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之旅》 第5章

本科生更受重视

普林斯顿大学最引以自豪的是本科生教育。学校对本科教育的重视,首先体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上,普林斯顿大学目前在校本科生约45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约1800名。与美国其他名牌大学相比,研究生比例较小,客观上能够将资源更多地用在本科生身上。

另外,普林斯顿大学还注重完善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充分从学校出类拔萃的文理等各门学科教学中汲取营养。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气氛非常浓厚,很多本科生论文涉及的研究课题在美国其他高校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开展。

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师也有意识地吸收本科生参与正式科研计划,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其他高校通常仅限研究生使用的尖端设备。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近年来在《科学》、《自然》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有些第一作者就是本科生。

就是不设医学院

除重视本科教育外,普林斯顿的另一大特点是坚持自身优势——基础研究,不贪大求全。二战后一度被称为世界“数学之都”的普林斯顿大学,迄今仍保持着这一名望。其物理学研究也处于一流水平,这两大基础学科的优势也渗透到其他院系。

普林斯顿大学(2)

在院系及专业设置方面,普林斯顿大学同样把重点放在基础研究上,求精不求全。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学院的规模比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同类学院就小很多,其心理学专业相对其他一些学校来说方向也更集中,侧重点同样是基础理论研究。至今普林斯顿大学都没开设医学院,其原因也在于此:医学院必须与临床应用结合,而运作一个庞大的医学院和临床医院系统需要大量人力和资本,因此普林斯顿大学坚持不设医学院。坚持传统优势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普林斯顿大学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也注重紧跟新科技发展潮流。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基因组研究已成为科研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学校正在积极筹建新的基因组学中心,并打算由普林斯顿大学现任校长、分子生物学家蒂尔曼亲自担任主任。

校园生活。

极富特色的教育理念

这所号称有250多年历史的名校,至今没有自己的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但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2002年美国大学综合排行榜上,普林斯顿大学却超过哈佛和耶鲁,位居第一。这和它极富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

普林斯顿大学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风,让莘莘学子受益匪浅。在学业方面,普林斯顿大学要求严格,很少变通。学生们不在普林斯顿大学上的课程,除非经过特殊许可,一般不给学分;校方也不鼓励学生们离校去国外留学或去美国别的学校进修。此外,学生们在三年级要在一名教授指导下写“三年级论文”,四年级学生还要写作“毕业论文”。

注重传统,又始终占据着学术的前沿。这座弥漫着浪漫气息的校园也许是您心目中理想的求学之所。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品格的培养,并于1893年开始引入“诚信”制度。在这里,学生参与的所有书面考试都在诚信制度下进行,即没有老师监考,全凭学生自觉。这种制度是通过所拟订的遵守诚信誓约,使学生们保证对诚实及每次考试的结果负责。学校管理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学校董事会中有4名学生代表,校方与学生相互信任。

导修制是普林斯顿大学教学的一项特色,大多数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也都特别喜欢课堂以外的导修课。学校大部分基础课程都是在100~150人的大礼堂内上课,但每个星期学生们都参加10~15人的小班,由教授或是助教带领,复习一周来所学的课程,这些由助教或教授带领的讨论,给学生们更大的空间去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

目前,普林斯顿大学学生总数约6500人,其中研究生约1800人。教师1100人,其中教授440位。

一流的教学 多彩的生活

作为一所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普林斯顿拥有著名的教授学者、排位美国前5名的校友捐赠金额、藏书450万余册的计算机化的现代图书馆,还有一个计算机中心、一个艺术博物馆,一座教堂和相当数量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学校建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约翰·诺曼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等主要科研机构和建筑学院、工程技术和应用学院、威尔逊公共及国际事务学院等研究生院。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内有5个大小不同的戏院及许多戏剧团体,有管弦乐队、合唱队、爵士歌舞团、歌剧院、礼拜团乐队、唱诗班、福音演奏组;学校有38个体育代表队,几乎一半以上的本科生参加校际体育比赛;学校有200多个学生组织,一份学生报纸《普林斯顿日报》,一个bsp;普林斯顿学生重要的社交活动是13个饮食俱乐部,只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参加,高年级学生不在学校食堂吃饭,而是参加俱乐部中的一个。这些俱乐部有些是通过抽签的方式吸收新会员,有些则在每年春季自己挑选认为合适的新成员。每年此时,普林斯顿都会掀起一场争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权利决定和谁一起用餐,有的学生对俱乐部录取新成员的标准提出异议。最有名的俱乐部是“常春藤”和“老虎旅馆”。

普林斯顿大学与中国

普林斯顿大学为世界培养了众多的精英。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华罗庚、姜伯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声、李政道、杨振宁都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的历史学家余英时、经济学家邹至庄等在这里任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周春生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当年最优博士生荣誉。

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华罗庚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科学院邀请去苏联访问3个月。同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杨振宁,1945年留学美国,在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指导下研究理论物理,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49~196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年起任教授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夏回国后杨振宁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普林斯顿大学(3)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1946年由物理学家吴大猷选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1957年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李政道持的是中国护照,是首次登上诺贝尔奖坛的中国人。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政道至今一直活跃在物理学前沿,在物理学领域有很多杰出成就,多次荣获各种国际级大奖。

如今,普林斯顿大学里有着许多的中国留学生,大概占该校留学生的五分之一,中国成了普林斯顿大学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数学和哲学闻名遐尔,历史、英语、政治和经济系也在学术界备受推崇

现任校长:雪莉·蒂尔曼

申请条件:语文680~780分,数学690~780分

申请期限:1月2日

费用情况:

学杂费:约需要23000美元

食宿费:约7206美元

资助情况:可申请的助学金为13800美元

电话:(+1)609…258…3060

电邮:broh@

网站: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世界名校之旅 倒序 正序

《世界名校之旅》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