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近南也是脸露兴奋之色。
天地会数次暗杀清廷高层,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胜利,不由得不兴奋。
“既然你们天地会消息这么灵通,我就委派陈舵主替本将做件事。”杨烈凝重地说道。
“什么事?”
“去查一个人。”
“什么人?”
“戴梓!”
“戴梓?”
“是的,戴梓,此人极善火器,如果能为我所用最好,如若不能为我所用,哼!”杨烈比划了一个手势。
“下官明白。”陈近南一听,立刻凝声答道。
“而且这件事,不宜走露风声,陈总舵主最好是亲自查探为最好。”杨烈又补充了一句。
“下官省得,只是小宝的安全就拜托大人了。”陈近南拍拍韦小宝的肩膀说道。
“放心,韦小宝吉人天相,不会有任何危险的,说不准还会有一番艳遇也说不定。”杨烈打趣道。他知道韦小宝这一去,绝对是飞黄腾达、桃花运不断。
“还有,此后不再刺杀鳌拜,鳌拜还不能死,不但不能死,还要好好的活着,活得越久越好,如果鳌拜出现了变故,我们不但不能落井下石,还要相救……”杨烈咬着牙狠狠地说道。
陈近南琢磨着杨烈的话,想到了今晚满清七个旗主的聚会,又发现杨烈的眼光紧紧地盯着紫禁城,陈近南眼光不禁一亮。
“如此,下官去了!”
“去吧,本将在此等你的好消息……”
第八章 康熙与鳌拜
杨烈就安心地在天地会青木堂潜伏了起来,陈近南则秘密打探这位戴梓其人,韦小宝则带着陈近南的密令,顺利进入了大内,开启了他的飞黄腾达之路。
这一夜的紫禁城是注定不能平静的,二位旗主当场身亡,五位旗主也是重伤不治,随后而死,虽然他们的死讯已经被大内死死地封锁住了,但还是逃不过有人心的窥探。
紫禁城,御书房。
“砰!”
“砰!”
“砰!”
康小麻子已经像条疯狗一样连续砸了数个花瓶,歇斯底里地大喊:“是谁?是谁?到底是谁?是谁走漏了风声,让七位旗主惨死?是不是鳌拜?”
“皇上息怒,皇上镇定,七位旗主已然惨死,现在并不是彻查此事的时候,不管是不是鳌拜,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海大富也是一阵冷汗,此事太大,大的天都要破个窟窿。
“现在什么最重要?朕就由那鳌拜任意欺凌不成?鳌拜!”康小麻子红着双眼、额头青筋直冒,嘶哑着嗓子恶狠狠地说道。
“陛下的安全,七位旗主既然已死,可以想像的到,鳌拜此时绝对会趁机大肆揽权,权势会更加滔天,陛下,说句不好听的话,也许整个紫禁城除了老奴外,现在陛下或许已经支使不动任何一个人了。”海大富越来越沉静。
“啊!”康小麻子使劲的按住桌子,死命地吼了一嗓子,但随着这声嘶吼,康小麻子反而冷静了下来。
“海大富,你说,朕现在该怎么办?”
“保命为先。”海大富依然不紧不慢。
“怎么保命?整个紫禁城,甚至整个大内都臣服于鳌拜的权威之下……”
海大富并没有说话,而是用眼光瞟了瞟宫殿深处,那里有一处宫殿名为慈宁宫。
康小麻子瞬间冷静了下来,眼中闪过一道厉芒,“走,海大富,陪朕走一遭,去慈宁宫找朕的皇祖母搬救兵,调蒙古八旗进京。”
“陛下千万不可,千万不要调蒙古八旗进京,以免打草惊蛇,引起鳌拜的警惕,如果调蒙古八旗进京,那就等于和鳌拜彻底撕破了脸面,那样陛下危矣,大清危矣,只需将蒙古八旗调至昌平起到震慑作用即可,暗中抽调其数十高手秘密潜入大内,保卫皇上安全即可,其余事宜且徐徐图之。”
康小麻子想了想,在海大富的贴身保护之下,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慈宁宫,进入慈宁宫后,康小麻子二话不说,就跪了下来。
良久,一声叹息从慈宁宫传来,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妇人缓缓地走出来了,这位贵妇就是康小麻子的太皇太后、努儿哈赤第八子清太祖皇太极之妻、传说中的大玉儿,孝庄。
“孙儿这是何苦呢?”孝庄不紧不慢地说道。
康小麻子冲海大富使了一个眼色,海大富立刻躬身而退,待海大富走后,康小麻子才哭丧着脸说道:“孙儿求皇祖母教命,求皇祖母救救这大清的江山。”
孝庄看了康熙好久,再次叹了口气,“孙儿想要哀家怎么做?”
“孙儿想请皇祖母传信蒙古科尔沁部,让他们率五千蒙古铁骑从草原至昌平,然后再让他们秘密派遣数十高手进入大内,保护孙儿以及皇祖母的安全。”康熙眼睛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这就没了?你以为鳌拜是傻子不成,他就会眼睁睁地看着你调蒙古铁骑入京?如果鳌拜认为你这是在针对他,你说他会不会对你动手?”孝庄淡淡地说道。
“这?”康熙猛地出了一身冷汗,“那,封鳌拜之弟穆里玛为九门提督,掌管京师九门、卫戍就师,再加封鳌拜领侍卫大臣(全面接管丰台大营、张家口重镇等兵权)兼掌銮仪卫事大臣,这样,京师、紫禁城、大内皆在鳌拜的指掌之下,甚至朕的一举一动、朕的性命全在于他的五指之间。”
“然后以我大清七位旗主殉职为名,高调调蒙古八旗南下,但不进京,只是驻扎在昌平以稳定军心,以安鳌拜之心,然后秘密派遣高手潜入大内……”康小麻子的语气愈加平淡,但面目却越来越狰狞。
“孙儿终于长大了,既然如此,那就退下吧,哀家也要休息了,孙儿放心,鳌拜只是专权,并未有加害陛下之心,而且也没有自立之意,孙儿大可放心……”随着孝庄的话音落下,慈宁宫分出数只信鸽,方向便是蒙古,便是草原。
鳌拜府邸。
“砰!”
“砰!”
“砰!”
鳌拜同样怒意腾腾,连连拍碎了数张八仙桌,“是谁?谁这么大胆,杀了七位旗主?这七位旗主同时出现在丽春院,他们想要干什么?”
“唉,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有胆敢当街刺杀七位旗主,不过不管什么人刺杀的,这锅注定由兄长来背了。”穆里玛开口说道。
“六弟,你这什么意思?”鳌拜虎目一张。
“很明显,这七位旗主齐聚丽春院,除了那位,还有谁能下这样的的命令,能有谁让七位旗主秘密暗聚丽春院,即使史长也不能吧。既然七位旗主都去了丽春院,那位怎么可能不去呢,那么,他们齐聚丽春院的目的就很显了,就是为了对付兄长啊?”
“这本来也没什么,兵权俱在兄长手中,就算那位与七位旗主连成一体,在明面上也动不了兄长丝毫,今天刺杀兄长便是例子,他们只会暗地里刺杀,兄长真以为今天的刺杀是天地会所为吗?明显不是,今天刺杀的人明显分为两波,一波是前明镇海将军杨烈,另一波是出自大内?”
“你确定?这小皇帝要对我动手?”鳌拜的眼睛睁得越来越大。
“倒不见得是那位的主意,那位即使想做除了那几个贴身侍卫也派不出什么兵力来,我感觉是兄长权势日盛,镶黄旗日益膨胀,侵犯了其余七旗的利益,他们应该是背着那位干的,而且还把这锅扣在天地会的头上。”
“好,好的很,竟然敢派人来刺杀我,即使没人刺杀那七位旗主,我早晚也要收拾他们。”鳌拜狠狠地说道。
“兄长都这么想了,你说别人会怎么想,所以说,刺杀七位旗主的黑锅,只能是兄长来背了,就算我们说是天地会,是镇海将军杨烈所为,别人也不一定信呐。”穆里玛看着怒气冲天的鳌拜接着说道,
“既然黑锅已经背定、七位旗主已死,兄长要做的是抓紧时机立刻掌控这八旗精兵,就算不能全盘掌控,那至少得掌控正黄旗与正白旗,这样再加上咱们的镶黄旗,上三旗俱在大人的掌控中。”
“而且还要掌控丰台大营以及京师九门,最好是山海关还有张家保必须得由我们的人来掌控,这样,就算小皇帝再怎么蹦跶,也蹦不出花来。”
“兄长,此事事不宜迟,现下应该以七位旗主遇刺之名,立刻封锁九门,切断紫禁城与外面的联系,然后掌控北京城内所有的兵权。”穆里玛斩钉截铁地说道。
第九章 八方风雨会京师
第九章
鳌拜缓缓点了头,正在发布命令,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高喝:“圣旨到,敖少保接旨。”
屋内的众人不由得一愣,鳌拜也是一愣,“这小皇帝想要干什么?”
“兄长,不管那位想要干什么,先看看圣旨上说什么吧?”穆里玛赶紧在鳌拜耳边说道,生怕鳌拜一怒之下,把传旨之人打跑,虽然现在的形势很微妙,但总体上还得维持表面的和谐。
“臣,鳌拜接旨。”鳌拜带领着着众人跪下接旨。
“皇上口谕:鳌少保乃国之重臣,可见旨不跪,此后见朕皆可不跪,”传旨的太监谄媚地先传了康小麻子的口谕,然后捧出一道明黄黄的圣旨打开后,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日七位旗主遇刺身亡,举天之哀、大清之殇、朕心甚痛,今外有前明余孽杨烈虎视眈眈,内有天地会、白莲教贼兴风作浪,我大清危矣。”
“七位旗主以死,军心动荡,为恐前明余薛趁势作乱,朕已传旨,调蒙古八旗南下,驻扎昌平,以安军心;然军中不可一日无主,为保京师安宁,封穆里玛为九门提督,掌管京师九门、卫戍京师,以保京师安全,加封鳌少保为领侍卫大臣兼掌銮仪卫事大臣,朕之性命在于少保一念之间,望少保慎之、慎之,钦此。”
鳌拜惊呆了,在打发走传旨的太监后,众人再次商议。
“这小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又是调蒙古八旗南下,但偏偏还不进京,只是驻扎在昌平,又是封穆里玛为九门督,又是加封本少保,这真真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于我等之手啊……”鳌拜自言自语道。
“这应该是小皇帝害怕了。”穆里玛开口说道,并没有为自己与鳌拜的加官进职而沾沾自喜,反而是眉头紧皱。
“害怕了?怕谁?”鳌拜一愣。
“怕兄长。”穆里玛再次开口道,“在那位的眼里,兄长竟然敢不顾大清的安危就悍然杀死七位旗主,他能不怕吗?他调到蒙古八旗肯定是孝庄太皇太后的旨意,但调动蒙古八旗又生怕激怒兄长,所以干脆将京师、大内的安危尽放于你我兄弟二人之手,以安我们的心。”
“也许,这小皇帝真的害怕了吧,但不能掉以轻心,先掌控京师的局势再说。”鳌拜说完,数道命令从府中传递而出。
一个时辰过后,鳌拜终于舒了一口气,京师的局面总算是稳定了下来,其余七旗精锐旗兵也尽在鳌拜的掌握之下。
“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杀死了这七位旗主?”鳌拜眯着双眼、摩挲着扳指轻声说道。
“如若弟猜测的不错,杀死七位旗主,搅动我大清内乱的应该是前明郑氏帐下的镇海将军杨烈!”穆里玛凝声说道。
“何以见得?”鳌拜沉声说道。
“兄长可记得此前刺杀?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