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3章

作品:爱入膏肓|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5 15:32:18|下载:爱入膏肓TXT下载
  喷溅在别人脸上:我操!你丫没长眼啊?这还是客气的,不客气的说着说着就会摞胳膊挽袖子开练了。

  不光北京男人脾气大,北京女人也不是善茬儿,别看她们打扮得时髦靓丽,脸上娇嫩得没有一点阳光色,一张嘴就是公主的霸气。没理搅三分,得理不让人,你千万别和她们较真,较真无非是和自己过不去。

  天子脚下的北京人生来就有皇亲国戚的做派儿。

  他们可以摆谱,可以不绅士,可以背地里自责,也不会把气势输给你。

  什么时候,外地人来到北京有了家的感觉,中国就真的牛逼了。

  其实北京人欺生,说白了就是嫌外地人土,嫌外地人穷,要是有一天全国各地都发展得和北京一样了,那么北京人和外地人还有什么区别?

  谁羡慕谁还真的不一定呢。

  但就怕是长骨子里的轻视,那就没治了。

  人家天生就是那派儿,你能拿人怎么着?

  最让那明伦憷头的还不是北京人的霸气,而是北京商场里的人。

  除非万不得意,那明伦很少进商场,他宁愿在s市买那些低质廉价的东西也不愿意买北京商场的高档货。不是他的消费水平不够,而是他一看见商场里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他就感觉血压升高,头昏脑胀,购买欲一下子烟消云散。

  怎么那么多的人呢?十多年前商场小,人多拥挤有情可原,现在商场全都扩建了,也没见宽敞哪儿去,人还是那么多,商场还是那么挤。

  那明伦清楚地记得他和小苒准备结婚来北京买衣服时,他带着小苒转王府井百货大楼、东风商场、西单商场都没有买到妈妈让小苒结婚当天穿的那种红色的丝绸中式上衣,其实就是现在的唐装。

  最后那明伦带着小苒来到了大栅栏新新服装公司,那明伦记得当时是叫这么个店名。

  那天是星期六,店里挤满了人,那明伦和小苒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刚一进去就被裹进了人群,他们连柜台的边都没有挨上,就被从前门挤出了后门,更可气的是小苒的鞋子还被挤丢了一只,只好在门外摆摊的那里买了双黑平绒布鞋。

  小苒生气地说:我以后再也不到这里来了,什么破地方?叫什么不好,大栅栏(zhalan)?感觉跟猪圈羊圈似的。

  卖鞋的是个老头,纠正小苒说:姑娘,不是大栅栏(zhalan)是大栅栏儿(shala)。

  小苒和人家不依不饶:我就叫它大栅栏,它就配叫大栅栏,你怎么着吧?

  那明伦第一次看见小苒胡搅蛮缠,也许是北京的燥气使最温柔的人都没了耐性。眼看着鞋就要买不成了,那明伦赶紧掏出十块钱扔给老头,没划价就把穿一半还趿拉着鞋的小苒拉走了,他可不愿意在这一生只有一回的时光里留下什么不愉快的回忆。

  第二部分 第五章(2)

  只一天的工夫,小苒的嘴就起了一串水泡,回到旅店人都累散了架,小苒心情也不好,俩人草草地吃了口饭,便昏头胀脑地睡去,本该发生的缠绵都没有发生。

  半夜,那明伦被小苒咯咯的笑声惊醒,那明伦推醒小苒问她梦见什么了这么高兴?小苒揉了揉睡眼说;我梦见去商场买东西,整个商场只有我们两个人,我高兴极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排队也不用挤,真好!那明伦心疼地将小苒搂进怀里说:傻丫头,那还是北京吗?

  那明伦行驶在北京通往s市的高速公路上,脑子里全是他和小苒的过去。

  回忆到小苒幼稚可笑的地方,那明伦会心地咧下嘴角。那是多么温馨的往事啊,那明伦就像一个父亲导引着小苒由一个女孩子走向了女人。

  那是他们的初次,在此之前他们除了接吻从没有身体上的亲密接触。

  他们大三的五一假期,23岁的那明伦和21岁的冉小苒在s市郊外的麦田约会。

  大片大片的麦田刚刚膝盖高,五月明媚温暖的阳光下,好似一匹墨绿色的地毯平铺在大地上。微风拂动绿毯茸茸,那明伦搂着小苒,倒在凸起的麦垄间,呼吸着青草和土地的气息,那碧波般的麦浪刚刚遮掩过他们俯卧的身体,遮掩着远处路边过往行人的眼睛。

  那明伦吻着小苒,身体不可遏止地胀鼓起来,抵着小苒的身体,正沉浸在甜蜜的接吻中的小苒忽然停了下来,她开口了,说出的话让那明伦惊讶万分。

  你的什么东西顶着我了?

  没有啊,我兜里什么都没装。那明伦不解。

  不是兜里的,我说的是它。小苒一把握住了顶在她两腿之间的东西。

  那明伦情不自禁地呻吟一声:轻点儿,宝贝。

  它是什么?

  它是,它是——你不知道?那明伦以为小苒在开玩笑。

  真的,我真的不知道,骗你是小狗。

  看着小苒的眼睛,那明伦知道她没有撒谎,他抱紧小苒贴近她的耳边小声地说了两个字,小苒的脸腾地红了:坏蛋!

  我说的是真话,干吗叫我坏蛋?

  你的怎么那么大?

  它本来就那么大。

  胡说,我见过小男孩撒尿,它很小很小的。

  傻瓜,人长大了它就不长大?要是我的真像小男孩那样,哭的就是你了。想不想看看?那明伦解开扣子将小苒的手放在上面,小苒羞涩的抚摩着,好奇地问:

  怎么才能生出孩子?

  你没上过生理卫生课?

  上过一点,老师让自学的,那不是我们学校的主课,所以没人重视。

  那你们女生之间也不议论这类话题?

  你以为我们像你们那么坏?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没和别人交流过。

  把它放进你的身体里,摩擦产生快感,射精,然后卵子和精子结合产生胎儿,然后——

  然后我就知道了,女人会挺着大肚子一点也不懂得保持自己的身材了,心甘情愿地做妈妈了。

  对了,宝贝,你真聪明。我现在就想放进去,行吗?

  不行,会怀孕的。

  不会的,我保证,我会很小心的,求你,宝贝,你不知道男人这时候多么难受,别折磨我了,好吗?就一下,进去就出来。

  你说的?进去就出来?

  (bsp;恩,我保证。

  轻点,我害怕。

  那明伦小心地进入小苒的身体,那种温暖的包裹和挤压像电流一下子击垮了他的坚硬,他迅速抽出,粘稠的液体弄脏了小苒的裙子同时弄脏裙子的还有小苒体内流出的处女红。

  这就是他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的妻子。

  那娜出生,小苒在那明伦眼里除了妹妹又多了个女儿的角色,那明伦不只一次地听见小苒招呼哭闹的那娜:来,姐姐抱或者嗔怒地说:别淘气了,姐姐生气了。一直到那娜学会说话,会喊妈妈了,小苒才完成角色转换,强化了妈妈的意识。

  如果不是那该死的病,他们该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啊。

  如今,一切都不可能逆转,他们不再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不再是心无城府的兄妹,不再是亲如一体的父女。病魔将他们判若路人,除了伤害,那明伦不知道自己还能给小苒什么?而这伤害戳伤的不只是小苒,所有的疼都在他那明伦的心上。

  一直到望见s市的标志性建筑,那座银色高耸的飞天,那明伦还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相对于s市所有的城市建筑,那明伦最喜欢的就是这银色的飞天。他不喜欢那些为了图解某句口号或者某种精神而雕塑的雕塑,意象太具体的东西会禁锢人的思维,永远不能给人以美感和畅想的空间。

  那明伦真想告诉那些拿着国家俸禄的城市规划者们,我们的身边已经充斥了太多死的、僵硬的、虚假的东西,那些不能让畅想起飞的城市建筑只能降低一个城市的品位,其他什么用处也没有。

  第二部分 第五章(3)

  从b县回来后,冉小苒情绪一直不高,主要是因为两个电话引起的。

  第一个电话打给丈夫时,那明伦告诉她他此刻正在酒店里陪业务户,那懒散的声音让冉小苒联想了许多。

  当晚回来后,冉小苒一直睡不着,上网想看看是否有熟悉的网友在。聊天室里,冉小苒发了好几遍广告:“废墟”在吗?“女人如酒”在吗?都没有人回应,小苒心想他们两个肯定沉浸在灯红酒绿中,这个世界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个比自己更寂寞的人了。

  邮箱里有一封五天前“废墟”发给她的信,说是信其实就是一句标题:你能来吗?现在是21点,我在聊天室等你。小苒想给“废墟”回封信,告诉他此刻自己也在聊天室,但是转念一想,他现在肯定没在网上,等他知道自己在等他的时候,恐怕也不知道是哪天的事了。

  小苒看了看电脑上显示的时间,差一刻21点,如果一个男人在外面有应酬这个钟点还不到回家的时候。“废墟”前一段时间给小苒的信里曾经告诉过她自己的电话号码,在这之前小苒还没有做好给他打电话的心理准备,所以,“废墟”的电话号码一直在小苒的信箱里收藏着。

  今晚她觉得自己真想和一个人说说话,不管这个人是瞎子还是瘸子,只要让她听见他的声音就行,要不她不知道自己如何熬过这漫长的夜晚。

  冉小苒拨通了那晚的第二个电话。

  电话通了,小苒同时也听见了自己的心跳,这是她第一次给网友打电话。

  而且是异性。

  而且是晚上。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小苒为自己的行为脸红,她不知道第一句话如何开口,如何对一个陌生的男网友介绍自己。

  那天聊天时,“废墟”曾三番五次地央求她告诉他电话号码,自己都矜持地拒绝了,而此刻自己又主动地送货上门,冉小苒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她有点后悔自己的冲动。

  但是关机已经来不及了,对方的手机上肯定已经显示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电话通了四声之后,突然中断了。

  小苒纳闷地看了看手机,好像不是信号的问题,也许对方接时没接好,小苒又按了重拨键,里面传出的电信小姐的声音让她羞愧难当:对不起,您拨叫的用户已关机。

  自己成了不受欢迎的骚扰者。

  冉小苒仿佛做了回贼被人当场捉住的感觉,她赶快关掉了手机。

  从那天开始,一连三天她都没有开过机。一来她害怕接到“废墟”的电话,二来,局里因为前几天加班给大伙放两天假,尽管各区市县的监控还没有解除,但是s市的禽流感已经被成功阻击住了,小苒在家里蒙头垢面地睡了两天才解过乏来。

  上班后,裘丽依然不改往日的习惯,东屋串串西屋串串,发布着她所知道的各种来源不清的小道消息。

  刚进屋,衣服还没挂好,裘丽就大惊小怪地告诉冉小苒:

  苒姐,你知道吗?老在大街上流浪的那个傻子失踪了。

  冉小苒见过裘丽的说的那个痴呆,那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无冬历夏在s市大街小巷的垃圾堆旁捡别人丢弃的食物吃的,也不见他生病。他本来住在s市的福利院,可能是因为流浪惯了,他从不在福利院住,走到哪儿睡到哪儿,已经成了s市的一道街景。

  可能是到别的地方去了吧?冉小苒顺口回答。

  不可能!傻子也有自己的活动范围,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的,失踪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裘丽肯定地回答。

  什么问题?

  病死了或者被人杀了。

  冉小苒这回没有再问,她知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