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23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隆正帝细眸眯起,寒声道。

  “喏!”

  四人拖起瘫软在地的孙诚,押出殿外。

  “张廷玉!”

  隆正帝扫了眼面若寒蝉的百官后,脸上闪过一抹讥讽的不屑,而后沉声道。

  张廷玉不疾不徐出列,躬身应道:“臣在。”

  隆正帝道:“自今日起,汝为户部尚书……”

  见李光地、张伯行等有阁臣名头的文臣都看向他,目光诧异。

  隆正帝忙又补充了句:“此乃太上皇遗诏。”

  百官闻言,不由齐齐抽了抽嘴角。

  更有人心中怒骂一声:无耻!

  大秦制度优渥,君权、相权,也就是阁臣之权,相互制衡。

  按礼,隆正帝是无法直接任命户部尚书的。

  需要由内阁先提选名单,拟定二三人后,再与隆正帝商议,圈定出来。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权相的产生,二来,也可避免昏君之事。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太上皇遗诏……

  太上皇威望隆崇,有他的意思在,内阁自然无不许。

  隆正帝这是在大肆利用太上皇遗诏之事,夹带私货。

  好在,也只有今天这一次……

  实际上,大行皇帝遗诏,本就有默许后继之君为自己打造一个初等规模班子的意思。

  否则,满朝皆前朝大臣,新君难免掣肘难为。

  只要不太过分,直接册立内阁宰辅,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张廷玉再次躬身一应,道:“臣,遵旨!”

  面色依旧不骄不躁,丝毫没有因为年不过三十六,就成为主宰大秦帝国财权,成为计相而得意忘形。

  甚至,眼神还凝重了几许。

  这一幕,让隆正帝极为满意。

  他又道:“张爱卿,朕给你十日时间,你要替朕清理出户部,追缴亏空。最迟七月十日,朕要看到一千万两库银。”

  “哗!”

  群臣再次一阵哗然,不少人面色都苍白起来。

  尤其是户部的几位侍郎、员外郎、主事……

  张廷玉却犹豫了,没有直接应承。

  他之前本就是户部侍郎,哪里会不清楚户部什么情况?

  用一团乱麻来形容都是轻的,而且,腐蚀利益团体相互交缠,根深蒂固。

  浩瀚如烟海的账目,混乱不堪,繁杂无章。

  从何处去理都难有个头绪。

  即使是他,之前在户部都仅能自保,处理好分内本分事。

  倒不是说他没能力解决户部,只是短短十日,实在太短了些。

  见张廷玉没有立即答应,性格急躁的隆正帝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理解张廷玉的难处,便道:“朕派一队黑冰台缇骑于你手下听用,不用畏事,不管涉及哪个,胆敢侵吞国孥不还者,你都可追查到底。

  三品以下,不用上奏,即可先拿入大牢!”

  “轰!”

  文武百官彻底震动了。

  这就要开始下狠手清算了么……

  有人想要反对,可是,再一想,隆正帝是打着为大行皇帝送灵筹措银子的招牌。

  偏生不好反驳。

  只能让人强咽下这口气……

  而张廷玉本人也震动莫名,目光激昂的看着对他期以厚望的隆正帝。

  这等信任,不说旷古未有,但也绝对称得上是隆恩浩荡了。

  君以国士相待,臣敢不粉身碎骨相报?

  张廷玉这次没有再躬身,而是撩起官袍前摆,斩钉截铁道:“承蒙陛下隆恩信任,臣又岂敢惜身,必当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万死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隆正帝闻言极满意,声音温和了许多,道:“爱卿平身,朕是让你清除腐吏,追缴库银,又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何须万死?

  你放心,大胆放手的去做。

  若有哪个不服抗命,你自有缇骑相助。

  若是有武勋宗室,你也可寻忠怡亲王,他会助你一臂之力。”

  “臣遵旨!”

  张廷玉不是拖拖拉拉的人,谢完后就起身,面色肃穆的归位。

  隆正帝见之,“嗯”了声,又满意的点点头。

  这一幕,让无数人看之艳羡。

  这才是国朝第一信臣哪!

  怎么做怎么入眼……

  李光地则和身后的张伯行先一起看了眼不骄不躁老成持重的张廷玉,又对视了一眼。

  两个老相相视一笑,显然也都极满意。

  后继有人。

  然而,有人却不服气。

  狗日的,脏活儿累活儿危险活儿都交老子干,升官发财都给了那书生。

  “呸!”

  贾环气不过,不屑之极的小小啐了口。

  然而他这个小动作,又岂能逃过龙椅上隆正帝的眼?

  隆正帝的脸登时就黑了下来……

  而站在贾环一旁的叶道星,久闻贾环大名,而从未得见。

  昨夜一见,本以为之前听闻有误,分明是一位杀伐果断的小枭雄。

  可此刻再看地面金砖上的唾沫星子……

  叶道星一双鹰目中目光古怪。

  他开始相信其子叶楚对贾环的评价了:小刁民!

  隆正帝目光喷火的瞪了贾环一眼,见他死猪不怕开水烫,耷拉着一张木然的脸站在那,虽一时气急,却也没法子。

  而下方百官见他脸色陡然黑下来,还以为他要继续清算清洗,一时间人心惶惶。

  李光地等人也微微皱起眉头来。

  毕竟新朝第一天,吃相太难过,绝非好事。

  朝廷运转,总需要官员。

  好在隆正帝也不傻,虽然他真心恨不得一日扫尽朝堂上的这些魑魅魍魉,还一个清明世界。

  可他终归还是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朝堂上的稳定,同样重要。

  因此,暂时拿下一个户部尚书,杀鸡儆猴,已经足够了。

  不过……

  文臣这边既然已经动刀,武臣这边,也要趁机一动才好。

  毕竟,过了今日,他再想动人,就要开军机阁议事。

  而他虽然贵为帝王,按规矩也不能直接插手军务,以防外行指挥内行……

  念及此,隆正帝眼睛一眯,看了眼贾环后,对武勋行列沉声道:“之前宁国侯贾环让苏培盛告诫朕,说,朕既让忠怡亲王当了总理王大臣,就该收了他的军权。

  因为军政分离,乃是国之良策,大秦万世之基也。

  朕思量了番,也有道理,朕纳了他的谏言。

  忠怡亲王就暂罢署理蓝田大营之职吧,交由……太尉叶道星负责。”

  “陛下您这不是……”

  贾环闻言脸色是真难看了,就要站出列反对。

  当个挂名太尉也就罢了,可当八大军团之一的大将军,无铁血战功,如何能够服众?

  那赢祥当年好歹跟随太上皇打过仗,单独领过军立下过大功。

  勉强凑个署理蓝田大营还说的过去。

  这叶道星算什么?

  可是,没等他开口,就被后面的牛继宗压低声音喝住了。

  今日隆正帝正位成功,又有太上皇遗诏在手,连户部尚书都能捉拿下狱,换一个军团长,虽然过分,但军方若将隆正帝亲政以来第一个军务旨意就反驳回去,未免太过难看。

  因此,他喝住了面色难看的贾环。

  不过,牛继宗也是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人了,岂能就此作罢?

  他喝住贾环后,出列躬身道:“陛下此议大善,只是……若叶太尉掌蓝田大营,则不可再兼御林军大统领之职,否则内外兼制,非为臣之道。”

  此言一出,叶道星鹰目中瞳孔猛然收缩。

  他麾下五千重甲铁骑,绝对是大秦战力第一的一支兵马。

  若在平原上冲锋起来,五千重甲破五万轻骑,破十万步军,易如反掌!

  且这五千重甲铁骑,乃是其一手调理出来的心腹兵马,他若就此丢失,纵然得了蓝田兵马,也得不偿失。

  可是,他还没法反对,否则便有视御林为私兵之嫌。

  叶道星面色顿时难看起来。

  好在,隆正帝极为厚待他这位宣力功臣,犹豫了下,道:“牛爱卿此言有理,不过……朕一向以为,叶爱卿所练那五千重甲铁骑,终年留守在宫中守卫,着实太可惜了些。

  守卫宫禁,何须此等雄兵?

  若朕为明君,得民心,纵然只用贾环麾下那些无甲兵马,亦能守得朕安。

  若朕如桀纣,纵然再有十万重甲铁骑,也难守天下。

  所以,这五千重甲,就划拨入蓝田大营,交由太尉继续掌管吧。”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叶道星当真欣喜若狂,被牛继宗摆的这一道,竟就这样被隆正帝给破解了。

  当即跪下,以大礼参拜君恩。

  隆正帝见之,细眸微眯,不动声色道:“太尉请起。”

  “谢陛下!”

  叶道星再起身后,身上的气息愈发犀利了。

  他站着不动,脑袋却转过身来,看了牛继宗一眼。

  此等景象,让不少人心中一惊。

  此人竟是鹰视狼顾!

  莫非,是司马仲达之流!

  牛继宗目光阴沉的与叶道星对视一眼后,轻轻哼了声。

  温严正随即出列,躬身道:“陛下,若叶太尉掌蓝田大营,且带走五千重甲铁骑,谁人可入御林,为御林军统领?此非小事,陛下尽早当抉择之。”

  隆正帝闻言,点点头,道:“温爱卿言之有理,朕之意,调五千京营兵马,入宫城,由……岳钟琪出任御林军统帅。”

  此言一出,连温严正的脸色都难看了起来。

  施世纶出面,道:“陛下,京营提调九门,缺口五千,从何处来补?”

  此言一出,荣国一脉一干大佬无不面色严厉,目光深沉的看向上首。

  打定主意,如果隆正帝得寸进尺,要从灞上大营抽调兵马,那么他们便动用军机阁之名,拦下这几道调令!

  行平衡之术他们没意见,但前提是叶道星要真刀真枪的从战场上搏出战功来。

  靠这种方式来平衡,还用得着你隆正帝来出手吗?

  连太上皇都讲规矩,从长城军团中简拔出一个立下大功的方南天,并以长城军团为摇篮,用战功培养出一系列将军来平衡荣国一脉。

  你一个初掌大权的“新君”,就这么异想天开。

  若是让你得逞,下一步你直接将军机阁拆了算了……

  幸好,隆正帝见好就收,道:“京营缺口,就从……蓝田大营中抽调吧。”

  此言一出,众军头大佬们,面色总算和缓了些。

  而叶道星也没怎么反对,能将那五千重甲铁骑继续调到麾下听用。

  他心里已经说不出的激动了,对隆正帝满满敬意……

  至于蓝田大营的那五千兵马,对他来说,有则好,没有也无所谓。

  虽然外面将蓝田兵马的战力夸耀成天下第一强兵,可在叶道星看来,远不如他麾下的黑甲铁骑。

  因此,他也没怎么在意。

  如此一来,隆正帝的意图,踩着荣国一脉的底线,通过了……

  ……

  “收营!!”

  慈宁宫前,贾环面如锅底,厉喝一声。

  韩大等人见之纳罕,但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好队伍后,看向贾环。

  贾环厉声道:“全体都有,目标,神京城西,渭河码头,跑步,走!”

  喊罢,他一个堂堂宁国侯,竟然率先在这座威严的皇城中,撩开膀子奔跑起来。

  周围或远或近的无数双眼睛看到这一幕,差点没惊掉下巴……

  然而韩大等人却没有丝毫耽搁,纷纷厉喝手下队伍:“跟上,快,跟上!”

  而后,一千五城兵马司兵马,便跑动起来,朝在前面奔跑的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