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2章

作品:青鸾----烈侯卫青传|作者:理性的思索|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8 06:19:13|下载:青鸾----烈侯卫青传TXT下载
  卫青再次定定地看着他,看着他身体里面的那个人,慢慢地:“是的,是一个错误!让臣执迷了十几年的错误!”

  刘彻呆住了!手指间的疼痛开始蔓延到手臂,蔓延到心里,那是针刺一样的疼痛,伤口不鲜明,却疼的要命!

  “你要怎么改错?”刘彻说,奇怪自己没有大喊大叫,没有扑上去撕碎眼前这个聚集了自己所有眼光和感情的人。他的手在微微发抖,于是他把它握成拳,收在宽袍大袖里。

  卫青庄重再拜,叩首,行臣子见君主最庄重的大礼!

  拜,起!再拜,再起!如是者三!然后,庄严于一旁站立。

  刘彻明白了!他会恪守君臣的本分,做皇帝刘彻忠心的臣子!如此,而已!

  卫青是如何离开的,自己是如何放他离开的,在皇帝刘彻接下来的记忆中模糊不清!

  他只记得那天心中堵塞着的一个情人受伤的自尊和君主被侵犯的骄傲。正是这点自尊和骄傲让他保持了作为君主和情人勉强的镇定和体面没有当场就歇斯底里!

  卫青走后良久,皇帝刘彻还保持着一个姿势呆立在宣室殿大殿里面,周围的内侍不敢打搅。他就那样呆立着,呆立着。微黄的阳光从窗棂间射进来,显得他高大的身影异常孤单!

  “你撒谎!你虚伪!你说你理解的!——”

  良久,那声嘶叫从宣室殿里骤然想起,那声音不像是人类的呐喊,似乎是受伤的狼嚎!

  未央宫所有的人因为这声嘶叫而全身一紧!

  ++++++++++++++++++++++++++++++++++++++++

  元狩二年秋天,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陇西受降果然如卫青所料并非一帆风顺!

  原来,河西战役后,匈奴单于因为休屠王、浑邪王连连惨败而大为恼火,大骂二王无能,丢尽了匈奴人的面子。便接连颁旨,宣召二王速赴王庭!

  休屠王和浑邪王知道后吓得浑身发抖,两人暗暗计较:与其赴王庭送命,不如归降汉朝,保全自己!于是二人派遣使者和时陇西太守李息联系,请求降汉。李息不敢自专,连忙上告朝廷!

  在消息一来一往之间,那休屠王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忽然变卦,不愿降汉了。浑邪王大惊,他此时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索性发兵攻击休屠王。

  杀死休屠王后,浑邪王便将两王兵马合并,共得四万余人,驻军黄河西岸,单等汉使前来受降。

  霍去病一到,李息便将情况细说分明。去病心中冷笑,便传信于浑邪王,言汉使来到,准备受降。

  此日,去病命李息率二万兵马原地待命,准备接应。自己带一万骑兵西渡黄河。

  过河后,汉军和匈奴军两相对峙,剑拔弩张!

  那浑邪王部将见汉军人数远逊于己,顿时有生他想,徘徊观望,甚至蠢蠢欲动,企图袭击汉军!

  去病一面傲然带领少量骑兵直接驰入匈奴军中,于浑邪王当面谈判;又一面命部将果断出击,斩杀那些胆敢轻举妄动的人。

  他气势如虹,语言犀利,浑邪王前倨后恭,折服于其凛凛神威之下;而他部下则如虎入羊群,锐不可当,当场击毙心怀二心的匈奴军士8000余人,而已方不伤一卒!

  匈奴上下以为天神临凡,浑邪王终于命上下解除武装,乖乖降汉!

  郭解

  元狩二年年末,汉室举行了隆重的受降大典。

  皇帝刘彻在未央宫前殿召见了匈奴投降的浑邪王。

  原本迫于内部排挤和霍去病兵威而臣服的浑邪王,在内心的深处,对于自己的降汉有万般无奈之感。

  不过,一路行来,他被关中的繁华和长安的富丽震惊的目瞪口呆。而在陇西太守李息的陪同下走进这座无以伦比的宫殿时,更几乎觉得自己是在梦中。

  ——这座把华丽精美和庄严肃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宫殿,每一根栏杆每一级台阶,都彰显着巨大的权势和威严。

  浑邪王紧紧跟随着李息一步一步向上走去,每一步心中都满是震撼,每一步都踩在云端!

  高大轩敞恢宏富丽的大殿里,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人未在近前,口未曾开,只锐利的眼光在脸上一扫,顿时一种如冰剪如利剑的感觉带着皇权的威压让浑邪王心中一窒。

  然而只是那样短短的一瞬,那冰冷锐利的眼光便收了回去,代之以温和的犹如春水的感觉,心中的寒意退去,浑邪王便又觉得心中暖洋洋地。

  只一瞬之间,便经历冰火两重天!

  现在,浑邪王的心里屈辱和无奈的感觉慢慢的被一种无言的崇敬和震撼替代——怪不得,匈奴会连战连败!

  下载

  这样的国势,这样的君主,败,是必然!

  于是,当浑邪王真正走到天子面前和百官一起的时候,这个在匈奴地位仅仅次于单于和左右贤王的人,也随身边的众人一起跪伏在地!

  “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面前的一切,御座上天子刘彻的心情本应该是骄傲和得意的,毕竟,让异族的首领跪伏在自己的面前,这是他的祖辈从来没有做到的事情!

  但是,一种萦绕在内心深处的难言的沮丧和气馁,让他的欣慰带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哪怕是在这样的时刻,皇帝刘彻脸上的神情,庄严多过兴奋,肃穆多过得意!

  在众人不注意的时候,皇帝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站在群臣右边上首的那个修长的身影,但目光只是微微一凝,便郁郁地收了回去!

  大将军卫青面色如常,似乎没有什么和平常不一样的。

  天子刘彻心里暗暗恼怒,只不能发泄而已。

  而卫青却根本没有感觉什么异样,他和群臣一样在看着跪伏在地的浑邪王,哪里想得到此时皇帝会注意自己!

  受降仪式开始,典礼官大声宣唱出各种仪式的名字,一一按序进行。

  群臣注目,目光中尽是对他们威严的君主的崇敬。

  最后,那个高大威严的身影接过浑邪王献上的代表臣服的宝剑和书印时,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没有注意到,大将军卫青虽然和群臣一样地注视着他,只不过他的眼神里面有一种像是高兴的,又像是悲伤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

  天子刘彻对于归降的浑邪王是慷慨和大度的!

  为了安抚来归的上下人等,他封浑邪王为漯阴侯,赏封邑万户;浑邪王随从两个小王也分别封侯,各有封邑!

  而其余上下归降之人,皇帝的赏赐也如流水,金银珠宝,锦缎玉器,几日之间,内府便支出上万钱!

  浑邪王喜出望外,诚心颂圣。

  +++++++++++++++++++++++++++++++++++++++++++++++++++++++++++++++

  半月后,骠骑将军霍去病回朝复命。如今他河西受降,再立奇功,天子再赐封邑1700户。而满朝上下,对冠军侯更是钦服。

  “冠军侯真乃我大汉军神!”

  不知道带着什么样的心理,皇帝刘彻用赞许的口吻说。

  虽然满面含笑看着下面的霍去病,但皇帝的眼角的余光却斜睨着站在旁边的那个人!他几乎有些失望地看到那个人紧紧注视着自己最疼爱最骄傲的外甥,神色虽然有些复杂,但更多的却是欣慰!

  ++++++++++++++++++++++++++++++++

  不久,不仅是朝堂上下,就连回朝未久的冠军侯,都感觉到皇帝对大将军似乎隐隐有些什么不对劲!

  皇帝的情绪是如此的变幻莫测,一忽儿对大将军所提千依百顺,一忽儿却百般挑剔,一忽儿什么事情都想问问大将军的意见,一忽儿却连理都不理。

  不过此时,他加倍地宠爱去病,似乎要和那个人争一争,到底谁对去病才是最好的!

  在风向敏感的朝堂上,群臣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微妙的迹象。

  随着冠军侯霍去病越来越受宠,皇帝对大将军的态度变化而变得更加的明显。于是,善于揣测的人们把皇帝态度的变化当作是大将军就要失宠的标志。

  而后宫之中,宦监令吴正和皇后卫子夫无奈而担忧地看着皇帝的性子一天天地暴躁乖戾。他可以把上一刻陪着他昏天黑地的女人,下一刻就命人拖出去杖毙!

  卫子夫隐隐有些明白原因,据心腹的内侍回报:皇帝留宿于宣室殿的时候(那里是密道口,卫子夫不是很清楚,但是觉得蹊跷)少了,这一段时间也没有宣大将军入宫商议事情!

  皇帝刘彻和弟弟卫青之间,肯定有事情发生了。卫子夫想,但她绝对没有想到事态会如此严重——卫青已无心眷恋,而深感受伤的刘彻也在赌气。

  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朝堂中开始明确地知道,大将军真的要失宠了。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这日,卫青从朝中回来,便到书房中齐理诸般公务。忽然家人来报,说有人来访,言是大将军故人,却又坚持不说自己是谁。

  卫青心中一愣,这故人好蹊跷,不过他素来最重朋友,性子也温和宽容。便不以为忤,命人领进。

  来人是个三四十岁的男子,身穿黑色劲装,短小精悍,貌不惊人。只顾盼之间,眸光精溢,定是武功高手无疑!

  卫青初初一看只觉得隐隐面熟,仔细回忆不由得大为惊讶!

  原来,这人不是别人竟是见过一面的大侠郭解!

  那郭解见卫青看着自己沉吟不语,便昂然笑道:“在下来此十分冒昧,不知大将军可曾记得何时见过小人?”

  卫青微微笑道:“如何记不得,当时去病多承郭大侠相让之情!”

  那郭解哈哈而笑,十分爽朗:“哪里,那时是我的不是!”

  卫青也一笑,便邀郭解坐了。

  那郭解坐下便开口道:“其实那日我与将军不是初见,将军知道么?”

  卫青道:“那日听郭大侠提到,只不过卫青愚钝,实在想不起何时有幸与郭大侠相识?实在不恭!”

  郭解笑道:“将军不用猜疑,郭解初见将军时,却是蒙面之人!”

  卫青一愣,隐隐有一个念头在心中浮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十分模糊!

  郭解见他寻思,便出言提点道:“将军还记得当年蒙尘时,建章宫外的小树林么?”

  卫青大惊,原来,当年围攻自己的几人中,竟然有郭解在内!怪不得对他的身影武功都觉得熟悉,却无论如何想不起来!

  当下讶然到:“原来是郭大侠!不过,此事早已久远,郭大侠为何现在提起?”

  郭解愧然解释。

  原来他当年受友人之托,合伙刺杀卫青。不料却折服于卫青本领风范,于是,待众人用诡计网缚卫青之后,便主动担承刺死卫青之任。而出剑之时故意略有偏差,卫青也因此在刘彻的救治下捡回一条命。

  卫青才恍然大悟,这些年来,每念及此事他一直心中疑惑,当年伏击自己的人皆是高手,为何最后一剑却刺不中要害?

  于是,卫青道:“原来如此,全亏了郭大侠了!“

  那郭解更是惭愧,郝然道:“此事是郭解年青时不明是非所做,将军不见罪郭解便铭感于心了!”

  卫青点点头,忽然心中记起一事,便忙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当日淮南王……”原来,他记起当时投书示警之人,所用武功与当日的郭解相似,早已有所怀疑。

  他未曾说完,那郭解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