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正常生活》 第13章

拍畹慕菥叮以趺窗欤肯衷冢揖褪晴郴苍谡庵质侄魏托拍钪洹?br/>

自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在讨论目的和手段的问题。为了和平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发动战争?在不择手段的情况下达到目的,这种成功的含金量高吗?我在中学的时候就选择了我不能不择手段,我害怕那种能够让人作出非人性的与高尚信念相违背的举动。我意识到我的事业在一个十字路口,我知道捷径,但是我没有决心去做这件事。这就是我的教育给我的最深的信仰和绊脚石。

在penocchio里面,小木头人有个蚂蚱做他的“良知”,每次他要干坏事,小蚂蚱就跳到他的肩膀上提醒他。在公司里,我的良知是点点。每当我不知道一件是该作不该作,点点是我的试金石。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我怕自己失魂落魄。

还好我不是天天都有道德危机,所以点点有时间写了一部电视剧,叫《永不放弃》,不仅拍了,还有很好的收视率。谁知道点点一发不可收拾,写上瘾了。我请点点为这么本书写点什么时候,她问:“形式上有限制吗?”

“没有。”我说。说完我就想,糟了,我要成电视剧了。

果然不出所料,下面是电视剧大纲的一部分。我看了以后觉得作为我的“良知”,她把我写成道德边缘人物了,我要是真的这么本事,早发大财了。

电视剧《洪晃出刊》(一)

老典的二十集电视纪实剧

《洪晃出刊》

注意:

一、本剧纯属纪实创作,如有雷同,定为假冒。

下载

二、除洪晃外,其他人物均用化名。

三、为防盗版,这里只发表全部二十集中的部分场景。

四、有意投拍电视剧者,请与yuping。luo@联系。

第一集:时间:十年前。地点:离北京不远的一个北方港口城市。大海蓝天,繁忙的港口。港口不远处显眼地停着一艘外轮。

在外国金属公司工作的年轻女人洪晃,顶着烈日,来到一家当地最豪华的饭店里和港务局的某科级领导吃饭、喝酒。

酒店的窗户里隐隐约约可以看见那条轮船。

两人都有点喝高了。

洪晃:“我们公司一老外,还不明白这个黄段子的意思,傻兮兮地问我,洪小姐,隔壁老张是谁啊?”

科长大笑,不用劝,端起酒杯自己就干了。

科长:“我就喜欢洪小姐这样给外国人办事,可又敢说外国人坏话的人。”

洪晃:“那是,咱们都是中国人嘛。虽然给洋人打工挣得不算少,可咱们中国人哪里是钱能买动的呢。”

科长:“洪小姐这么能干,这么会讲故事。大家又都是中国人,我当然要网开一面了。不过,我也是一个芝麻官……”

洪晃:“科长,这个你放心,你只要把这一船金属件放行,让我在外国老板面前有个交代,以后咱们就是最好的朋友……”

科长:“以后?我还以为咱们现在就是最好的朋友了呢。”

洪晃定定神儿:“对,对,你说得对,现在就是朋友,现在就是朋友。友情深,一口闷……”洪晃说到这里,不得不端起酒杯,自己也呲牙咧嘴地喝了一杯。

可科长的面孔还是一下子就冷下来了。

洪晃晃晃脑袋,想想,忽然明白了:“科长,科长,好朋友了,怎么还说撂脸就撂脸啊,弄得我这点意思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科长一惊,随即面上有了喜色:“什么意思?不用不好意思,我跟你说,洪小姐,大家都是朋友,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洪晃把一个信封递过去:“这我就放心了,虽然咱们中国人是不能用钱买的,可外国人的钱,干嘛不要?”

科长把信封里的钱掏出来看看,十分满意。

科长:“好好,洪小姐真是爽快人,你这个爽快朋友,我还是交定了。”

镜头切,北京某写字楼。

洪晃一身疲惫,脸晒得花花红红,鼻子上都晒掉了皮,走进某外国公司。

一女职员酸酸地:“洪小姐度假度得不错吧。”

洪晃:“度假?”

女职员:“是啊,每回公司的难题,都是洪小姐出马解决,老板那么赏识你,是不是给你去地中海度假了啊。你这样子可是像从海边回来啊。”

老板在房间里叫,洪晃来不及解释走进去了。

外国红脖子大鼻子老板:“洪小姐,辛苦了。”

洪晃:“为公司做事,就不谈辛苦吧。”

老板忽然面色一变:“可这船进港时间还是晚了两天。公司损失了上万美金,我希望你对我作出解释。”

下载

洪晃愣住了。趁老板转身的时候冲老板恶狠狠地挥拳头。

老板忽然又转回头来接着说:“……并取消你今年的休假。”

电视剧《洪晃出刊》(二)

第五集:

时间:八年前。地点:北京某星巴克咖啡店。

洪晃与一正襟危坐的某杂志女总编在谈话。

女总编:“洪小姐在外国公司里已经到了那么高的位置,报酬和福利又那么好,你怎么舍得离开呢?”

洪晃:“哎,你可不知道,在外国公司里做事时间长了,不死也得脱层皮,我都脱了好几层皮了。”

总编:“那你没听说,现在办杂志,也是不死也得脱层皮。我在杂志社这么多年,也脱了好几层皮了。”

洪晃:“要是反正是个死,干嘛不做自己喜欢的事?”

总编:“做刊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在是市场经济,刊物要走市场经济的路,怎么走?光市场经济也好,问题是许多问题还不能市场说了算。我们这些老编辑们成天都晕头胀脑,像洪小姐这样的外行,光凭喜欢,恐怕不行。”

洪晃:“对,对,我是外行,可我学习能力强啊。”

总编:“这我有所耳闻。说你文革中年纪还很小就被送到美国,后来因为父母有问题让你提前回国。可你学了一口美国英语,改也改不了,说得比中文还地道,到现在,你的中文也不算好。”

洪晃:“大姐,大姐,咱就别提那一段了。你说吧,办刊物,先得学什么。”

女总编来劲了,掏出个小本本,跟洪晃说:“你要是真要学呢,就从发行开始,知道什么是送摊儿吗?”

镜头切,北京街道。

一个报摊儿,一个慈眉善目的报摊老头儿正客气得不能再客气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报摊儿主人:“来看看,今天消息多……不买没关系,没关系……谢谢,您走好。……您放心,放心,我一定给您留着。”

洪晃从一辆出租车里下来,兴兴冲冲地来到报摊儿老头面前。

洪晃:“大爷,大爷,刊物我给您拉来了,您帮我拿拿?都在后备厢里呢。”

报摊老头儿斜眼看看洪晃:“新来的吧,不懂规矩。新刊来了,要上我的摊儿,是你求我,不是我求你,懂不懂?”

洪晃:“懂懂。”

老头儿:“那是你帮我的忙还是我帮你的忙啊。”

洪晃:“我帮您,我帮您。”

洪晃从出租车上给老头搬杂志,帮老头放好,又给老头儿买水。

老头儿连正眼都不看她。

洪晃:“大爷,您喝水,您喝水。谢谢您教我,麻烦您把我们的杂志放显眼一点的地方。”

洪晃走了。老头儿把洪晃放在显眼地方的刊物一把撸到摊子下面。

老头儿:“不懂规矩,还想放这儿?”

洪晃一个摊,一个摊给人家送杂志,买水,说好话。

没有什么人给她太好的脸。

最后出租车司机都有点看不过去了,要帮帮洪晃。

洪晃:“别别,谢谢您了,您帮我搬,他们看见了不还得说我不懂规矩?”

某小旅馆。二渠道发行会。来来去去的人都像江湖上的老大。洪晃拿着杂志,一个房子一个房子敲门,里面的人都面目可憎,歪歪斜斜地或躺或卧,烟雾弥漫。洪晃硬着头皮跟人家打着交道,把刊物给人家留下。

几周后,星巴克咖啡,还是洪晃和女总编坐在那里。

女总编衣着讲究,姿势优越。

而洪晃穿着运动鞋,大t恤。

洪晃:“大姐,喝什么?”

女总编:“干嘛今天又请我喝咖啡啊,是不是受不了了,要打退堂鼓了?”

洪晃:“打退堂鼓还请你喝什么咖啡,我是要告诉你,发行的事我都摸清楚了。”

女总编愣住了:“洪晃,洪晃,你还认真了?对不起,对不起,我上次没跟你说完,在中国办杂志,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

洪晃:“什么条件?”

女总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洪晃:“这个我懂。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都是为了大家伙好。”

女总编:“没有那么简单。政治的、经济的,其实都是一个说法,有时候政治的会变成经济的,经济的也会变成政治的。这要看需要。”

洪晃:“可真理都是简单的嘛,加上我也比较简单。办杂志虽然复杂,没准碰上我这两个简单,就真行了。”

女总编:“我可没听说过这种事。”

洪晃:“现在你不是听说了?”

电视剧《洪晃出刊》(三)

第十集:时间:五年以前,洪晃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当上了某时尚杂志的出版人。地点:出版人办公室。

洪晃被埋在堆积如山的读者来信、财务报表、版式设计、广告刊例、版权合作项目建议书中。还有十分显眼的许多国外同类杂志。

忽然有人敲门,走进一个戴眼镜的男人。

洪晃:“朱老板怎么今日大驾光临?”

朱老板:“我来催稿。”

洪晃:“稿期又到了?”

朱老板:“不是又到了,是又过了。”

洪晃:“对不起,对不起,你看看,我忙成这样,就忘了。”

朱老板:“洪晃,我告诉你,你的稿子在我们刊物上发,读者反应很好,你的文章很有风格,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感觉很独特,连着写下去,你能自成一家,你要重视这种成就。”

洪晃:“你说融合太文艺,我说混(第三声)——东西方文化在我这儿混得特别好。不过说到成就嘛,我现在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要让我的杂志赚钱。对了,对了,朱老板,你的杂志听说赚钱了,还听说,你对消费娱乐类杂志做了不少调查和研究,来,跟我说说。”

朱老板:“说什么说?要说就是一心不可二用,依我的经验,你更应该成为一个好的作者,而不是一个出版人。你要是一直写下去,很快会出名。”

洪晃:“我就是想一心二用,不太想出名。现在好作者哪哪儿都是,好出版人不多。等我做完好出版人了,哪哪儿都是好出版人了,我再去做一个好作者你看怎么样?”

(bsp;朱老板:“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古今中外,这种历史时期,从来是出好作者容易,出好出版人难,你可想好了。”

洪晃:“你要不愿意跟我说就算了,别拿难和容易吓唬我。”

朱老板:“你说我吓唬你?”

洪晃:“当然了,吓唬我的人你也不是第一个,不过,你问我爸我妈去,我从小不怕吓唬,谁一吓唬我,我就更来劲。”

朱老板:“我是有点不忍心埋没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我的非正常生活 倒序 正序

《我的非正常生活》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