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 第139章

?br/>

非要说的话,大约是早在林瑜和谈虚君的时候,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他淡然自若地问道:“密折是被拦下来了吧?”他掐着手指算了算,月初有人首告的话,按照急脚的行程,应该在五天前就引起轩然大波了。可现在已经快要月中,京中却依然风平浪静,也就只有这一种可能。

辰龙点点头,道:“密折刚送出去的时候就被发觉了,前一段时间在姑苏被拦了下来。”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一段时间。”林如海在心里计算着,京中的高官想要出城比想象中的要艰难很多,而且,他一个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常家一个文渊阁大学士,总不能一齐带着家眷从京师中消失吧?

常柯敏也在想这个问题,有那么一瞬间他是想着将林瑜给告出去的。但是,那也只是一瞬间的思绪罢了,他完全没有在这方面多费心思。

他的脑筋疯狂地转动着,烛火映照着他的一双眼珠发亮。林瑜为什么转变想法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情况是,朝廷抓住了东番的把柄,一定会借此大做文章。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年前东番已经易主。这时候,就要看林瑜是一开始就打出自己的旗号,还是直接先用郑家的。

战争一旦开始,就非要分出一个死活出来。林瑜自然不可能用郑家的名号,这时候隐藏自己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东番是他选中的根基,朝廷对着东番下手,那就是不死不休。再者,没有将士在外征战,主将龟缩连一个名字都不漏的道理。

就算比他想象中的仓促一些,但也比当初计划中姑苏暴露好很多。

常柯敏算不到林瑜的想法,在他看来,暂时韬光养晦也不差什么。特别是郑绍暂时对朝廷还存在一定的威慑的时候,当今会是个什么样的想法也不好说。

第二天就是沐休,常林二人再一次见了一面。

常柯敏看着林如海身后跟着的一个眼生的长随,就见那个人对着边上的一个位置打了个手势。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也是林瑜的手下,只不过,好像更高一级。

辰龙本想着找一个角落躲起来,就像是以前经常干的那样,不得不说还挺怀念的。不过,林如海开口道:“这位……”

“辰龙。”辰龙止住了脚,道,“林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方不方便把昨晚你和我说的再说一次?”

辰龙点点头,这本就在授权之内。他开口将一些情报再说了一次,常柯敏听了再看看林如海平静无波的面色,忍不住问道:“早知道了?”

知道他指的是林瑜想要扯旗造反这事,林如海老实地摇摇头:“不知道,但是要说一点感觉都没有,那是假的。”

“朝廷未必知道东番已经易主,如果那小子擅动才是真的无法挽回了。”常柯敏还是不赞成林瑜的直接造反,这风险可比之前的想法高多了。

林如海想了想,道:“还是商讨一下怎么离开吧。”他不是不明白这个,但是相对的,他也记得林瑜曾经说过一句话。还是在那一晚,聊过之后,他曾经轻轻地说了一声,这要是直接造反可以现在带着镣铐跳舞要轻松多了。

那时候,他不明白林瑜为什么这么说。但是,等他当上户部左侍郎的时候,他忽然就明白了。他这个位置掌管国库,各地来的税银都要通过他的手。前两年的时候,兴化府遭逢大变。当今便免了那边的税赋和徭役,但是,这也不过是在隔离期的一年多。

事实上,在林瑜到兴化府第二年的时候,兴化府就开始恢复缴税了。那一府的税银交上来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会是那样一个高的数字。

丁口税不去说,死了那么多人,收不上什么了。农税也只是持平,但是商税陡然涨了一大截。当今还以为林瑜是沿袭了之前特殊时期叫商人‘捐献’一策,还为此大加赞叹他一心为公,全都交与了国库。但是林如海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这些商税就是三十税一的比例缴出来的。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这还用说么,兴化府最大的蔗糖生意有他林家的三成份子。不仅仅如此,在蔗糖产业兴起的同时,因为粮食的减少,不得不从边上买进,这样又是一笔。据他所知,因为蔗糖工人的工钱比较高,也愿意多买一些东西,好些渔民的生活都好了很多。而在蔗糖田地的边上,甚至还出现了初俱规模的养猪场,提供了比外地更廉价的肉,这些猪产生的粪肥沤过之后,就能肥田。

这些都在常子兰提交的报告中写过,那时候林如海就知道为什么林瑜会觉得自己是在戴着镣铐,根本活动不开了。因为事实像是他看到的一样,一个小小的兴化府,还在他顾忌这个顾忌那个的时候就能有这样的成就,若是去掉了那一层沉重的枷锁,他又会又怎样的表现呢?

在知道林瑜在东番拿下了一块地,新设了一个北州之后,其实林如海还挺好奇的。

常柯敏不知道林如海的心里活动,他目瞪口呆地看着一脸沉稳的林如海,压低声音道:“咱们三家早在一条船上我知道,但是你真的就一点都不担心?”

“怎么可能不担心,这可不仅仅是掉脑袋、还是几族一块儿掉脑袋的大事。”谁不想过安生日子呢,但是,“怀瑾您也是知道的,定下的主意轻易不会再改。”

所以,与其想着怎么劝,还不如想想怎么让家人全身而退来得现实一些。

常柯敏微动了动嘴角,然后放弃地挥了挥手,道:“先把家眷使个名义送出去,我是个不怕的。”

“我们得留着,等那边的消息彻底定下来才好离开,否则就太扎眼了。”林如海轻飘飘地就想说的不是自己的生死一样,“过一段日子就是八月十五,正好两家女眷约好了一道去城外,去道观打醮也好、寺庙里祈福也罢,总之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成了。”

两人这般说定了,转头看从头到尾不曾出身的辰龙。无论要做什么,总离不开这一位的接应,他们得听听他怎么想的。说起来,人家是做惯这个的,听听他的意见并无妨。

却见辰龙只一点头,道:“只离着水路近一些就成了,少带些丫鬟婆子,人多口杂。大爷说了,两位决定怎么走,咱们只负责安全地将诸位送南去。”还有,在有人犯倔的时候,打晕了打包带走。

两家人家自去收拾,林家人口简单,林如海把事情这么和贾敏一说,她就利索地去收拾东西了。晚间林瑜宅子里头的刘嬷嬷也来了,她已经把地下的小子丫头们全都通过卯兔给送出去了。因着不放心贾敏这边,就没有跟着一道走,反而上门来。

贾敏正愁身边没有一个见过大风浪的老成嬷嬷呢,刘嬷嬷一来,忙得了宝似的拽住了。刘嬷嬷就帮着暗地里收拾起来,见她有时候看着满院子的仆役发愁,就劝了几句。

“怕什么,到时候,只说在庄子上住个几日。人都带了去,这上头也没那个心思去为难几个粗使。”这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但是这时候贾敏也只能这么想了。

常家要麻烦一些,虽然他们的族人就在泉州府,往兴化一迁就更安全了。但是,京城常家这个嫡支却有着不少的人。常家二房出外上任了,还要另外想办法。可二房的子女却留在了京中,这一大家子收拾起来可不简单。

这里头的事情常柯敏只告诉了自己的发妻姚氏,有她看着,他才能放心一些。

八月十五的那一日,两家人家就约好了,大张旗鼓、光明正大地去了外头的清虚观打醮。贾母兴头得很,不过她端午节刚去过一次,自己辈分又高,恐去了小辈们不得自在,就只叫人送了礼。老祖宗不去,下面的更不去了,是故常林二家还算清净。

做戏自然要做全套,两家人家在清虚观碰了头,和观主张真人说了一会子话,热热闹闹了一天,这才散去。

这平安醮一打就是三日,这三日里两家的女眷有来的也有不来的,只有姚氏和贾敏是日日不拉,每天都虔诚的在三清面前祈福。她们心里的担的事唯有她们两人清楚,又不好说出口,这几日倒觉得更亲近了一些。

最后一天,张真人见贾敏面上似有愁苦之气,他早年是贾代善的替身,也是看着这个姑娘长大的,便劝道:“夫人如今子女双全、富贵两齐,何苦这边愁眉。”

贾敏就笑道:“真人还是这般会说话,哪里有什么愁苦呢,像是看岔眼了。”又对着身边的姚氏抱怨道,“这真人惯会说好话,随口一个命格,可把我小时候给坑苦了。”不知道学了多少规矩,后来去求了父亲才好些。

张真人抚着须大笑,然后道:“国公爷和老道说过那一段儿。”他看着贾敏,意味深长道:“老道胡说八的多了,夫人那个老道可不曾掺假。”

贾敏正要笑他,却想起当初自己父亲扮作个小子领来玩的时候,张真人说得话,一时竟怔住了。

姚氏见她呆了呆,便扯了扯她,道:“可是想起什么了?”她也没放在心上,她们这样的人家,说出去谁敢说命不好,也托生不到大家里来。

贾敏猛地抬头看张真人,就见他含笑摇头道:“三日的平安醮也够了,些许波折影响不了夫人一路坦途,好日子还在后面呢,且放宽心才是,老道就先告辞了。”

这时候就算是姚氏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她狐疑地看着贾敏,却见她低头不言,那老道又溜得飞快。不过,听着话头是好的,也叫她忐忑的心安稳了一些。想着,她拍了拍沉思的贾敏,劝慰了两句。

见四下无人,贾敏这才叹道:“幼时,他和我父亲说过,我是个王妃的命格,父亲只斥他不经,当是玩笑也没放在心上。”后来,她嫁给了林如海,更只当是说笑了。

“谁能想得到呢?”姚氏也叹一声,心里好歹安定了些。既然贾敏命格如此,就说明无论如何,她那个孙女婿是个有真本事的。

林瑜当机立断派人的这个做法是正确的,这一位史巡抚在送出密折不久之后,就又写了一份请安折子。只不过这种日常的折子是通过驿站来递送,速度相比急脚就要慢得多了。不过,每月一封的请安折子一向不会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内容。而急脚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本就贫弱的国库哪里耗费得起。

史巡抚还真不是以防万一,只是例行请安,再为了送上这种消息例行请罪而已。这一回林瑜就没有再拦,急脚只是一个人,而驿站里的人员往来频繁,特别是淮扬江浙繁华一带,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动手那就是真的捅了马蜂窝了。

所以,当坐在内阁之中的常柯敏看见发现边上先整理奏折的吏目手一抖,将手里的奏折掉在地上时,心里先咯噔一下。面上恍若无事地道:“冒冒失失的,连本奏章都拿不住不成?”

那个吏目忙将地上的奏章捡起来,恭敬地呈给常柯敏,他们可不敢得罪这样的实权阁老,向来乖觉得很。

常柯敏上下扫了一下,辟头就是广东巡抚的请安等语,写到了一半才说去关于东番造反一事,用词也很含糊,有反意,学塾映射本朝正统等等,接下来就是请罪。常柯敏心里沉甸甸的,本朝文字上最紧,写什么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仇人拿去逐字逐句地抠。

这一封请安折子上去就是火上浇油,当今又这般爱面子,这一回注定不能善了。

庆幸自己被林如海劝?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 倒序 正序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