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我就等着你来宰,嘿嘿。带着女朋友到处旅游是lang漫,不过先得提醒你,你们这次要去的黑山县可真是个山旮旯,记得找个好向导,要是在小兴安岭里面迷了路或者碰着黑瞎子了,我可一时半会地救不了你。”老吴暗暗指了指两个女孩,笑得有些暧昧。
“你就放心吧,我们的家伙带得齐全着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出不了事儿。”夏晨笑着举了举手中的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大厅广播通知乘坐从哈尔滨到白原航班的旅客可以进安检口候机了。夏晨朝李春明使了个眼色,李春明迅速跑去跟机场保卫部门联系,三人都有执枪证,又有总队开具的介绍信,其他证件也都十分齐全,只要例行登记即可。不一会儿,机场的一位保卫干事便跑了过来,引着五人仍旧从贵宾通道先行登机。
老吴看着都有点傻了,边挥手边嘟哝着说:“这玩意儿,当个兵就这么牛?还贵宾通道呢,赶明儿我也去当兵试试?”
又是近一个小时的飞行,加上后面一路的转车、等车,五人赶到中俄边境的小县城黑山时都晚上七点多了,想现在进山往乡下走已经不可能。夏晨跟任晓雯他们商量了一下,就在黑山县城里找了家小旅馆住下,明天一早再开拔。
这时出现了一件亟需解决的问题:寒冷。
五个人都是从来没到过东北的,尤其是地处这么偏北的黑山。虽然都带了厚厚的羽绒服羊绒衫,可在这里好像根本就不抵用,个个冷得直发抖。
三个男的还好,咬咬牙还算挺得住,两个女孩子可遭罪了,打小都是在南方长大的,什么时候见识过这么冷的冬天呀?
夏晨和李春明只好跑出去,专找那种皮服店钻。幸好普通皮服在当地不是很贵,夏晨在心里拨拉了一下算盘,花了三千多大洋从头到脚购置了五套皮装,然后屁颠屁颠地跑回去了。
任晓雯刚开始看到那些皮装还挺高兴,可仔细一看就直撇嘴了,“这都是些什么货呀?做工这么粗糙,样式也难看,什么动物的皮都看不出来,感觉就像大杂烩,走在路上跟滚雪球似的,怎么穿得出去呀?”
夏晨小心地解释说,实在是资金有限,大家就将就将就吧,反正穿过这次基本上没机会穿第二次,那就当是一次性御寒物资好了,就这还花了大血本呢。再说,大街上好多人穿的都是这种,走在路上根本就没人多瞧,便于隐蔽身份不是?
好说歹说,几个人总算将皮袄皮帽穿戴起来了,再配上厚重的毛皮鞋,还别说,难是难看了一点,到外面御个寒是真没问题了。
有位伟人说过,温饱问题是个大问题。现在大家的温饱问题已经圆满解决了,其他的便算不上问题。任晓雯嚷嚷着困死了要睡觉,真真一直是少言寡语,但也开始不断地打哈欠。夏晨便让两位女士先去睡觉,男士们反正住在一个房间,还有些事情要商量。
需要商量的是进山路线,前面一路地飞过来,就是转转车也都是大地方,好找。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有没有车进去,车去不了的地方得走多远的路?不知道。
他们的手头上只有一张纸片,上面是丁彪藏身的地址:永新林场二梁屯宋富贵家。宋富贵的后面有个括号,村里人称宋狗子。
这个括号很重要。去过偏远地方的人都知道,在农村里找人挺讲究,你要是傻呼呼地问“宋富贵住哪儿呀?”别人保不准比你还茫然,“宋富贵谁呀?没听说过。”转身走人。脾气爆的还得呲你一句“神经吧,找富贵找到这山旮旯里来了。”
可你要是粗声粗气地吼一句:“大哥,你知道宋狗子住哪旮哒不?”被问的人肯定比见了亲人解放军还高兴,“你可算是问对人了大兄弟,宋狗子家呀,唠,村头顺数第三间那旮哒就是。”看你还在发懵这村头该从哪边算起,他倒不耐烦地大手一挥:“甭数了大哥,我带你去得了,这玩意儿,闲着也是闲着。”你说这括号重要不?
可是这括号再重要,也得先找到二梁屯在哪旮哒不是?三个人拿了一张刚买的黑龙江省地图,仔细地查找着。永新林场还好找,再往北走百十公里就到了,可是这二梁屯却找来找去不见踪影。
三人顿时有点大眼瞪小眼,来的时候太仓促,以为有了地址还怕找不到地儿,也就没有问仔细。不过估计问了也是白问,除非问丁彪本人,否则其他谁还来过呀?陈万海建议是不是让真真打电话给丁彪问问路,夏晨想了想,觉得不妥,这一路上,真真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份有所察觉,要万一不小心漏了口风,早已成惊弓之鸟的丁彪肯定会立马逃之夭夭,那他们岂不是白忙活啦?
这时李春明倒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拿了地图跳出门去,一溜烟地不见了。
第七十一章——直奔目标
第七十一章 直奔目标
李春明想到的主意是问旅馆的服务员。这家小旅馆就是本地人开的,从地图上看,永新林场离县城不是很远,那么这个二梁屯应该离得也不远,服务员中肯定有知道的。
他先去找总台,其实这也不能叫总台,也就一个小柜面,里面端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大婶,这种年龄的人应该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李春明卷着舌尖问:“大婶子,您知道这永新林场的二梁屯该咋走吗?”
服务员大婶人倒是挺热情,“永新林场?知道啊,往北走二百里地儿就到了,县车站每天一班车发过去,方便着呢。”
“那这个二梁屯您知道不?”李春明耐心地问。
“这我还真不知道,他大哥呀,您坐车到那儿一问不就清楚了?”
话说得没错,可现在时间紧迫,谁知道这二梁屯是在永新林场的南面还是北面、东面还是西面?到了林区,到处都是山,看着不远,跑起来要命。二百里地公共汽车一走也得近一天才能到永新林场,再问来问去的赶到那个什么二梁屯,还不知得几天。
李春明心里着急,他拿出五十块钱递过去,让她帮忙问一下服务员或者其他住店的人中间有没有熟悉二梁屯的。大婶连忙推辞,说,服务员就别问了,就她的三个女儿,肯定不知道那地方,住店旅客中倒想起来好像有一个赵老头就是永新林场人。说着她便拨了内线电话上去,电话那头答应得挺爽快,说是马上就下来。
看得出这赵老头是店里的常客,说是老头,其实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只是因为留了大胡子,面色又十分黝黑,沟壑纵横,所以显得老了。听说李春明在找二梁屯后,赵老头呵呵大笑起来:“您算是找对人了,我就是隔壁屯子的。你们一共五个人是吧?这样吧,明天早上九点钟,你们在楼下等着,我叫我家二小子把车开到这里来接你们,一车就拉过去了,省得你们跑来跑去的找不着道儿。”
李春明大喜,口里还说:“那怎么好意思?”
“我们也是刚好送点山货过来,顺便再买点日常物资回去,车不大,五六个人还是够坐,顺捎的事儿。”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夏晨他们也十分兴奋,经赵老头这么一安排,无论在时间还是精力上都要节省很多。三人浑身放松躺倒便睡,一时呼噜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第二天一早,赵家二小子八点钟左右就来了,十岁的棒小伙子,开着一辆蓝色的农用小卡车,驾驶室是普通的单排座,车后斗上加了个厚实的墨绿色帆布篷,倒是晴雨两便,在山林地区是极为适用的。
赵老头从旅馆里拿了几捆麦竿撒在车厢里,又扯了一些报纸铺在上面,几个人将就着也能坐了。本来他还要一个任晓雯或真真谁去坐驾驶室里的,到底暖和些,可就一个座位,谁都不愿意去。赵老头干脆自己也挤到后车厢里,说是六个人还可以顺便唠唠嗑。
一路颠簸,人坐在里面时间长了就跟散了架似的,浑身螺丝都松了。幸亏赵老头极为健谈,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事,从山货买卖到风靡东北的二人转,他都能侃上一阵,间或来几句风趣的点评,乡土味浓,但感觉还挺贴切,逗得几个人时不时大笑,寒冷和疲劳也就在笑声中慢慢化解了。
就这么坐了五六个小时,就着矿泉水吃了一些赵老头带的糌粑面馍,也算对付着不饿了。下午近两点时,车速慢了下来,赵老头望了望外面的景致,说是二梁屯马上就要到了。几个人顿时有点紧张,夏晨多了个心眼,他让大家都坐着别动,拜托赵老头帮助找个路人问问宋狗子家住的具体位置。
赵老头出马,省却了很多麻烦。宋狗子这人他也见过的,能够描述出大致的相貌特征来,只是不知道具体的住址。在离村子还有一里来地的高坡上,刚好碰到了一个扛着耙箕到山上去砍柴的,经过他的指点,宋狗子家就在村头顺数第五间。
从高坡上看去,这里的房子都是独门独院的单层房,一般分为前后两院,前院的围墙用砖头砌成,算是房子的一部分,门脸大多高大方正。后院则围了一圈低矮的土坯墙,里面多是室外厕所、猪圈之类的所在,这是附属设施。宋狗子的家跟旁边的其他建筑完全一个样式,没有什么特色。
村子的周围都是山,地势稍低点的地方不是开了路,就是建了房舍院落,因此村子相对建得还比较集中。因为天气寒冷,村子里都看不到几个人在活动。
在车厢里推来推去打架似的硬塞给赵老头两百元作为车费后,夏晨等人与他们父子告了别。车子又倒出去一段距离,转向另一条岔路,往附近的屯子去了。
夏晨将其他四人招呼到高坡旁边一个村人为了打土制砖坯挖出来的低洼地里,商量该如何行动。他心里的打算是,为防止丁彪发现他们后立即逃跑,应该是先将他制服,然后再私下里说明是于飞让他们来保护他的,争取到他的配合。同时,可以让真真去作说服工作,这样才能顺利带回。
另外,需要考虑到的是,丁彪在村里住的时间不算短了,肯定跟村人都比较熟悉,要是因为他的反抗引起村人的反感乃至围攻,就麻烦了。
在以前的办案中,也曾出现过群众因为不明真相,为保护本村某嫌疑人而对执法人员进行集体围攻的现象。其结果就是执法人员只能放弃行动全速撤退,等跟村里协调好后才能重新进去抓捕。可这时抓捕目标早已身如黄鹤逃得不知去向,要逮住他可就得多耗费无数精力了。
但目前李春明和陈万海二人还并不清楚于飞的真实身份,不知道这次来逮丁彪走实际上都是于飞提供的线索,夏晨也没有得到授权可以将这个秘密告知他们。
所以,夏晨这次布置的方案主要在于怎么实施抓捕,以及可以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真真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她紧紧地抓住任晓雯的右手,大气都不敢出。昨晚在旅馆时,她在跟任晓雯的聊天中,忍不住直接提出了对他们身份的怀疑。任晓雯索性全部告诉了她,并分析了丁彪现在的境况,讲明其中利害关系。真真默然好久,终于痛下决心要说服丁彪与边防部门全力配合,以争取日后的宽大处理。
布置停当,夏晨让任晓雯和真真就留在高坡处等着,自己和李、陈三人先是慢慢地向村头闲逛过去,边走还边四处指点,着装打扮感觉就像是到处走村串巷收山货的生意人。就一里来地,也没碰到什么人,三人顺利地向目标地靠近。
粗略看了看宋狗子家的地形后,李春明跑向房后的矮墙,夏?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