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屋前屋后的园地,侍弄这些树木、花草、菜蔬、庄稼。这些在她看来有生命、有感情的植物们,年年都抗过
了风霜雪雨,年年都把丰收的喜悦和希望奉献给她。而她也在它们的陪伴下度过了劳累却欢愉的日日月月、岁岁
年年。这些年,她活得自重自爱、自立自强。她不甘于人后,她也没落于人后。
现在,孩子们大了,她也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可是,想不到的是,仍有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就阻在她人生的前路,
隔阻着她的幸福,隔阻着她的希望。她还能象这些植物们一样,抗得过这些风雨吗?
豆二嫂把哭红了的眼,望着浩渺的天空。天上有几朵浮云,空中有一只孤鸟,那是一只黄鹂鸟。那鸟脆脆地叫了几声,就飞落在高高的树枝头,随风颤悠着。风把一些碎碎的花儿摇落在地,还飘过来一阵奇香。豆二嫂这才注
意到那些早已盛开的小星星一样的枣花。这棵枣树还是她来到桦树湾的时候移栽的。这时,那枝干已有茶杯口粗
细了。枝干长得很高,有一些细的旁枝,斜逸而出,颇有些婀娜之态。而最让人眼目舒爽的是那些油绿的指头肚
般的然其间,信步徜徉,给人一种整洁优雅的氛围和感
觉。
豆刚在该矿实习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
他正式分配到隆昌煤矿以后,更是受到了老矿长白田亮的另眼相待。
老矿长看着这个长得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小伙子,看着自己的这位小校友,眼里不自觉地流露出了欣赏和信任
的目光。
豆刚爱说的一句话是:“我要做一块燃烧的煤,为造福家乡发光、发热。”
豆刚没事的时候爱看书,爱钻研,也爱琢磨。他常想:自己的家乡何以会有如此丰富的矿藏资源?
于是,他查阅了各种资料,翻阅了浩繁的书籍,终于发现,家乡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更经历了不同的地质年
代。
家乡的大山,山山相连,绵延不绝。在远古时期,这里曾有浩瀚的湖泊,茂密的森林,丰美的植被。后来,经历
了第四纪冰川期、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经历了千万年的地壳变化,便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南高北低,上
下落差近两千米。气候也变化无常,季节相差半个多月。而隆起的大山底下便有了天然形成的煤炭,且资源丰
厚,储量惊人……
豆刚如蜜蜂般辛勤地汲取着蕴含在书籍里的养分,同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大干一番,以实现他在大学
时就有的梦想。
这天,白矿长请豆刚到他家里吃饭。
这是一座小小的院落,院里的柿子树树干已经有一搂粗了,浓密的枝叶遮天敝日,把这三间正房掩映在荫凉之
中。
白矿长的老伴五十多岁,是个开朗勤快的老太太。老俩口有个独生女儿,叫白冰,长得身材高挑,眉清目秀,看
得出,是他们的掌上明珠。
豆刚一走进这个院落,就有一种亲切感。当他看到屋里那些简单陈旧的摆设时,心里反倒很惊讶也很舒服。这让
他消除了紧张感,少了一些拘束。尤其他看到老矿长的书房,那满满当当的两书架书时,更是激动不已。
一会儿功夫,白矿长的老伴在女儿的帮助下,就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老矿长还让女儿拿出两瓶干白,要和豆
刚喝两杯。
豆刚一再推辞,说自己不会喝酒。
老矿长哈哈大笑,心里更是欢喜:“豆刚哇,现在的年轻人,不喝酒的简直是凤毛鳞角啊!咱爷俩也是有缘,我
和你一见如故,来,少喝一点,助助兴,这是干白,没事的。”
老矿长兴致很高,一边喝着,一边跟豆刚讲他初到隆昌煤矿的故事--
自投情网(2)
自投情网(2)
解放初期,一声声开矿的炮声,惊醒了西山这块沉睡多年的土地。四面八方的乡民们带着惊奇,带着向往,带着
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朝这里涌来。垣市唯一的国有煤炭工业企业--隆昌煤矿就此落户西山。
十年的时间,一寸寸,一尺尺的辛勤挖掘,山上终于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口井——太阳井。当第一块乌黑的煤炭被
运上井口时,矿工们争相捧着那块煤炭,象捧起了一轮沉甸甸的太阳……
1965年,这是个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年代。从北京矿业学院毕业的白田亮,义无返顾地舍弃了生他养他的京都
热土,告别了稔熟的城市生活,自愿要求分到垣市隆昌煤矿,走向了未知却必将艰辛的未来。
白田亮刚来到隆昌煤矿的时候,那时最早建井的太阳井,已进入萎缩阶段,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一半。投入
大、产出少、成本高已成为当时矿领导的沉重包袱。来矿上的第一天,他第一眼看到的是遍地的瓦砾,破旧的工
下载
棚。他看到井口紧闭,露天放的块煤被雨淋得粉碎,面煤自燃着火,缕缕蓝烟不住升腾,工人们横七竖八地躺在
宿舍前晒太阳,还有的三五一伙地围在一起打扑克,他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儿。
他看到这个矿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顶板、煤尘“五毒俱全”。由于历年来在安全工作中欠帐较
多,各种配套工程跟不上,技术落后,采掘失调,巷道严重失修,事故隐患大量存在,时刻威胁着矿工的生命。
太阳井“一脏二乱三危险”,被省煤炭厅亮了黄牌,定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井,勒令停产整顿。企业管理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工作无标准,劳动纪律松驰。企业干部一线向二线跑,二线向三线挤,企业头重脚轻,严
重挫伤了井下生产一线工人的积极性,生产井长期陷入低产、低工资的恶性循环之中。
难道说这就是自己将要奋斗一生的地方?他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疑虑。怎么国营煤矿竟是这么个烂摊子?
当下,白田亮的心里就好象被谁泼了一桶凉水,简直是寒透了心。
可毕竟在白田亮年轻的心里还燃着一团理想的绚丽火焰。他之所以要求分到矿山来,就是想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和事业追求。于是,他主动向矿领导要求,到建井时间不长的龙头井担任成本核算员,组织二级核算组织。
为解决各班都由井口统一核算的弊病,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他建议井口领导每班每组都配备了一各核算员,
建起了日核算、旬分析、月总结和日张贴、旬公布、月兑现的核算制度,划小了核算单位,使全井出现了班班组
组都算经济帐的好势头。当年,吨煤成本就降低了4%。初战告捷,对初涉人生的白田亮来说,无疑是一次最高奖
赏,激励他在成功的道路上奋勇攀登。
现如今隆昌煤矿已经是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的企业。
白田亮就是这样从一个普通技术员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矿长的位置。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已经把根深深扎
在了矿山之中。
自投情网(3)
自投情网(3)
豆刚听了白矿长讲得隆昌煤矿的历史,心里更是按捺不住地激动。他决心以老矿长为榜样,干出个样儿来。同
时,他也对前辈隆昌人为建设矿山、改造矿山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他们所建立的卓越功勋,产生了由衷的感念和
敬佩。
之后的日子,豆刚便把全部的学识和精力都运用和投入到工作当中,他记住了老矿长的一句话,想干好什么,就
得扑下身子好好干,天道酬勤不酬懒。
果然,半年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