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23章

作品:穿越以和为贵-吱吱|作者:知恩报恩|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06:11:41|下载:穿越以和为贵-吱吱TXT下载
  “让他进来吧!”顾夕颜点了点头。

  不一会,四平就用漆盘托了一个小碗进来。

  他把碗呈到顾夕颜地面前:“夫人,你看看,这是不是您说的那个什么竹荪。”

  一个小小的蘑菇。帽子是深绿色的。柄是雪白色的,托是粉红色地,还有细致洁白的网状物,色彩鲜艳,十分漂亮。

  “就是它!”顾夕颜高兴地道。“我让红玉到处问,都没有人知道,你怎么弄到的。”

  四平脸上就露出了略带自豪的微笑:“这是蜀地的特产,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别说是买了,就是知道地人也不多。我这还是跟着爷吃过一回,您一说起,我就隐约想到了一点……”

  顾夕颜就想到了齐懋生。

  不会是向蜀国公沈世雅要的吧!

  她不由额间生汗:“这件事,爷知道不知道?”

  四平就犹豫了一下。

  顾夕颜皱了眉:“你做事也要有点分寸才是……”

  四平听着顾夕颜口气不善,忙解释道:“这是让三平帮着弄得……”

  “三平?”

  那个从来没见过的三平?

  顾夕颜奇道。“怎么又扯上他了?”

  四平神色间就有些扭捏。低低地在顾夕颜耳边道:“三平,帮爷管着燕地的谍报机构呢?”

  顾夕颜眉角轻挑:“你们平时常联系吗?”

  爽朗的天气里。四平就出了一身冷汗,忙道:“没有,从来不联系……这是次因为少夫人要买的东西实在是买不到,所以才托了二平,二平托三平帮忙找的……”

  顾夕颜就若有所思地笑了笑,让四平下去了。

  到了晚间,段缨络来见顾夕颜,两个人单独谈了一会。

  “把你的方子拿到各地的名医去看了看,没有谁看出什么不妥地地方,得到的结论到是如你所料。”

  顾夕颜沉吟道:“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正常的,只是到了后来,剂量越来越小了!”

  段缨络点了点头。

  顾夕颜低着头,望着手中的白瓷茶盅没有支声。

  雪白细腻的手指,紧紧地捏着茶盅,指节就显得有点发白。

  看来,赵嬷嬷是完全知道会发生的……

  段缨络迟疑地道:“你,有什么打算!”

  顾夕颜笑了笑,答非所问地道:“知道高姑姑去什么地方了吗?”

  段缨络迟疑了一下,道:“在壶关镇。”

  顾夕颜失笑道:“壶关镇?什么地方?干什么去了?”

  “在关外郡,离这里有二十几天的路程,如果快马加鞭,十几天可到。这次燕地进攻梁地,那里被设为了隘关。”

  “隘关,什么意思?高姑姑去那里做什么?”

  “每当有战事时,燕地就会把某处比较靠近战场的地方设为隘关,有些在战场上受了伤还有希望医治的军士就会被送到那里治疗养伤……高姑姑在那里帮着给受伤的将士诊病。”

  顾夕颜就怔住了。

  段缨络的笑容也有些苦涩:“据说自熙照二百九十四年起,每当有战事时,她都会去燕军设的隘关……”

  战争,士兵,孤儿,教堂,白神甫,韩氏,高姑姑……象走马灯似的在她脑海里转着。

  她好象抓到了什么,却又觉得很模糊……

  第二百五十八章 星火燎原(一)

  燕地的天气渐渐转凉,但春里因北有目山,南临瓶海,气候凉爽但不寒冷。

  顾夕颜象猫似的绻缩在松软的被子里,乌黑的青丝散落在银红色的枕上,只露出一张红扑扑的小脸。

  杏雨蹑手蹑脚地退了出来,站在屋檐下的云裳正欲张口说什么,杏雨就做了一个噤声动作,两人动作轻柔地走到了台阶下说话。

  “怎么,还睡着?”

  杏雨点了点头。

  云裳就有了几份迟疑:“夫人的小日子一直没有来呢!”

  杏雨目光流转,笑道:“在梨园的时候,夫人就是最不耐吃药……如今高姑姑不在家里,自然就如脱缰之马了……这也不是你我能管的事!”

  云裳就笑道:“姐姐说的是,只是我有些担心,怕被国公爷知道了,我们脱不了干系!”

  杏雨掩嘴而笑:“只要少夫人心里舒坦,国公爷什么时候说了什么的!”

  云裳微怔。

  杏雨已转身:“我要去红玉那里一趟……看看早饭怎样了……”

  云裳笑应了一声,凝视了正屋良久,这才跟着杏雨转身离去。

  两人去了厨房,远远地就看见红玉正坐在马札上给一个架着陶煲的炭炉子扇火,看见她们进来,红玉就将扇子交给了一旁的一个妇人,道:“象我这样扇,即不可快,也不可慢。看明白了没有!”

  那妇人接过扇子如小鸟啄米似的直点头。

  云裳笑着和红玉打招呼:“红玉姐姐,又在给夫人做什么好吃的呢?”

  “你们来了!”红玉接过另一个妇人递来地帕子擦了擦手,笑道:“给夫人煲个荪竹鸡汤……夫人还没有醒吗?”最后一句,却是问的杏雨。

  杏雨点了点头,笑道:“秋困嘛,自然是让人懒洋洋的了!”

  她正说着。就看见章嬷嬷抱了盛哥从一旁连着厨房屋檐的月洞门中走了过来。

  章嬷嬷也看见了杏雨等人,忙笑着打招呼:“姑娘们都在啊!”

  大家见了礼,盛京就扭着身子要红玉抱:“藕藕,藕藕……”

  红玉不明所以地望着章嬷嬷。

  章嬷嬷讪笑道:“昨天姑娘不是给了一碟藕盒,哥吃着不解馋,非吵着来不可……”

  杏雨就似笑非笑地望着章嬷嬷,道:“我看这几个月啊。盛哥就学会了说几个菜名!这回了雍州,崔家少爷怕是要提早给盛哥请个教书先生纠纠这毛病了!”

  章嬷嬷神色微僵,笑道:“这还不是姑娘们的手艺好,勾起了我们家盛哥的馋虫吗!”

  红玉脸色微冷。道:“这新鲜的莲藕,可是专程从江南郡吴州运来的,横竖就这一筐!”杏雨急急地打断了红玉的话,笑道:“这吴州的莲藕,清脆香甜,不比湖州的莲藕,粉嫩绵口,我看哥的牙还没有长齐全,还是少吃一点的好!”

  章嬷嬷腾地一下子就红了脸。笑道:“杏雨姑娘说的有道理。”

  杏雨目光一转,笑道:“红玉姐姐正在给夫人炖鸡汤,要不,等会好了,让人给盛哥送一碗去?”

  章嬷嬷忙抱了盛哥道了一番谢。这才转身离开。

  红玉就忿忿然地道:“这个章嬷嬷,也不看这是什么地界,竟然连夫人的吃食也敢打主意……”

  云裳就笑道:“说是崔少奶奶娘家的陪房,原来服伺过柳夫人的……”

  杏雨就掩嘴笑了笑,道:“这种人,多了是了,你和她生什么气……说起来,这鸡汤什么时候才能用啊……我还要去看看夫人醒没醒,也免得跟前连个换衣穿鞋地人都没有。”

  红玉就去看了看炉火。道:“怕是还要一会……夫人倒不讲究这些……你也不用那么谨慎……”

  杏雨就笑了笑。道:“夫人不讲,我们也不能就因此而慢怠了是不是!”

  杏雨轻手轻脚撩帘而入。就发现顾夕颜已经醒了,正绻缩在被褥里睁着眼睛发着呆。

  听见脚步声,她眼睑轻轻抬了抬,嘟呶着:“你来了!”

  “夫人醒了!”杏雨笑着曲膝行了礼:“从蜀地送了新鲜的橘桔来,我用您教的方法打成了汁,您要不要喝一点。”

  这段时间,顾夕颜非常的喜欢赖床。

  顾夕颜捋了捋凌乱的头发,答非所问地道:“今天几号了?”

  杏雨回答的更妙:“秋夕节都过去四十七天了!”

  顾夕颜望着杏雨那张清丽的脸庞微微挑了挑眉。

  杏雨露出一个温顺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道:“夫人,我听说,春里镇上同春堂药铺旁边有家水粉铺子,里面的东西卖得还不错……今天的天气又好,要不我陪着夫人出去散散心,你意下如何?”

  啊!真是个聪明的小姑娘!

  顾夕颜望着杏雨微微地笑。

  杏雨背脊微凉,却尽力保持着谦和的微笑。

  从一个父母双亡在路旁捡东西裹腹的女童到燕国公府靖绥夫人的贴身婢女,早已超过她的希望良多……可人就这样,得到后,就想得到的更多……

  中秋节的不知所踪,亵衣上留下的痕迹,护卫一夜之间全被调换,每天昏昏沉睡没有精神……都让她猜测……

  顾夕颜随意地“哦”了一声,笑道:“外面有什么好东西……你帮我把段姑娘请来吧!”

  少夫人,有时候挺聪明。有时候却很糊涂……可她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聪明,什么时候会糊涂……就象现在,是听懂了自己的意思,还是没有听懂,她没有把握!

  但不管结果是怎样,她该努力的。都努力了……

  杏雨曲膝行礼,应声而去。

  不一会,段缨络就来了。

  顾夕颜非常苦恼地样子,道:“不是有晨吐这一说法吗,我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

  段缨络就扫了一下顾夕颜的腹部:“会不会是你太想了,所以搞错了!”

  顾夕颜皱着眉头嘀咕道,“不过我最近觉得很疲惫。又嗜睡,嗅觉比以前也灵敏了很多……好象听谁说过,说这是怀孕的初期症状……”

  “我又没有怀过孩子!”段缨络调侃地笑:“要不,你问问柳眉儿吧?”

  “还是别打草惊蛇了!”顾夕颜也发了一会怔。道,“不管怎样,这事不能拖了……我现在挺烦的了……特别是出了赵嬷嬷这事以后……”

  段缨络就点了点头,道:“我知道!”

  青色的幔帐静静地垂落着,屋子里悄无声息,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味,让人闻了心情甜美。

  丁大夫不由地四处张望,却看见了床头镜台上供着地三个新鲜凤梨。饶他见多识广,也不由心里暗吃惊。

  凤梨。是凤台的特产,竟然出现在了这里……

  “大夫,怎么样了?”

  幔帐里传来一管甜糯如醴的声音,软软的,听得人心里一荡。

  丁大夫忙低头。伸出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按在盖着红色帕子的手腕上,仔细地感受着指尖的跳动。

  脉象快而滑,圆滑如按滚珠……而且寸脉比关脉、尺脉跳动得更欢快……

  他换了左手,又把了一次。

  寸脉至尺脉间有如行云流水,依次跳来,清晰明显。

  他含笑而起:“恭禧这位太太,是喜脉!”

  幔帐子里的人伸回了手,道:“您敢肯定吗?”

  能让人酥软的声音……让本来听了这怀疑之话心头不快的丁大夫不由就熄去了怒火,他顿了顿。才道:“学生在喻春。也微有薄名,这种寻常脉象。是决不会诊错的。”

  “那就多谢大夫了……”帐子里的人,声音平淡,听不出是喜怒,却如一道甜汁,轻轻地流进了他的心间。

  丁大夫不由坐直了身子,张大眼睛朝幔帐望去,好象这样,就可以看清楚里面的人长得什么样子似的。

  “我给太太开几幅安胎药……”丁大夫慢慢地道,只希望再听听那声音。

  帐子里的人果然开了口:“为什么要开安胎药?孩子很顽皮吗?”声音里,就带了一丝紧张,有了几份担忧。

  丁大夫听了,心中突然就升起了几份不忍:“不是,不是,孩子很好……不过吃几副药,更好一些!”

  请他来的大姑娘就笑着请丁大夫起身:“既然如此,请您跟我去开方子去。”

  丁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