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守的是家礼,不是国礼。不然的话,连老祖宗都敢不敬,这样的媳妇,孙儿是说什么都不会要的。”
贾母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和煦了,看着贾环道:“就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至于云儿……”
“嗯?”
众人的眼睛刷的一下更亮了。
云儿?
这里面还有云儿的事?
贾环苦笑一声,看着贾母道:“老祖宗,你快别说了,哥哥姐姐面前给孙儿留点颜面吧。”
“噗嗤!”
看他青肿的猪头一样的脸上那怂样,李纨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王熙凤在一旁出馊主意:“三弟中意的原来是云儿那丫头?难怪……那也不难啊,三弟,你是一等子爵,等日后再升了伯,就能再立两个平妻。等娶了郡主后,再娶云儿做平妻不就是了?”
贾环皱眉苦笑道:“二嫂,云姐姐是正儿八经的侯门大小姐,还是老祖宗的亲侄孙女,比林姐姐都差不了多少了,哪有你这样的……”
王熙凤理直气壮道:“咦?那又怎么了?别说是侯门小姐,如今连皇孙女都赶着往咱家里进。再说,平妻那也是要得朝廷诰封的,又不比别人差,这有什么的?”
贾母闻言,居然缓缓的点了点头……
贾环实在受不住了,尤其是在同龄人那一双双善意的嘲讽目光下,破天荒的居然脸红了:“哎哟我的老祖宗诶,咱们能不能别当着哥哥姐姐们的面儿说了?孙儿也是脸皮薄的人,会害羞的!”
“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无不捧腹大笑。
尤氏和秦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表现的贾环,一边掩口大笑,一边眼神炯炯的看着贾环。
尤其是秦氏,那一双似乎是水做的美眸,轻轻的注视着贾环,那份风情,当真让她身旁的尤氏侧目……
贾环已经不是三年前的矮小瘦弱模样了,已经长的比当初的贾蓉还要壮实了……
一屋子人正说着话,楼外就传来了一道清爽的笑声。
“哎呀,你们这么早就来这边耍子来啦?偏偏不等我!定是环哥儿使的坏,早早的接了老祖宗过来,不等我,我今儿是再不能饶过他哩!”
话音刚落,一道身形挺拔的身影笑着闯入,不是大家刚才正议论着的史湘云,又是哪个?
“老祖宗!”
进来之后,史湘云先是笑嘻嘻的跟贾母请了安后,却忽然发现,姊妹们都神色怪异的看着她。
“你们都看我做什么?我脸上长花儿了?”
史湘云不满的直言问道。
还好是史湘云,要是换个心思敏感些的女孩儿,此刻不说眼泪往下掉,起码也得面色涨红,要不就悄悄打量自己的衣裳头饰是不是出了笑话。
可史湘云才不会,她自信自己没错儿,有错儿的自然是大惊小怪的人。
见众人只是笑,她也不在乎,走到贾环跟前,拍了一把贾环的肩,坏笑道:“老三,昨儿又到哪里偷东西去了?这是被人逮住后揍的?”
贾环有些心虚的讪讪一笑,道:“云姐姐,你……你怎么知道?”
没准备偷东西,准备偷人来着。
史湘云闻言却是一怔,看了看贾环脸上的青肿不似作假画出来的,还动手捏了捏,在贾环呲牙咧嘴中看向大家,皱眉道:“不是说他的坏毛病已经改了吗?怎么又犯了?”
“噗嗤!”
“哈哈哈!”
王熙凤等人带头大笑,满屋子里都是笑容。
贾母却没有笑出声,只是带着微笑,上下打量着她这个娘家亲侄孙女。
不错,倒是和贾环挺配。
为人也大气,不会畏畏缩缩的小家子气,上不得高台。
听说,那明珠郡主就是这样儿的……
难道还真是一家人的缘分?
不过,这话现在不好说开,不然日后相处起来极为不自在。
贾母看了王熙凤一眼,王熙凤笑着点点头。
其他人其实也大都明白,这种事不能当着当事人的面儿说。
至于贾环……
脸皮太厚,没关系。
“行了,人也到齐了,咱们就去园子里逛逛。环哥儿前儿说,他使人淘换来一些大螃蟹,咱们今日就吃着螃蟹,吟着诗,饮着桂花酒,好好高乐一日。你们的三弟啊,本事大的很,今儿咱们甭跟他客气,都听到了没有?”
贾母故意恶狠狠地说道,众人岂有不凑趣的?
在王熙凤的带领下,不住的打趣着面色苦瓜似得贾环。
如今王熙凤也算是摸着贾环的脾性了,只要不触了他的规矩,那怎么和他开玩笑都没事。
贾环不仅不会恼,反而会觉得一家人亲切。
当然了,要是触犯了他的规矩……
三年前贾环的那番警告,至今仍让她感到胆寒,她也早早的断了放印子钱的营生……
说到赋诗,贾宝玉来兴趣了。
要是论习武,那他拍马难及贾环万一。
可论到吟诗作对,哼哼,也该叫这竖子见识见识宝二爷的手段了!
贾宝玉和王熙凤一左一右的搀扶着贾母,他道:“老祖宗,今儿咱们做什么诗?”
贾母笑道:“今儿来赏菊,自然是做菊花诗。”
贾宝玉喜极,笑道:“极是极是,老祖宗说的极是!哼哼,老三,这下该你遭殃了吧?”
贾环也不恼,仰着一张猪头脸,混不在乎的乐呵呵道:“不怕,不就是喝酒吗?小弟我的酒量好着呢!喝的兴儿起了,就跳这河里,给老祖宗摸条鲤鱼儿上来,讨个喜庆!”
贾母笑的极为开心,不是因为贾环的俏皮话,而是对于他能这样待贾宝玉。
李纨、王熙凤并林黛玉、史湘云等人,都满脸笑容的看着贾环。
心怀开阔的人,总是能得到大家的欣赏和喜欢。
众人来到西北角一处傍水而建的亭轩内,这亭轩建在水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
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搀紧贾母,口里说道:“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
等入了小轩内,早有婆子在石椅上铺好了大髦和褥子,又在众人进来前规矩的退了出去。
贾环抱着小惜春随着贾母进来后,笑道:“大嫂,老祖宗帮咱们调理的人比前头强多了吧?”
尤氏对贾母笑道:“可不是?到底老太太还是心疼亲孙儿,先头就不肯借人帮我们这边调理一番,弄的竟让人看了笑话去!”
贾母乐意听这话,笑的极为开心,正要开口,忽然外面传来呼唤声:
“老太太,太太让我来传话儿,说姨太太并哥儿姐儿合家进京并到门前下车了,太太问老太太,要不要让他们过来请安?”
……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好的初印象
听到外面传来的话,王熙凤脸上明显一喜,然后看向贾母。
贾母脸上依旧带着笑,不过却浅了些,她淡淡的道:“看来今天是玩不起来了,哪有让客人来拜见主人呢?咱们得去迎迎亲家太太。”
贾环忽然笑道:“老祖宗,您这辈分那么高,您亲自去迎,才让薛姨妈不自在呢。要不这样,让两位大嫂并姐姐妹妹们在这里陪您,二嫂子、宝哥哥还有孙儿,作个代表,替您去迎迎?刚好迎到咱们这个园子里来,轻轻松松的看着风景,吃着螃蟹宴,也算是给薛姨妈接风洗尘了。”
王熙凤闻言面色微变,不过看了看贾母的脸色,又悄眼打量了番贾环的面色后,也劝道:“老三这办法想的比我还周到呢,老太太要亲自出门去迎,姨妈心里必定是难安的,日后还要长久相处呢,反而不好。就由宝玉和三弟,和我一起做个代表,代老太太去迎迎就是,老祖宗您看呢?”
贾母思量了番,也就顺势点了点头,应下了。
贾环嘱托尤氏道:“大嫂,老祖宗和姐姐妹妹这里就劳你多照应着了。”
尤氏笑着应道:“哪里还用三叔叮嘱?”
李纨也不乐意作色道:“三弟,怎么只叮嘱珍大嫂?我这个大嫂子不管用了吗?”
贾环面作不悦道:“弟弟正恼着呢,大嫂你不说我也要和你在老祖宗面前评理。”
李纨本来是玩笑话,可听贾环这么一说,顿时一怔,随即问道:“我可是哪里得罪了三弟?”
贾环闻言,顿时装不下去了,李纨实在是……太老实。
见贾母也皱眉看他,贾环连忙笑道:“不过是和大嫂子开个玩笑罢了,是这样,我见今儿大伙儿都来了,这般热闹,偏偏兰哥儿不到,心里着实对大嫂子有一点点子小意见,提不上得罪!”
李纨暗里松了口气,然后笑道:“兰哥儿明儿学里还有课业,所以就留在家里做功课了。不过他知道你这个三叔惦记着他,必是极高兴的。”
贾环叹息了声,不答李纨,而是对贾母道:“老祖宗,不是孙儿多事。只是,兰哥儿今年才多大一点子,身子骨都还没成型,这般苦熬,终究不是个办法!”
贾母闻言,点点头,看着李纨道:“你也听到了?别人说了多少遭了,你都听不进去。环哥儿现在也这般说,你仔细想想,该怎么做?”
王熙凤等的有些不耐烦了,笑道:“要我说大嫂子忒也老实了些,三弟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要是换了我,早就顺着杆子往上爬上去了,直接将兰哥儿的前程交他手里,再也不会管了。反正他们是亲叔侄儿,比父子也不差。如今三弟愈发生发了,难道还照看不了一个亲侄儿?”
众人闻言大笑起来,贾母也喜滋滋的,她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家族和睦。
只有李纨绯红了脸,倒不是羞愧,而是让王熙凤那句“比父子也不差”给激的。
抬眼看向贾环,贾环正微笑着冲她点头,顿时心里怦怦直跳,咬了咬牙,道:“既然三弟这般说,那我再也没话说,兰哥儿日后就交给三弟了。”
贾环哈哈大笑道:“只要他有一个好身体,其他的都不打紧。他再顽劣,我也能将他调理成才。何况,兰哥儿被大嫂教导的那般懂事听话。好了,不说了,再说下去姨太太怕是要进门了。”
……
尽管是迎客,可女眷们也没有出二门相迎的道理。
因此,一行人转到了荣禧堂正门前候着。
王夫人站在门前廊下台阶上,瞥见只王熙凤并贾宝玉和贾环三人过来,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
王熙凤见状,忙上前低声解释了几句,并说贾母在园子里亲自招呼接风宴席呢,王夫人虽然明知是假,可面色终究还是和缓了些。
可能,贾环那张青肿脸让她感到舒心了点……
众人没等多久,就见到仪门处过来了三顶轿子。
小厮退下后,由几个健壮的婆子接过手,一直抬到院子里,婆子退下后,数个衣红着绿的光鲜丫鬟迎了上去,掀开轿帘儿后跪下,供应客人下轿。
王夫人等人这个时候也迎了上去。
头顶轿子里,走下一光鲜妇人,看岁数,要比王夫人年轻一些,不到四十的样子。
刚一下轿,王夫人就扑上前,两人拉起手,皆是双目含泪,诉不尽的相思……
在这个年代,年近四十已经算是暮年了。
能够在暮年能与姊妹相会,自然免不了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之后,第二个轿子亦落地,走下来一个姑娘。
年不过十三四,衣着虽不华美,但容貌丰美。
用后世的话来说,极为有料……
略显火爆的身段儿,?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