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3章

作品:伊人何处|作者:绝对601|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2 03:05:38|下载:伊人何处TXT下载
  疾灰拢缓蟆缓竽憔徒涛以趺醋ヲ弪宥罄茨阌直嗔艘桓鲎膀弪宓男±鹤痈遥鞘蔽乙簧械谝淮谓哟フ庑├コ妗d侵或弪宥液偷艿苎撕靡欢问奔洌罄此懒耍一箍蘖撕贸な奔淠亍阒缆穑掖幽歉鍪焙蚓拖不渡夏懔耍娴摹艺娴拿挥邢氲剑一嵩谑嗄旰蠹薷恪?br/>

  绍卿紧紧地拥着她,“对不起,你……你不该喜欢上我的,这一生,是我对不住你……”

  董贞摇摇头,“绍卿,我不怪你,你知道吗,每天都能看见你已经是我最大的幸福了,特别……特别是,今日我能死在你的怀里,此生……此生无憾……”

  “贞儿,你不要胡说,你会好起来的,一定会的,相信我……”

  董贞艰难地吐出一口气,过了很久,“我知道,我还能撑多久。我真的好喜欢你,你离开的那四年,我以为会忘记你。可我闭上眼,满脑中都是你,我骗不了我自己……我知道,我不能在你身上奢求什么,因为我没有拥有你的资格,我真的……我真的好希望,希望……你能亲口对我说,说你爱我,哪怕……哪怕是一句谎言也好,没错,我就是想骗自己。”

  绍卿含泪道,“不,我已经欠了你太多,我真的不忍心对你许下什么爱的承诺,因为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贞儿,对不起,我……我做不到。”

  “好……我可以等,等来生你对我说这句话。”

  绍卿道:“不……你不值得,来生……会有更好的人等着你……我不值得你这样做……”绍卿说着,眼中的泪一滴滴地滴道她的脸上,绍卿刚想为她拭去泪水,却被董贞拦住了。

  董贞哭道,“绍卿,你不要擦……以前我听别人说,人在离世之前,脸上的泪水会在来生化成一颗痣……我只想在来生,我们相逢的时候,你会在人海中找到我,当你看到这颗痣的时候,你便知是我……还有,慈儿妹妹是个好女孩,不要辜负她……来生,请你……请你如爱她一样爱我,我与她,便做你的娥皇、女英……”她突然睁开眼脉脉地看着他,她很努力地看着他,她要记住他的样子,她要将他的容貌深深地刻在心上,“绍卿,我……爱……你。”一双美目就这样永远的合上了,没有预示的,就这样突然的合上了。

  她的手还是温热的,却再也感受不了她的温度了。

  纳兰词云: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作者有话要说:

  湔裙梦断续应难

  第二十一章湔裙梦断续应难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临江仙》纳兰容若

  半个月后。

  秋日的夜幕逐渐降临,窗外的风景就像是一幅瑰丽的画。残阳如血,给万物都披上了柔和的金色。天边升起明月,一片灰暗的云淡淡的遮住了朦胧的月光,水一样的波光荡漾着这静谧的夜,那感觉,仿佛坠入了梦境一般。海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静静地沿着巷口蔓延到每一个角落。

  念慈站在窗前,斜撑着肘静静地望着如水的天空。她今日换上了蜜色暗花织锦长旗袍,耳间配着一对小巧玲珑的白玉坠子,旗袍下摆上用银线绣着折枝的兰花,愈发显得那料子如月光一般,那长长的下摆一直落到脚面上去,旗袍配佳人,真真是袅袅婷婷。晚风拂来,轻轻吹起她耳边的碎发,她随意地拢上去,继续看着那漫天碎银子般的夜空。

  绍卿走过来,替她轻轻关上了窗子,“临夜风凉,还站在那里吹着冷风。”说完便宠溺地将佳人拥入怀中,“这件衣服很好看,就是素净了点。”他微微叹了口气,“……这几日商会忙了些,你若平日里闲得无事,多带着杏儿她们到旗袍店里做几件衣服。等我改日等了空,便多在家里陪陪你。对了,还有前几日,你跟我说的街上孩子的事……”

  前几日当念慈坐着车到几家商会太太家做客的时候,当司机下车帮她开门时,几个沿街乞讨的孩子向他们走来,伸着脏兮兮的小手向念慈要食物的时候,她心疼地差点哭了出来,便将手袋中的所有钞票都给了那些孩子们。当晚回家之后,她坐在那里一直闷闷不乐,和她说话时也心不在焉的应答着,这可把绍卿吓得不得了,再三询问之下才知道她是在心疼那些孩子们。念慈对他道,“绍卿,你能不能给那些孩子们找个去处,眼看就要十一月了,恐怕他们……”绍卿道:“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林府旁边有一个小院子,足够那些孩子们住,昨日我让阿奇去看了一下,收拾收拾几天就可以住进去了。”

  此时,绍卿拥着她,继续道:“下午阿奇告诉我房子弄好了,他和管家现在正忙着接孩子呢。”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低下身子在念慈耳畔道:“既然你这样喜欢孩子,现在你的身子恢复得差不多了,不如我们两个再努力一下……”他还未说完,她脸上忽然涌上两抹绯红,便如那天边的晚霞,一直红到耳根去,低声说道了一句“贫嘴”,说完便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绍卿也乐道,“到时候你给我生下一群孩子,然后我们找一座山头,上面栽满了果树还有你喜欢的花,我们全家过逍遥日子去。”说着他慢慢地吻上她的脸颊,这时门外传来了阿奇的声音:“少爷,少爷……”绍卿悻悻地直起身,“这小子……过几天得好好收拾他。”念慈忍俊不禁,为丈夫理一理领带,便叫着阿奇进门来。

  阿奇跨进门来,对着两人道:“少爷,少奶奶,孩子们的事情阿奇和管家已经办好了。还有,刚才……”说着便将手中的一个请帖交给绍卿,“刚才国军79团团部的人把这个请帖务必让我交给您,说沈清团长请您到团部一叙。”绍卿不解的打开请帖,发现请帖的署名正是沈清团长,他疑惑地道:“我与那位沈团长并不相识呀,这……”念慈脸色发白,“恐怕那位沈团长醉翁之意不在酒,会不会……会不会是一场鸿门宴?”

  绍卿安慰她道,“你莫担心,在家里等着我,我去去就来。”

  念慈道:“还是谨慎小心为上策,注意安全。”

  绍卿握住她的手,“那位沈团长是潮安城城民的少年英雄,为人正派,中国人哪有提防着中国人的道理?”说完便向念慈挥挥手,转身随着军部的司机开车而去。

  当车到达团部门口时,陈墨林站在大门外亲自为绍卿开车门,等绍卿下车站定后,只见正中竖着写有“威武之师”的国军79团的番号旗,旁边竖着两面青天白日的党旗,好不气派,往来穿着戎装的军人面色严肃不苟言笑,果然,总司令看中的人所带出来的军队果真不一般。陈墨林对着绍卿道,“林先生您好,我是沈团座的副官陈墨林,刚才电讯处来了一封加密急电,此时团座去看电文了,团座临走时特意吩咐过墨林,一定要招待好林先生。墨林这就带您去团座的办公室,林先生,这边请。”

  绍卿有一些摸不着头脑,可又说不上是哪里不对,因此就随着陈墨林慢慢走着,绍卿道:“陈副官,我与沈团长并不相识,不知沈团长此举是何意?”

  陈墨林笑着道:“林先生莫急,一会您就知道了,沈团座说,与您是故交。”说完便望着绍卿,眼中满是深意。一边走着,陈墨林对着绍卿道:“这几年我们团座拼得不容易,但也深得总司令的欣赏,军中的兄弟们没有一个不怕他的。”

  陈墨林的这一句话又将绍卿拖到五里雾中,绍卿心中思忖着,这陈副官说了这么多的沈团长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意思?绍卿心中布满了疑云,但又不好表现出来,这个陈副官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算了,走一步便是一步吧。不知不觉,便随着陈墨林走到了沈团长的办公室,陈墨林为他开了房门,“林先生稍等片刻,团座一会就来。”

  绍卿点点头,便进入了沈清的办公室,他望望四周,屋内整洁干净,看着那简朴的设施完全没有团长应有的奢华,但在如此朴素的屋子中却不失一名军人所拥有的利落与气魄。屋内正中央的墙壁上悬着青天白日的徽章,下面挂着大幅孙中山的画像,四周竖着蒋委员长的抗战标语。中央的屏风悬着沿海城市的军事地图,那红蓝相间的区域显示着国、共、日三方的割据势力。正中央的军事沙盘中多树着日本人的膏药旗,可见沿海城市的战况一触即发。四周虽是西式的布置,但仍能寻的一丝古味儿,这两种风格就在这样一位军人的办公室里,没有不伦不类,而是将它们完美地相融合,书桌上的各类文件摆放的相当整齐,可见沈清生活朴素严谨。在青天白日徽章的对面挂着装裱好的古字,绍卿好奇,便走近看着那副字,原来是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幅岳飞词的题字正是沈清,粗毫浓墨,刚柔并济,行云流水,称得上是笔走龙蛇。这短短的一阕词被沈清写得宛若骏马飞驰,如蛟龙飞天,似北风肆虐,丝毫不受束缚,于刚健之中尽显乾坤。这幅字把绍卿看得慨当以慷,他不由得感叹道,“少年英雄,凌云壮志,军纪严明,定是一支虎狼之师,果然不凡……”

  还未等绍卿自语完,走廊传来一阵脚步声,夹杂着上枪行礼的声音,接着门外传来一阵抚掌之声,“二哥谬赞了,小弟啊,承受不起。”只见数人簇拥着一人进来,为首的那人一身戎装,带有青天白日徽章的军帽之下衬出一张器宇不凡的面孔,星眸朗目,目光灼灼,年龄约二十五六岁,绍卿看着那军官不由得愣住了,“俊……俊卿?!”

  俊卿摘下帽子,随手交给陈墨林,又挥挥手让那几人退下,他站在绍卿的面前,微笑道:“怎么,四年不见,二哥把小弟忘了?”

  “没……没有……我只是……”绍卿还愣在那里,一时没反应过劲来,潮安城城民心中的少年英雄竟是自己的三弟,沈清,沈梦芙,林俊清……绍卿喜出望外,不由得击着俊卿的肩膀,“小子,好样的!”

  俊卿道:“方才本想亲自去接二哥来着,谁知道一封密电就把我堵在那里了。半个月前攻完城后,我就去了重庆述职,昨日刚回来,还不熟悉这里的情况,所以请二哥定个馆子,我们哥俩今晚不醉不归!”

  “铛——”潮安城归云阁酒楼上,两只酒杯碰在了一起。

  俊卿道:“在重庆的时候,就听闻二哥接手商会会长的事务,半月之内就击垮了日本人的沿海商业帝国,真是痛快!”

  绍卿摇摇头,“只是尽了商人的本分而已,如今风雨飘摇,局势动荡,只可惜空有杀敌之志,报国无门,只能做好自己该做的。”说完便长叹一声。

  俊卿道:“这又是哪里的话,你这样做,一则打击了日本人的势力,二则为商界树立了典范,现在又有谁还不对着潮安商会的少东家竖起大拇哥呢?”

  绍卿乐道,“连你这做团长的也打趣我。对了,四年不见,说说你小子是怎么过来的?”

  俊卿站起身来,望着远处潮安城的远处,慢慢道着四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