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70章

作品:(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作者:水王|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2 06:10:32|下载:(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TXT下载
  ?br/>

  建贤心中作何感想不好说,朝堂上的人也不知道,白莲教就算早有反志,但是经过前几年兴化府失败的一场,他们对于对此有着脱不开关系的林瑜很有意见,也更加谨慎。

  不过,在看到靖朝果然根基动摇之后,他们看在白|花|花的银子的面子上,果然也跟着动摇了。这样才有了被后世称为压垮了靖朝这条大船最后一根稻草的川中白莲之变。

  关于这一点,也有学者有着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觉得在元正帝驾崩的那一场宫变才是真正让靖朝无药可救的关键因素,就算在隆昌帝退避宫中之后,满臣中的‘有识之士’眼看着江山真的要被龙椅上的这个皇帝给作完了,联合上下,又来了一场宫变。

  然而,这一场宫变却是失败的。

  隆昌帝本是暴虐之人,他怎么可能真的将能够威胁到自己、又在群臣中有着良好印象的四王爷给留下来呢?圈禁不过是一个假象,众臣眼中、尤其在现在这个隆昌帝对比之下俨然有着明君之相的忠仁王爷早在之前的那一场宫变之中就没了性命,连尸体也不知被丢往何处了。

  经此一事,京城中又是几日的流血之变。

  在隆昌帝的心中,白莲教也好,林瑜也罢,都远在天边。唯有近在眼前的威胁是绝对不能忍的,他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这个龙椅之上。

  当然他还没活够呢,建了一小半的园子已经停了下来。剩下的金银他要全部带走,就算不在中原这个花花之地,有了那些他依旧能活得很好。

  再说,等林瑜打到京城来,还有好几年的功夫呢,他饮了一口下面进贡上来的醉仙酿,迷蒙着一双醉眼这么想到。

  醉仙酿是好酒,还是卯兔亲手交到那些来索要进贡之物的兵士手上的。毒?当然没有毒。

  卯兔看着心满意足地离开的兵士笑眯眯的想到,这么好的一个皇帝,他怎么能舍得让他死了呢?大将军给得消息可是一锅端,而不是让这些人有了另一个主心骨之后卷包袱北逃。

  所以,他不希望隆昌帝死,反而希望他能活得好好的,直到最后一刻。

  当京城的又一次流血之变发生的时候,林瑜还在陕西,他即刻发出紧急军令,命东番的补给船往松江府发去。而且,这一回不独是补给船,还有高大的战舰。

  隆昌帝像是一个胆小鬼一样,不愿意再派出京旗,让他的这些亲信护卫着自己才能睡得着。这固然给林瑜打下其他的地方提供了方便,可以说各地无论绿营兵还是旗兵的抵抗精神脆弱的惊人。如果说,旗兵因为自己的身份还愿意稍稍拿起武器来抵抗一下的话,绿营可以说是连武器都不愿意拿了。这时候,可不会有人再去计较他们当逃兵。

  同样的,在另一个方面来说,给林瑜攻打京城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整整五万的京旗全都囤在京师的周围,整个京城就像是一个刺猬一样扎手。

  不过,这时候林瑜还不知道有这样的事,他坐在营帐之中,在见过苏木之后,听他讲了跟着王子腾的一路见闻。

  王子腾一开始的确是风光的,甚至太原府有着一家大名鼎鼎的晋商,他很是查抄了好些银两和粮草。维持他一万人的消耗堪称绰绰有余。不过,就算他抓了再多的丁壮,在河南总督率领着数倍于他的兵士的压力之下,他小胜几场之后,就开始溃败。

  他老于城府,本就有了带兵投靠林瑜之心,就留了一个心眼,一路上抛弃了那些不合格的丁壮,带着原本手下的兵士向陕西逃去。

  按照他的想法,从陕西一路南撤,凭借手上苏木这一张王牌,到了湖南也就安全了。到时候,看在他手上兵士不多的情况之下,他花一些脑筋,还能保全这些精兵。乱世之中,有兵即有权。

  没想到,林瑜会一路西进,直接将他堵住了。他也是个干脆的,就算再忐忑与自己那一万将士,暂时也要先过了眼前这一关。

  直接扯旗造反,可不是当初林瑜提供给他的选择。

  第98章

  当贾家的几个小的来到兴化府的时候,正巧赶上贾琏一家去了北州; 柳秋池遣了人帮着这些少爷姑娘们安顿去。前一段时间兴化府被围了这么久; 幸好正赶在秋收之后,没有耽搁了春耕。不过; 兴化府已经在老农的指点之下渐渐地能做到一年三熟; 今年打了这么一仗; 城外的土地被糟蹋地厉害; 三熟是不敢说了; 但是原本的两熟却是需要保证的。

  所以; 当贾家的一个小子自己来找他,他一开始还是有些不耐烦的。毕竟看在林如海夫人的面子上,好些官员愿意讨好一下贾家人。但是; 柳秋池这样一开始就在林瑜手下的人却不用,他现在虽然只是兴化府一府之地的知府; 但是谁不知道他以后前程无限。

  名义上来说,东番才是林瑜的龙兴之地; 但东番身上过于明显的郑氏痕迹让这一点打了折扣。真要说起来,北州才是真正的林瑜一手打造起来的城市; 是他开始崛起的地方。

  不过兴化府固然比不得北州,有一点却是特殊,林瑜是这个府城上一任的地方官。光凭这一点; 柳秋池得到的瞩目就不下于北州的辛宗平。

  是以; 对于贾家人,他是很没必要讨好的。

  百忙之中; 他空出了一只耳朵来,愿意听一听那些少爷又有什么吩咐。

  出乎他意料的是,来找他的并不是年纪最大的贾宝玉,而是稍小一些的贾环贾三爷。说出口的要求,也让柳秋池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你要去北州的孤儿院?”

  “正是如此。”贾环偷偷的溜出来就是为了找接待他们的人口中前程可期的柳知府,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在人生地不熟的兴化府,想要去防卫严密的北州,只有柳知府这样的人亲自介绍,才能有这样的机会,也更加的安全。

  “就算贾家散了,贾琏还在,你的兄弟姐妹还在,何必去孤儿院。那里可不是是什么享福的好地方,你一个少爷怕是过不惯那样的日子。”柳秋池说得是实话,林瑜治下的孤儿院虽然让街面上的所有孤儿小有所养,但是那里向来实施的是军事化的管理,严苛得很。

  而且,北州的孤儿院和别的地方的还不一样,他们在接受军事化管理的同时,学习和生活也是在院里完成的,并不会去上普通的小学,小学之后还有直升的中学,六年中学上完之后才会被放进社会。

  这个孤儿院的灵感来自于林瑜对于西汉之时羽林孤儿的印象,秦汉之时,凡从军者,必须是良家子。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从军光荣,要是身份够不上,还不能当兵。尤其在汉朝,想要进羽林军相当之严苛。其中一部分,就是战死的羽林军留下的孤儿。他们继续被皇帝收容在上林苑,接受教育,成材之后就是现成的兵源。

  那里是林瑜的大本营,那些孩子在接受严苛的教育出来之后,一般都选择直接进军营。而他们进了军营少说也能当上一个队长,再往上考就是参谋。若是不合适进军营的,至少也有一个乡官的出身。

  这一批的孩子对着林瑜一向最忠心,打小培养起来的,各处用起来也放心。

  柳秋池想到这里不免上下打量了这个身量不足的贾环一眼,心道他倒是有眼光,知道要去北州的孤儿院。现在,那些个从小学中毕业出来,还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哪一个不是盯着那里的位置。

  当然,在这样草创的阶段处处是机会,只要有学问,不独哪里出身,他们的未来总比后世大学士多如狗时明亮得多。

  他转念一想,这些少爷姑娘这才刚来,恐怕也没机会打听什么。知道北州的孤儿院,也应该只是听见招待的人顺口这么一说就记住了,又劝道:“你家人还在,也够不上孤儿这样的标准。”

  贾环脸色苍白了一些,但是却还是躬身施了一礼,道:“不瞒柳知府,小子不过是一个庶子,在原本的府中本就人人皆可骂之。之前……”他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半分愤恨半分感激的神色来,“要不是大伯父替我说了一句话,只怕我这时候已经陷在京城出不来了。”相反,哪怕赵姨娘再怎么苦求,他的所谓的父亲怎么也不愿意松口。

  他定了定神,努力地显示出自己的价值来:“小子并没有什么金银,但好歹还有这个有用之身,愿意为大将军效劳!”没有金银是真也是假,假在于当初老祖宗在他们临行前还是分了他一千银的,真却在于他并不愿意拿着些银子。这些金银全都掌管在他的姐姐这一届女流手中,老祖宗见她巾帼不让须眉,宝玉又是那样天真不知世事的模样,就叫探春到了兴化府后交给贾琏,怎么分派也已经写下了签子。

  不过,这一路上,贾环看着他这个亲姐姐把他当成贼一样防着,本就冷了的心更是掉进了冰窟中一般,更是坚定他出去自己独立的念想。

  这样的家人又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现在看来,还不如没有呢,至少孤儿的话,他就能去孤儿院,也不用再看着他们的脸色过活。

  他看着柳秋池,沉默了一下,问道:“只要是没有家人就可以了,对吗?”

  柳秋池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他父亲没有妾,但是他也见惯了大家族中那些姨娘庶子的可怜之处,好歹眼前这个还想着自力更生,便道:“你准备如何做?”

  贾环轻描淡写道:“小子愿意改名换姓,此生再不姓贾!”

  这在现代是一件行不通的事,毕竟贾环还没有成年。就算因为林瑜治下急需人才的原因,成年的年龄被放宽到了十六岁,这个年纪也不是现在才十岁的贾环能够得上的。不过,也正是现在这样的时候,反倒有可操作的余地。

  柳秋池听了,先是考较了他的学问,从他这个年纪来说,的确是不错了,难得的是这一份心气。便心道,若是他不同意,他一时不忿,反而一走了之,之后恐怕还要麻烦,也浪费了这个不错的苗子。

  于是就想吓一吓他道:“孤儿院的艰辛非常人可以想象,你可是打定主意了?原本你是贾家的三少爷,林大人的侄子,以后就是什么都不做,前程如何,你心中自知。可这么一改就再无回旋的余地,贾家再大的风光再与你无关。”

  贾环便一笑道:“我自然知道,但是宝玉有这个命做富贵闲人,我没有,只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了!”

  “好一个吃得苦中苦。”柳秋池抚掌而笑,道,“只要你吃得苦,如今到处都是机会,何愁不能成为人上人?”

  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安慰道:“你放心,新的户籍之事我这就交代下去办。你先回去,将该说的也说了,也省了日后的麻烦。”

  贾环一听,心中略定了定,知道这样的人必不会拿自己玩笑,深深一礼,道:“如此,多谢柳大人劳心。”

  柳秋池看着他瘦小的身影,心里叹了一声,喊了一个门子过来,送他回去。自己折身拿了一张纸来,给辛宗平写信。请他找空告知林如海,再由林如海叫贾敏知道。

  这般周折也是无奈之举,柳秋池总不好直接写信给贾敏。北州风气较之朝廷是要开放许多,但是却没有无缘无故给人女眷写信的道理。林如海身在军机重地,信件进不去,他也和林如海不是很熟悉,不如叫辛宗平转达。

  他内心更愿意帮这个贾家庶子一把,但是,总不能就这么一声不吭的把事给干了。而贾琏现在忙着一个孕妻,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