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苦逼时代》 第99章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批混日子或者厌倦了的,妲绅偶尔也和这些人混在一起,他们觉得干什么都烦,连杀人放火都懒得做,有时候他们就凑在一起交流哪里最近出了命案,哪里最近有了不明尸体,哪里最近的房子着了,然后直接对暗流黑疆声称自己对此事负责。

是的,妲绅每次都去,从未缺席,这个月还拿了全勤奖。

虽然不表示什么,妲绅暗暗喜欢上这种刺激又有趣的日子了。

第七十四章褪色(中)

“典……”

在一阵仿佛不属于夏季的烈风之中,白幡招展翻卷,长得像一条素色的广告横幅,极具视觉效果。

“典雅大方的藏蓝色拖鞋乃是所有成功男子出行必备之物。”

虽然没有断句,不过念起来也不算费事。

风很大,那一刻的空气却仿佛静止,只剩下挂着蓝黑色拖鞋、写着广告语的白幡猎猎作响。

“翠翠,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苏风愣了片刻,艰涩开口。

从未听过的名号,少有的行文方式,莫非这也是“不属于此世之物”?

从小狐狸刚才的反应来看,想必翠翠是知道些什么的。他转头看刘翠翠,想从少女那边得到一个解释;可对方早就一退三丈远,跳出了苏风的视线,蹲在城门内墙的墙根处,双手捂脸沮丧道:“……别问我,我从没想过用拖鞋征服天下……”

“……”苏风是不解的,但他无法理解小狐狸的震撼程度,只得问:“既然我看到了,我们还进城吗?”

刘翠翠哼哼唧唧道:“那便……逛逛呗。”

“别担心,有我在这。”苏风温声道,换来小狐狸一阵酒酣般的耳热,别扭地绞起手:“谁用你——”

一夜之间,白云苍狗。

世事的变化即是这般无常。

就那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悄无声息,就那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地恢弘磅礴,就那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地风华绝代——

——塑料拖鞋满大街都是了,而藏蓝色的拖鞋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似乎只是一夕之间,整个齐汾城的男人都穿上了塑料拖鞋。

时代在变,好东西不变。除了那些女子,谁不想当“成功男子”呢?

况且,塑料拖鞋都有一种参不透的神秘力量,让人只要穿过一次,便想一穿再穿。

就这样,齐汾城下至平头百姓、贩夫走卒,上到富商官员、纨绔子弟,几乎所有的男子全都穿上了这种鞋;而这一双双拖鞋之间的区别并不大,也就是塑料材质的精细程度、还有拖鞋鞋面上所标绘的图案略有不同罢了。

但是,据发明拖鞋的人士说,那被称为“品牌”的图案里大有门道,那部分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这……这是什么情况?”刘翠翠没敢细看,她与苏风并肩穿过大街小巷,满眼都是拖鞋这位老师。

哪位穿越的人士这么大胆?竟然想指着拖鞋征服世界?

可笑,那些饱读诗书的仕人就没有出来反对的吗?就没有刚烈的守旧派静坐示威吗?在城门前乱张贴广告真的没关系吗?

这个世界要毁了吗?……啊啊啊!

刘翠翠的脑壳里原本就盛满浆糊,现在又被塞进一团乱麻。她胡思乱想着,晕乎乎跟随苏风的脚步穿街越巷,又拐了个弯,眼前豁然敞亮,竟忘了抓狂。

“喜欢这里吗?”苏风笑问。

整条街旁遍是书廊画坊、商铺里也都是文房摆件,书扇琴卷玲琅满目。

街市上明明也是人流穿织,却毫无市井味道。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座韵雅质朴的茶楼,这茶楼完全由上好香木打造,伫在宽敞大道旁,挂一块“碧语茶楼”的额匾,那栏榫檐铃的规格风韵不像茶肆,倒像书斋画院。

“要进去喝杯茶吗?”见翠翠一脸神往,苏风又问。

“我不渴,四处逛逛就好。”刘翠翠摇头。她记得苏风介绍过,碧语茶楼是整个齐汾城书生儒士汇集之地,久而久之,所在俱是名流,普通的书生连进门也觉自惭。

她才不要给苏风添麻烦呢!

况且她是女眷,总归有些不和格局——刘翠翠很懂事地拒绝了。

不过,苏风还是很体贴地在茶楼对面的铺子驻足看书,让翠翠能一窥究竟。

小狐狸果然心口不一,趁着苏风挑书,带了些好奇心瞥眼望进茶楼,希望能看到这个时代的风雅精髓。

街市酣宁,碧语厅堂处的几扇窗都开着,正好让她看了个清楚,也听了个通透。

从翠翠的角度看过去,一大堆文人墨客坐在那茶馆雅席里吟咏阔论,各个衣昳冠正,谈吐间尽显温儒见识非凡,其中就有上次与苏风交谈的两位公子,他们的地位想必不低,都被让在上席,引导着整个座谈。

文人甲:balabalabala……

文人乙:balaba,labala……

文人丙:bala,bala,bala!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席间不愧皆是上层文士,这些风流才俊们字字珠玑,辞章博辩,语律幽深,一时间让窗外的翠翠听入了迷。

这些黎瑾的风骨们品评完诗词,开始了茶会的重头戏——在场众人忽然齐齐弯下腰去,再直起身时,竟是脱下自己所穿的一只塑料拖鞋,摆在桌上争奇斗艳,这个说他的颜色好,那个说他的形态美,一时间姿态超然、风雅无限。

苏风还在翻阅店内新进的书册,神态认真;刘翠翠痛苦地把脸扭向一边:……我就不该对这些人抱有希望。

不论刘翠翠如何颓丧,单看茶楼里,一众文人赏玩得眉飞色舞,其中一人捏着自己的鞋底,击节赞道:“这卢凡虽以凡为名,却真让人拍案叫绝。”

另一人颔首:“兄台此言非虚,卢家少爷真是惊天纬地之才,竟然做出如此奇巧物件,连沐浴时都不用脱,随时都能……那个纳履的新词叫什么来着?”

“趿(ta)拉着。”苏风的一位朋友开口提点。

前者一拍额头:“对对对,趿拉着!不愧是博闻强识的魏兄!在下佩服,佩服!”

这一干人等的话题被带到了卢凡身上,据说此人本是漕运的卢家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子,不知怎么地,一夜间性情大变,不仅带着眼盲的母亲脱离卢家自立门户,还发明了这样东西,成了卢家在陆上行商的劲敌;而这卢凡又不晓得用了什么手段,让眼盲的母亲恢复了十七岁半时的绝色容颜,下个月就和四千岁完婚,只让那负义的卢家主追悔莫及,胆战心惊!

众人听罢,不胜唏嘘。感慨完世事无常人生如戏,又有人叹道:“我觉得这卢凡啊,简直是商业奇才,我等怎就从未想过,在一种物件上篆刻不同品牌,便可按不同价格销售?你看为兄所穿的这种,每一双都卖一块玉璧;而面向普通人家,也有那物美价廉的系列,可以薄利多销。”说罢他特意晃了晃手中的拖鞋,上面画着一个骑马的战士手执王旗,披坚执锐豪气凛然——鞋铺里说,这叫“八步锐”,取“八步赶蝉、锐不可当”之意。

旁边的几位书生传看一番,点头称是。

“苏风,我们还是走吧,买吃的去……”刘翠翠拽拽苏风的衣袖,她真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

不发明机关枪却发明拖鞋,这是很不道德的!!

苏风越过刘翠翠的肩膀看进茶楼,也觉得有些滑稽,不过并未太过上心。这个时代蓬勃而自由,流行什么也不奇怪。

两人绕回开满食肆的道路,又走过府署所在的中轴,路上没有人主动与他们交谈,即便是目光也极少接触交汇,两个人安然而坦然地享受着彼此的世界。

“苏风,你今日好些了吗?”苏风正准备带翠翠吃豆花,忽然见到妲绅给自己打招呼。

男子依然穿得像个书院先生,打着扇子一副淡然做派。手中扇骨是象牙的,精雕细琢,扇面上写着十个大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笔走龙蛇,狂狷如睥睨天下的气度。

作为汾山府第二大的官员,妲绅也在长服之下穿着拖鞋,鞋面上还有一个女子的头像,双眸空茫,满头都是蜿蜒扭曲的小蟒蛇。

果然,塑料拖鞋瞬间成为了一种风雅,并且立刻掀起了文人及高层社会人士的流行风潮——即便妲绅也抵挡不了这股风潮。

“妲先生,苏风好多了。”苏风给来人行礼。

“这位是——?”妲绅不着痕迹看了刘翠翠一眼,手中扇面开合,竟然换了字迹。

“这是刘翠翠刘姑娘,与在下同在肃原村。”苏风答过,又向刘翠翠解释:“翠翠,这是妲通判。”

刘翠翠侧身一福,很是得体:“拜见通判大人,小女子刘翠翠有礼了。”

“哪里,也叫我妲先生就好了。”妲绅摆手,只见刘翠翠的视线停在扇上,笑问:“翠翠姑娘一直盯着我的扇子看,这是为何啊?”

“啊,”刘翠翠似乎方才有些出神,刚被问醒一般,愧道:“只觉得扇子眼熟,才多看了两眼,妲先生莫怪小女子唐突才是。”

“喔?”妲绅笑得更深,扬手“啪”一声折扇全开,墨如无色,大气无维:“此扇是一个朋友赠与我的,名为点龙扇,姑娘或许之前见过,也未可知。”

“小女子……看错了。”刘翠翠唔了一声,堪堪移开目光。

通判也不介意,转向苏风调笑道:“苏公子真是好福气。”

“我和翠翠姑娘只是……”苏风露出与年纪相符的赧意:“妲先生莫要……”

“年轻人面皮薄,我不说便是了。”妲绅显然不信,不过也没有继续打趣。他话题一转,提起一事:“说起来,昨日有件事怪得很。”

“昨日申时左右,府署已经闭门,忽有数十人击鼓来报,都说典府走水,烧得整座山都燎起来了——我带了些人到那里一看,典府还好好的,倒是夕阳看起来好像熊熊大火,妖异地染红了半边天空,连山景都蜿蜒扭曲,经久不褪。”

妲绅一边说一边打量苏风的神色,似乎在观察青年的反应,慢悠悠说:“竟然有那么多人错看了,真是邪性。”

苏风的眉心皱起淡淡的痕迹,不自觉摸了摸胸口:“妲先生说的是。”

两人又聊了几句,妲绅以府署还有些事情为由离开了,嘱咐苏风多散散心,别怠慢了翠翠姑娘。

于是,之后一路上刘翠翠都在拿“不许怠慢我”打趣苏风,还说这是汾山府的命令,惹得苏风哭笑不得。

“苏风,我要绢花——”刘翠翠抱着满怀的小玩意儿还不知足,看到买绢花的货摊眼前一亮,扯住男人的袖子要花戴。

“好,只是不许再吃花了。”苏风微微一笑,走到买簪花首饰的货郎面前,货郎在忙,他便留下银币径自取了花。

等苏风回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朵红霞一般的扶郎昙。

刘翠翠虽然没见过这种花,却极为欢喜,攥住苏风的腕子细细央道:“给我戴上,给我戴上”

苏风仔细给她别在发间,如一披红霞轻轻落下,带着不曾说出口的隐喻。

第二日——

苏风醒过来,胸口有点痛。

因为翠翠看起来郁郁寡欢的,苏风决定带她去齐汾城。

只是一夕之间,整个齐汾城的人都用上了透明皂。

男人们把透明皂雕琢成玉佩的模样挂在身上,随时用来洗手。

而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们则找人将透明皂雕了花,簪在发髻之上。薄如蝉翼的透明皂随风摆动,散发出阵阵兰芝。

卖肥皂的商铺一夜间买下半条街市,还专门建造了一座专为女儿家游玩谈天的“公共花园”。

莫说黎瑾本来就无邪开化,就连那些平时不爱出门的深闺小姐也专为到那新奇的花园一游,齐齐出了宅院。

那花园果然美不胜收,又不允男子进入,更多了几分神秘。上百位佳人在其中赏花,喝茶,游园,听琴,下棋,或妖娆妩媚,或冷艳高贵,?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大苦逼时代 倒序 正序

《大苦逼时代》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