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1章

作品:贺子珍与毛泽东|作者:想聊|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5 08:11:23|下载:贺子珍与毛泽东TXT下载
  “一会,我要去洛甫那里开会,今天没有时间长谈了,改日再说吧。以后,你可以到我的窑洞里来聊聊,我也可以去你府上拜访,反正彼此居住都不远,方便得很。”

  “好!”史沫特莱起身告辞,伸出柔丽而白嫩的手,同毛泽东轻握了一下:

  “再见!”

  毛泽东站在窑洞门口目送两位客人远去,贺子珍朝吴莉莉背影白了一眼。

  贰

  贺子珍听说王家坪的桃园露天舞场很热闹,毛泽东常去跳舞,自从史沫特莱来了延安之后,好像在这里开办了一间舞蹈学校,中央的许多领导人,都来这儿学跳舞,毛泽东便由史沫特莱和吴莉莉教会了,而且还产生了浓厚兴趣。她真不相信,像毛泽东这种从山沟里跑出来的人,也学会了“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令她大惑不解。

  一天晚上,她约着邓六金一块,想去看个究竟。

  贺子珍与邓六金来到桃园露天舞场,真是大开眼界,见中共和红军的要员,都下舞池了,只有彭德怀一人坐在场子边的板凳上,当看客。

  贺子珍躲在看稀奇的人群里,见吴莉莉上前邀请毛泽东跳舞,向毛泽东摊开双手,微笑着点点头,毛泽东脸带微笑伸出手牵着吴莉莉便步入舞池。

  邓六金兴致勃勃地对贺子珍说:

  “你看!主席还会跳舞哩,和他跳舞的那个烫发披肩的女人是谁?”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翻译,名字叫吴莉莉。”

  “还蛮漂亮咧!”邓六金赞美道。

  贺子珍不屑地说:

  “打扮得妖姿妖娆的,资产阶级。”

  贺子珍看了一会,对邓六金说:

  “走,六金,不看了,烦死人。”

  “时间还早,再看一会嘛。”

  贺子珍一扬头:

  “六金,你不走,那么我就先走了。”说完一扭头便离开了舞场。

  叁

  毛泽东跳舞归来,看见贺子珍在窑洞的灯下看书,对贺子珍说:

  “还在用功。”

  下载

  贺子珍没抬头地回答道:

  “我政治上落后,不用功不行,人家看不起。”

  毛泽东一听,不对劲,当即说:

  “子珍,这句话,你老记着,要记到什么时候?”

  “唉!”贺子珍叹了口气,“形势不同呐,大家都在进步,过去没有时间学习,现在有时间了,不抓紧学点东西,危险。”

  毛泽东脱下外衣,丢在炕上:

  延安婚变(3)

  “危险!有什么危险?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我危险,不进步会被抛弃。”

  毛泽东坐在炕沿,点燃一支烟:

  “是啊,进了延安,我们要学的新东西太多,比如,今晚跳舞,我就没有朱德学得快,因为他留过学,去过德国,时尚的东西,比我见得早,学习起来就快。我是个土包子,要加紧学,才能适应潮流呀,你也去看看我们跳舞,学学嘛,挺有意思。”

  “你不是不知道,我是个‘石灰佬’,看不惯那些洋玩意。男女那样搂抱着,不像话。”

  毛泽东嘿嘿一笑。

  “子珍,这又是你的不是了,这是西方的交际舞,男女在一起跳,彼此之间,既得到交流,又锻炼了身体,健康文明,你不应该反对。”

  贺子珍盯了毛泽东一眼:

  “我反对你跟那个妖姿妖娆的女人在一起跳。”

  “你说的是史沫特莱的翻译吗?”

  “不是她还是谁?”

  毛泽东笑了起来:

  “子珍,和人家跳跳,有什么关系?你怕人家把我老毛勾引去了,是不是?周恩来他们,不是也和人家跳了?”

  “反正我看不惯。”

  “慢慢的你就习惯呐。以后,革命胜利了,还要在全国跳哩!你相信不相信。”

  洛甫走进毛泽东窑洞,见毛泽东与贺子珍两人说得正起劲,可能在争论什么,但从二人面部表情视之,似有几分僵持,他也不好说什么,显得有些尴尬。

  毛泽东见洛甫不语,说:

  “洛甫,夜晚来访,定有要事。”

  “恩来在我窑洞,说请你过去一下,有件急事,须马上研究一下。”

  毛泽东拾起炕上的外衣,对洛甫说:

  “走,去你窑洞。”

  洛甫对贺子珍说:

  “打扰了,贺子珍同志。”

  “别客气,洛甫同志,有事你们去研究。”

  肆

  过草地时贺子珍用红绸做的背心送给的那个红军小妹钟月林的婚姻,是贺子珍于1936年在瓦窑堡撮合的,丈夫是曾经当过红军干部团政委的宋任穷。钟月林在延安分娩生下第一个孩子时,贺子珍天天来窑洞照料,钟月林感动地说:

  “子珍,你少跑点路,不要天天来。”

  贺子珍却说:

  “没关系,月林,我生过好多孩子,我知道怎么带孩子,我来帮你。”

  一天,贺子珍照料钟月林在返回窑洞路上,看见毛泽东的警卫员小李站在一孔窑洞前,心存诧异。心想,毛泽东一定在里面。而这孔窑洞,她知道里面住的是史沫特莱,她想进去看个究竟。

  贺子珍在窑洞前端详了一会,很快便推开窑洞的门,小李连阻止也都来不及了。

  贺子珍闯进窑洞,见毛泽东与史沫特莱、女翻译在那儿聊天,三人的关系极为融洽,谈兴正浓,神采飞扬。

  贺子珍脸一沉,气冲冲地站在三人面前,没有说话,窑洞里一片尴尬。

  毛泽东问贺子珍:

  “你来干吗?”

  贺子珍白了毛泽东一眼:

  “你能来,我就不能来?”

  见过世面的吴莉莉从中调解,用手拉了一下贺子珍,示意叫她坐下,站着干吗?

  气愤中的贺子珍,本来就不喜欢打扮妖娆的吴莉莉,便用劲摆脱吴莉莉的一双纤手,愠怒地大声说:

  “你少来这一套。”

  贺子珍心中有气,这气自然使在了她的手上,便猛一推,几乎将吴莉莉掀翻,吴莉莉立刻连哭带闹起来:

  “你凭什么打人?谁惹你了?”

  史沫特莱看见自己的翻译在哭,在叫嚷,也不知贺子珍与吴莉莉说了些什么话,但吴莉莉几乎被掀倒,她分明看得一清二楚。出于“正义”,她决定为吴莉莉打抱不平,便扬起手,朝贺子珍脸上重重击去,贺子珍一闪身,躲过了史沫特莱突如其来的打击。

  贺子珍被史沫特莱一拳激怒了,虽然没有打在身上,但遭受凌辱的一颗心,促使她必须还击。于是紧握拳头正准备还手,外面的警卫员听到窑洞里一片嚷嚷声,立刻冲进窑洞,发现怒气冲冲的贺子珍举手正欲还击史沫特莱,赶快劝架,他的手不好碰外国女人,只好把贺子珍双臂紧紧钳住,意思要她不要动手。竟导致瘦弱的贺子珍动弹不得,恰好让史沫特莱一拳打在她的右眼上,眼睛随之充血,红肿,周边黑了一圈。

  延安婚变(4)

  史沫特莱的盛怒好像还没平息,打了一拳还不解恨,还准备向贺子珍再作进攻的时候,毛泽东发话了,他先对贺子珍说:

  “子珍,你干什么?你疯了?”

  然后毛泽东转对史沫特莱说:

  “你有什么话,可以对我说,你不能再打。”

  吴莉莉翻译后,窑洞里的###,平息下来。

  毛泽东对贺子珍说:

  “子珍,我们回去。”说完,便扬长而去。

  贺子珍红肿着脸,跟在毛泽东后面,两人默默走着,谁都不愿说话。

  回窑洞的路上,贺子珍遇见“抗大”学员或熟人,颇难为情,头始终低着。

  毛泽东回到窑洞的第一句话问贺子珍:

  “痛不痛?是否上医院看看?”

  “不消了,过几天会好的。”贺子珍淡然回答道。

  毛泽东在窗下坐下来,翻阅堆在桌上的文件。

  贺子珍躺在炕上,被打的右眼肿得像个大核桃,心事重重。

  伍

  钟月林听说贺子珍被人打了,赶快约着邓六金、危秀英来看贺子珍。

  三人迈进窑洞,见贺子珍红肿着眼在整理家什。钟月林关心地问道:

  “子珍,听说你与主席闹矛盾,动手打了主席,被主席打了,是吗?伤怎么样?”

  贺子珍笑笑,不好意思地说:

  “是我不小心碰伤的,不要紧。”

  邓六金说:

  “有人讲,你打了那个洋女人史沫特莱,因为她在毛主席和那个女翻译之间拉关系,史沫特莱为了报复,才打了你,是吗?”

  “不要听外面乱说,没有的事。”贺子珍解释道。

  危秀英接着说:

  “又有人说,你挨了打,要好好教训史沫特莱,吓得她不敢回自己的窑洞,跑到斯诺的窑洞,和斯诺夫人一起睡觉,有这回事吗?”

  贺子珍笑了起来:

  “简直越传越神了,小道消息,为什么这样多?”

  邓六金说:

  “因为是毛主席家里闹的矛盾,所以大家特别关心。”

  贺子珍对女伴们说:

  “请你们不要相信,也替我作些解释好吗?”

  看来,贺子珍不愿让这件事扩大,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警卫员小李拎着一只鸡走进窑洞,喜滋滋地对贺子珍说:

  “贺大姐,钱希钧大姐叫我给你送只鸡来。”边说边把鸡放在窑洞地上。

  钟月林高兴地说:

  “子珍,你身体不好,好好补补。”

  贺子珍对钟月林她们三人说:

  “你们不走了,今天就在这里吃鸡,我请客。”

  危秀英俏皮地说:

  “算了!算了,一只鸡,还不够你同主席吃哩,哪有我们的份!”边说边拉钟月林与邓六金的衣袖。

  “走!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呐!”

  邓六金她们刚迈动脚步,还未走出窑洞,毛泽东回来。

  毛泽东看见几个女战士要走,笑着挽留说:

  “哎,怎么看见我来,就要走?不多待一会?”

  邓六金说:

  “主席,我们是来看贺子珍,你可别欺侮她呀!”

  “谁敢欺侮她?贺子珍的脾气,你们可不是不知道。”

  危秀英说:

  “主席,你如果要欺侮贺子珍,我们可要帮忙呀。”

  毛泽东哈哈大笑起来:

  “嗨,你们娘子军,可不要结成帮派来反对我。”

  钟月林说:

  “毛主席,如果你有不对的地方,我们可要向你提意见。”

  毛泽东拍胸脯:

  “我有不对,你们尽管批评,我毛泽东虚心接受,坚决改正。”

  邓六金她们齐声说:

  “好!”

  陆

  邓六金她们走后,毛泽东问贺子珍:

  “脸上的伤,怎么样?好些了吗?”

  贺子珍不语,一个人拎起地上的鸡,朝厨房走去。

  延安婚变(5)

  毛泽东坐在窑洞窗下处理桌上堆积的文件、材料。

  洛甫捏着一份材料进来,递给毛泽东。

  毛泽东阅后问洛甫:

  (bsp;“张国焘怎么样?”

  “写了一份检讨。”

  “认识如何?”

  “我看还不深刻。”

  毛泽东轻微点了一下头说:

  “还需要帮助哇,这是一个大人物,不好办哩。”

  洛甫回答道:

  “批判张国焘,四方面军的许多高级干部,思想不通,别扭得很。”

  “别扭也要批判,要他们同张国焘划清界线。”

  洛甫进窑洞没有看见贺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