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慧,你上学去吧。贞淑,你进来,爷爷有话说。”
“那我走了,姐。爷爷,再见!”说完,撒丫子就不见了。
想躲也躲不掉,还是早点弄明白爷爷的意图好了。“爷爷,我先给我同学打电话,让她帮我请假。”
“嗯,也好。”
给毛毛打过电话,贞淑便规规矩矩地坐在李成民面前,等待长辈训话。
看着眼前略显紧张的孙女,李成民心里越发得不是个滋味。说起来都是自己拖累了孩子,才让孙女为难。可是再难,他得送贞淑去。
不到万不得已,大哥是不会开这个口的,既然他开了口,就说明他确实是没有旁的办法了。这时如果他再拒绝,他就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可是……却要委屈他的“星星”。
爷爷一言不发,只是坐着长吁短叹。贞淑更加确实留学的背后还有为人知的秘密。
“爷爷,是不是因为有别的原因,才让我去留学的?”贞淑顿一下,“爷爷,我今天已经十八岁了,我想我有权力知道的事情真相。”
李英民的目光闪了闪,咬了咬牙,这才说出了事情原本。“当年我和你李龙哲爷爷一同打鬼子,后来又一起决定回老家。分手的时候,我们说好,将来我们俩家结亲家。谁也没想到一别四十多年,这结亲家的事也就放一边了。”他又轻叹了一声,仿佛又想起了过去的风云岁月。好一会儿,“三年前,我去韩国又见了你李成哲爷爷,他也都老了。唉!他老伴早没了,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可怜他儿子和儿媳又因为车祸早早地去了,只给他留下了闵成这么一个孙子。闵成比你大八岁,我去韩国的时候,他和他未婚妻一块去美国留学了。所以我们谁也没再提结亲家的事。原想着这事儿就过去了,可是……”
李英民又深深地叹了一口,“前两天,我收到了李龙哲爷爷的信,说是……说是闵成回国没多久就出车祸了。命是保住了,但下半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而闵成的未婚妻又退亲了,他现在情况很糟。所以……”
不用爷爷再说,贞淑下面的事情她也能猜个大概。如今人残疾了,未婚妻飞了,想起四十多年早已锈迹斑的婚约,想起她这个忘到西伯利亚的备胎了?
世上哪有这么美的事?难不成地球是绕着他们家转的?不行,她坚决不同意。
“爷爷,我不……”不过多想,贞淑便要开口回绝。
“贞淑听爷爷把话说完。”李成民又抢过话头,“其实爷爷也不乐意。当初爷爷去韩国的时候,就根本没有和人结亲家的想法。一是你年纪小,二是两家的条件相差太多,三是成长的环境又太不一样,两厢都不合适,爷爷也没想着去攀这个高枝儿。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家遇到难事了,开了口,爷爷抹不开这张老脸去回绝人家,人家可是救过你爷爷的命啊。”说着,老人家双眼红了。
“爷爷……”贞淑看着爷爷难过,心里像被刀子割过。胸中全是对那无理韩国人家的厌恶。贞淑急中生智,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爷爷,我才十八岁,就算是要嫁人,也还没法定年龄。”
“啊——”爷爷怔忡一会儿,“对,你还不到年龄。所以……所以才让你先去韩国留学两年。你李龙哲爷爷说了,这两年你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和闵成互相了解。两年后,再由你自己决定要不要和闵成结婚。如果到时候,你还是不愿意,他们也不会逼你的。”
说的好听,两年时间?这隔山隔水的,两年时间足够生米循环再长出生米来了。看着满脸期盼的爷爷,贞淑实在想长叹外加丢白眼,可又看见老人冀希的目光。贞淑压下心头火,想了又想。
“爷爷,我爸和我妈知道这件事吗?”
“啊……不、不知道。”留学都不大同意,如果说了实话,还不……
“那就先不要告诉他们了,至于留学的事,让我再想想。”再多两个人知道,对事情本身也没什么帮助,还会伤了老妈和爷爷之间的关系,让老爸夹在当中受夹板气。还是等她想起清楚再说吧。“爷爷,您在家歇着,我去上学了。”
“好,骑车子小心点。”
晚了,早上她已经因为不小心付出代价了。
第二十六章 决定
更新时间2010921 12:22:58 字数:2289
今天第一更奉上,求大家支持!
——————————————————
出了家门,贞淑突然不想去上学,只想找个肃静的地方冷静的想一想。骑上车子,径直向南,鬼使神差得到了江边。锁上车子,贞淑坐在江堤上,看着静静流淌的江水,脑子里却是一团糟。
重生也快有一年的时间了,周围的人和事也都向着贞淑规划的方向前进。而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她的全盘计划。
去韩国,旅游想过。留学韩国?想不都没想过。嫁给韩国人,前世想还债时想过的事,今生则不在她的思考范围。
贞淑印象中的韩国人并不都跟韩剧中演得那么可爱。前世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韩资艺发(假发)公司的设计室做助理。
韩国人习惯加班,常常是上午无事可做。一过中午,大量的工作就被分派下来,加班加到午夜十二点是常有得事,而且还没有加班费。最过分得一次,贞淑同另一个助理因为有急件连午餐都顾不上吃,被留在办公室加班。而她们的韩国女主管声称会请她们吃午饭,结果最后她们每人只得了一个香蕉外加一个桔子。
韩国男人更是绝对的大男子主义,家务活一概不管。爱喝酒,还巨好色。但韩国是绝对的男权社会,对男人好色态度宽容。贞淑就在公司里就见过一个六十多岁的矮个韩国老头,对一个不懂韩语的女工说:“抱抱。”在韩语那可是“亲亲”的意思。
老不羞!
贞淑只做了不到三个月就辞职了,但韩国人在她的印象当中就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叉。
如今让她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韩国人,还是被别人淘汰剩下来的,心里大大的不爽。
前世,爷爷与他的韩国大哥也只是书信往来,从来没听他提过什么结亲家一说。难道如今发生的一切都是由她重生引起的风暴?也许前世,那个什么李闵成根本就没有出过车祸。而这一切都是由她引起的连锁反应?
去韩国?明年国内的股市将迎来大牛市,趁着牛市来临之前,去韩国打几个月的短工,多积累些原始资本也未尝不可。
至于是不是要和那个什么李闵成结婚,那就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了。两年的时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没准他全愈,到那时她这个备胎也就自动下岗了。
就贞淑对韩国的了解,韩国人结婚很讲求门地,越是有钱人越是如此。虽然有许多韩国人到中国找老婆,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穷人、残障人士,或是在国内找不到老婆的老光棍儿。优越感极强的韩国人对中国的朝鲜族是存有歧视和偏见的。但凡有可能他们都不愿意娶出身“贫穷落后”的中国老婆。
贞淑知道自己的人生会发生一些变化,但她却不想改变大的行进方向。七月份的高考她不打算放弃,而且她一定要上b大中文系。既然想她去做备胎,总得拿出点诚意,就让他们为自己办休学好了。如果这都做不到,那她就只能说对不起了,她可不愿意放弃b大,而去韩国留学。
如果真得要在韩国呆上两年,那她现在就得考虚如何利用两年时间赚韩币了。当然无论赚到多少钱她都会尽快得兑换成人民币,韩币可是贬得很厉害。
贞淑记得在九六年时一万韩币还能兑换人民币一百元,亚洲金融危机后,只能兑换人民币八十元左右,到了零八年全球资贷危机时曾一度只能兑换人民币四十多元。
对了,韩剧!前世贞淑可是个韩剧迷,而且为了锻炼自己的韩语水平,她看得可是一水的原版韩剧。
《人鱼小姐》、《我叫金三顺》、《黄手帕》、《百万朵玫瑰》、《浪漫满屋》……曾经看过的韩剧一一浮现在眼前,贞淑的双眼闪现符号“¥”。她脸上原本的愁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哼着《浪漫满屋》熟悉的旋律,她做了决定。
在不阻止她高考,并为她办好休学的条件下,她同意去韩国留学两年,至于做某某人备胎的事情则被她自动忽略。
当晚,她通告全家自己决定去韩国留学的事情。早一步与贞淑达成协议的爷爷倒没表现出多少惊讶,而李昊哲和金姬子对女儿突然改变主意很是惊诧。不过当听到贞淑说会继续高考,并且休学去韩国时,倒也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贞淑去韩国留学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金姬子虽然不愿意,但知道就算女儿成行,也是三个月以后的事情,而且手续能不能办成还不一定,她也就不那着急了。
第二天,李成民就回家了,他如何和韩国方面沟通,贞淑不知道。但她却是被老爸拉去拍了一堆办护照用的大头彩照。
再后来贞淑就没有再听到任何关于韩国留学的事情了,不知是老爸老妈有意隐瞒,还是韩国那边出了什么岔子,不过还她清静也是好的。
五月末同预想一样,贞淑和表舅在股市狠狠地捞了一大笔,赚了四倍还多。贞淑老妈的三万元也变成了十二万多,被贞淑扣去零头做佣金,还给老妈整十二万。结果老妈抱着十二万一夜没睡着,第二天顶着熊猫眼的脸上除了狂喜,依旧还是狂喜。
进入六月,高三学生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同时焦虑、紧张情绪也达到峰顶。每个人都在拼命地学习,可真正能记在大脑当中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好像一切都停滞不前,进入了一个做无用功的阶段。试想一个人努力了十二年,最终评定结果的日子就在一个月后,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安下心来学习。
前世,贞淑虽然已经经历过两次高考,可重新回到高考环境,焦虚多少还是有点。全家人在她面前从来不提学习上的事,连贞慧也拼命得给她讲笑话。而这时贞淑却意外收到了一封来信。
信是李小军写的,做为一个文科生,他的写作水平实在是不怎么高。像写水流帐一样记录了他在部队的生活,炫耀每个月发给他几十元的津贴。并让她按信封上的地址给他回信。信得最后,预祝她高考顺利,同时还用郑告的语气警告她,不准与其他男生谈恋爱,因为他才是no。1。
no。1?什么时候的事儿?他炫耀津贴的目的,不会是为了昭示他已经自食其力了吧?
贞淑原本不想回信的,可是前世她也有同学去当兵,听他们后来讲,在枯燥的兵营最盼有信来。算了,就当是练习一下书信体写作了。什么多注意注意身体,什么多学习努力进步呀等等,贞淑的信写得很平淡,写完后还检查了几遍,完全找不到一点暧昧不清的地方,她才寄了出去。
第二十七章 高考
更新时间2010921 19:49:49 字数:1817
今天第二更奉上,望大家继续支持,求收藏、推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希腊人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贞淑虽然在同一时间里,两次踏进同一个高考的考场,做在同一座位上,做着相同的一套高考题,但她这个人却已经不同了——她重生了。
前世,当她面对高考试卷时紧张得几乎看不清考题,这次她却从容应对、胸有成竹,因为一切都没有变,连高考作文都还是那篇“论事不关己”。
于是贞淑在作文依始写下了马丁·尼莫拉牧师的著名文字:“他们先是来抓共产党,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他们接着来抓犹太人,我?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