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听到这里,那个做工的老妇人估计是年纪大了眼睛受不了长时间的劳累,终于停下来,插嘴道:“李老师,俺家还不算最差的,老张家才困难啊。你们应该去看看他那里的。”看样子这位教务处的李老师事先是下了一番功夫来了解情况的,这老妇人还记得他的姓氏。
李老师遗憾道:“吴阿姨,昨天我和老张家联系不上,不知道为什么他家这两天都大门关着,没人出来。”
那老妇人揉了揉酸痛的老眼,道:“这样啊,那可惜了。老张家只靠大张一个人打工赚钱养一家,真不容易啊,还好,家里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日后有着落了。”
这时,那小女孩似乎也做完了作业,站起来帮奶奶锤锤肩膀,轻声问道:“奶奶,你们是在说张哥哥家吗?”
老妇人点点头,道:“是啊,以前你不是最粘张哥哥的吗?”
小女孩“嗯”的应了一声,撅起小嘴巴道:“以前张哥哥很疼我的,但现在就不大和我玩了。以前还喜欢捉小雀给我,现在张哥哥好久回来一次,我去找他他也很忙,不愿意陪我了。”
老妇人道:“妞妞,张哥哥现在上大学了,学习很忙,哪里有那么多时间陪你啊,呵呵,让哥哥姐姐们都在笑话了。”
小女孩脑后的两条小辫子可爱的甩了甩,道:“才不是呢。以前张哥哥学习也很忙的,但都愿意抽点时间来陪我。是张哥哥变了,真的,奶奶!”
老妇人道:“好了,好了,别闹了,不然下次张哥哥回来真的不理你了啊。”
小女孩“咦”的一声,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道:“对了,奶奶,我昨天下午有看到张哥哥回来过的!”
老妇人摸了摸她的头发,道:“妞妞,你没看错吧?张哥哥是很少回来的,你不是想多了吧?”
“没有看错!”小女孩连忙摇了摇她的脑袋,道,“张哥哥说他们学校刚好在附近搞活动,还给了我一个新的铅笔盒,嘱咐我不要说出来见过他——呀,我不小心说出来了,奶奶,怎么办!?”
老妇人满是皱纹的眼角眯成一条线,笑道:“妞妞,不怕,我不跟别人说,哥哥姐姐们都是好人,也不会说出去的,对不对?没事的,呵呵。”
第二十六章 出身贫贱
老妇人虽然处境贫穷,但毕竟是有过几十年人生阅历的人,吃过的盐比在场很多同学吃过的米还多,走过的桥也比很多人走过的路更多,所以很快就明白张哥哥是不希望孙女在他的同学面前透露回来过的消息。只不过孙女童言无忌,仍是不小心说出来了,她便只能从言语上间接的请求在场的人不要说出去。
年轻始终是缺乏经验,虽然在场有不少人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但仍有一些人不明所以,已经在好奇的度测着那位“张同学”是哪一位。
“我们班里有谁是尖子生?”
“好像来自旧岗村的就只有一个人吧?”
“天啊,难道是张奋斗?”
“我猜就是,除了他还有谁?!”
……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体的智慧是可怕的。大家三言两语之间,已经差不多道破了真相。
那带队的李老师歉意的看着老妇人,连忙带着大家离开了。
陈誉和金小白二人也跟在队伍里面,目睹了刚才的一幕。
金小白感慨道:“没想到明珠区也有这么贫穷落后的地方!希望这些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知道自己身在福中啊。”
陈誉道:“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活动出发点是好的,但除非是经常性的举行,否则想真正改变大家的观念,是很困难的。”
见金小白不大为然的样子,又道:“就像生活在空调房里的花朵,偶尔拿出去日晒雨淋一番,不一定能促进其生长,可能反而会生病而已。”
金小白这时才有些赞同的微微点头,又道:“誉哥,那妞妞口中的张哥哥真的是那个张奋斗啊?”
陈誉道:“八九不离十吧。”
“我听李老师说参观的名单是昨天下午才公布的,那他是一知道是就赶回来喽?”
“应该是这样,想避免大家知道他的家庭环境吧。”
“没想到奥斯卡这样有钱人的孩子入读的地方,还有这样穷的学生,唉!”金小白长长的叹了口气,显然也是被震惊到。只是不知道是在感慨贫富的差距,还是张奋斗的做法。接着又道:“你说妞妞说的是真的吗?”
陈誉问道:“你指张奋斗上学后的改变吗?”
金小白点头应是。
陈誉慢慢道:“人是会改变的,每个人都一样,只是多少的问题。假如你上学后,身边都是非富即贵,只有你一穷二白,那么正常情况下你都会有想法的,或者是自惭形秽从此颓废度日,或者是发愤图强改变命运。”
金小白道:“那张奋斗应该是属于第二种改变喽?应该挺好的。”
陈誉却想起文小秀对张奋斗的评价,沉吟道:“一开始可能是吧,不过要看具体的方式,希望他没有走偏。”
金小白这次听出了他话里的担忧,联想到小女孩妞妞的话,点点头,又道:“那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住在这里,还偷偷跑回家进行安排了。”
“是啊,不过对他可能影响不大。”陈誉想起那天在宿舍见到的老练和事故的男生,并不担心。
果然,不出半天,几乎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不过张奋斗表现得很无所谓,就像套着一个厚厚龟壳一样,对于冷眼、白眼、讽刺一概免疫,表情冷淡,不要说反击,连激动的反应也没有一点。这样大家都感觉无趣,也就渐渐停止了对此事的议论。
当然,事情究竟有没有影响,只有他本人才清楚了。
参观完几个情况比较典型的家庭,大家又来到旧岗村的一处居委会进行座谈。
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样,居委会办公室是一处交通比较方便、位置相对显眼的临街铺面改造而成的。相比周围的民宅,居委会算是装修得挺气派的。三百多平方米的双层铺面,被改装成四五间办公室。里面长桌高椅,电脑空调一应俱全,墙上还有不知名的人士赠送的几面红彤彤的锦旗,写着“热情服务,贴心工作”等赞语。
居委会显然是经常搞接待工作的,但欢迎、请坐、寒暄、请茶、座谈,各个环节进行得有条不紊,非常娴熟。虽然办公室里面只有几个工作人员,但众人都被照顾到方方面面。
话题从旧岗村的历史开始谈起,几十年来,因为没有抓住发展的机会,错失了良机,等到想招商引资时,上面又下了新规定,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厂家不准入驻,但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企业又哪里会看得上旧岗村这种基础差、环境恶劣的地方呢?于是高低不就,旧岗村的居民只能就近找些厂家打工,或者有些胆大的自己开起了家庭作坊,招一些外地民工,赚些辛苦钱罢了。
陈誉对这类座谈并不感冒,找了个借口溜出来了,反正想听到的一般听得不多,能听到的一般又是不想的,夹杂些套话、客气话、场面话,就差不多结束了,真的还不如之前去挨家挨户自己了解呢。
不过可能是教务处自己想做这方面的调研,倒是工作做得很细致,有工作人员不停的拿笔记录着一些也不知真假的数据,以后可以用到一些不管真假的文章上面。
下一个环节是众人比较期待的现场采访。
学校把采访环节固定在旧岗村南边,这里算是小商贩的集中地。
按照之前的小组分组进行,工作人员和老师都各自负责一些小组,防止出现意外。那个这次负责带队的李老师跟陈誉商量了下,在一些交通路口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布置了校卫队员以保障安全。
再交代了采访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人身安全后,活动就开始了。
这次陈誉打起了精神,如果预料没错,这个环节是比较容易出事的。金小白和老王在他的吩咐下也提高警惕,随时应对出现的问题。现在他可以调用的同事,主要是这两人。至于顾顺和章玉单,虽然主动要求前来,但两人从第一天露了下面之后就不知到哪里逍遥去了,神龙见首不见尾。陈誉也不指望他们,能不添乱已经足够了。
这里真的像个城镇的小批发市场,许多本地的没出去务工的闲杂人员和外地人都在这里做起了小生意。有推着下面烧火的大油罐卖烤红薯的,有摆了个小箱子搞手机贴膜的,有扛了一大窜冰糖葫芦叫卖的,有地上放张八卦图流着长胡须给人算命的,有摆着棋谱等着被挑战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行业和人群都有。
除了这些,里面还有一些游手好闲或者另有目的的人,停留或穿梭在其间。
见到一群学生过来,很多精打细算的商贩眼前一亮,像是饥肠辘辘的灰狼见到了一群洁白的羔羊,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连吆喝声也比平时大了10个分贝以上。
第二十七章 高手出现
不过等精明的商人们看清楚学生们基本是拿着笔和表格过来做访问时,顿时失去了兴趣,很多人由希望变失望,许多人对学生的采访不屑回答,或是脸上讪笑着,嘴上却毫不客气道:“抱歉,抱歉,请莫妨碍我做生意。”
当然,也有些热心或者暂时没有生意的小商贩,还是认真回答了学生的问题,然后有的趁机向学生们推销自己的商品,比如“同学,我这个手提包刚好能衬托你高贵的气质,咱们有缘,今天亏本大甩卖,300块给你了,怎么样?”“帅哥,你买了这个冰糖葫芦我就回答你的问题好不?不贵,20元一个,买到就是赚到!”“一个烤红薯三个问题,多买多送,送完即止!”等等。
学生们平日里多是在百货超市或者专卖店里面购物,面对的销售人员一般彬彬有礼和笑容可掬,哪有见过这等阵势,脸皮薄的呆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反应,经验多点的则开始与商贩讨价调侃一番,无论哪种情况,先不管有没有采访到实质性的内容,倒先增加了学生在交际方面的社会体验。
市场上这些学生的到来,像是一个池塘里注入了一股生流,水面顿时泛起阵阵水花。
一时间,交谈声、议价声、吵闹声不绝于耳。
陈誉正在四处巡视着,忽然一个身着棕色闪亮小外套、粉花色短裙,穿着灰褐高筒靴的靓丽身影轻轻移步身旁,一阵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脾,他没有回头,仿佛感受到周围异样的眼光,便笑道:
“每次跟你走在一起,我都很没有安全感。”
文小秀扑哧道:“是吗?我正好相反,尤其是在食堂以神功大败铁牛之后。”现在和陈誉在一起,她越来越习惯开玩笑,和平时冷艳、成熟的形象有点不同。
陈誉苦笑道:“秀姐,你别调侃我了,跟你的扇人大法相比,我只能膜拜。”
文小秀轻抬起玉手,道:“别提了,害得我后来洗了好多遍。”
陈誉换了个话题道:“调查怎样了?你一来会影响很多商贩做生意的。”说着又看了她那出众的高挑身材,有点揶揄的笑了笑。
文小秀轻掠了秀发,道:“是就好了,这些人精得很,完全没有把本姑娘的美色放在眼里。”
陈誉奇道:“难道连你也碰壁了?”
文小秀道:“那倒没有,只是有两个姐妹被欺负了,我帮忙出了口气而已。”
陈誉竖起大拇指,道:“秀姐威武。”
文小秀露出四个扇贝似的美齿,道:“爱卿平身。”
两人正说笑着,旁边忽然传来一阵骚动,有喊声传来:
“小妞,你到底买不买?!”
看来自己的担心的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