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五章(10)
甘罗见赵王面带犹豫之色,进一步说道:“大王若怀疑秦国缺乏诚意,也可按照往昔秦赵结盟的先例,彼此以人质作抵押,大王以为如何?” 赵襄王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不好表态,淡淡说道:“结盟大事岂是三言两语能够敲定的,请先生入城歇息,待本王同群臣仔细商讨之后再答复先生。” 赵襄王把甘罗安顿在上等旅馆内,亲自设宴为他接风洗尘,一时间,小甘罗的大名传遍邯郸城。    
《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六章(1)
经过几番磋商,赵国同意把河间一带五座城邑割让给秦国,并加封太子嘉为秦平君,派往秦国为人质。秦国也因此断绝了与燕国的盟约,停止张唐到燕国任相国,把成蝺封为长安君送到赵国做人质,秦赵结为友好联盟。 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河间一带的广大土地,这不能不说是甘罗的功劳。甘罗出使回到咸阳,其大名早已响彻秦国,秦王政听说甘罗小小年纪有这么大的才能,十分高兴,在咸阳宫中召见了他。二人也许因为年龄相差不大,心性相似,谈得十分投机,嬴政仿佛找到知音,无话不谈,把陪同甘罗一起来的吕不韦冷落一旁。最后,嬴政要封甘罗为上卿,吕不韦再也忍耐不住,急忙阻止说: “大王不可,甘罗固然有才,也为国家立下大功,理应封赏,但毕竟年幼,加封上卿一职官爵太高,恐怕群臣不服,特别是那些征战沙场的武将更认为大王不公,私下将会议论大王不懂政务,妄加封赏。” 嬴政疑惑地望着吕不韦,今天仲父怎么了,甘罗是他的门客,我这样加封甘罗也是看在他的情面上,他应当高兴才对,为何阻止我呢?莫非不想让甘罗为国家做事只服务于他一人不成,倘若这样,我偏要加封甘罗为上卿。 吕不韦似乎看出嬴政的心事,温和地笑笑,然后说道:“从私人感情上,大王破例加封甘罗我当然求之不得,甘罗是我的门客,这也算大王为我脸上贴金,为我光大门庭传播名声,会使更多的有才干的人投靠到我的门下。可是,若从大秦江山社稷的公利来看待这事,我只好忍痛割爱阻止大王对甘罗的封赏。” 吕不韦说着,瞟一眼甘罗,又继续说道:“大王不能因为一人之故而破坏祖制,更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做出令朝臣不满不服的事。大王得到一人之心就可能失去众人之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大王是明白的,正如孟子所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若大王因为甘罗之故弄到众叛亲离的地步,实在得不偿失。当然,这只能委屈甘罗了,但大王可以从另一方面进行补偿。” “如何补偿?”嬴政冷冷地问道。 “把秦国原来封赏甘茂的田宅赐给甘罗,等到甘罗年长之后再袭承相父的爵位,到那时,大王再封甘罗为上卿也不迟。” 嬴政心想:哼,你一定是怕甘罗为我所用,我又多了一个臂膀,有甘罗为我出谋划策会摆脱你的掣肘,你才故意推三阻四找借口阻止我封甘罗为上卿,你愈是反对我愈是要做,也趁此显示一下我的权力。 嬴政不等吕不韦说下去,立即驳斥说:“仲父也曾让我熟记《孟子·告子》一文,记得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也就是任用人才不必考虑他的出身贫贱还是富贵,只要有才都可破格任用,惟才是举就是这个道理。仲父不也是先王从商人中用为丞相的吗?寡人以为,破格使用人才,除了门第出身外,更不必考虑年龄大小,姜尚八十三岁时垂钓渭水被文王重用,甘罗十二岁为什么不能破例用为上卿呢?” 嬴政说到这里,不容吕不韦插嘴,立即向侍从在旁边的太监,说:“立即将寡人封甘罗为上卿的上谕颁告全国,退朝!” 嬴政看也不看吕不韦一眼,转身走出广安殿。 吕不韦望着嬴政离去的背影,喉咙里仿佛塞了一块棉絮,堵得他差点背过气去,想张口骂一句:混账,老子的话你也不听。一看甘罗正站在旁边,到嘴的话又咽了下去,狠狠瞪了甘罗一眼。“甘上卿,我们回府吧!” 甘罗故意左右看看,然后凑到吕不韦跟前,小声说道:“文信侯,你先回府吧,我还有件极重要的事要面奏大王,这是我在赵国偶然得到的一个秘密,关系十分重大。” 吕不韦微微一惊,忙问道:“请问甘上卿,是何秘密?” 甘罗又故作神秘地说:“请丞相恕罪,实在不能奉告,因为这事尚未查清,须请大王派人详查,等到查明真相后再请丞相处理。” 吕不韦很恼火,大声喝斥道:“秦王尚未举行加冕典礼,也没有到独立亲政的年龄,我是秦王仲父,秦国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我的允许方可付诸实施。不必说一般文武大臣,就大王及太后办事也都先同我商量,征得我的同意才派人去做。你这狗日的王八羔子,吃我的,喝我的,走投无路时是我收留你,给你提供出人头地的机会,不要以为如今封为上卿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告诉你,你现在仍然是我的门客,说白了,还是一个家奴,你所做的事必须先汇报给我,然后才能奏报大王。” 吕不韦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这句话说得有点过头,但话已出口又不能收回,瞟一眼甘罗,余怒未消地说:“甘罗,先随我回府,有什么话明日再向大王奏报!” 甘罗听出吕不韦的口气不容更改,只好一声不响地随吕不韦登上车。他也清楚现在还没有资格同吕不韦斗气,不必说他,就是张唐、蔡泽等大臣也不敢与吕不韦过意不去,甚至秦王嬴政也犟不过吕不韦的。 甘罗今天本来无心同吕不韦呕气,二人是一路说说笑笑从文信侯府来到咸阳宫。甘罗巴望着靠这次出使赵国立下的功劳获得封赏,从而恢复祖父甘茂所获得的爵位,然后一步步光大门庭,重新确立甘氏宗族在秦国的地位。他原先指望吕不韦能为他讨封呢,谁知吕不韦不仅没这样做,反而阻止秦王对他的封爵,甘罗怎不气恼。他住在吕不韦府中多年,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孩子,府中任何地方都由他随便玩耍,久而久之,对吕不韦与国外的交往有所耳闻,但他仅知道这都是吕不韦派往各国的暗探,专门为吕不韦刺探各国情报的,他并不了解吕不韦与赵国公子嘉的另一层交往。甘罗今天所说的本来是故弄玄虚唬吕不韦的,想不到吕不韦心中有鬼却信以为真,甘罗不知道自己聪明过度,一句玩笑竟给自己酿成杀身之祸。    
《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六章(2)
二人一路无语,各怀心事回到丞相府,甘罗刚要走开,吕不韦叫住了他,把他带到书房,这才用协商的口气说:“甘罗,你去赵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快告诉我,我慎重考虑后再奏报大王,你是知道的秦王如此年青,处理大事经验不足,你即使先奏报给他,他仍然要同我协商,你不如先告诉我,让我有个心里准备,想好处理的办法,当大王问起时就可以对答如流。” 甘罗知道再不说实话必然引起吕不韦的猜疑,对他今后在朝中做事不利,嘻嘻一笑,告罪说:“请文信侯恕罪,我是看丞相阻止大王给我的封爵,心中生气,故意说话戏耍丞相的,望丞相多多海涵。” 吕不韦看看甘罗,将信将疑,若是一般孩童吕不韦深信不疑,但对于甘罗,吕不韦不能不多个心眼,威逼利诱地说:“甘罗,孤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最痛恨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人,如果我发现你在说假话愚弄我,嘿嘿,下场是剥皮抽筋。当然,你是聪明绝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获得上卿之位,在朝中做了几十年官的人有的到死都不能得到如此高位,可见你的前途无限啊,我跟随先王操劳多年,身子一年不如一年,等你长大成人后就该告退回封地颐养天年了,退前一定要为大王物色一位德才兼备的丞相,细想朝中诸大臣,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你,你年轻有为,万万不能辜负我对你的一片厚望啊!人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要诚实可信,我将来才能把相位拱手让给你呀!” 吕不韦边说边在室内来回踱着,他突然停了下来,盯着甘罗问道:“现在就是一个考验你是否诚实可信的时候,万万不能因为这一件小事影响你的前途。快告诉我你在赵国发现了什么秘密。即使你不说,我也会知道的,但这是对你的考验,考验!” 甘罗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尽管他巧于辞令,能言善辩,但现在却不知如何回答吕不韦的话,他知道吕不韦对他撒谎的话信以为真,后悔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甘罗抬起头,用哀求的语气说:“侯爷,我,我确实是一时糊涂,随便诌几句骗骗丞相的,请丞相明鉴,我甘罗长几个脑袋敢骗丞相。从个人私情讲,丞相对我恩重如山,如再生父母,我报答都来不及,哪有与丞相作对之心,在咸阳宫的那几句话是我童心大发,给丞相开的玩笑,本来想借此杀杀丞相的威风,想不到弄巧成拙,引起了误会,我,我知罪!” 甘罗说着,扑通跪在地上,早已泪流满面。吕不韦看着甘罗,沉默了一会儿,挥手说道:“你退下吧,如果发现你知情不报戏耍我,哼!” 吕不韦没有说下去,心中仍然存有一个谜团,甘罗究竟是随便说还是已经发现了什么,他决定派人查个一清二楚。 甘罗躺在床上,越想越感到蹊跷,为什么一提到赵国,吕不韦就如此紧张?难道他在赵国有何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有赵国太子嘉来到秦国一晃半年,几次提出拜访吕不韦都被他借故拒绝了。甘罗觉得吕不韦是在有意躲避赵太子,吕不韦为什么要躲避他呢?按理说,吕不韦堂堂一个大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也可以说他比秦王都拥有实权。而太子嘉不过是一个弱国的质押太子,说白了是一个人质,吕不韦没有必要躲避他,更没有必要惧怯他。甘罗隐隐感觉到吕不韦有点怯赵太子嘉。 记得太子嘉刚到秦国国界,吕不韦就派他最亲信的家臣司空马前去迎接,一路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到了咸阳,吕不韦虽然没有出城相迎,但礼节却是秦国迎接外使最隆重的,安顿在最上等馆舍,秦王政亲自登门设宴洗尘,太子丹与太子嘉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可甘罗奇怪地是吕不韦虽然安排隆重的礼节,却从来不愿与太子嘉见面,也不让太子嘉登门拜访。尽管吕不韦处处偏向着太子嘉,可是,从广成宾馆里传出的话,太子嘉对吕不韦十分不满,而且颇有微词,也有人把太子嘉不满的话报告给吕不韦,怂恿吕不韦惩治太子嘉,吕不韦都一一回绝了,反而赞美太子嘉一番,把报告的人臭骂一顿。 令甘罗十分不解的是还有一次,吕不韦在宫中同几位大臣商讨朝廷政事,有人奏报赵太子到了,吕不韦便找个借口走了。当然,其他大臣并未注意到这个细节,甘罗却注意到了。后来,吕不韦还是和赵太子嘉相遇了,但表情有些不自然,说话也有些闪烁其辞,匆匆打个照面就告辞了。 甘罗把这诸种细节联系在一起,估计吕不韦可能有什么把柄在太子嘉手中,因为吕不韦当年在邯郸经商多年,凭吕不韦的为人作风不能不结交太子嘉这样的王室显赫人物,至于是什么把柄,甘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