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22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谁啊?夜了,老爷吩咐了,谁来了也不能开门。有事,明儿请早!”

  门子不耐烦的声音从门后传出。

  不过,从武之人耳目聪灵,还是能隐约听到门后,有人在轻声交谈嘲笑:

  “二少爷料的真准,他果然上门了……”

  “哼,他以为他是谁?还想从中门进!”

  “二少爷,他要是从偏门儿进,就让他进?”

  “进个屁!这里是董家,没他撒野的地儿!”

  “可是老爷那边……”

  “蠢货!拜帖扣在爷手里,你不说我不说,老爷知道他是哪个锤子……”

  “轰!!”

  “啊……”

  门后二人正说到锤子,就看到一个链子锤破门而入。

  将将擦过那位二爷的脑袋滑落,险些唬掉他的三魂七魄。

  “杀人啦!!”

  “有贼人闯入府啦!”

  那门子却是油滑的多,歇斯底里的嘶声喊道。

  “哪里杀人了?”

  “哪来的贼人,好大胆,敢擅闯国丈府!”

  董家门人不多,但也不少。

  只隆正帝掌权后,赏赐下来的仆婢,就有数百人之多。

  皇帝赏赐,不要都得养着。

  所以董家前院里,集中了数十名仆人。

  寻日里被董原压着,不得打着国丈府的名头惹事招摇。

  好不爽快。

  如今居然有不开眼的打上门来,总不能说他们仗势欺人了吧?

  因此一伙子人杀了出来,欲要斩妖除魔!

  看到的,却是一个头戴紫金冠,身着斗牛公服,脚踩金箭朝天靴的贵少年,俊秀的面上带者不羁的微笑,步步入内。

  “贾……贾环,你……你好大的胆子!!敢辱我国丈府!”

  董成面色依旧惨白,眼神夹杂着憎恨和惊恐,看着贾环愤怒道。

  只是声音有些颤抖。

  方才那一锤子,让他平生第一次,感受到离死亡那么近。

  太惊恐了……

  贾环则笑呵呵的看着他,语气惊奇道:“董皇后本侯见过,千古以来,史书上记载的贤后,也不过如此罢。

  董国丈本侯虽没打过交道,却也听说过,他老人家低调知礼,从不肯招摇行事,以免给皇后颜面上抹黑。

  我原道,董家一门皆聪明之人。

  却没想到,到底还是出了你这么个蠢货!”

  “你骂谁?”

  董成也是常年被人捧为少年俊杰的英才,却被比他还小些的贾环,当面斥骂为蠢货,如何不愤怒若狂。

  贾环冷笑一声,不再搭理他,看向庭院插屏前的一干董家奴仆,道:“有认出本侯的吗?有认出的,往里头给国丈爷传个话,就说宁国贾环登门拜访!”

  原本一干蠢蠢欲动的家仆,早在看到贾环时,就熄了出头的念想。

  此刻听他这般说,才恍然想起,要往里头传话。

  几个机灵些跑的快的,疯跑入内。

  董成却变了脸色,眼神怨毒的看着贾环,道:“贾环,这是我董家,你破门而入,还敢见我爹?”

  贾环呵呵一笑,道:“说不得,一会儿还要进宫去见皇后呢……董成,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除了让你自己不痛快外,没一点意义。

  现在本侯当场打杀于你,也不过是拉进宫里被陛下打一通,被皇后骂几年,也就是如此了,你信不信?”

  “我不信!”

  董成红了眼,咬牙切齿道。

  贾环哑然失笑,摇摇头,没和这个蠢货继续废话的心思,负手而立,打量着国丈府的布局。

  相比于贾家贵妃省亲,特意营建起美轮美奂的大观园,董家这座并不宽敞的三进宅第,就显得低调的太多了。

  别说和大观园相比,董家府第,就是和荣宁二府的五进大宅相比,都远远不如。

  这当然与董家原本就非显赫家族有关,但更重要的,应当与董皇后的知进退,对后族的严格要求有关。

  否则,以董皇后今时今日母仪天下的尊贵,以及隆正帝对他的敬重,想要惠及母族,简直易如反掌。

  只是……

  贾环心里忽然有了个不大妙的想法……

  董家那间善德钱庄,这些年来应该也积攒了不少银子。

  可看着董家这座低调的宅院,那么董家那些银子,哪去了?

  “老爷,大爷,就是他!差点杀了二少爷!”

  贾环正寻思着,忽地,从董家仪门处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

  贾环看去,却见几个董家仆人搀扶着一个老者,并一个中年男子,大步走来。

  老者自然便是董家家主董原,而那个中年男子,应该就是董皇后的弟弟,国舅董剡。

  亦是董成之子。

  “祖父,父亲!”

  许是见亲长来,董成又恢复了力气,步履踉跄的跑了过去,一把辛酸泪哭诉道:“那宁侯贾环欺人太甚,打上门来不说,还破门而入,险些杀了孩儿!

  还求祖父和父亲为孩儿做主!”

  董原和董剡闻言,面上满是怒气,再看到正门处破出一个黑洞的大门,脸色更黑了。

  董家是低调,是不招事不惹事,但不代表没脾气!

  到底是后族,若让人就这样欺负到脸上,岂不是连宫里的皇后都跟着没脸?

  这如何使得!

  “贾环,你好大的胆子!”

  董剡厉声道:“我董家从未招惹过你,你怎敢如此欺辱我董家?”

  “就是!欺人太甚!”

  董成煽风点火道。

  贾环不慌不忙的呵呵一笑,对董原躬身拜道:“小子贾环,冒昧登门,又行以此不得已之法,望国丈见谅。

  当然,董家一切损失,贾环必十倍奉还。

  若国丈依旧不解气,只管出手杖责,小子绝不闪躲。”

  董原是个有智慧的,听贾环这般恭顺之言,先是一怔,继而皱眉道:“宁侯,你若想进我董家门,递一张名柬进来便是。纵然一时情急,需要顷刻进门,派人进来通报一声,老朽自然大开中门,亲自迎出。

  为何坏我大门,还险些杀我孙儿?”

  贾环呵呵笑道:“并非小子不敬董家,中午之时,便特意派人递来拜帖,恳请能求见国丈一面。

  只是不想……小子的拜帖,被贵府二少爷给扣下。

  小子叩门求见,也被二少爷指使门子拒绝。

  又因听他们说了些辱骂之言,一时愤怒之下,没控制好脾气……

  鲁莽之处,还请国丈体谅。”

  “你……你胡说!”

  董成见董原厉色看来,登时慌了神,矢口否认道。

  董剡道:“宁侯可有证据?”

  贾环呵呵道:“本侯之言,便是证据。”

  给你解释,是给你脸面,不是真的畏惧你。

  你董家,还做不了贾家的仲裁。

  董剡自然明白贾环的意思,脸色一沉。

  不过董原却是老成的,只看董成的脸色,就知道了真假。

  拦住还想出言的董剡,沉声道:“来人,送成哥儿去跪祠堂。没有我的吩咐,不准放他出来。”

  “祖父!!”

  董成大声一唤,满脸是泪。

  董原却挥了挥手,瞬时,有几个膀大腰圆的仆人,架着董成离开。

  “宁侯,家门不幸,出了顽劣子弟,让宁侯见笑了。”

  董原淡淡的道。

  贾环不介意,呵呵笑道:“不管怎么说,今日都是小子莽撞了。而且……下回入宫,八成要被皇后娘娘教训一顿。

  前儿小子成亲,陛下和娘娘才做了小子的高堂父母,虽然昨日才孝敬给娘娘两车白瓷。

  可若是娘娘知道今日之事,小子怕要倒霉咯!”

  董原听贾环这般一说,脸色好看了许多,道:“这是哪里话?今日分明是成哥儿不对,娘娘最明是非,不会怪到宁侯头上的。

  不知宁侯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呵,瞧我,真是老糊涂了,竟让客人在外面说话。

  宁侯勿怪,里面请。”

  “国丈请!”

  贾环笑眯眯伸手道。

  ……

  于一间并不宽敞的正堂内落座后,贾环打量了番周遭陈设,感慨道:“国丈家真是勤俭持家,由此可见皇后之贤德。”

  董原闻言,面上笑容愈发和善,道:“吾家本非贵族,当守好本分,不可与皇后添恼。”

  贾环摇头道:“董家如今乃后族,尊贵非凡。却依旧守着故色,国丈乃睿智贤人,亦是国朝福分。”

  董原笑道:“都是老朽当做的,比不得宁侯屡立旷世奇功,少年英才。”

  董剡许是听不下一老一小互相吹捧个没完,坐于董原次位,忽然开口道:“不知宁侯今日登门,所为何事?”

  董原也关注起来。

  贾环道:“不知国丈和国舅,可曾听过,小子正筹备银行之事?”

  董原素来不怎么关心朝政,茫然不知,看向董剡。

  董剡却是知道的,他眼睛微眯,点点头,道:“略有耳闻。我听说,宁侯于君前立下军令状,两月内为朝廷筹齐一千万两银子。

  所行之法,便是筹备银行。

  而要筹备银行,就先关停兼并满神京所有的钱庄……

  不知宁侯,可有此事?”

  这话,说的有问题。

  董原虽然年迈,可到底是内务府的老人,怎会听不出里面的名堂?

  银行是什么物什他不知道,但为朝廷筹措一千万两银子,还要关停和兼并满神京的钱庄。

  这不是在明火打劫吗?

  搜刮了钱庄的银子,送给朝廷。

  这算什么?

  强盗吗?

  董原的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看向贾环的目光不善,因为董家,就经营着一家钱庄。

  善德钱庄。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天日昭昭,报应不爽

  “这件事,怕是和国舅爷了解的有些出入。”

  在董原董剡父子防备甚至有些厌恶的眼神中,贾环轻笑道。

  “什么出入?”

  董原沉声道。

  贾环道:“本侯要筹备银行不假,要给朝廷借银子也不假,但却不是搜刮来的银子。

  关停和兼并钱庄,不是因为本侯要用他们的银子借花献佛。

  而是因为,大多数钱庄,都行恶太甚。

  据本侯所知,董家也是经营钱庄生意的。

  当知道,钱庄想盈利,最好的法子,就是放印子钱。

  而放印子钱的,就没有没逼死过人的!”

  此言一出,董原董剡父子面色都变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善德钱庄虽然名为善德,但也没少放过印子钱。

  甚至,也曾逼死过人。

  催账催的急,要收人宅第和田产,总会有想不开的。

  可钱庄却不能因为别人想不开,就不去收债。

  但这件事,毕竟上不了台面。

  “逼的人家破人亡,逼的人卖妻卖女。这种恶事,不仅丧天良,还是犯国法的。

  所以,就算本侯不筹备银行,朝廷也会对这些钱庄下手。”

  贾环淡淡的道,见董家父子面色难看,话锋却攸然一转,笑道:“当然,就本侯所知,董家的善德钱庄,在这方面却是好的多。虽然也有几例人命案子,但那都是苦主自己想不开,寻了短见,却和董家无关。”

  “呼……”

  轻轻的呼出口气后,董家父子的脸色好看了些。

  董原道:“自然如此,我董家虽不敢说大善之门,却也当得上是极善之家。怎会做那些丧天良之恶事?”

  贾环笑道:“董家家风之正,小子自然清楚。

  今日上门,就是为了送董家一桩富贵。”

  董原将信将疑,道:“银行?”

  贾环点头道:“国丈猜的不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