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9章

作品:圣天门口 (中)|作者:插翅难飞|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15:12:47|下载:圣天门口 (中)TXT下载
  是事出有因。一座上千人的镇子,哪能经得起杀了一批又再杀一批,死的又都是会

  听说书的人。后来的许多人,耳朵没有经过调教,虽然对董重里的说书早有耳闻,

  却不懂其抑扬顿挫的说唱与情节发展之间的默契。

  该喝彩时忘了做声,不该喝彩时反而吵得别人也听不好。还有林大雨,晚饭时

  借酒浇愁,一晚上打了几十个酒嗝。惹得一些善听童重里说书的人说,杭大爹若还

  在世,十个林大雨也会被扔到门外的小溪里。最让人分心的是梅外婆和王参议。梅

  外婆原本不想来听说书,经不住王参议劝说:来天门口几年了,托董重里的福,好

  不容易才有兵戎去远歌舞升平的日子,哪有不去捧场的道理?梅外婆便将照看雪蓝

  睡觉等事交给雪柠和柳子墨,自己带上杨桃和常娘娘,不早不晚地来了。王参议在

  梅外婆后面坐着,中问隔着傅朗西,每每精彩的还在后头,他就像在春满园听戏那

  样,用那种往肚子里沉的声音叫起好来。梅外婆偶尔也会叫好。梅外婆和王参议的

  叫好声总会碰到一起。听梅外婆叫好,下街的缫丝女子就会哧哧发笑。这时梅外婆

  就会沉默下来。可一旦重新沉浸到说书的情境里,梅外婆又会情不自禁地同王参议

  一道叫起好来。

  有说书声的天门口,黑夜越深越显得祥和。

  散场之后,王参议迫不及待拦住梅外婆,提起一九一二年一月到一九一六年十

  月,湖北省议会反反复复地成立又解散的那几年:“你是不是一直在春满园靠右边

  台口第二个包厢里看戏?”

  “是啊!那几年惊心动魄的事太多,只好天天夜里去看戏,直到梅外公闭门谢

  客时为止。”梅外婆不用想就记得,梅外公他们发动武昌起义后,清军放火将大半

  个汉口烧成了灰。

  王参议高兴极了:“唱京戏的谭鑫培来春满园是一九一五年吧?那时我还进不

  了包厢,只能在楼下找座位。你在包厢里当然不知情,除了看戏,我一直在找机会

  想看看那个总在头顶上叫好的女子长相如何。没错,就是那一年,袁世凯想称帝闹

  得很热烈。那些想从中讨巧的人,晓得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最喜欢昆曲《千忠戮

  》中的《惨睹》,一连好多天,谭鑫培唱京戏之前,都有自称票友的人先上台去唱

  这一曲——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

  垒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

  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王参议情不自禁地小声唱完,惹出梅外婆的无限感慨:“也不全是讨好袁克文。

  若不是唱这一曲得另付二百块银元,梅外公也上去了。这曲子里的气节,梅外公特

  别喜欢。”

  “真正见到你的芳容是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三十日晚上。”王参议深情地说。

  梅外婆有些惊讶:“那一天正是梅兰芳来武汉演《大审玉堂春》呀!”

  “对,当时我就坐在隔壁的包厢里。你呀,坐在那里像尊玉观音,眼睛里只有

  戏台,从不环顾左右。”

  “哪里呀,那是心虚,怕惹麻烦。”

  这时候董重里过来了。董重里再次对梅外婆说,他要带妻子杨桃回白雀园,尽

  丈夫之责。梅外婆将羞羞答答的杨桃推给董重里,战乱时期,多一个女人就多一份

  累赘,董重里替她减轻负担,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董重里没有心思多说,牵上杨

  桃的手正要走,王参议叫住他:“董县长这几年一定是春满园的常客!”

  “王参议这话从何说起?”

  “你们看见了,我可没有同梅外婆串通,我觉得你这说书中唱念的韵味,像是

  从春满园里学来的。”

  “是吗?”董重里扭头问梅外婆。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王参议这话真的提醒了我。怪不得我叫好一直没

  有叫在点子上,原来是将听说书当成听唱戏了。”

  “我是去过春满园,详情以后再说吧!‘,

  到这一步,董重里也不讳言了,就像婚礼后面对闹新房的人一样,他请王参议

  让他们夫妻团圆,尽享天伦之乐。耽误了四年,雪柠已经后来居上了,再耽误下去,

  紫玉也要生孩子了,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生得太晚,只有当弟弟妹妹的份。梅外婆

  笑着请王参议放过董重里和杨桃。董重里也会卖乖:“如果我和杨桃有了孩子,该

  叫爹的一定叫爹,该叫奶的一定叫奶。”王参议怕董重里说出更露骨的话,连忙让

  他和杨桃快走,再不走床上就要长荒草。

  天门口正在一点点地安静下来。梅外婆有些动情:“董先生的和平计划真好。”

  王参议故意争宠:“出苦力的可是我。”

  “战争是最丑陋的事!”梅外婆站在上街和下街的交界处,将那一年段祺瑞恢

  复独裁,荆州、襄阳一带的护国军起兵通电独立,吴大帅带着北洋军攻占武汉三镇,

  导致梅外公对自己洗心革面的那些事不粗不细地说了一遍。

  兴趣盎然的王参议正要说话,身后的屋子里传出杨桃的哭声。

  听了一阵,也没别的声音,杨桃哭得更凶了。

  王参议自言自语说:“女人都会偎在男人怀里撒娇。”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到底是半个雪家人,真会哭!”听不到回应的王参议

  回头一看,梅外婆已经走开了。

  “你也早点睡吧,这种日子非常少有,莫错过了。”

  很久没有女人这样说自己,王参议的心里充满柔情蜜意。

  泣涕涟涟的杨桃没有惊天动地,她细水长流地从人叫哭到鸡叫,从半夜哭到三

  更。中间曾有女人笑过几次,笑前笑后总有男人的声响相伴。细细辨别就知道笑的

  女人是紫玉。男人声音太容易分清了。均匀的鼾声是王参议的,断断续续的絮语是

  傅朗西的。

  (bsp;那种一手抱着女人,一手轻轻拍打女人后背的声音是董重里发出来的。三更之

  后,杨桃的哭泣忽然变成黑夜里的秋雨,一阵紧过一阵,雨急时从下街的瓦脊依次

  卷向上街,沉入镇外的旷野,又从下街口重新崛起,往复轮回意味无穷。秋雨随风

  而至,哭泣中的伤感不是被风吹干飘然而逝,就是被雨淋透悄然坠地,剩下许多湿

  漉漉的东西竟然全是快乐。

  八 八

  宛如新婚的两对男女是在四更和五更之间安静下来的。片刻之后,常天亮石破

  天惊般大叫起来。

  似睡非睡的董重里以为林大雨又在喊丑死人了,他将被杨桃枕着的手臂抽出来,

  正要接着睡,忽然翻身坐起来。这一次他听得很清楚,常天亮是在喊“日本人来了!”

  董重里一边穿衣服,一边使劲推杨桃,待她从床上爬起来,这才往街上跑。

  “日本人来了!日本人来了!”惊恐万状的常天亮站在街上一声声地喊着。

  衣冠不整的王参议和傅朗西抢先出门,不停地问是怎么回事。

  董重里正要接着问,打了半夜更的段三国沿着被雨水打湿的街面,跑起来,慌

  慌张张地说:“附近垸里的狗叫得很凶,肯定要出大事!,,董重里说:”会不会

  是来了驴子狼?“段三国否定说:”驴子狼来时,再凶的狗也会吓得要死,只会哼,

  不会叫。“这时候,常天亮叫得更凄厉了,口口声声说,他看得清清楚楚,几百名

  日本人已经到了水淹小岛北旅团时用草袋垒拦水坝的地方。傅朗西不再迟疑,掏出

  手枪,连扣三下扳机。枪一响,还在迷糊之中的人们,撒开两腿跟着领路的傅朗西

  往西河右岸跑。王参议和段三国在上街口一带居中引导。男女老少全都跑得飞快,

  动作最快的人家连牛羊猪鸡都带上了。负责断后的董重里从下街口一路查过来,只

  在小教堂外面碰到正在撕离婚告示的林大雨。林大雨说,他不想让日本人晓得自己

  被人戴了绿帽子。

  林大雨的言语之中含着诸多不安。董重里顾不上细想,拧亮手电筒照在白雀园

  大门上,看到铜锁已经锁好了,才沿着满是丢弃物的小街,一边喊:“还有人吗?”

  一边全速追赶已经跑远的人群。

  黎明前的夜空中出现两颗遥相呼应的信号弹。一群拖着长长尾巴的炮弹呼啸着

  扑向空空如也的天门口。已经到了西河右岸的董重里不敢停留,又走了一程,要进

  山口时,从前面传来话:“梅外婆在哪里?”走在最后的董重里曾在紫阳阁门前站

  了片刻,门上不仅有锁,还贴着符合梅外婆从容不迫性格的红色封纸:人饥饿不是

  (bsp;因为没有饼,人干渴不是因为没有水。刚写的字墨迹未于,董重里模了一下,左手

  手指染黑了四个。董重里发话要前面的人再仔细清点一遍,前面却又有话传来:

  “杨桃在哪里?”这时候的董重里仍然很镇静。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晨曦下,逃难的人全都进到西河右岸的大山里。

  站在岩石上的雪柠,一声声地叫着梅外婆和杨桃。

  在日本人对天门口的偷袭中,梅外婆和杨桃没有跟上逃难队伍,失踪了。同时

  失踪的还有头天夜里喝多了酒的余鬼鱼,以及上街的一个富人和下街的两个穷人。

  经过查证,最后见到杨桃的是紫玉。紫玉跑出房门后,特意绕到隔壁,提醒正

  在给绣花肚兜扣扣子的杨桃,贴身衣物能套住就行,先将最外面的衣服扣好,等跑

  到安全地方了,再避开男人重新穿戴。如果杨桃的动作再快一点,紫玉肯定会带她

  一起走。紫玉担心林大雨趁乱躲在暗处,真的用手锤敲自己或者傅朗西的头,早早

  跟上傅朗西,跑到前面引路去了。

  同样的调查证实,最后见到梅外婆的是雪柠和柳子墨。梅外婆路过白雀园时,

  见杨桃屋里还亮着灯,担心杨桃因为兴奋过分劳累,没被枪声惊醒,就要柳子墨带

  着雪柠和雪蓝同挑着箩筐的伙计们先走,自己一个人进了白雀园。雪柠和柳子墨认

  为杨桃能够照顾好梅外婆,就没有停下来等她。此后无人在街上或者路上见到梅外

  婆和杨桃,一直处在人群后面的常娘娘和常天亮也没听见有异常动静。

  一路狂奔的董重里和王参议,在离西河只有一畈之隔的山坡上,被独立大队暗

  自扩充的一个连追上了。失去理智的王参议要求独立大队趁日本人立足未稳,杀进

  天门口。并且许诺,只要救出梅外婆和杨桃,哪怕自己被送上军事法庭,也会按照

  一个营的规模发给他们军需给养。听从尾随而来的傅朗西的指挥,这个连派出二十

  几个士兵,掩护董重里和王参议登上西河右岸。日本人的枪炮声已经停歇了,雾中

  的天门口只有鸡鸣狗吠。不用太多观察,这些有着与小岛北旅团恶战经验的士兵们

  便断定,日本人在西河左岸设有埋伏。寻人心切的董重里和王参议被士兵们强行带

  回出发地。雨后的天空亮得很慢。“看样子日本人是怀着报复心直取天门口,只要

  驻守汤铺和中界岭的自卫队与独立大队没事,等所有兵力到齐了,找机会打一场反

  偷袭战,有可能将日本人赶出天门口。”

  在傅朗西的劝阻下,董重里和王参议耐心地等来了马鹞子的自卫队,并用更大

  的耐心等来了杭九枫的独立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