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妈答应着,下去了,一会儿,〃蹬蹬蹬〃,又上来了,郑沧远说道:〃你不是下去了,怎么倒又上来了?〃张妈回道:〃小桂正在房里打包,说要回乡下去。〃郑沧远说了一声〃胡闹〃,随着张妈下了楼,到了小桂房里,小桂果然正在收拾行李呢,把东西铺了满床满地。郑沧远说道:〃你这是做什么?〃小桂拉长了脸,说道:〃她早嫌着我,我不走,倒等着她当面锣对面鼓地撵我,才走啊?〃郑沧远说道:〃快别胡闹了!〃上前把床上地上的衣服一股脑地都往柜里一扔,〃嘭〃地把柜门一关,说道:〃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谁也不许再提了。〃上楼去了。
林无渔穿着粉色的棉袍睡衣,洗完了澡从卫生间里出来,用一条长毛巾擦头发,他们在楼下说的话,早高一声低一声地传到了她耳朵里。林无渔冷笑道:〃她要走,你为什么不叫她走,难不成是你舍不得她?〃郑沧远说道:〃要说撵走一个下人,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可是你知道,小桂在我这里做了也有几年了,她是从我老家来的,跟我拐着弯的也算是亲戚,我要是就这么把她撵走了,她回老家了,在亲戚里头说三道四的,总归不太好。我今天回来得早些,还有些文件没处理完呢,你先睡吧,我去书房把这些文件看完。〃林无渔知道他今天提早回来,是为着她母亲,下人忙了一下午,做了一桌子菜,男主人也特意回来敷衍客人,客人竟没吃饭就走了,总归有些理亏,也顺水推舟道:〃既然这么着,就算了吧。〃郑沧远拍拍她的脸,笑道:〃这才是好孩子,睡觉吧。〃
郑沧远一个人来到书房,他的确有不少文件要看,可是却一件也没心思看,他想起刚才张妈对他说的,他女儿来电话的事。他是自从第一次在朋友儿子的婚礼上遇到林无渔,就打定了主意要得到她。他有了钱以后,在女人面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在林无渔那里却没少碰钉子。他先前,追求她,只是因为她漂亮,等他真正三番五次地接近她,林无渔对他不冷不热的态度,更吊足了他的胃口。可是那一天晚上,他趁着她醉得不省人事,得到了她,却惊讶地发现,他竟是她的第一个男人,她还是个黄花大闺女,这对他来说是相当震撼的。他这么多年来,接触过的那么多的女人,哪一个不是八面玲珑,在男女这件事上游刃有余,突然凭空里,掉下这么一个黄花大闺女,他多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也多少觉得应当对她负些责任。
这之前,他知道,她有一个相当要好的男朋友,而且住在他家里,那男孩子他也见过。他花了不少钱,找人专门调查过她。他也曾经怕过她因为醉酒那一夜的事跟他闹,甚至于闹上法庭,毕竟是他理亏。对于她竟然能离开原先的男朋友,跟他在一起,他觉得既在情理之中,又是在意料之外的。
在锦城的时候,他跟林无渔讲过自己的身世,却唯独没把他太太跟女儿这一段讲给她听。他二十岁时娶了村里的一个女人,他家境不好,兄弟又多,这个太太是大他几岁的。他们只有一个女儿,十七岁了,在加拿大留学。他太太倒是好说话,他出来这么多年,在外面的事,她一概不管。他在老家给她盖了一座大房子,他太太把她的姐姐、妹妹招来楼上楼下一起住,也像一个小社会。他每年给她一些钱,每次给她多,她不说多,给她少,她也不说少。至于她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他并不十分清楚。对于离婚这件事,他同他太太倒是十分一致,他太太不愿意离,他也不愿意离。在她太太那方面,只要求保存着一个太太的名分,在亲戚们面前,有所交代,另外就是他太太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有很深的农民意识。在当地,离了婚了的妇女,在身后是不能进祖地的,只能随便埋在哪一个地方,做一个孤魂,他太太主要是为了这个,不愿意同他离婚。在他这方面,他还是有传统男人的观念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毕竟这个女人是在他最穷的时候跟着他,她年纪虽然比他大,可嫁给他的时候也是黄花大闺女,跟着他,给他生了孩子,又把他的父母都养老送终。他对于她已经没有夫妻的情,还有夫妻的恩,而且他在城里和谁在一起,甚至以夫妻相称,进进出出,她也一概不闻不问。所以,他对他太太那方面倒是没什么可操心的,倒是他的女儿,他是有些顾虑的,毕竟他女儿已经大了,作为一个父亲,让她知道他的生活是这么地荒唐,她对父亲的尊重和爱,恐怕要大打折扣。想着这些,他不由得心情烦躁,当晚,也没回卧房,独自在书房里睡了。
第二天,郑沧远送给林无渔一块浪琴手表。林无渔笑道:〃好好的,怎么送我一块手表?〃郑沧远笑道:〃为着你的贤良啊!你看你,不撵小桂走,不也是成全了我在亲戚中的面子嘛!〃林无渔笑道:〃就为这个?那明儿,我岂不是有事做了,专同下人吵架,吵完架,还有礼物拿。〃郑沧远笑道:〃再不许那样了。〃林无渔笑道:〃那你也买礼物送给小桂吗?她自己也一定觉得十分委屈的了。〃郑沧远笑道:〃好了,别胡闹了,我给她买哪门子礼物呢?〃
4。 人空瘦
这一天,早晨起来,林无渔发现郑沧远又是一夜没回来。一问他,他说道:〃我不是要拿电视机厂那块地吗?那可是一块肥肉,这段时间自然要忙些了。〃林无渔说道:〃那块地不是说要公开竞标吗?〃郑沧远笑道:〃小女孩,你才知道多少?这里的事多着呢!〃
第一次他一夜不回来,她等到深夜,打传呼不回,打手机,手机关机。第二天,他跟她解释道:〃昨晚,陪几个领导洗桑拿来着,你知道,洗桑拿哪一个不是光溜溜的?衣服、手机、传呼全都在柜子里。后来太晚了,就在那睡了一夜。〃林无渔听他讲得天衣无缝,说道:〃我并不是拦着你出去应酬,只是,晚上不回来,你也给我打一个电话,我知道你不回来,就不等你了。免得听见门声,就以为是你,睡一会儿,醒一会儿,一夜也不得踏实。〃郑沧远笑道:〃是不是,我不回来,你想着我,一个人睡不着?〃林无渔笑道:〃呸,你也不看看你多大年纪了,还开这种玩笑?〃郑沧远果真起身对着梳妆台上的镜子照了一照,说道:〃你不是嫌我老了吧?可外面怎么总有女人,说我还年轻呢?〃她推开他,冷笑道:〃谁说你年轻,你找谁去!〃他笑着拧着她的脸,说道:〃你这个人啊,脸可真酸。〃林无渔闪身笑道:〃你看,只不过让你多打一个电话回来,也引出来你这么一堆话。〃后来,郑沧远果真每次夜里不回来,都提前给她打电话,只是他打电话说不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多。
又一天,郑沧远从上海回来,林无渔从他的皮包夹层里,翻出一张照片,是一张在外滩拍的快照,郑沧远揽着一个女人的肩,那女人头发挽在脑后,露出一张银盘样的脸,年纪比她大,别有一番成熟女人的风情。林无渔阴着脸把照片摔到郑沧远面前,郑沧远拿起照片看了一看,笑道:〃又恼了,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个人是我们一起去的李总的太太,大家开玩笑,一起合个影,你不信可以去问老李,我现在就给你老李的电话。〃她倒不好再说什么了,因为是一张快照,倒真像是一时的率性而为。郑沧远见她信以为真,搂住她的腰,笑道:〃我才回来,你就给我脸色,你就不想我?〃林无渔笑道:〃去去去,看你一身的烟味。〃林无渔未尝就真正相信他的话了,见他百般撇清,也就算了。
照片事件之后不久,林无渔在郑沧远的西装口袋里发现一只女人用的口红,她旋开来一看,竟然是一支用了一半的。思量半晌,林无渔把口红搁在卫生间的台板上。台板是黑色的中国黑,口红是银白色的外壳,两样东西看上去,很是刺目。她这样做,无非是想告诉他,她已经知道了这回事,可是又给他留着面子,叫他好自为之。郑沧远用过卫生间以后,她发现口红不见了,至于他把它扔到了哪里,她也不清楚。此后,郑沧远果然收心不少,在家里过夜的时间也多了,甚至于连晚饭也经常在家里吃了。
郑沧远常回来吃晚饭,这个家就热闹起来。下人也透着高兴,尤其是小桂,走路都带着风似的。这一天,林无渔对张妈说道:〃昨天,我出门想戴那块浪琴手表,怎么找也没找着,你帮我找找。〃张妈说道:〃我哪里记得住那些牌子,手表还不都是一样,走字就行了。我想起来了,是不是那次你跟小桂吵架的第二天,老爷给你买的那块。那块手表,表盘是方的,不是圆的。〃林无渔不愿意提起跟小桂吵架那档子事,含糊地应道:〃你说的是。〃张妈撅着屁股,床底下,柜子底下,翻了个遍,也没找着。张妈出了一身汗,说道:〃别急,找东西就是这样,你越找它吧,就越见不着它,等哪天你不找它了,说不定,它自己倒出来了。〃林无渔说道:〃其实一块手表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是怕哪一天,他想起来,问起我,我拿不出来,把他送的东西弄丢了,总不大好,才特意烦你来帮着找。〃看了看张妈,才又说道:〃你别告诉别人我把这块手表弄丢了。〃张妈笑道:〃我可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去做这个讨人嫌的事,你只管放心,我对谁也不会说的。〃
这天,吃完中午饭,小桂照例出去买菜。以前是张妈买菜,这些日子因为郑沧远经常在家里吃晚饭,要买的菜多了,是林无渔说张妈年纪大了,天天出去买菜,太辛苦了,把这个活派给了小桂。对于凭空多出来一件买菜的活,小桂倒是没发牢骚,可能是因为给郑沧远准备晚饭吧,反而干得格外卖力气。林无渔在门厅的鞋柜上看见一个小手袋,她知道那是小桂的。小手袋的拉锁半开着,里面的东西隐隐约约露出来。张妈走过来,也瞧见了,说道:〃咦?小桂往日里这个小手袋不离手的,别不是走的急,忘了。〃伸手一拿,没料到拉锁是半开的,里面的东西七零八落掉了一地,林无渔眼尖,一下子把一块手表拿在手里,说道:〃这个不是我的浪琴表?〃张妈一看,吓了一跳,说道:〃可不是跟你丢的那块一模一样。〃
主仆二人正拿着手表上下看着,小桂也记起小布包忘在鞋柜上了,气喘吁吁地推开门。林无渔冷笑道:〃小桂,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你竟是这样手脚不干净,我前儿丢了表,今儿就在你这儿找到了。〃小桂脸色苍灰,半晌,说道:〃这块是我的,你别丢了东西,就混赖人。〃张妈不想趟浑水,早到书房里去找郑沧远了,郑沧远下楼来,面对着这个局面也有些尴尬。林无渔阴沉着脸,说道:〃东西是在她包里找着的,这次再有人护着她,我可不依。〃正闹着,楼上的电话响了,林无渔为着方便,在她自己房里单独安了一部电话机,实际上她也没什么人可打,有时打给她母亲,要不就是用这部电话机上网。郑沧远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说道:〃你不是说,你母亲这几天要过来吗?也许是她打来的,你先上楼去,我问问小桂和张妈,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无渔只得上楼接电话,电话果然是她母亲打来的,自从她母亲上次来过一回,就再也不上门了,倒是她回去过几次,给她母亲一些钱,她母亲默默地接受了。这半年来,因为听说房子要动迁,她母亲是一百个不愿意的。如果真动了迁,开发商补的钱按每平方米计算倒是不少,可是总?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