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2章

作品:附体记(河图h小说)|作者:圈圈|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09:09:10|下载:附体记(河图h小说)TXT下载
  离府稍远,众人改向西行,沿湖疾弛,道上行人纷避,不时有人怨骂,众人

  (bsp;却也不去理会。我抽暇问矮胖子:“你怎生发现怨憎会踪迹的?”

  矮胖子面有得色,道:“我是早有所备啦,连丽清那婆娘心忧怨憎会追仇,

  每日耳提面命的,要我时刻帮着警觉。也是见鬼了,我头一眼还见那园内犬儿兜

  圈戏猫哩,眼都未眨,猫犬俱亡,我一个激灵,当即悄然遁入土中,满府游走,

  除了全真道士,并不见生人面孔,却于风声中捕得片言只语,立知是怨憎会厉鬼

  上门,一时也找不见连丽清那婆娘,便赶来给你报信,总算没白吃你贾府几顿饭

  吧?哈哈!”

  我心上一凛:“雀使说那怨憎会自比厉鬼,‘鬼’者,常人不能目见也,定

  有精通隐遁术之人于中施法,若不能破其秘术,那便只有任其宰割的份了!矮胖

  子能发现怨憎会踪迹,全仗侥幸,许是他们一时大意了,隐遁术中,日遁术、风

  遁术最高,五遁术次之,无声术、无臭术乃入门工夫,对方要做到无影无声,并

  不为难。”

  提及隐术,我顿又想起当日师姐传我隐身术秘诀的情形,心中怅然若失,不

  知不觉,缰辔松落,马行转慢。矮胖子见我无话,“吁”的一声,纵马前跃,与

  胡九竞快争胜去了。

  矮胖子骑的恰是一匹驽马,与胡九争胜不过,一怒之下,跃下坐骑,嚷道:

  “奶奶的,有本事你来追我呀!”倏地入地而遁,众人齐声喝止,矮胖子早遁去

  无踪了,幸亏弯道上无人,尚不至惊骇世人。

  不一时,临湖道旁的贾府在望,几人勒马缓行,正奔门首而去,却见府门大

  敞,有人举牌开道,随即府内车马徐徐而出。

  我一惊,道:“怎地回事?”

  宋恣低声道:“好像是娘娘车驾。”

  那一头也发现我们,止住了车马,贾妃微掀车帘,意似让我过去。我忙跃下

  坐骑,近前候话。

  原来,贾府一朝禽畜皆亡,事出诡异,贾妃身边的随驾人员为策万全,齐劝

  贾妃避开险地,启驾回宫。娘娘千金之体,即便是亲眷,贾府也担责不起,府中

  人也一齐劝驾。贾妃虽不愿此时离开贾氏亲眷,但拗不过众人一再促请,也怕自

  己居停此处,反倒碍事,只得暂去。

  贾妃略问了我几句,知道我率东府高手来援,甚是欣慰,道:“筠儿,你也

  须加倍小心,有什么事,让红书递话进宫。”

  我道:“是,姑姑放心。”

  到贾妃一行重启车驾,我见纪红书与与秃鹰驻留不动,不禁失色道:“雀使,

  娘娘无人护送怎么行?”

  纪红书目送车驾逶迤而去,低声笑道:“我们也才到,恰逢娘娘备驾离府,

  娘娘不放心府上,命我们留府守卫。放心罢,本教于宫中值卫的隐侍者,早已赶

  来,潜随其中。”

  我当即恍然,传闻玄武教的隐侍者皆为高手,身份非同寻常,有些人的辈分

  甚至比教中四使还高,我好奇心起,正欲再问几句,却听得一声:“筠儿!”

  一名面容清瘦、眉宇疏朗的官服男子,正朝这边肃容远观,神情若有所思,

  见我应声回望,他才提着袍角,缓缓走下方才送行时躬立的石砌廊台,迎了过来。

  ' 本贴载至第四十六章'

  ' 本貼最後由 radioaction 於 2009…09…20 22:49 編輯 '

  ……………………………………………………………………………………………………………………………………………………………………………………………………………………

  作者: radioaction 時間: 2009…09…12 21:35

  四十七、父子相见

  行得近了,愈发看清他神清气秀,目透精明,与贾妃的丰采雍容大相径庭,

  多半是遗受了其母胡氏的天赋韵秀和出自寒门的孤峭气。

  我暗骂了一声:“去你奶奶的!”无奈之下,躬身叫道:“爹爹!”

  贾似道猝临内变,面上却未露张皇之色,还算镇静,应声点了点头,峻容生

  出一丝笑意,道:“筠儿,你气色很好,我可放心了。”他齿白一露,上前拉住

  了我的手,目光却朝我身后看去,我回头一望,只见东府众人牵马在后,皆是默

  不一语。

  贾似道目色深沉,点了点头,强笑道:“都请进罢!”

  宋恣咳了一声,道:“少主,适才骑行,你的玉牌可是掉了?”

  我怀中一摸,扬手拎起:“没有,在这呢!”

  贾似道面色微变,转身挥臂,喝令仆从牵马去安置,随即作势让行,道:

  “请!”伴行至石砌廊台,略一侧望,候立的龚护院等侍从齐齐转身,随在贾似

  道身后,一道入内。

  初见贾似道的紧张之感已消无踪影,我迈步入府,身后东府众人个个气宇轩

  昂,其后的纪红书与秃鹰,亦隐隐附随雁合,虽才别几日,我重新踏入这边贾府,

  气象已全然不同。

  到得前院大厅,纪红书似乎想起什么,转身吩咐秃鹰,让他赶回教中,召集

  雀使门下。

  秃鹰听命后,一言不发,便低头出了厅堂。

  贾似道邀众落座,这客厅甚阔,面朝大门的厅堂正中,置有五张相连的座椅,

  两侧列座更多,座椅间以茶几相隔。贾似道以主人身份坐于厅堂正中,众人皆于

  左首落座,贾似道招呼款客之际,抬头触目,与东府数人硬面碰冷脸,双方并不

  洽合,气氛一时颇感僵硬。入座之时,东府几人为示尊崇,又将我推到了左边上

  首,贾似道看过来一眼,神情愈加不自在。

  不知怎么,我觉得东府几人似乎有意在我与贾似道间筑设藩篱,而我呢,私

  底下何曾愿意与贾似道太过“亲近”?自然是欣然乐从。

  纪红书见状,未言先笑,扯谈一会,才出言相问,贾似道略叙了今早事发情

  形。

  举凡府内活物,除人之外,大到马厩里的骡、马,小到竹笼里的蟋蟀,无一

  幸免,连园中池塘里的鱼儿,这回也足足实实应了那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翻白的鱼肚飘满池塘。

  计论损失,内中最值钱倒不是高头骏马,而是贾似道早前珍养多年及此回任

  上搜罗来的异品蟋蟀,当然也还有贾二公子视为宝贝的一些蟋蟀藏品,贾二公子

  为此晕厥在榻,身不能起。

  提起这个,一直看上去颇为镇静的贾似道也不禁渐渐激动,痛心疾首:“促

  织,世间灵物也!世人无不雅爱珍重之,珍护尚恐不及,怎忍心将之杀害?其行

  真是歹毒无比,令人发指!”

  众人听了,不由面面相窥。贾似道父子痛失所爱,非此道中人,自是无法感

  同身受,贾

  似道指天戳地,犹如死了爹娘似的激愤,不免显得有些可笑。

  据纪红书所言,这番“畜警”,只不过是怨憎会的惯行手法,只怕连怨憎会

  也想不到,无意中竟对贾氏父子打击这么大吧?

  强敌在伺,却为几只蟋蟀愤慨,纪红书苦笑道:“贾公,想来你们尚不知那

  仇敌来历?”

  贾似道见问,微微一怔,道:“全真众道友,刻下正在追查,一会便知!”

  语气之中,显是对全真教道士极有信心。

  东府几人与纪红书目对一眼,皆未说话,双方互有默契,似乎都想看那全真

  道士能否查清来敌,我一时也静坐不语。

  适才快马赴援时,众人担心的是怨憎会除了“畜警”外,还会陆续施以其他

  辣手。怨憎会既然暂无别的异动,眼下东府援手又已赶到,加上雀使与全真教众

  道士,府内高手云集,一时半会,倒无须那般忧心着急了。

  侍婢给众人上过一轮茶水的工夫,外边传来纷杂的脚步声,十数名全真道士

  步入厅来。

  贾似道欢然起身,相迎道:“冯道长,众位道兄,辛苦了!”随即替众道士

  引介东府与雀使等人,最后指着我道:“这是犬子!”

  我又倒霉了一次!立起身,硬着头皮跟狗道士们招呼。这些道士我上次见过

  几位,如今又新来了数人,均非杀上青阳山那批狗道士,但一瞧他们服色,勾起

  我心底的厌恨,我能做到仅是尽量不失态而已,想来脸上神色不会很好看。

  一名中年道士善于察言观色,笑言宽慰道:“细贼骚扰,不足为患,公子也

  不必太过忧心啦!”

  (bsp;内中那位冯姓老道士,袍色与众不同,众道分着玄、青二色,独他一人,却

  身披黄色道袍,他向我注目一瞬,叹道:“公子目含英气,他日定有登台拜将之

  荣!”

  这种客气话,我只当放屁,当下含糊支应。众人淡淡客气了一番,几位年长

  道士于厅中右首撩袍落座,其他年轻道士侍立座后。那姓冯的黄袍老道士则被贾

  似道邀至身旁就座,那老道士坐定后,微微一笑,道:“贫道俗姓冯,贱号富春

  子,一向只在北边走动,想来众位不会认识贫道了!”笑音苍哑,却如老酒醉人,

  十分动听。

  胡九直愣愣道:“不错!是没听说过!”

  富春子淡然一笑:“往后可得多亲近亲近了。”

  宋恣对全真道士也没什么好脸色,打断道:“客气话就别说啦,事发之际,

  贵教道友均在府中,想来不会全无察觉,不知可查出袭府之人究竟是谁了?”

  富春子环视一眼,拂尘一撩,停落臂间,轻然作笑:“若要贫道说,贫道则

  以为贵府的嫌疑较大!”

  此语一出惊人!宋恣一愣,冷笑道:“奇谈,奇谈!”

  纪红书面露嬉笑,也当笑谈。胡九怒道:“牛鼻子放屁!”

  京东人语道:“道长此言,嘿嘿,果是惊人,既作此论,可有所据?”

  富春子并不为众情所动,两眼半睁半闭的,也非倨傲,看上去却似无精打采

  的样子,道:“贾公,何不将你的伤处示众人一观?”

  贾似道闻言,起身解去外袍,侍从助他拉下后颈领口,只见润白如玉的后颈

  根处,有一块铜钱状的殷红。

  富春子道:“此伤原是豆大一点,如今扩散为铜钱大。不用贫道多说,诸位

  该很容易想起什么吧?”

  纪红书吸了口气:“此乃剑气所伤?”

  富春子道:“不错!”

  宋恣道:“道长不用卖关子了!天下御使剑气者万千,惯于此处着眼且又留

  此印记的,的确是茅山鹰击术的手法。鹰击术本是修道剑术,挥刺之间,体中污

  浊之气挥散,由剑体流

  出,其后茅山孤峰大师为御外敌,受杨伯雍‘蓝田种玉’启发,鹰击术遂创

  ‘种玉’之用,浊毒之气施予受者,种气而成疾,是十分厉害的创敌之术,而本

  府吴七郎正是孤峰大师的嫡传弟子,想来道长因此而有所疑吧?嗯,除此之外,

  道长还有旁的指疑吗?“

  富春子道:“贾公行途遇刺时,贫道恰在左近,虽出手援救,却是慢了片刻,

  其势已不能阻拦。那人本可杀害贾公,却仅以剑气伤其肺腑,致贾公以病,诸位

  以为如何?”

  宋恣:“嘿,这倒新鲜,刺客并不赶尽杀绝,其意何在呢?那就非我们所能

  猜想了,不过,从道长所述,倒可看出一事……”说着,略为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