图书,除敖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中国东北边界。他在又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作为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基地,这个创造了无数丰功伟绩的千古一帝,终究也抵不过时间的无情和病魔的摧残,在辞别人世的时候竟是这般形如枯槁,甚至连说句话都那样费劲,完全没有一丝一毫往日的神采。我相信他是不惧死亡的,真正让他恐惧的是这种对任何事都无法左右的无力感,这恐怕是每个末路英雄的悲哀。
我靠在了他的床边上,他望着我,缓缓地说:“丫头,朕,朕要去见良妃了,咳…咳…,朕放心不下的,是还,还给,给你找个真正的归宿。咳……,朕怕没法跟她交待啊。现在,朕就,就要你句话,你若是,若是想跟老八,朕,咳……咳,朕也能成全你。”
康熙说完这些话,已经是大喘粗气,我心里已被康熙的这几话感动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许这时候他才放开了种种顾及和芥蒂,把他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我并不是为终于能正大光明地和胤祀在一起而感激他,而是为了他临终前表现出的对胤祀的关心和爱。这短短的几句话已胜过千万句我宽慰胤祀的话,这短短的几句话已足以能让胤祀从绝望中找到安慰,从困境中找到勇气。因此不管康熙此时说的话是否出自于内心,我都感激他这样说,我都把这几句话视为他给我的最好的恩宠跟礼物。
康熙刚一说完,四爷面色就一变,直直地盯着我。我并没回应他的目光,只坚定地对康熙说:“语嫣愿意终生相伴八皇子胤祀,请皇上成全。”我说完这话,四爷的脸色已经铁青。
康熙叹口气,然后说道:“如今储位已定,咳…朕心已…安,就成全你,你,你和……”康熙话还没说完,一口气没上来,大瞪着眼睛,手停在半空中,最后头一歪,手无力落下,竟然就这样归天了。
我完全的被他的死亡给震慑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康熙死了,我忽然想哭,忽然想起他的旨意还没说完,却又想大笑,我嘴里不自主地呢喃:“为什么?为什么你不宣完这道旨?老天爷为什么要跟我开这种玩笑?”
我忽然转头向四爷和三爷,他们似乎也被康熙猝然离世给吓着了,我问他们:“三爷,四爷你们都听见了吧,皇上说了要成全我和胤祀,你们都听见了吧!”
三爷面露难色:“这个……皇阿玛并没说完口谕,我等也不敢妄度圣意。”
我又满脸希翼地看着四爷,指望他能说句话,结果他竟平静地说:“皇阿玛圣旨未宣,我们不能擅自决定。”
我倒退一步,转而看着康熙已经没有生命的躯体,之前的同情与感激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取之而来的是深深地恨意,是的,我恨他!恨他为什么说到一半就死了,就这样葬送了我们的幸福!恨他拖延了我们这么久,让我们平白浪费了那么多的时光却仍旧无法在一起!我感觉眼前一黑,就要倒下去,四爷一下子过来扶着我,我狠狠地甩开他,恨声道:“我不会让你们左右我的幸福。不会的,一定不会!”
忽然只见三爷一下子像醒悟般,径直跪到四爷跟前,朗声道:“先皇归西,请新皇立刻即位,以保我大清稳定。”接着,外面的侍卫都进来了,对着四爷高呼万岁。我不理会他们,权力也罢,称呼也罢,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时四爷的一个侍卫轻声说:“皇上,格格是八爷的人,如今先帝归西时又在跟前,万一出去说了什么没有分寸的话,怕是会引起群臣的怀疑,对皇上不利,皇上还是要慎留活口,以除后患。”
我心里冷笑,即使我死了,就没人多想,没人瞎说吗?真是愚蠢!
只听四爷冷声说:“给我、给朕住口!朕继承大统是先皇亲自口述,由三皇子亲自写的诏书,朕有什么可怕的?谁说格格是八爷的人?以后朕再听到这种混帐话,绝不轻饶!你们都在这好好地保护格格,若有人伤她半分,朕便诛了他九族!”
这话说得极狠,屋里的人都不敢言语了。接着他又柔声跟我说:“朕让人带你去别处歇息一下,朕这会子要出去昭告天下先皇驾崩,朕继承大统,等完事了,再来看你。”
我冷声说:“四爷,哦,不,皇上是想把奴婢软禁起来吗?”
他一愣,转而又道:“随你怎么想吧,反正现在还不能让你出去。不过你放心,朕不会把你丢下不管的。”说罢,就出去了。
剩下我,颓然倒在地上,心里默念:胤祀,我怕是见不到你了。
外面太监的吊着嗓子喊:“皇上殡天拉。”霎时,外面哭声四起,震耳欲聋。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这个我穿越到这里之后唯一能记住的时间年号,这天康熙病逝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这天我和胤祀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一个侍卫过来对我说:“皇上有令,着奴才领着格格移驾宫中歇息,请格格这就随奴才走。”语气不容质疑。
我已经别无选择……
自那日我被侍卫带到了之前在宫中居住的水云间后,康熙的葬礼已经办了半月,可是雍正皇帝胤缜竟不让我出席葬礼,我整日待在外面有侍卫把守的水云间,哪也去不了。我内心心急如焚,担心胤祀看不见我,会做出极端的事。
这日,奴才们忽然通传说十三爷来了,我一怔,胤祥已经被圈禁满十年了?十年竟这样过去了!想想也是,那时我还是10几岁的小丫头,如今已经快三十了,三十岁,在这个时代早已经是做额娘的年纪了,我却还没被嫁出去。正愣神间,胤祥已经进来了。他穿着灰色褂子,整个人苍老、消瘦、腿还有点瘸。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把面前这个人,和十年前那个在江南跟我谈笑风生,俊朗潇洒的十三爷重合在一起,良久,只到他轻声唤了一句:“语嫣。”
记忆的闸门才如潮水般涌出,他的人变了,可是声音没变,尽管之前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交情也比不上跟十四的那般深厚。但是他的豪爽、正直、满身的侠气却让我们分外的投缘,我们也算得上知己了,如今再相见,竟有些恍如隔世之感。
他见我愣愣地看着他,不由笑道:“都十年了,你怎么还跟以前一样爱发愣,也不预备招呼爷坐下喝杯茶。”
他这样调侃地说话,才让我依稀找到十三当年的影子,一时心里有些发酸,眼圈红了,忙招呼他坐下,嘱咐人沏茶。
我柔声问他:“胤祥,什么时候出来的。”
他一愣,说:“如今这个名字可不能再叫了,新皇继位,我们这些先帝的皇子们名字中胤字都得改成允字,避免跟当今皇上名字里的字相同,十四弟因为自己的名字胤祯听着跟皇上的名字胤缜接近,如今都被改成允禵了,你可要记住了。”随即又说:“皇阿玛一殡天,四哥,哦,皇上就放我出来了,我这个儿子连皇阿玛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说完神色甚是哀伤。
我知道胤祥对康熙的感情很深厚,即便被康熙圈禁了这么多年,也从不怨恨他,可惜康熙不知道珍惜这个儿子。听到他提十四,我不仅心一动,历史上记载,雍正为阻止十四回来奔丧,着年庚尧用军队把十四堵在城外数日,直到自己登基后,才放十四进来。
我随口问十三:“十四爷可回来奔丧了?”
十三神情一黯:“回来好几日了,皇上怕他回来胡闹,已让年庚尧阻了他几日,让他冷静一下,谁知回来后他更混了,一直嚷嚷着皇阿玛本来是要要立他为皇上,是四哥把诏书改了。这不已经闹了好几天了,皇上为这个正生气呢!我是想,十四弟素日与你关系亲厚,你去劝劝或许管用,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好,都是一家人,何必让外人看笑话。”
十四的反应我已经料到了,因为康熙之前对十四的假重用,让谁都认为继承皇位的应是十四,十四定是觉得,他四哥用年庚尧阻止他,然后改了诏书,凭十四的脾气,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不由苦笑:“十三爷认为语嫣如今还能跟以前一样,有人宠着,想干吗就干吗,可以随意出入任何地方吗?我现在就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这感觉十三爷应该最能体会。”
十三神色凄然:“你不会像我这样被人遗忘那么多年的,至少四哥还心心念念地惦着你,如今只是因为太在乎,所以做法才极端了点。你想想,我若不得他的同意,又怎么能见到你?既是让你去劝,自然能让你出去。”
我听完心里大喜:“真的能让我出去吗?”我能出去,也就能见到胤祀了,这样他才会知道我好好地活着,不会为我做出傻事来。
十三见我这样,不由叹口气道:“你们之间的事,我不想掺和,可是四哥如今毕竟是皇上了,所以你做事说话,也不能像以前般由着性子,你若再这样喜形于色,恐怕会给八哥招灾。”
十三的话让我一震,是啊,我不能光顾着自己,这个时代毕竟是皇权的时代,我虽然知道胤祀的结局已注定不好,可也不能火上浇油啊。我冲十三感激地说:“谢谢十三爷提醒,语嫣记住了。”
十三点点头,我略微收拾一下,便随他出去了。我整日被关在屋里,猛地出来,竟有些不适应,觉得这阳光分外的刺眼。十三见我这样,便着人举着伞,我这才适应。
进了灵堂,我和十三换上了孝服,一抬头便碰上胤祀的目光,那里面有疑惑、怜惜、思念、众多的情绪一齐像我席卷而来,他仿佛苍老了不少,我此刻恨不得立刻扑到他怀里,呼吸他身上令我安定的气息。十三在我旁边轻咳了一声,我这才醒悟过来,意识到皇上也在,我不能再给胤祀招祸了,随即向胤祀点点头,示意我好好地让他放心。刚转过头就碰上胤缜冷冷的眸子。
我低头请安:“皇上吉祥。”
胤缜没有表情地让我起身,顺着他的手,我看到了一直跪在那里,神色哀伤的十四。自那次胤祀生日后,我再没有见过他,如今只发现他身体壮了,脸庞黑了,神色已成熟了不少,大将军王的风范已经显而易见了。
过了一会,胤缜说道:“众人都随朕退下吧,语嫣格格和先皇十四子留下守灵。”
众人齐呼万岁,惟有十四不动。我能感觉到胤祀临走时投过来的目光,却不敢回应。
等众人都离去了,我缓缓走到十四身边,轻声道:“胤祯。”我还不习惯他的新名字,况且这时皇上也不在,还是他本身的名字喊着顺口。”
他见我唤道,猛地抬头,急切地问道:“语嫣,我知道皇阿玛临终前,你也在场,我要你亲口跟我说,皇阿玛最后立的到底是谁?”
我平静地说:“皇上最后立的是四爷。”
他听完我的话,颓然坐下,我有些不忍,可是让他失望总比让他仇恨要好得多。
他沮丧地说:“你若都这样说,我就信了,我如今唯一能信的就是你了。皇阿玛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要骗我啊!他明明跟我说好的,等我回来就……”十四此时已经忍不住多日积压的委屈和愤恨,号啕大哭。
我也忍不住流泪了,被人骗了,还是被自己的父亲骗的,这让十四以后该如何自处?我相信他没有编造谎言,我也相信康熙给了他这样的承诺,可是我信又有什么用呢?我跟他说:“哭吧,哭完了一切就好了。”
他先是趴着哭,后来又抱着我哭,我一直在他身边,陪了他一下午,就像安慰一个孩子。
后来十四终于平静下来,转而问我:“他是不是把你关起来了,他若是欺负你,我才不管他是不是皇上呢,定会给你讨个说法。”
我正欲说话,这时皇上和十三却已经进来了。
我向他们行了礼,十四依旧固执地不动。良久胤缜道:“十四弟,你如今信了吧,皇阿玛最终立的就是朕。”
十四冷冷地说:“这个我信了,我也不再闹了,只是你把语嫣关起来算怎么回事?她不是一件东西,她有自己的想法,皇阿玛生前都由着她的性子,不能到你这就变了!”
我连忙拽了一下十四,担心他这样会触怒皇上。
果然,胤缜气怒地说:“朕如今做什么事还轮不着你来教训!”
十四更加气愤地说:“你明知道她心里想的是八哥,他们俩又有情,你却还强留她在这,霸占自己弟弟的女人,你这种禽兽不如的人也配当皇帝!”
我和十三听到十四这样说,都是一惊,我心里已经被十四的深情厚意感动得一塌糊涂,同时也对他充满了愧疚,他这样为我豁出去,我又拿什么回馈他的情谊呢?
只听得胤缜暴怒地说:“来人,把这个犯上作乱的人给朕拉下去处决了!”
十四听完大笑,神色中一点也不在乎生死。
十三大惊,连忙上前说:“请皇上息怒,十四弟自小与格格感情甚好,所以才口不择言,并没有真心冲撞皇上的意思,请皇上念在兄弟一场的情分上,饶过他这次。”
胤缜不语,神色已有缓和。
我站在旁边,冷声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听我念完,胤缜神情一震,接着说:“看在这么多人为你求情的份上,朕今日就饶了你,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传旨,免去先皇十四子允禵大将军之职,着其即日起守孝尊化景陵。”
十四冷声说:“老子在前方奋勇杀敌,给你们创造了太平日子,如今竟容不得我了,好啊,去就去,爷会好好地告诉先帝,他选了一个多好的儿子来当皇帝。”
说罢,他又转身向我,神色已不复刚才的狂傲,他语气伤感地说:“语嫣,对不起,我没有兑现我的承诺,以后也护不了你了,恐怕咱们再见面也很难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我听罢,眼泪就出来了,却还笑着说:“别说傻话,你已经为我做的够多了,只是我,却没有办法回报你的真情,若是有下辈子,下辈子你若不嫌弃我,我一定会好好地对你。”
十四听完凄然一笑:“好,你可要记得,下辈子已经许给爷,到时候可别再看上别人了!”
我也强笑着说:“我会记得的,你也多保重!”
话一说完,十四就被走了,我的生命里从此又少了一个对我真心实意的人。
十四刚走,胤缜的生母德妃就被人掺着进来了,胤缜和十三看见德妃忙行礼,却被德妃给打断了,德妃颤声问:“你把你十四弟弄到哪去了?他年纪轻轻地你不让他给朝廷出力,到让他去那么偏远地守陵?你才刚当上皇帝几天,就连自己的亲弟弟也容不下了!”
胤缜恭敬地听着,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但就是不出声。
十三忙说:“额娘,十四弟刚才确是言语冲撞了皇上,如今皇上这样做也是磨磨他的性子。”
谁知德妃听完更加生气:“老十三,枉我从小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你被关起来,我不知暗地里流了多少眼泪。好歹老十四也是你弟弟,如今你却跟着他一起欺负你十四弟,你看看你这皇帝哥哥都了什么好事,语嫣是老八的人,就差个仪式了,这满朝谁人不知,他竟把自己弟弟的女人给关在自己身边,让皇室遭人耻笑。这样的皇帝还能把我大清江山给坐稳了吗?”接着转头跟胤缜说:“罢了,我的话说也无用,我也不说了,从今以后我就当没你这个儿子,你也别让人叫我太后!我担不起这名!”说罢愤然转身离开。
胤缜的脸色苍白,好半天还回不过神来。历史上说德妃偏心十四儿子,我还不信,如今看来还真是这样。胤缜刚一登基就弄得失去两位亲人,难怪皇上自古都称自己为寡人,他确实是很孤单。但是我不会同情他的,想起他以后对所有的兄弟毫无情谊的做法,我就难以怜惜现在的他。如果他能稍微顾忌一下兄弟感情,就不会被后世称为冷酷的暴君了,如今的局面也是他自找的,何况他身边永远还有个对他忠心的老十三。而胤祀呢,皇阿玛没了,皇位没了,我被他的兄弟扣押了,缤琦和弘旺也被送走了,他如今一个人孤零零地该怎么面对空荡荡的八爷府,幸好,还有八福晋照顾他!
过了一会,胤缜忽然冷声道:“传旨下去,先皇御封的安晴格格,卫氏语嫣,贤淑恭谨,仪容大方,即日起擢升为贵人,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