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剧的主旨明确,就是让老百姓合家团圆时候看着图个乐,所以肯定是喜剧风格,保证大团圆结局。故事上,一般以家庭为表现对象,主人公碰到什么困难了,年关怎么过不去了,家人和朋友怎么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年关时解决了所有问题,全家过了一个欢乐团圆的好年。
一般的故事都照这个套路,但也有少数想创点新意的。毕竟,同样的套路还能做出什么花来?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
贺岁剧一般总有点脸熟的两岸三地明星来客串,投资算下来平均每集要比常规电视剧高些,但电视台在春节长假期间一般不放新的长剧,综艺节目又没那么多,所以很欢迎贺岁剧。电视台经常还能给贺岁剧贴片广告,这可是常规电视剧拿不到的优厚条件。也因此,想做贺岁剧的公司不少,但实际做成的不多。
另外,相对常规剧,贺岁剧的广告赞助也是最好拉的,企业都愿意打贺岁牌。
24小时剧:
真是很有创意的点子,也很有胆量的实践,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国内也模仿美国人的24小时,搞了几部“24小时”类型的片子(所知,现在坚持还在搞的有中央教育电视台)。这类电视剧因为极强的形式,必须有非常具紧迫感的故事,逻辑紧密而层层递进,所以很考验编剧的功力。
24小时的故事内容一般都围绕警匪、反特及公共紧急事件展开,一小时一集,一共24集,从一天的子时零点到第二天的子时零点。
24小时剧有个很理想化的概念,就是“实时”,也就是剧中时间和欣赏时间的统一。电影的时间有三种:第一,片长时间,这是死的;第二,剧情时间,即电影故事所讲述的时间跨度;第三,观影者的心理时间。24小时类型剧中,第一种时间和第二种时间貌似基本统一(注意,是貌似,其实还是不一致的)。一集电视剧47分钟,剩下的13分钟是广告。
也因为形式的原因,24小时剧总是连贯播出,这对不少台可是大难题,因此这类剧也常见于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期间。偶尔也见到将其切成常规剧播出的,但这就违背了这种形式的初衷。
17。拿来主义?
现在韩剧火的不行,美剧也不甘示弱,若干年前日剧也曾经风靡全国,每当一部外来剧(可并不一定是引进剧哟!)席卷上下的时候,从媒体到百姓都会痛骂国产剧的不争气:咱们怎么就拍不出《大长今》呢?怎么就拍不出《兄弟连》呢?怎么就拍不出《六人行》呢?怎么就拍不出《东京爱情故事》呢?没创意?没钱?没人才?没扶植?没市场?似乎都不是。论创意,空手套白狼的本事谁都比不过咱们一些制片人;论钱,两个越王勾践、三个三国,眼看着射雕才几年又要重新上马了,这得多少钱啊;论人才,那就更没问题了,你看咱们小胖哥;论扶植,政府法律规章上白纸黑字,鼓励企业投资影视业;论市场,要中国没市场,那美国好莱坞跟咱可爱的d版商急什么?
不是开玩笑,说起来,创意、钱、人才、市场,咱们都有,惟一缺的就是机制。在其他一些帖子里说过的,咱们跟人家的电视剧制作机制完全不同。在不了解这些差异的情况下,简单生硬地学习,甚至直接“拿来”,就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毛病。
韩国的特点,在于韩国大体属于边制作边播出的方式,开始弄个若干集,先播着,根据观众的反映随时调整后面的剧情。所以韩国电视剧一般都节奏慢,但是戏好,人物扎实。听说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制作的同时找了不少普通观众看,提意见,并根据意见修改,前后多达十余次!也因此,对于韩国影视剧来说,编剧有时候比导演还重要。
日本的特点,是一周才播一集,因此以前的剧集都很短,标准是十集左右(《东爱》就是十一集),现在迫于韩剧的压力,也在朝长篇化的方向发展。但在日本,电视剧奉行“编剧中心制”,大牌编剧甚至比大牌演员还有号召力!
美国呢,也不会想咱们这样一天连放两三集,一个剧两三礼拜就放完了。而且美国电视剧的形式很丰富,题材和体裁都会有周期性变化,紧随市场反馈。像《六人行》,人家一季才24、5集,每周播一集还有大半年闲着呢,始终吊着观众胃口,这才能连播十年。要咱们,就说《我爱我家》好,每天不多就一集,连着十年谁受得了?
最后,不论日剧韩剧还是美剧,人家的制作成本都比咱们高得多(即便排除人力成本、价格水平的差异),哪怕同样的剧本,你交给日本韩国美国和咱们国内的人来拍,肯定也大有不同。
差异到底从何而来?这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说实话也不是小小一个影视策划能搞清楚的,只能说,当你看到外国什么剧特别好,想伸出“拿来主义”之手的时候,先想想同样的题材和体裁,在国内真的会有土壤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六人行》,如果拿掉有关性的调侃,以及他们六个不停找异性朋友的段子,一搞60集,还剩什么?还能看么?宁财神说《武林外传》学习了《六人行》,但谁能说他抄袭?他增加了多少有本土特色的东西在里面呢!
18.帮制片人省钱
一个好的编剧,应该有替制片人省钱的意识。省钱不是让你不要剧本稿酬,而是尽可能的降低预算。
比如说,你的剧本是20集的都市言情剧,但里面包括了春夏秋冬四季,故事地点从北京上海广州再加上纽约伦敦莫斯科,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三五十――好的,就算你剧本可以得艾美奖,也没人敢拍。
道理很简单,人家拍片是要挣钱的,这么折腾下来,成本早就远远超过制片方的承受底限了。
对拍摄成本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方面有:
场景:每多一个场景,外联制片就恨不能挖你一片肉,而转场所需的时间金钱,可能远远超过拍摄的花费。
季节:明星大腕的档期很紧张,可能一天就值10万,如果再考虑整个剧组……你让所有人陪你等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大概只有王家卫敢这么干。
角色:一个角色需要一个演员。没有台词的群众一天几十块,有一句台词的就要翻番。周星星同学在《喜剧之王》里说了,他是一个演员,所以盒饭不能少。差不多的盒饭,没有十块也要八块。
还有其他的,科幻?战争?灾难?要没制片人事先答应你还是算了,至少在剧本里别正面表现;养个猫狗当宠物?在*前爱情表白?你还是直接让制片主任把你宰了吧。
所以,合并同类项。
除非必要,过场戏放在以前用过的地点;主要场景,能集中就集中;室内优先室外。
让故事发生在一个季节里,或者想办法淡化环境背景。
写了一个人物,能用就尽量用,没事儿别弄新角色出来,能让丫鬟说的就让丫鬟说,别让路人甲乙丙说。
最后,如果定了某个大腕来演,就在你编剧良心的限度内,努力加他的戏吧。制片人说话:反正一集都那么多钱,干嘛不耍死他?
20。跟组编剧
有人说,没有恋爱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说,没有跟过组的编剧也是不完整的。在这里,我同意小胖哥的意见,了解剧组的运转对编剧非常有帮助,然而如果你能亲自参与其中,成为这台高速旋转的机器中的一个零部件,而非一个旁观看客,则收获更大。
那怎么才能参与其中呢?做跟组编剧。
一个剧组里如果还有编剧的房间,那么多半不是件好事儿;但对编剧个人来说,虽然肯定更辛苦更受折磨,学到的东西可也更多。当你第一次从一个剧组里下来,你多半会发现你的旧作中有一大半的东西是要推翻重写的。也许有朋友不信,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怎么能说改就改呢?碰到困难就不能解决一下么?是啊,很多年前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有了些跟组的经验,才明白这想法就如同宋襄公的战场礼仪一样幼稚可笑。
随便说说自己和其它编剧朋友跟组碰到的几种情形吧,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不好说明具体的片名。
一日,制片主任和统筹突然跑来说,明天的戏要改!为什么?因为明天的戏本是z大腕从早到晚全天的,可是z大腕忽然说明天下午有电视台的活动,必须参加!问统筹,换拍别的没z的戏成么?统筹说不行,明天下午z的戏是和bsp;好,改。
手段一,压缩:z不是明天上午还有半天时间么?充分利用。本来全天是六场戏的,删去两场过场(情绪跳?不管了!);剩下的四场将台词缩减,九页的删到五页(好看的闲笔没了?更不管!)。算下来,时间勉强够。
手段二,换景:有场公园的夜戏,怎么办?硬换成日景的话情节不接,必须是夜景。问统筹,z家明天有没有戏?能不能拍?统筹说能。好,这样,跟灯爷商量,辛苦点,前三场都是外景用不太着灯,让个灯助盯就行了,明天一早灯爷自己带人马只扑z家布灯,日拍夜。剧本方面,将公园的戏换到z家里,前后台词顺顺,凑合能接就成。搞定!
又一日,广告公司的代表来了。这剧是有不少植入广告的,客户不放心,于是让广告公司派人来探班。这一探,就出问题了。人家是赞助服装的,可你怎么不让l大腕穿我赞助的服装呢?制片主任解释:l年过五十,演一成熟成功老板,可你赞助的服装是运动装,总不能让l老板穿着运动服开公司高层会吧?请客户放心,我已经在两个年轻角色上都穿了……不行!我们就是看有l演才投的!客户代表大发雷霆说,你们事先协议里面可是有附件的,答应了l也穿的!
好办,咱编剧该说话了,主任别担心,改!不是有个年轻女孩在暗恋l吗?不约l喝咖啡了,约他打网球!打网球穿运动装很合适嘛。――什么?大腕l不会打网球?会摆pose否?差不多就得,加句台词:“小王,你知道我给了你多大面子?这可是我第一次打网球,信不信?”解决!
再一日,导演来了。咱编剧在组里谁都不怕,就有点怕导演,人家毕竟是导演啊!今天的导演似乎正在气头上:那个谁,演那丫头的,太可气了,跟我顶嘴!不行,让她消失!――消失?虽然不是多大的角色,可也是女一身边的贴身丫鬟,总在女一身后跟着,出镜率比女三都高,台词也有几句,临时换个演员,观众还不都看出来了?
导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事儿非得摆平不可。《六人行》里面的joe,不就是惹了编剧,结果饰演的医生从电梯井里掉下去摔死了么?咱们的小丫鬟惹的可是导演,这可是死罪。至于怎么死,好办:第一种,为保卫女一号小姐被刺客刺死;第二种,她其实是对头的卧底奸细,被小姐发现,自己觉得对不起小姐,上吊;第三种,受小姐委派,到前线打探老爷的战况,被敌寇抓住,备受凌辱而死,多解气啊……
不行!导演摇头,那不至少还要拍她几场戏?明天就让她走!
好吧,小姐第二天忽然发现银子少了,原来丫鬟捐款潜逃――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家丁回报,已把她抓回来了,怎么处置?小姐大发慈悲说,我再也不想见她了,让她走吧……
另一日,主任火急火燎的打来电话,说又出了夭蛾子。大腕y跟大腕g闹矛盾,?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