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1章

作品:灯火未阑珊|作者:孤悟|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5 22:10:43|下载:灯火未阑珊TXT下载
  墨子风沉默下来。怎么回事?太多的怎么回事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他的事,还是她的事,还是他们的事?

  当初他们原该是有机会的,如果他不给她自由,不让她自己决定自己选,或许,早就不是现在的样子。

  他们,都大意了……

  “子风,这件事上,你知道妈妈不会让步,也让不得步。当初,在你的婚姻上,妈妈是让了步的。你能保持好和梅家的关系,我就接纳了小西。而且这些年,平心而论,我对小西的态度你是看到的。但是这次,妈妈需要你做出让步……”

  “妈……”

  “听我说完,子风。今天这通电话,我是要让你做最坏的打算。”墨夫人顿了下:“而且你要想清楚,墨家的孩子可以叫小西‘妈妈’,但不一定是她亲生的。这,就那么难吗?”

  “妈,再容我些时间。再说,小西……”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子风。如果能等来结果,就是再等个六年我也愿意,你明白妈妈的心吗?”

  墨子风知道自己不用多说什么了。

  ﹏﹏﹏﹏﹏﹏﹏﹏﹏﹏﹏﹏﹏﹏﹏﹏﹏﹏﹏﹏﹏﹏﹏﹏﹏﹏﹏﹏﹏﹏﹏﹏﹏﹏﹏﹏﹏﹏﹏

  第二更了:)

  这章的线索多点,都很重要:)

  亲爱的们,明天见:)

  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时'vip'

  下课铃响了,若西慢慢收拾起课桌上的书本和资料。

  师大的教材多自编,若西特别喜欢一页一页翻过去时那淡淡的油印味道。

  她沉迷于那种最原始的“书”的味道。

  每回下课铃响,她反而不急于草草收拾起资料离开教室。

  她享受铃声响过后短暂的过程。她不用看也知道,此时满教室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愈加鲜艳。可爱的交头接耳,眉飞色舞,可爱的各种小动作……

  她跟他们相差了十年。

  虽然她也是一个刚刚毕业的“老学生”,可是她更愿意把他们看作是孩子。

  对孩子,她难免有纵容和欣赏。她是一名新老师,而且本性喜自由随意,她对她的学生是出了名的宽容。

  只是宽容归宽容,她对考试的要求也是出了名的严格。

  “梅老师!”若西刚刚转身,一个清甜的声音唤住了她。

  是冷月。

  一个人如其名美的有些不真实的女孩子。刚刚入学半年,已经被奉为名副其实的校花。

  “冷月,什么事?”若西温和地望着面前肌肤胜雪,滑如水波的女孩子。

  “老师,听说报考院里的英美文学硕士,莎翁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是必修课是吗?”

  若西笑了下:现在的孩子,刚踏过高考门槛没几天,又在疲于应对各种硕考和出国考试。想想自己当时,还真是轻松了些……

  那时,她总以为自己头上有一片不会变的蓝天。

  “我们的老师前几年是偏重了莎翁的戏剧,不过还是鼓励大家知识面铺开。如果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平时多注重积累……”

  “老师,这两句的指代我不太懂……”冷月展开了macbeth。

  仅仅几分钟后,冷月感谢地合上书本。

  若西冲她鼓励地笑笑,往教师门口走去。

  门口却一时被“堵住”了。一大群的女孩子争先恐后地涌出去。

  “杂志先生”“杂志先生”……若西的耳边充斥了她不能理解的话。

  有些学生看到她,主动让开了道,有些不好意思:“梅老师!”

  一边又拍拍没有看到的同学的肩:“让开啦,让老师过去!”

  女孩子们冲她嘻嘻笑。

  若西就沿着这友好让出来的“道路”走出门去。

  “嘘!出来了!”

  “比照片上有味道……”

  “听说是师兄……”

  若西摇了摇头,走廊上也聚集了多个班的学生,齐刷刷地往院长办公室门口看。

  若西已经越过去,往自己办公室走去。随着学生们的目光,她也奇怪地回头看了一眼: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扰到这样的秩序大乱?

  她的视线移过去的刹那,人就呆住了。

  收回目光,她想着赶紧走开去。

  “小梅!”是院长的声音。

  若西只好转回身,向着院长办公室走回去。

  “老师!”

  “正巧,你们上次没见上面。”吴院长大抵也知道两个孩子的心结,既是当初没选择走到一起,他认为总有其中的原因。只是这么多年,也该坦然了。

  俊楠主动向若西递过手去。触到她的一瞬,她的指尖一如既往的凉。

  “俊楠来跟我‘请假’,说是过几天要飞欧洲,学校里的表彰会参加不了。当然,主要还是为鑫晟对学校的援建项目……”吴院长满是自豪的口气。

  “小梅,下课了吧?”吴院长看了一眼腕表,又看看两人:“今天不巧,我一会儿还有个会。这样,小梅,你能不能代我招待下俊楠。”

  “老师,不用麻烦……”

  “我单独请你时你未必有时间。”吴院长止住了俊楠拒绝的话。

  “老师,您放心去忙。”若西应承下来。

  ……

  若西从楼梯上下来。

  她回办公室简单收拾了一下。关了电脑、倒掉水杯、码好书本和资料……她一件件有条不紊地做好这些事,如同她每天下班前必做的一样。

  然后她穿上外套,拿起手包和资料袋下楼。

  短短的一层楼梯,她很快就出了楼门。

  灰蒙蒙的天,云层有些低,似乎将傍晚的混沌都提前了一样。

  教学楼前的假山和草木是冬季特有的颜色,萧条的,却是孕育着某种奇怪的未知的力量。

  他站在假山边上的一个角落里。

  一身藏蓝色休闲西装,浑身散发着宝石蓝的光芒。

  这样的光芒根本藏不住,若西没有去看,她也知道他四周都聚集了目光和注视。

  他刚刚还接着电话,回身看着她走过来。

  该是交代什么工作,他收了线。

  “想吃什么?”她望着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身上玫红色的格子大衣,她的气色还不错。没有那晚的苍白,通透的肌肤上有淡淡红晕。

  “客随主便。”他笑一笑,接过她手中的袋子:“课重吗?”

  “还好,老师偏着我。”她难得调皮地吐吐舌头:“还有一些科研跟着老师做。”

  他们往前走,随着微风,她的气息似有似无地一次次闯入他的鼻翼。

  他的心恍惚着,曾经,就这样肩并肩地,她靠着他,跟着他。

  自习室、食堂、图书馆、操场、小路上、亭子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他们的影子。

  那时的光阴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那时的他,一度以为,她会一直在,他们会一直走下去……

  他们的路没有尽头。

  第一百三十五章 欠你的解释'vip'

  俊楠跟着若西的车子。

  她不紧不慢地下了成府路,找了最近的停车场。

  一路上,他已经知道了她的目的地。

  她选的路,不是最近的。却是他记忆中的路。

  那时他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他的单车。他载着她,她的长发在四季的风里飞舞。

  那家竹鱼坊,装满了他们的记忆。

  欣喜的、忧伤的、相聚的、离别的……所有生动的情绪,放佛都留在了那里。

  竹鱼坊不在街边,还有小小的一段路。

  停好车,他们步行过去。

  店面没变,修饰也没变,似乎翻新过,颜色鲜亮了些。

  店外的红灯笼摇曳在灰蒙的空气里,莫名带给人某种希望的情绪;绕屋的竹群密了,该是与岁月有关。

  还未到晚餐的正点,坊里的客人却也不少。

  老板没换,热情地将两人迎进去。

  去小店吃饭的好处,大抵就是没有过多的讲究。在这儿,凡是进来的客人都被一视同仁地热情接待。

  这种地方,是市井人们的“纯吃饭”。

  若西已提前预订了位子,靠店门临窗的中间座位。

  老板亲自拿着菜单,笑着问除了预点的菜外还有没有别的需要。

  “给刘先生看一下。”若西脱了大衣,服务员很快帮忙罩起来。

  俊楠接过单子,她想的很周到,他以前的习惯,没有一样未考虑到。

  “按单子上吧。”

  他坐下,望着她。

  她习惯性地检视了一下座位才落座。这个小习惯,她至今未变。

  他能想到,她如今的身份应该就餐的环境。为什么,多年来,她还是保有着那样的习惯。

  她坐在那儿,紫色的绒衫,颈间,那长长的熠熠生辉的饰链晃的他移开目光。

  他望着木窗外的修竹,记得有一次他们三个人来鱼坊吃饭(那时的王雅琳经常是他俩的电灯泡)。

  为了庆祝什么?他想了想,似乎是他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于是麻辣、泡椒、豆豉,各要一份。

  若西痴迷于这家的烤鱼,并且,她的词典里从没有节食的概念。

  她真的很能吃,雅琳看着她吃直翻白眼:“哎哎,能不能不要这么明目张胆地刺激我啊,知道我吃一点就长肉还这么肆无忌惮?”

  若西抿着唇笑,或许是因为辣的缘故,樱桃样的唇瓣鲜艳欲滴。

  他望着她发呆。

  雅琳晃了晃他的眼睛:“哎哎,整天看都看不够啊?快点赚钱娶回家吧!慢慢看,看一辈子!”

  雅琳有点“咬牙切齿”了。

  他笑:那正是他的打算,赶快毕业,赶快赚钱,赶快把她娶回家……

  然后,就该是一辈子的拥有……

  “如果不是明天就要拍了,我才不管那么多!”雅琳“望鱼兴叹”。

  那时,她们周末接拍过杂志,做model。

  “我怎么就没有你这么配合的身材,摄影师上次居然说你披一块布……”雅琳住了口。

  因为他对若西看过去,若西的脸已经红成一块布了。

  “别瞎说!”若西打断她:“他是开玩笑。”

  “我当然知道你不会真的披一块布……”

  那之后,他就禁止她再去拍什么杂志……

  菜上的很快,他的目光从窗外撤回来,面前已经是热热的香气。

  服务员退下去,若西似无意地低语一句:“他们家……也要拆了。”

  俊楠怔了一下。也是,他原以为,这家店都已经不存在了的。

  回北京这两年,凡是熟悉的地方,有记忆的地方,他从不敢一个人去。

  怕去了,出不来。

  两个人同时举了筷,她奔鱼头,他向鱼尾。

  “给你。”两双筷子交叉到空中,又缓缓在对方盘中落下。

  “谢谢。”又是异口同声地。

  各自低下头,他又不放心地叮嘱一句:“小心刺。”

  “好。”她应着。她一向喜欢吃的鱼的尾部,刺也往往细密的难以察觉。

  他不吃,看着她。

  她细白的牙齿,有技巧地细嚼慢咽。在海边长大的人,吃鱼总有一套自己的好法子,足可以保证了快而不被刺到。

  她看他喝着青啤,看他怡然的样子,他的习惯都没变。

  窗外,暮色慢慢地聚拢来。

  一溜的小红灯笼点亮了夜。

  若西望着原木的窗框,细致的纹理,每次坐在那儿,她都能嗅到木香四溢。

  沉默的空气在两人间蕴积,慢慢浓重如夜。

  他几乎没怎么吃饭。她吃的时候他看她。她看他的时候他看窗外或喝酒。

  他是一年四季都能喝青啤的人。

  墨子风,则是一年四季都自己调酒的人。

  下午她往家打了电话,告诉张阿姨不要准备晚餐。

  他早晨出门的时候说有应酬。她不回家,晚餐也就不再有必要。

  想到家,若西的眼前恍惚起来。

  俊楠没有忽略掉她慢慢苍白的脸色,她吃的不多,也再没有曾经鲜艳的唇色。

  “小西……”他唤了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