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打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十六七岁,正是把美丽逐渐绽放出来的时候,围绕在她身边的狂蜂浪蝶可是有不少。此外,郑立的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再加上搬家之后,和郭倩蓉家做了邻居,两个人便结成了闺蜜。
郑立点了点头,刘士卿打开一瓶水,又拿了些巧克力之类的零食,给郑立。
郑立说道:“士卿哥哥,这次不怪倩蓉,周雨鹏骚扰了我好几次,这次邀请我在天上人间酒吧见面,我为了绝了周雨鹏的心思,就拉着倩蓉跟我一块去了。谁知道周雨鹏那么卑鄙,居然想下药害我们。要不是倩蓉机警,给你打电话,说不定我们俩就着了周雨鹏的道儿了。”
刘士卿眼冒寒光,“立立,你不要去想这些龌龊事了,我不会放了周雨鹏这个人渣的,敢动我妹妹,我不让他掉一层皮,我就跟着他姓周。”
第011章 地球母星古代科技网
第011章地球母星古代科技网
(目前收藏440,新书榜排名第45位,请大家继续支持,多投票给骑兵)
刘士卿请值班医生过来,给郑立、郭倩蓉做了一次检查,确认两个人没有什么事后,刘士卿便把两女送回了家。/郑立的父母热情的邀请刘士卿留下吃饭,刘士卿东拉西扯的和郑立的父母说着话,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周雨鹏的事情。郑立的父母都是老实人,普通的工人阶级,在武灵市一家机械厂上班,厂子里面的效益不是很好,处于半开工状态,他们俩的工资也没有一次能够准时足量领到手。好在机械厂当年也曾经红火过,九几年的还有过福利分房政策,郑立的父母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从单位分了一套房子,然后又在前几年,赶上旧城改造,单位分给他们的福利房被拆,开发商给了他们一套房子,他们才有机会在房价日益上涨的武灵市有了一个安身之所,要不然就冲他们的工资水平,想在房价五千多一平米的武灵市购买一套商品房,就算是把他们剁碎了,论块儿卖,也买不起。
在郑立家吃完饭,刘士卿就告辞了。回到家中,刘士卿琢磨着该如何整治周雨鹏,如果用暴力手段的话,刘士卿一是不懂什么拳脚,二是周雨鹏的老子可是县一中的校长,周雨鹏要是被打了,县公安局还不得在第一时间快速破案啊。自己的父母一个是小公务员,一个是老师,没有什么人脉,要不然援藏这种苦活累活也轮不到他们。
想来想去,刘士卿没有什么主意,便打开有一个多月时间没有打开的29寸大彩电,这台电视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甚至连纯平都不是,又笨又占地方。
随手拿着遥控器,胡乱的调台,突然新闻频道的一条新闻引起了刘士卿的注意,这条新闻,刘士卿中午在面馆吃面的时候,已经看过了,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执行主任发表的谈话。
刘士卿眼睛突然一亮,连忙关掉电视,打开了手腕上的信号接收器。顿时一个全息投影的浏览器出现在刘士卿面前,同时出现在刘士卿面前的还有一个全息触摸式键盘,这也是信号接收器为了适应刘士卿的使用习惯,其实刘士卿用脑电波就可以控制信号接收器了。
刘士卿先是链接上未来的互联网,打开一个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沙漠治理,然后敲下了回车键。顷刻之间,无数的数据流出现在刘士卿面前,全息投影上罗列了数以万计的条目。
刘士卿打开第一个网站,该网站的名字让他很是惊讶——地球母星古代科技网,简称古科网。这是未来世界,一群热爱考古的科学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出来的一个专门用来展示地球古代科技的网站,当然这个古代是对六七百年后的人来讲的,对刘士卿来讲,却只能算是现代甚至是未来了。
在沙漠治理这个版块儿中,刘士卿很顺利的寻找到了沙漠治理的方法,不得不说地球人还是很聪明的,当他们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时候,总是会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刘士卿在古科网中看到,大概在2060年之后,各国政府加大了对沙漠治理的投入,尤其是中东国家,石油开采殆尽,不甘心坐吃山空的中东国家联手,以百亿美元的巨额悬赏,公开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征集沙漠治理的良方,之后没过多久,便逐渐有科学家寻找出来一些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沙漠治理这点上,可以看到不同科学家因为思维的不同,而探索出来不同的解决方案。刘士卿翻了一会儿,脑袋便不由的大了起来。古科网上的资料非常的丰富、详细,就是有太多的专业术语以及数字了,刘士卿简直就像是看天书一样。
强忍着不适,刘士卿翻阅着这些资料,在他脑袋快裂开的时候,刘士卿找到了一片勉强能够看懂的论文,这是一位植物学家利用地球现有的沙漠植物,以杂交为主要手段,然后配以基因科技,从仙人掌、沙棘、沙拐枣、胡杨等多种沙漠植物中,提取有效的基因,随后经过一系列的手段进行处理后,最终培育出一种特别适合沙漠地区生长的全新植物,那位植物学家将这种新植物命名为沙杨。
刘士卿毫不犹豫的把这篇论文复制了出来,仔细的从头过滤了几遍后,刘士卿嘿嘿一笑,“周雨鹏,你就等着倒霉吧。”
刘士卿找了一个旧衣服,穿上,又弄了顶旧帽子,装在塑料袋里,出了家门,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刘士卿把旧衣服、旧帽子穿上、带上,把帽檐拉低,遮住了自己多半张脸,然后刘士卿又在街边的一个小摊上,花十块钱,买了一副能够遮挡住自己多半张脸的墨镜。
刘士卿记得同学说过,在武灵市有一些黑网吧,上网比较便宜不说,而且没有什么监控设备。刘士卿跳上了一辆公共汽车,饶了小半个武灵市,刘士卿从公共汽车上下来,穿街走巷,果然在一个小胡同里面,找到了一家黑网吧。刘士卿带上墨镜,然后又把帽檐使劲的往下拉了拉,然后就进了网吧。
“老板,我上网。”刘士卿事先往嘴里塞了个小核桃,说话的声音有点含糊。
“一小时一块,你上多长时间?”黑网吧的老板问道。
“先上一个小时吧。”刘士卿拿出来一个钢镚儿。
“23号机。”黑网吧的老板对刘士卿的装扮熟视无睹,他可是每月都交保护费的,一般没人敢来这里闹事。
刘士卿坐到23号机旁边,打开电脑,把古科网上的那篇名字叫做《沙漠植物改造与培养》的论文,利用信号接收器的无线传输模式传输到了面前的电脑上。信号接收器的这种功能不需要有配套的设备,只需要在一定距离内,就可以对目标电子设备,实现有效的控制。
在一家门户网站上,利用周雨鹏的名义,注册了一个电子信箱,然后把美国科学杂志的电子信箱添加在联系人名单之中。之后,刘士卿在把那篇论文进行了简单的编辑,特别是把其中非常关键的两步给删减掉了。
随后,刘士卿模拟着周雨鹏的语气,写了一份简短的信,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把这篇论文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了美国科学杂志的电子信箱中。
第012章 睡眠学习模式
第012章睡眠学习模式
(收藏490,新书榜排名第44位,在没有推荐的情况下,涨到这种程度,都是大家对骑兵的支持,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
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science》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science》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science》杂志的宗旨。在全球,《science》杂志的主要对手为英国的《nature》杂志。
刘士卿不敢肯定《science》杂志一定会发表借由周雨鹏的名义发表的论文,但是根据他在未来世界互联网中查到的资料,那篇《沙漠植物改造与培养》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不容置疑,正是因为这篇论文的出现,地球沙漠化的势头才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随之沙漠化面积逐渐减少,最后沙漠全部被地球消灭掉了。据说沙漠全部被消灭后,还有一些国家刻意的制造了一些沙漠出来,开发成了旅游胜地,大赚一笔。
刘士卿只能假设《science》杂志名副其实,编辑们能够慧眼识珠,把这篇论文公开发表,只要这篇署名为周雨鹏的论文发表,周雨鹏就只等着倒霉吧。
从黑网吧出来后,刘士卿像个地下工作者一样,走大街穿小巷,估摸着不会有人根据街头的摄像头推断出来他是谁之后,刘士卿把旧衣服、旧帽子还有墨镜全部打包,丢到了一个垃圾桶里面。
回到家中后,刘士卿头一次,对信号接收器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
在仔细查看存放于信号接收器内置硬盘中的说明书时,刘士卿意外的发现了信号接收器的几个很实用的功能,一个是下载、实录功能,另外一个则是信号接收器的睡眠学习模式。
前一个功能很好理解,在用信号接收器连接未来世界各种网络的时候,刘士卿可以将未来互联网的网站内容下载到信号接收器的内置硬盘中,在收听未来广播、收看未来电视的时候,可以进行实时录音、录像,甚至还可以预先设定录音录像的时间,到时候信号接收器就会自动调节好,将之录取。信号接收器内置硬盘容量极为夸张,达到了32yb(1yb1024zb,1zb1024eb、1eb1024pb、1pb1024tb、1tb1024gb),而且信号接收器采用极为先进的压缩技术,信号接收器1gb能够存储的信息折算成2012年的电脑存储方式的话,至少也需要用2tb的空间进行存放。也就是说信号接收器的内置硬盘足够刘士卿用一辈子了,或许一辈子还用不完。
信号接收器的睡眠学习模式是通过一种特定的方式,将传输信号模拟为脑电波中的阿尔法波,作用于人脑的皮下中层,直接对人脑进行刺激,将信号接收器的内容传输到人脑之中,当然传输的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也可以是不特定的,需要信号接收器的主人事先对其进行设定。毕竟人与人之间的脑容量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多,有的少,万一填塞大量的资料,把大脑撑爆,把人给逼疯,那就不是研究出来这种睡眠学习模式的初衷了。
这两个功能,刘士卿都极为喜欢,尤其是睡眠学习模式,简直是为刘士卿量身打造的一样,像什么历史、地理、语文、外语、政治等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如果能够转化为信号接收器内部的资料,然后用睡眠学习模式,直接作用于刘士卿的大脑,那样的话,刘士卿不但可以完美的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学习自己更加需要掌握的知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等对于掌握未来科技所必须的底层知识。没有这些底层知识,刘士卿连古科网万分之一的内容都理解不了,更何况信号接收器所能够给他带来的,可不仅仅是古科网中的那点东西。
想到做到,刘士卿马上用信号接收器的网络模式,登陆到现在的互联网中,从一些免费网站中,下载了大量的英文教学电子文档,将之设定为信号接收器要传?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