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转身面对黄巾众将,“此役,关乎我黄巾生死之存亡,诸将不可大意!更不可礼慢于先生,虽为军师,但汝等要以弟子礼礼之!”
“令!”
“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协我九节杖、《太平天书》及军师宝刀两把,觐见伪汉灵帝,乞活、称臣、纳贡,以拖延时间!”
“令!黑山部张牛角、张燕部即刻启程回山,佯攻州县,以牵制汉军!”
“令!………”
命令有条不紊的传递下去!
黄巾各部也开始集结、行动!
各部均不敢有丝豪懈怠!
这可以说是此位面三国历史是最大的一次大迁移……
“不知道多少人会死在这里啊!最后还会留有几人啊!”杨烈看着满营武将默默地叹息到!
“我们去扶桑开国!……”众人心中只有这么一个念想。
众将走后,大良贤师张角将杨烈留了下来,张角望着远去的众将,低声说道:“道友,请实话告诉我,我这数十万大军,百万教众最后能有几成存活?”
杨烈沉思了良久,长叹一声:“十之三四也许能活。”
张角沉默了片刻,缓缓地从胸口处掏出一本经书,“道友,这《太平要术》就交与你手,我这数十万大军,百万教众也交于你手,我等基业尽交于道友之手,望道友善待之……汉廷由我来阻拦,你带着他们去吧,去你所说的海外扶桑,保我黄巾香火,世代相传!”
“贤师……”杨烈看着张角,这一刻张角仿佛不再是叱咤风云的大良贤师,而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可不是吗,这黄巾军、黄巾教众不就是张角的孩子嘛……
“烈必不辜负贤师,我带他们去海外扶桑,开国!”杨烈缓缓地接过《太平要术》郑重地沉声说道。
“叮咚,得位面气运物品——《太平要术》!气运任务,海外开国!成功,激活《太平要术》,失败抹杀!”仙官令沉闷地声音在杨烈脑海中响起。
杨烈只能被动的接受仙官令发布的任务,这血淋淋的“抹杀”二字直压得杨烈缓不过气来,而大良贤师张角殷切的目光也让杨烈无法呼吸,杨烈咬紧牙关,转身就去安排事宜。
杨烈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跟随他进城的那八千精锐,被大良贤张角分封到黄巾各部,充当伍长、什长不断地等整合着队伍……
黄巾军在整个冀州、青州正在进行浩浩荡荡的大迁移,为了麻痹汉军,黄巾军在钜鹿大摆空城计,故意多树旗帜,多挖灶台,且士卒频频换防,使汉军弄不清虚实。甚至不惜与汉军进行过一次小规模的冲突,并以黄巾胜利收场。
大良贤师张角身体微恙,但是他还在为黄巾军的未来积极地东奔西走,并且已经暗中命杨烈率领黄巾精锐秘密地遣往青州,钜鹿城只剩二十万余老弱,临行前秘密与杨烈会晤,誓要为杨烈的迁移争取更多的时间……
张角当着全军的面,明确下令以杨烈为主,波才、彭脱为副,更将自己身边的五十名黄巾力士留交于他,充当亲兵队。这五十名黄巾力士可是黄巾军精锐中的精锐,并且时常用特殊秘药打熬身体,可以说以一抵十也不为过。
杨烈临走之前,将自己所知的后世守城知识全部教于张角,滚石檑木有多少便准备多少,守城弩,以及油等,甚至杨烈还准备了另一守城利器——金汁(煮沸的粪便尿液,美名“金汁”,古代守城多用,不仅可烫杀敌人,且粪便肮脏,伤口多腐,难以医治)。
更狠的是杨烈将黑火药提前了数千年公布于世,并秘密地收集大量木炭、硝石、硫磺以及陶罐等,制成“土炸弹”,大部留给张角,自己只留少数,以备奇效!
汉军一方。
董卓兵败之后,汉庭重新启用皇埔嵩,命其率汉庭精锐北军以及西园八校士卒北上,渡过黄河与其余汉军汇聚。
此战,大汉阵营欲在冀州钜鹿彻底击败黄巾阵营,将黄巾阵营核心势力一次性剿灭,大军北上时一同出现的历史名将有——曹操、袁绍、袁术、孙坚、刘备、关羽、张飞、董卓、朱儁、公孙瓒等等甚至还有冯芳“大将”。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汉军各部已经逐渐胜利会师,号称十万众,此刻正在大将军何进的统帅下朝着钜鹿而来。
虽然大良贤师张角已派能言善辩之士协重礼,游说大将军何进,但大将军何进并不为所动,甚至重礼也一分不收,直接将黄巾使者乱棒打出营门,幸好“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那使者才能顺利逃回黄巾大营……
同时,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已经秘密潜行入雒,并积极觐见灵帝、何后、张让等,但成效不大!
大良贤师张角闻讯又遣廖化(就是那个蜀中无先锋、廖化为大将的那个廖化)率精锐三千,前来支援。张角直接让他们就地化整为零,穿小路,越过钜鹿,直奔青州。
而这场决定三国位面究竟会不会改变历史轨道的战争,也即将开始拉开序幕!
日子一天天过去,黄巾军大营内一片紧张,酝酿着大战前那一股股地压抑。此时大汉军队也已经进入了钜鹿境内。
杨烈在大迁移中也意识到此战决定着黄巾军的命运,他远了远看了钜鹿一眼,远远地看了钜鹿城墙上大良贤师张角那孤傲、倔强的身影一眼,转身就走……
大良贤师张角也是深深地看了杨烈的背影一眼后,再次将目光转向城外。
这一仗,关系着黄巾的未来……
不求胜负!
只求拖延时间!
第二十六章 等价法则初使用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移,以杨烈为首的黄巾众将,率领着十万精锐以及百成教众正在艰难地前行着……
杨烈站在一个山头,皱着眉毛看着这步履蹒跚的队伍不由得暗暗着急。
“军师,这样不行啊,这样的速度太慢了啊,大良贤师不知道还能抵挡多主,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随时都会出现,军师想个办法吧。”黄巾渠帅出言道。
“是啊,军师赶紧想个办法吧,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要来了……”
“只要白马义从一个冲击,我们……我们将会死伤殆尽啊……”
黄巾众渠帅八舌地纷纷说道。
“诸君有何办法?”杨烈沉声说道。
波才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又将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军师,”彭脱上前一步,咬着牙狠声说道:“军师,不若我等率军中精锐先行,充当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至于这百万教众……在吾等身后慢慢前行吧……”
说的好听,充当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过是要先行逃跑而已,让这百万教众慢慢前行,说不得就是让这些教众充当炮灰,抵挡后面的追兵罢了。
杨烈冷冷地看了彭脱一眼,彭脱的眼神左右躲闪,杨烈又看了黄巾众将,黄巾众将的眼神俱不敢与杨烈对视。
“诸君也是如此想法?”杨烈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
黄巾众将只是低头沉默,其意不言而喻。
“波才,你为黄巾众渠帅之首,你也是此意?”
“军师,我等也是没有办法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波才痛苦地说道。
杨烈缓缓地看了黄巾众渠帅一眼,沉声说道:“我不是不明白当断不断、以受其乱的道理,我也更明白慈不掌兵,但这百万教众可是大良贤师最后的遗产了,更是我等开国之基啊。”
“没有这百万教众我等如何在扶桑开国,扶桑关东平原,沃野万里,谁来开垦?没有这百万教众,谁来延续这黄巾香火?”
“你们仔细看看,这百万教众都是由哪些人组成?除了精壮男子,就是健康妇孺,为什么?大良贤师为什么将老弱留在钜鹿,而让我等精锐带着百万教众前行,不就是为了我们的万世基业吗?!”
“你们!对得起大良贤师的一片苦心吗?!”杨烈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这黄巾众渠帅真真是鼠目寸光之辈,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军师勿恼,我等知错,我等知错……”波才一看杨烈急眼了,立刻上前说道,“望军师拿出可行之策……”
杨烈冷冷地看了波才一眼,不由得心中再次暗怒:“都什么时候了,还忙着勾心斗角!”杨烈明白,这是波才等黄巾众渠帅不服,虽然碍于张角的命令不得不以杨烈马首是瞻,但他们心中仍然暗暗不服,时刻准备着取而代之……
杨烈明白非常时刻得用非常手段,才能狠狠地压服这群草莽之人。
“跟我来!”杨烈大手一挥,带头前行,虽然黄巾众渠帅不明所以,但仍然立刻跟上。
待走到一片树林之前,杨烈手一指这茂盛的树林,大吼一声:“砍!”
黄巾众将及其部属不明所以,一动也不动,杨烈所部听到命令后立刻抽出腰刀向前,步入林中,“噼里啪啦”一阵猛砍,半响功夫,这片树林所有的树木悉数被砍倒。
杨烈不管黄巾众将在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先是绕着这片树林,画下了一个大大的圆,然后命令众士卒抬着这些倒下的树木,排成了一座八卦大阵。
杨烈立于八卦大阵的中心,缓缓地闭上双眼,双手猛然一合,莫名地,杨烈感觉到自己与仙官令以及这段大阵有一种血肉相连的奇妙感觉,这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然后杨烈双手猛地往地下一拍!
一道粗大的光柱直通天际,耀眼的光辉让人眼不开双眼……
光柱散去,这些被砍倒的树木通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辆辆木质马车,黄巾众将完全被惊呆了,这简直颠覆了他们认知。
别说黄巾众将了,就是那百万教众也被惊呆了,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神仙呐!”
“军师万岁!”
“军师万岁!”
…………
百万黄巾教众发出震天地吼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冲着杨烈磕头便拜。这百万教众乌压压地跪了一地,整片整片都是磕头的身影,直至天际。
杨烈此时的震撼无以言表,充分感受到了权力的魅力以及沉重的责任,充分体会到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意思。
但此时并不是感慨的时机,刚刚那道巨大的光柱肯定引起了汉军的注意,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随时都会出现,形势愈发严峻,杨烈隐隐中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越来越重。
“这!这!这是……大良贤师也不曾有这法力……”黄巾众将们被惊呆了。
“军……师……你,你是神仙下凡?”波才颤抖着说道,刚才杨烈给他的冲击仿佛是火星撞地球。
“神什么神!还不快将这些马车套上马,让妇女和儿童乘坐马车,我等跑步前行!”杨烈大吼一声,将发呆的众人惊醒。
杨烈大手一挥,转身就走,走得风清云淡……
“诺!”
黄巾众将心服口服地齐吼一声,遂按令行事。
杨烈的心中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他手心里满满都是汗,虽说这仙官令赋予了自己等价交换的法则,但自己心里也是没谱。
幸好,自己成功了。
杨烈不由得长舒一口气,此刻之后,自己才算是这数万黄巾精锐、百万教众真正?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