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广西蒋夫前得一老妇祖传方。
【偏方】
1。药物:蝉蜕二十个,茯神六克。
制用:水煎服。
2。药物:粳米、桂心末、莲米、百合各适量。
制用:共煮粥喝,白砂糖拌食。
3。药物:蝉蜕下半节八个,茅根九克。
制用:煎水分二次喂服。三剂即效。
【药物疗法】
1,积食者服甩保和片,饭后温开水送下,日服三次,周岁以内患儿,每
次服一至两片。
2。眼用食母生一至两片,一日三次。
【注意事项】
1,注意搞好小儿护理,视天气加减衣服勤换尿布,避免太闷、太热、太
湿。
2。注意小儿饮食调理,避免饥饿、口渴。3。注意小儿身体健康。及时治
疗疾病。
治疗麻疹七十七法
【症状诊断】
(bsp;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潜伏期约八至十二
天。早期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跟结膜充血、畏光等。两至四天后口腔
颊粘膜粗糙,有细小的白点,以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五疹,自耳后颈部开始波
及躯干四肢,疹出齐后热渐退,疹亦依次渐退,而出现脱屑及棕色斑点。常
可并发喉炎、肺炎、中耳炎、口腔炎等。六个且以内的婴儿,很少患麻疹,
半岁到五岁的儿童发病率高。中医认为,麻疹系时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脾
之经所致。临床上分为潜伏期、初热期、见形期、疹没期。
1。潜伏期: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
然后侵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这个从病毒侵入人体到第一次病毒血
症形成的时期为潜伏期。潜伏期没有什么症状出现,一般十天左右。
2。初热期:又称前驱期。由发热至皮疹出现约三天。发热渐高,咳嗽流
涕,目赤灼光,眼睑浮肿,泪水汪汪,神倦纳呆,口腔颊部近白齿处可见白
班,舌苔薄白。3。见形期:又称出疹期。皮疹开始出现至消退。约三至四天。
高热不退,肌肤灼热,口渴欲饮,咳嗽加剧,目赤眵多,烦躁或嗜睡,皮肤
出现玫瑰样之疹,如针尖大小,扪之碍手,先发于耳后发际、颈部、渐及头
面、胸背、四肢。手掌足底见疹则透齐。如注射过疫苗等,则症状不典型,
手掌足底可无疹。
4。疹没期:又称恢复期。皮疹按出现的次序消退,皮屑细微如糠样脱落,
留有棕色斑痕,热退身凉,精神爽快,食欲恢复,舌红少苔。
【简易疗法】
1。患儿应隔离卧床休息。从发病到出疹后五天内,不能让孩子到外面乱
跑。穿的衣服,盖的被子要暖和,避免受凉,但不能捂得太紧。
2。患儿住处宜安静、清洁、光线不要太强,防止凉风直接吹向患者,但
也不能紧闭门窗,影响空气流通。
3。在保暖的前提下,可以用温水给患者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
循环,帮助疹子透发。
4。患儿宜多喝水,常用淡盐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粘膜的卫生。
5。常用毛巾擦去眼屎,每天早上用药棉蘸温开水洗去粘在睫毛上的眼
屎,适当地点些眼药水,防止角膜发炎。
6。用鲜芜荽煎汤内服。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喝芜荽汤预防麻疹并使麻疹
早日透发的独特疗法。芜荽又名香菜,为常用中药之一,性味辛温,具有解
表透疹的作用。现代药理所研究表明,芜荽含有挥发油、苹果酸等物质,芜
荽溶液能加快外周血液循环,从而使病毒大量流至真皮的毛细血管,引起毛
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增生,血清渗出,形成疹子。因此,麻疹病儿喝芜荽汤是
有益无害的。芜荽三十克煎水,一月分三次服完。
7。重视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吃维生素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在出疹
朗以吃流质为宜,如牛奶、豆浆、藕粉、菜汤、蛋花汤、鸡汤、蕾茄汁、瘦
肉汤等,也可吃粥、烂糊面、豆腐羹等,并应吃点芜荽、蘑菇、竹笋等汤水,
以助疹子透发。在恢复期可吃半流质,如莲子红枣粥、百合粥等。以少吃多
餐为好。
以下食疗方,可供选用:
(1)预防麻疹
用芹菜五百克,加水五百毫升,煎成二百五十毫升,每天饮服适量。或
用甘蔗、荸荠、胡萝卜等份,水煎代茶饮。
(2)出疹期
1芜荽、荸荠煎汤饮服。
2红苋菜二百五十克,水煎服。
3荔枝肉九克,水煎服。
4鲜竹笋、鲫鱼煮汤,喝汤吃鱼,有透疹、促进麻疹早日痊愈之功效。
5鲜虾煮汤,可助疹子透发。
(3)疹后滑泻
生山药三十克,研细煮粥,将熟蛋黄二至三枚,捏碎调粥服。
做到了以上各点,轻症麻疹患儿能不药而愈,并能预防麻疹患儿的并发
症如肺炎、支气管炎、喉炎、脑炎等。
【沐浴疗法】
取仰天皮(即潮湿地苔藓),嫩柳枝各二百五十克,星星草一百二十克,
蝉蜕二百个,加水六百毫升,煎汁热浴,令全身微汗出,浴后避风。
【取嚏疗法】
取半夏、木香、细辛、牙皂、明矾、藿香、桔梗、薄荷、贯仲、白芷、
防风、甘草、枯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生理盐水拭净鼻腔,取药未零点三
(bsp;克,用小竹管或纸管,喷药器将药粉吹入鼻内。
【神灯照疗法】
用红纸一张,卷成捻子,内裹麻黄、桂枝等发散药,蘸麻油点燃。在患
者头面徐徐往返移动照射数遍,以使患者额上微微汗出为度,以助麻疹透发。
【推擦疗法】
取鸡蛋一只,用蛋清调和养麦面一团,再加少量菜油,在患者前胸与后
背上滚搓,以皮肤微红为度,周身其他部分也同时搓擦,不能遗漏。每日数
遍。同时可用芦根,薄荷叶煎水服用。
【小儿推拿疗法】
开天门三十次,分推坎宫三十次,运太阳三十次,按风门二十次,按揉
肺俞十次,分推肩胛骨一百次,操作时,可沾以适量葱姜汁或滑石粉等,起
到保护小儿皮肤和加强治疗的作用。
【酒疗法】
1。酒酿一百克,鲜荸荠十个去皮切片,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熟即可
食用。
2。糯米酒五十克,煮开后服食,服后需卧床盖被发汗。用于治小儿麻疹
透发不够。
3。鲜薤叶蘸酒揉擦皮肤。用于受凉麻疹不出。
4。柑树叶三十克,炒焦研末,用米酒调敷肚脐。用于治麻疹后喘气。
【药茶疗法】
1。甜菜茶
用料:甜菜叶一百克。
制用:洗净水煎代茶频饮。
功效:法风,清火解毒。选按:此乃民间流行预防麻疹的便方。
2。柴芦茶
药物与用法:柴胡六克,芦根十五克。将二味共制粗末,沸水冲泡,代
茶频饮。
功效:清热、疏表。
选按:柴胡若平,有疏散风热,和解表里的功效。药理研究:本品有解
热、抗炎、止咳等作用;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芦根甘寒,清热生
(bsp;津。本方适用于麻疹流行期的预防。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3。贯仲丝瓜络茶
药物与用法:贯仲十克,丝瓜络十五克,共制粗末,水煎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选按:贯仲清热解毒,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丝瓜络甘凉,《医林纂
要》载“凉血渗血,通经络,托痘毒”。本方适用于防治麻疹。
来源:《实用中药学》。
4。浮萍茶
药物与用法:紫背浮萍洗净晒干,每次五至十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发汗祛风,清热解毒。
选按:浮萍辛寒。入肺经。《日华子本草》载:“治热毒、风热疾、热
狂,肋肿毒,汤水疮,风疹。”《玉楸药解》云“辛凉发表。治温疫斑疹”,
具有透疹、清热、解毒的功效。本方适用于麻疹隐约不透为妙。
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5。赤桂柳茶
药物与用法:赤柽柳切碎晒干,每取四十五克,水煎代茶饮。
功效:发表解毒透疹。
选按:赤柽柳,又名西河柳,红筋条。性味甘平,有发汗、透疹、解毒
功效。《本草汇言》载:“柽柳,凉血分,发痧疹,解痧毒之药也,古云痧
疹,即今之钜玻丝嗔骨嵘18粒虺龆狻4艘┣崆迳3|毒,
如灸诒詹怀觯虺鲋醵啵延诮馔耍蚪馔撕笕确2恢埂11虼圆幌?br/>
肌肉羸瘦,致成幔|劳者多有之,以此煎汤代茶,日饮,钪罴玻?br/>
自消减矣。”《本草备要》亦云:“治痧疹不出。”故本方适用于麻疹隐约
不透。
来源:《本草汇言》。
6。牛子芦根茶。
药物与用法:炒牛蒡子十克,鲜芦根三十克,樱桃核十克。将牛子、樱
桃核研细,芦根切碎,水煎代茶饮。
功效:清热透疹,解毒利咽。
选按:牛蒡子辛苦凉。《本草纲目》载:“消斑疹毒”。《本草正义》
下载
说:“凡肺邪之宜于透达。而不宜于抑降者,如麻疹初起,犹未发泄,旱投
清降,则恒有遏抑气机,反致内陷之虞。惟牛蒡子则清泄之中,自能透发,。。
故牛旁最为麻疹之专药”。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功效。樱桃核
亦能透疹、解毒,《江苏植物药志》载:“治麻疹透发不快。”芦根清热生
津。故本方适用于麻疹初起。
来源:《百病中医自我疗养丛书·麻疹》。
7。甘蔗茶
药物与用法:甘蔗一百二十克,切片水煎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选按:甘蔗,古称薯蔗。它除含有多量糖分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
钙、磷、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b6、c 等营养成份。性味甘寒,
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功效,《纲目拾遗》载,“黄海若云,凡痘疹不出,
及闷痘不发,毒盛胀满者,宜毒皮甘蔗榨汁与食,不时频进,则痘立起,其
寒散,解毒之功,过于蚯蚓、白鸽、惜人不知其功用。”故本方故用于麻疹
出齐后,热盛津亏,久而不收之症。
来源:《上海常用中草药》。
8。工根茶。
药物与用法:鲜芦根、鲜茅根各五十克。共制成粗末,水煎代茶饮。
功率:清热,凉血、生津。
选按:芦根,味甘性寒,故能清热,生津。配伍茅根,清热凉血,其效
尤著。故适用于麻疹发热期热盛津伤症。
来源:《百病自我疗养丛书·麻疹》。
9。紫草根茶药物与用法:紫草根十五克,制成粗末,沸水冲泡片刻,加
红糖适量,代茶频饮。
功效:润肠、解毒、凉血。
选按:紫草根防治麻疹,应用比较广泛,曾有人报道,用紫草根煎剂、
丸剂及复方紫草根煎剂三种剂型口服。主药紫草根的剂量是十个月至一周岁
用二克,一至二周岁用三克,两岁以上按每周岁加一克。以上为一日量分三
次服,连服四天,共观察六个月至八岁有麻疹接触史的散居小儿九百六十八
人,发病者九十四人,占百分之九点七二。三种剂型的效果无大差别,认为
(bsp;紫草根预防麻疹的保护率为百分之九十点三。说明紫草根对麻疹防治有一定
疗效。《本草纲目》载:“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大便闭涩者宜用
之,已出而紫黑者亦可用”。故本方适用于麻疹顶防及麻疹热毒较甚见有便
秘者。
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10。梨皮茶
药物与用法:梨皮三十克切丝,加糖适量,沸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