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7章

  “展大人,我不知道。”

  沈初一说着。

  “我有那么多乡亲,陈大哥只是其中一人。”

  其中之一,可是十几亿分之一啊……

  “我并不清楚他的习惯秉性,我能给出的,只有他的相貌和身份叙述……”

  “展某明白了。”展昭缓缓点头,看了沈初一一眼,眸光转向花厅门外,“如此……我们也去客栈找找吧。”

  沈初一赞同:“嗯嗯。”

  不是沈初一嫌弃白玉堂的画技,只是她真的无法想象,单凭黑白简易的线条,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相貌。

  两人出了开封府,沈初一跟着展昭行动。

  展昭的脚步稳健,每一步都给人安稳的感觉。不知怎的,跟在他的身后,沈初一的心竟也静下来了。她突然想起刘影说的相信展昭,是啊,现在的自己,就是对对方无条件的相信。

  “沈姑娘。”路上,展昭叫她。

  “嗯?”沈初一抬头看他,等着他下文。

  展昭面色淡然,声音相比平时要沉了些:“这是乡亲第一次自行离开?”

  “对啊。”沈初一闷着声说,“以前来的乡亲都很遵守约定的,我也以为,没有人会违背。”

  “想来,此人对汴梁特别向往。”展昭分析道。

  “向往可以理解,但是给出承诺不应该遵守吗?我三番四次提醒这里的危险性,看起来像开玩笑吗?”沈初一越说越气,她深呼两口气,尽量让自己平静。

  “危险?”展昭看着沈初一,只觉得她蹙起的眉格外扎眼。

  沈初一咳了咳,想起这是在和展昭说话,收敛了些:“我的意思是……这里是江湖,刀光剑影,不像我们乡下一派和睦。”

  听她这么说,展昭摇了摇头,说道:“沈姑娘这话错了。”顿了顿,想到了什么,“与你之前所说,彼此相悖。”

  “我之前说什么了?”

  展昭看着她,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所以,你所谓一派和睦的地方,也是江湖。

  “或许,沈姑娘的家乡的确很好。”

  “但是……这世上,是没有绝对的和睦的。”

  展昭握着巨阙的手紧了紧,拖长声音。

  “如果危险,置身于何处都是危险。”

  好吧……

  展昭说的对。

  就算是现代,也有坑蒙拐骗,也有杀人偷抢。

  “是啊,哪都危险。”沈初一点头,声音都放低了些。

  所以,世上没有绝对,没有完美。

  “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坏必有好,有危险……也必有安全。”展昭缓缓说着,“沈姑娘应该相信汴梁足够安全。”

  汴梁要是安全,你们开封府天天哪来那么多案件啊……

  沈初一抚额:“嗯嗯,展大人说什么都对。”

  就算不是,现在也不是与展昭对着干的时候。

  “沈姑娘,你太敷衍了。”

  沈初一眼睛腾地睁大,看向展昭。对方眉头微扬,看着她。

  不会吧……有那么明显吗?

  “嗯,沈姑娘想什么,都写在了脸上。”展昭轻轻点头,漫不经心地说。

  沈初一立即摆出面瘫脸,说道:“展大人,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真觉得你说得对。”

  展昭眯着眼笑:“这样好像更敷衍。”

  沈初一嘴角抽抽。

  展昭是故意找她麻烦吗……

  “如果不那么认为也没关系。”展昭缓缓说道,“但有一点,一定要相信。”

  他将目光移向前方,开口。

  话音沉稳,字字有力,窜入沈初一的耳里,就如……她的心跳声。

  “所谓事物的两面性,你趋于哪面,取决的不是别人,而是……看待此事的你。”

  第24章 投缘

  展昭带着沈初一找了整整半个晚上,人没找到,发现也无。从其他队伍传来的消息也是没有进展。毕竟是晚上,不仅视线受限,寻找范围也受限。丑时已过,几队人马便也停了寻找,等着天亮再继续。沈初一原本打算回沈府,但展昭以“居住在开封府方便白日一同找寻”留了她,她便也在开封府住下了。还是之前的屋子,沈初一躺在床上的时候,莫名的有种归属感。一闭上眼,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醒来,天已大亮。她打开门,整个后院都是静悄悄的。她没敢去敲展昭的门,在后院转悠了一圈,肚子饿了,她便熟门熟路地去了伙食房。

  伙食房内,一差役正在清扫,见到沈初一立即笑道:“沈姑娘来了啊,等会儿,我给你去拿东西。”

  说完,差役小跑而去,瞬间就不见人影了。没过一会儿,他端着盘子和碗过来。

  沈初一赶紧去接,只见盘子里是包子馒头,碗里是粥。差役将好拿的盘子给了沈初一,双手端着粥放在了餐桌上。

  “谢谢。”沈初一礼貌地感谢。

  “展大人吩咐留给沈姑娘的。”差役笑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沈初一心猛地跳了跳,问他:“展大人起来了?”

  差役点头,说:“对啊,天刚亮展大人就带人出了,走的时候还专程吩咐了不要打扰姑娘休息,给姑娘留份早饭。”

  “那现在是何时了?”

  “辰时六刻左右。”

  辰时六刻……也就是八点半……

  帮她找人的人天没亮就出了,而自己竟然睡到了八点半……

  沈初一羞愧感满满,她盯着桌上的东西好一会儿,才坐下去吃。

  她吃得很快,不是饿,而是想……想见展昭。

  想见他,想快些见到他。

  不知缘由,就是突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展大人可有说,如何找他?”沈初一一边嚼着包子,一边问差役。

  差役点头,说道:“展大人说了,姑娘吃完了,就去城中市肆里找他。”

  沈初一一听,立即起身,手里还拿着包子,边吃边和差役道别。

  沈初一找到展昭,并没花多大功夫。到了市肆,看到差役就问,没一会儿就看到了正在问询酒楼店家的展昭。

  她站在酒楼门口,与他不过十来步。

  从她的角度,只能看见他的背影。

  身姿挺拔,红色耀眼。

  沈初一停了脚步,就那么看着,一时间竟看呆了。

  “沈姑娘在想什么?”

  不知何时,对方已站到了自己的身前。

  沈初一回神,抬头看展昭。

  他五官精致,线条硬朗,果真俊俏非凡。沈初一知道展昭很帅,但现在看他,竟觉得他在她的认知中更帅了。

  “在想展大人。”

  展昭脸颊渐红,却仍是无所谓的语气:“想我什么?”

  “想展大人的好。”

  展昭的脸更红了。

  沈初一深呼一口气,双眼冒星星地说:“展大人,谢谢你让我睡到现在,还给我留早饭。”

  展昭咳了咳,说:“沈姑娘客气了,无需谢展某这些。”

  “展大人咋没给我留过早饭呢?”

  突地,耳边传来一句。

  沈初一扭头去看说话的人,是赵虎,也不知何时站在了自己身旁。

  展昭眼眸微沉,看着赵虎一字一顿地说:“沈姑娘是客人。”

  赵虎翻了个白眼明显不信,但沈初一却信了。

  不知为何,她有些失落。

  “沈姑娘。”展昭看向沈初一,说到正题,“五弟已将陈大哥的画像分发了下去,各处都在找寻。虽现在没有进展,但相信过不了多久,定能找到对方。”

  赵虎说道:“王朝那边在城门盯着,如果陈述明要出城,我们定能够拦下来。”

  沈初一感激地对两人说道:“多谢各位大人和差役大哥们了,民女不甚感激。”

  赵虎眼睛一亮,说道:“诶,沈小妹,别光说啊,要不然等此事了了,你来开封府给我们变戏法?”

  沈初一嘴角抽了抽。

  为啥是变戏法……她明明是导游好吗……

  不过,她的确也是要做些什么表达感谢。

  “好啊。”沈初一应下,“只要你们不嫌弃。”

  “怎么会嫌弃!”赵虎说着,瞪大了眼睛,“你问展大人,大家伙是不是都特别喜欢!哦,连公孙先生都说期待呢!对了,咱们展大人也夸沈小妹你有才!”赵虎用手碰了碰展昭的胳膊,“展大人,你说句话!”

  展昭好笑,看向沈初一,缓缓说道:“赵虎说的不错。”

  展昭夸她有才?

  应该是褒义词吧……

  “多谢赵大哥,也多谢其他大人。”

  “多谢公孙先生。”

  沈初一心猛地跳了跳,她抿嘴朝展昭笑。

  “也多谢展大人夸奖。”

  *

  到了下午,跑东跑西找人认人,仍没有找到陈述明。

  沈初一原本还能淡定,现在却急了。陈述明不会趁着城门守卫没注意的时候离开汴梁了吧?不可能,凡是和画像有几分相似的,都有带回让她认啊……难道是藏到汴梁的哪个小旮旯里了?这好像更不可能了,郊外都有找过,店铺居民区也都找了啊……

  丫的!搞事情啊……

  “好像只剩一个地方了……”展昭皱着眉,缓缓说着。

  诶?展昭的意思是……还有一个地方没找?

  沈初一看着他,等待下文。

  展昭眉头皱得更紧,一字一顿:“皇宫。”

  oh my god!

  沈初一差点没疯……

  如果陈述明真跑到皇宫去了……他是想干嘛?

  *

  开封府后堂内,众人齐聚,展昭拱手向主位上的包拯禀报。

  “展大人,只有皇宫没有找寻了。”

  包拯皱着眉,看了眼在一旁发愣的沈初一问:“沈姑娘,你认为陈述明是否有可能是进了皇宫?”

  沈初一不好意思地看着包拯,说道:“有可能。”呼了口气,她说,“陈大哥就是在皇城外失去踪影的……”

  “进了皇宫?”

  白玉堂玩着手中的折扇,悠悠说道。

  “竟没想到沈姑娘的乡亲能进皇宫啊,那可是戒备森严的皇宫啊……”

  沈初一汗颜。

  白玉堂的意思也就是她家的乡亲,不是盏省油的灯。

  听着白玉堂的话,展昭略有深意地看了眼沈初一,随后垂下头若有所思。

  包拯想了想,站起身,看向沈初一说道:“沈姑娘随本府去书房看看,方才想到一本书,或许沈姑娘感兴趣。”

  说着,他越过众人,缓缓迈步而出。

  沈初一叹了口气,没多说什么,跟了出去。

  包拯和沈初一一走,后堂顿时炸开了锅。

  “包大人看书能和沈小妹看到一块?”张龙纳闷出声。

  “没想到沈小妹如此知识渊博啊……还真是有才啊……”赵虎说道。

  王朝点头:“原来包大人和沈小妹如此投缘啊。”

  “对哦,书都一起分享。”马汉说道。

  四人没多想,展昭和白玉堂却是想深了。

  “看书?”白玉堂挑眉,“我看啊,没这么简单。”

  展昭看向公孙策,问道:“公孙先生,包大人和沈姑娘早就认识?”

  公孙策咳了咳,说道:“没有啊,就上次刘爱国之事相识。”

  顿了顿,加了一句。

  “大抵是投缘。”

  投缘?

  展昭眯了眼。

  他还记得最初要查沈初一之时,包大人的态度……想来,并不是投缘这么简单。包大人对沈初一的了解应该比他更甚。否则,有什么事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呢?

  *

  包拯领着沈初一进了书房,直奔主题:“沈姑娘,此次陈述明若真入了宫,你认为会是何原因?”

  面对知道自己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