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88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只是,一直在前头照顾的薛家姐姐却拦住了她,说换她来做……

  她不想违逆她,也愿意看到薛家姐姐能如同她一般的对待三爷,所以便让她行事。

  可是,她并非没有心……

  ……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后,在众人望眼欲穿中,黑色小门再次打开,面色苍白的贾环被公孙羽搀扶着,走出这扇小门。

  不过,让大家失望的是……

  怎么,他眼前的那条可恶的黑布,怎地还在?

  不是说换眼之术非常成功吗?

  “老祖宗?”

  贾环苍白的脸上浮起一抹微笑,轻轻的唤了声。

  众人闻声,这才惊醒过来,忙围上前来,上下打量起贾环。

  贾母看着他苍白的面容,再想起白荷方才的话,贾环的身子竟不能被麻沸散入麻,他是生生受了剜眼之痛。

  顿时心生疼惜,抓起贾环的手握在手心,连声道:“环哥儿啊,你受苦了!”

  贾环摇了摇头,笑道:“不苦,老祖宗忘了,孙儿是武人呢,以前什么样的苦没吃过?这次也不算什么……”

  贾母闻言,摇头道:“那哪里一样,这是眼睛哪,你又生受着……

  环哥儿,你的眼睛不是好了吗?怎么还蒙着这个……”

  贾环笑道:“老祖宗,哪里就那么快就能好。

  不过公孙姑娘说了,大概三日,这黑布就能取下来了。

  到时候,孙儿就又能看到老祖宗和家里的姊妹们了!

  嘿嘿,真好……”

  “是吗?

  哎呀!那可真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我……我……呜呜……我的孙儿啊!

  你的眼睛终于又能看到了!”

  贾母再三确认后,喜极而泣,语无伦次的抱着贾环大哭道。

  这会儿,家里的姊妹们也再不用强忍了,见贾母都流起泪来,一个个也都跟着哭了起来,泪眼巴巴的看着贾环,面色激动!

  终于可以肆意的发泄这一天来,大喜大悲,紧张、焦躁、高兴的情绪了……

  贾环一边拍着贾母的背,一边笑道:“老祖宗,别在这流泪啊,仔细冷风吹着,咱们都回去进屋说话吧。

  劳老祖宗和家里姊妹们在这守了一宿,孙儿心里又心疼又过意不去。

  如今既然孙儿已经好了,大家伙儿就别在这儿喝冷风了,好不好?”

  贾母闻言松开贾环,点点头,接过鸳鸯的帕子擦着眼泪笑道:“对对,环哥儿说的对,咱们都回去!

  都冻了一宿了,一个个的多咱功夫受过这罪?

  再吹冷风,就要吹出毛病了,我也真是高兴的糊涂了……

  对了,环哥儿,你可得好好谢谢公孙姑娘,她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哪!”

  贾环闻言,点点头,笑道:“孙儿省得。”

  贾母闻言,看了眼面色淡淡,有些疲乏的公孙姑娘,又对贾环道:“你还要好生谢谢你姨妈!她也一直跟着我们在这里守着,你宝姐姐为了不让你咬到舌头,把手放在你嘴里,让你咬着,都咬出血了!

  刚刚出来,没说两句话,人就昏了过去,手还在一直滴血,被送到天香楼去歇息了。

  环哥儿,你以后,可要好生对待她,不能辜负了她,记住了吗?”

  贾环闻言,心中微微讶然,眉尖轻轻一挑,不过面色不变,笑道:“孙儿记住了……”而后又对薛姨妈道:“谢谢姨妈关心。”

  薛姨妈笑道:“这算什么,都是一家人……

  只要环哥儿你的眼睛能好,我们就是在这再等三天三夜,也乐意!

  你宝姐姐做的事,也都是她的本分,不需你记挂。”

  贾环呵呵笑道:“哪里能如此……姨妈,老祖宗,咱们回去吧。”

  贾母闻言,连连点头。

  另一边,抬来两抬软轿,贾母上了一顶后,薛姨妈却让贾环上另一顶。

  贾环笑着婉拒后,众人一起劝薛姨妈上了另一顶软轿,众人朝天香楼走去。

  待远远的看到贾府一干内眷都离开后,李万机等人才匆匆赶来,进入药室,从里面抬出了钱启的身子,收敛到一具早已经备好的上等棺木里,又匆匆抬了出去。

  抬到后街钱启家的宅子里,那里灵堂已经布置妥善。

  之前进药室时,钱启又回光返照了一次,提了最后一个要求,他说,他一辈子都没风光过,想死后能有一场风光大葬。

  贾环答应了他……

  第五百六十二章 羞也不羞

  宁国府,天香楼。

  香气迷人,暖意盎然。

  贾府众人,似乎到了今日,才开始过年。

  一个个闺阁小姐们也不讲究笑不露齿了,嘴巴都没合拢过。

  连侍候的丫鬟婆子们,也都面带喜色。

  可不是嘛,这一会儿功夫,贾母就赏下来几回大赏了。

  在这种大户人家里做仆婢,那点子月例银子倒成了小头,逢年节时的赏钱却成了大头。

  只是今年过年时的气氛压抑,所以贾府老太君和一干主子们没有像往年那样大方出手,抛洒银钱。

  她们本还觉得可惜……

  却没想到,今日夜里,虽然操劳了一宿,可主子们不仅把之前的都补上了,还额外多了许多。

  因此,她们一个个也都乐开了怀……

  贾母坐在主座上,笑的合不拢嘴,手里一直抓着贾环的手不松开,让他坐在她身边,不住的端详着。

  其实贾环现在与平常没什么两样,眼前还是蒙着那条黑布条。

  可是在贾母和众人的眼中,却已然大不相同。

  “好,真好!”

  贾母不断的喜道,又转头对同样喜颜满面的薛姨妈道:“姨太太不知,当日环哥儿回来后,虽然说了那么一大通话,将我们都安抚住了。

  可是到了夜里,睡着睡着我就感觉不对了。

  寻思着,若真如他说的那样,只要两三年就好,他之前遇到他娘时,定然不会流泪。

  而且,他也只会将时间往短里说,不会有什么两三年不定的说法。

  这样一想啊,我的心就乱成了一团麻,再也睡不着了。

  偏又不敢直接问,心里还抱着一点念想,想着万一是真的呢?也说不准!

  万一一问,再把这点希望给问没了,倒是我的罪过了。

  再后来,先荣国托梦指责我,我才终于确定,环哥儿的眼睛是不成了……

  哎哟,我的心啊,疼的真是快碎了……

  心里想着,贾家三十年来,好容易才出了这么一个争气的,能扛的起贾家门楣的,怎么就害了眼睛呢……

  我当时寻思着,我就是死,都没颜面去见先荣国,去见荣宁二公,去见贾家的列祖列宗啊!”

  说着说着,面色悲痛的贾母,又红了眼圈。

  众人似乎也都陷入了之前难过的回忆中,跟着红了眼圈,王熙凤都唏嘘不已……

  薛姨妈跟着叹息了两声后,又换上欢喜的脸色,劝慰道:“可见,是老太太心诚则灵,保佑了环哥儿能早日复明。

  如今多好,马上就要又能看得到了!

  这是喜事,大喜事!

  老太太当高兴才是!”

  贾母闻言,连忙接过鸳鸯的帕子,擦拭掉眼泪,连连点头笑道:“姨太太说的是,是我的不该……

  对了,宝丫头如何了?公孙姑娘还没出来吗?”

  一直在一旁忙上忙下,服侍完老服侍小的尤氏闻问后,忙走过来笑答道:“老太太,方才宝姑娘被扶来后,见她累煞了,就被秦氏接到她闺房里去歇息了。

  方才公孙姑娘也被引去那里,想来也快……

  哟!瞧瞧,她们两个都出来了!

  哎哟!宝姑娘怎么不多歇歇?瞧你的脸色白的让人心疼。

  这般着急出来作甚?”

  尤氏高声笑着,上前两步迎了过去,扶住薛宝钗嗔道。

  薛宝钗面色虽然依旧苍白,却已经浮起了笑容,她谦逊地笑道:“大嫂子太客气,哪里还用的着扶,不过是一点小伤罢了,不值当……”

  尤氏却连连笑道:“值当,怎么不值当,太值当了!

  你现在可是我们贾家的大功臣哩!老祖宗,您说是不是?”

  贾母点头笑道:“自然是这个理儿……”说着,又对满面笑容的薛姨妈道:“她们妯娌间倒是合拍!”

  薛姨妈却摇头道:“宝丫头性子古怪,都是尤氏宽容让着她。”

  贾母连连笑道:“姨妈话太偏,话太偏。”

  说着,招招手,唤过了满面娇羞的薛宝钗,方才的妯娌之言,对她的冲击还是有些大。

  贾母先看了看她重新包扎起的手,怜惜了两句,而后又笑道:“这孩子,还害羞!

  虽说往后这几年你还跟着你妈住,可到底已经定了大义名分。

  往后啊,这宁国府,才是你的正家哩!

  你妈那里,反倒是你的娘家了!呵呵!

  你尤大嫂子不就是你的妯娌吗?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对不对?”

  薛宝钗本就肌骨莹润,容貌丰美,这一羞,更平添了几分颜色,也愈让向来以貌取人的贾母感到满意。

  薛宝钗虽然含羞粉面,却还是落落大方的点点头,轻声道:“老祖宗说的是。”

  贾母闻言哈哈大笑道:“好!好!”说着,又转头对满面笑容的薛姨妈道:“我就喜欢宝丫头这一点,举止娴雅,偏又行为豁达。是个好孩子,是个好孩子!”

  薛姨妈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劝道:“老太太快莫再夸她了,不过一个丫头,哪里值当老太太这般夸赞,她哪里受得起?”

  贾母却护上了,不依的嗔道:“姨太太不能这么说,如今,宝丫头正经是我的孙媳妇哩!你这般说她,我可不依!”

  说罢,和薛姨妈一起高声笑了起来。

  堂上多有附和笑出声的,倒是掩下了林黛玉哼出的声音……

  王熙凤在一旁凑趣道:“老祖宗,我可提前说好了,您这不能有了新人笑,就忘了旧人哭!

  薛妹妹是您孙媳,我和两个大嫂子也是呢!

  怎么就没见过您这样护着我们?您这心也忒偏了些吧?”

  贾母闻言,愈发笑的大声,指着王熙凤笑骂道:“你若有你这姨表妹这般稳重,我也不让人欺负你!

  可如今,满府里就数你最高声,连我你都敢顶着犟嘴!

  你不欺负别人去就是好的了,还让我给你做什么主?帮你去欺负别个吗?”

  众人闻言大笑。

  笑罢,尤氏忽然开口道:“老祖宗,既然已经定了名分,怎地薛妹妹还跟着姨妈住?

  她应该搬过来才是啊,我这边揽着一大家子事,她若过来,既可服侍三爷,我也能撂手歇息了!”

  此言一出,房间内一静,林史二女都变了脸色,目光微冷的看向尤氏……

  贾母闻言,眼神在尤氏脸上打了个转,只看的尤氏心里突突的跳。

  尤氏只觉得心里那点小心思再也瞒不过这个老太太,心里紧张,不过面上却一直挂着笑脸。

  她并没有恶意,只是担心……她日后的处境罢了。

  贾母看了她两眼后,点头笑道:“还不是因为你环兄弟怜香惜玉?

  一来,他自己年纪还小,身子还未长成,又在孝期,现在还不好圆房。

  二来,也是怜惜宝丫头年纪也幼,太早离开姨太太怕是会舍不得。

  而且你姨妈若一个人住,难免清冷寂寞。

  所以,他决定,干脆让宝丫头跟着姨妈多住两年,反正都在一个府上,那么亲近,都是一样的。”

  尤氏闻言,连忙笑道:“哎哟哟,这可真是难得的心思。

  我一直以为,三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