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芳菲2》 第310章

时肮笞逶对兜厮u诹松砗蟆?br/>

弘文帝大喜过望,就连芳菲,也嬉笑开颜。

王肃和一众副手下马,跪在地上,朗声道:“参见陛下,参见太后,罪臣幸不辱使命。”

弘文帝亲自将他扶起:“快快请起。王肃,这次你可真是立了大功。”

“多谢陛下。”

他看端坐一边,满面笑容的冯太后,再一次忠心行礼:“多谢太后给臣这一次机会。”

“王大人,国之股肱,快别多礼了。”

生平第一次受到如此的优待和礼遇,士为知己者死,王肃固然兴奋,一干汉臣也无不雀跃。

原来,王肃率领十万人马到达豫州后,和副手分头行事,副手率领一支军队化装成奴隶的人马,对南朝军队发动突然袭击。两军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猜忌,互相提防,南朝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以为是奴隶叛变,又见北国的军队在三十里外,腾起老大的烟尘,呼喝呐喊,以为是百万大军杀来,怕遭到两面夹攻,立即退回了黄河南岸,根本就没和北国军队交手。

最后的温存3

而王肃则单枪匹马,只率了十余精锐,带着地契,深入奴隶阵营,见到了闹事的首领。首领见了大批货真价实的地契,终于相信朝廷的确有诚意,能够获得土地,就没有再闹下去。

王肃允诺,朝廷今后还会放开土地,让大家都有耕田可种,奴隶们欢欣鼓舞,对他非常客气,基本算得上是热情地将他送走。

一场差点威胁到国之安危的百万人大暴动,就这样被化解于无形之中。

下载

鲜卑重臣见这二人如此智谋,第一次意识到,汉臣,并非是那么无用的。无不刮目相看。

弘文帝龙颜大悦,忽然问:“那归顺了的百万奴隶怎么办?”

王肃看了一眼太后,才说:“臣想起昔日先皇处理叛乱的方法,就效法当年的曹操,将这一百万奴隶屯田安顿,就地取材,开垦荒田。这样,他们不但能为国家增加赋税,而且还可以替我们阻挡南朝军队。从此,就在边境线上竖立起了一道屏障。”

“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好,好得很。”

弘文帝很少这样夸奖人,这一次,却不遗余力,鲜卑贵族们看在眼里,心里又颇不是滋味。

冯太后一笑,“陛下,王肃等人立下如此大功,该如何赏赐他们?”

弘文帝许久不曾见她笑得如此灿烂,他心里也一片阳光:“就封王肃为尚书令;赐第真武广场功臣宅,让列祖列宗们都知道这一不朽的丰功伟绩,……”

冯太后笑着补充:“陛下,王肃兵不血刃,为国家立此大功,不但节省了庞大的军费开支,还巩固了边防前线,真可谓一举两得,让国家大大受益。如此功劳,光一个尚书令,显然还不足够,我认为,还应该比照惯例,同时加封为中山王。”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源贺上次胜利,便封了陇西王。

最后的温存4

这一次王肃的功劳更大,封异姓王当然没问题,不过,他可是汉人。北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汉人封王的先例。此风一开,如何是好?

当下,便有人想反对。

弘文帝也一愣,但是,既然冯太后已经提出来,他当然也不反对,立即道:“太后所言甚是。就封王肃为中山王。”

“多谢陛下。多谢太后。”

王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其他汉臣也面露喜色,仿佛看到了自己等人的美好的未来。

这时,冯太后的目光看向旁边的李将军和李奕,这二人,今日都是特意来出席庆功大会的。

李将军立即站出来。

冯太后和颜悦色:“李将军,你有什么话要说?”

“回太后,这一次中山王大胜归来,便证明了之前我们讨论已久的土地问题,应该提到日程上了。”

李奕立即道:“臣等这些日子也有调查,的确是如此。”

王肃当然很有发言权,叹道:“上一次,我们遇到的是怒火中烧的奴隶,他们受了欺骗,可是,还是对朝廷抱有信心。一个国家,当然不能对自己的臣民一再出尔反尔。这一次,我们纵然收复了豫州的奴隶。但是,其他呢?青州呢?幽州呢?平城之外的所有国土上其他奴隶呢?臣以为,要彻底解决奴隶作乱的问题,就是变革土地法令,一劳永逸……”

李奕这时,已经恰如其分地拿出了资料,“启奏陛下,太后,这是土地变革的草案,请陛下和太后过目。”

二人早就看得滚瓜烂熟了,这时,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拿起来,看了看。弘文帝纵然再是担心鲜卑贵族们反弹,此时,也下了决心:“各位爱卿都说得不错,土地变革,迫在眉睫。必须马上推行。”

鲜卑贵族们,一个个吹胡子瞪眼睛,待要反对,可是,怎么提得出反对的话来?

最后的温存5

冯太后察言观色,便挑选其中的一些条例,讲给大家听,名义上是为了征询众人的意见,其实是给鲜卑贵族们一个信号:这一次分配的,全是无主的荒山,荒地,几乎没有涉及到贵族们现有的土地,对他们的损害基本上不大。

她深知,如果一刀下去,反弹凶了,对抗严重了,只怕改革之初,就坚持不下去了,所以,一再地授意李奕等人要温和一点。

李奕李冲兄弟一合计,反正现在兵荒马乱,多年战乱,人口衰减,到处都是无主的荒地。按照现有的户籍来看,根本不需要和大贵族们马上交手,光分配荒田就够了。

果然,大贵族们听得暂时不会动自己等人的利益,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芳菲没想到事情进行得如此顺利,大喜过望。当即,弘文帝便拿出早已草拟好的诏书,公告天下,废黜原来的土地制度,改革法令,解放奴隶,分给土地。

具体的办法是,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与此同时,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负责讲解条款的是李冲。

众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年轻人,登上北国的历史舞台。基本上,大部分的条例范文,都出自他的亲笔。

当夜,真武广场上举行盛大的晚宴。

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汉人文士们,一个个喝得醉醺醺的,互相说着鼓舞的话,天翻地覆的变化,仅仅是上一次,还觉得人生黯淡,但觉从此,前程似锦。而鲜卑贵族们,却一个个垂头丧气。

最后的温存6

尤其是一些老贵族,心里便打起了小九九。

仿佛一夜之间,忽然醒悟,这个冯太后,原来,并不是一味地在抚养小太子。她还有许多的计划,许多的主意。

当夜,京兆王,任城王,源贺,陆泰,东阳王等老贵族聚集在一起。

败军之将,一个个喝着酒,也觉得寡淡无比。

陆泰先开口:“你们都看到了吧?今日好些汉臣好生猖獗。现在又弄个什么土地变法。长此下去,这天下岂不是变成了汉人的?”

“是啊。虽然没有动摇我们的土地。但是,那些泥腿子一旦掌握了土地,就不再是奴隶,他们自己耕种,增收,变成了主人。我们的奴隶们岂不会羡慕他们,久而久之,不停地闹事?”

“就是。最根本的是,这一次借着土地变法,那些汉臣都起来了,王肃已经这样威风了,还有李奕,李冲兄弟,加上贾秀他们,以后可怎么办?”

陆泰忽然说:“你们注意到没有?加封中山王,可是冯太后的意思。当时,陛下是没有提到这一点的。”

众人恨恨的。

“陛下的赏赐才是合乎祖宗家法的,真不知冯太后为何要多这一句嘴。一句话,就让汉人成了王。”

“你们难道不觉得,冯太后最近的举止很异常?她的责任是抚养小太子,可是,这几次,每一次的军国大事,她都会站出来。”

“对对对,那土地法令,完全是她支持指使的,不然,李奕兄弟怎么可能办得那么顺利?要知道,李奕可是她的内务府秘书令……”

“真有点妇人干政了,长此下去,岂不危险?”

……

还是老王爷东阳王摇头:“你们话可不能这么说。太后计除乙浑,现在辅佐陛下,也不是什么太出格的事情。如果不是她启用王肃,也许,这一次还不能战胜呢。”

最后的温存7

“老王爷,谁不知道你当初是受了她的恩惠,所以向着她说话。”陆泰毫不客气,“你一个人的私利,也不能妨碍我们全体鲜卑人的利益。”

东阳王怒了:“我这也说的是实话,你攻击我干什么?”

“就算没有王肃,我们就不能战胜那些奴隶了?笑话,不过是再多加派点人手而已。”

“二位都别吵了。都火烧眉毛了,何必还自己内斗?”

还是京兆王深沉:“以我看,冯太后真的很不一般。这个女人,自来就不安于室。现在,陛下又特别的信任她,而且,她把小太子也教育得很好……”

源贺忧心忡忡:“这正是我们所担心的。现在,陛下如此信任她,以后,她手里又还有小太子这么一张王牌,大家别忘了,她自己就是汉人。她肯定会向着汉人的利益……”

“不行,我们可不能让一个女人骑在我们的头上作威作福。大家得想想办法,如何让陛下提高警惕,认清她的真面目。”

“陛下对她十分信任,要离间他们,谈何容易?”

陆泰低声下去:“我倒有个办法。”

众人都问:“什么办法?”

“你们这么久来,难道没注意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冯太后身边三个男人,李奕,赵立和乙辛,她是太后,他们三个又不是太监,终日驻守慈宁宫,本来就不符合礼节……自古以来,从来没有正常的男人可以伺候寡居的太后,苍蝇不叮没缝的蛋,汉人本来卑鄙无耻,他们要获得利益,当然会动一些手脚……”

众人都不以为然:“切,你这是什么话?赵立、乙辛,可是先帝生前就指派给她的侍卫,纵然不合规矩,但也是先帝的遗命……”

“是啊。冯太后当年火殉先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陆泰,你可不要乱说。”

最后的温存8

陆泰冷笑一声:“就你们胆小如鼠。她有什么了不起?横竖不过是一个女人。我就不相信,她真的就是什么仙女下凡,王母娘娘,没有任何的缺陷。反正李奕那帮子汉臣整天围在她石榴裙下转悠,我就不相信,里面没有任何的猫腻。”

东阳王忧心忡忡:“陆泰,你可不要随便乱说,若是陛下知道了,岂不是杀头的大罪?”

就连京兆王也有点发怒了:“陆泰,你再这样乱说,我可饶恕不了你,这是攸关先皇的名誉呢。皇太后的贞洁,天下谁人不知?我们不能因为她今天对王肃赏赐太重,就诋毁她!”

陆泰抗声道:“我这一切,都是为陛下效忠,替陛下着想呢。”

……

月亮,如恋爱一般,爬满了北武当的山山水水。初冬的天气不如去年寒?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一路芳菲2 倒序 正序

《一路芳菲2》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