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69章

作品:穿越以和为贵-吱吱|作者:知恩报恩|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06:11:41|下载:穿越以和为贵-吱吱TXT下载
  说得我目瞪口呆。

  我觉得她在这件事上一点也不符合她才女的行事风格。

  为此,我找贞娘好好的谈了一次。

  贞娘说,吃荣养膏,是叶夫人在世的时候千方百计求来的,如今孩子已经吃习惯,要她突然间改变,孩子太痛苦了,她不忍心你的孩子遭受这样的对待。还说,能不能等你回来了,再做决定。

  再就是魏夫人那里。

  我去借王嬷嬷,魏夫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很直爽地就答应,可当她听说是为了红鸾的事,立刻就改了主意,还说,这样宠着孩子是不对的,红鸾如果真的不愿意吃东西,那就让她饿着好了,一天不吃,两天不吃,难道十天也不吃?

  我只好唯唯诺诺地,赖在一旁不走,魏夫人这才勉强同意,但只愿意把王嬷嬷借给梨园三个月,三个月后,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还有就是红鸾。

  她真不亏是你的女儿,敏感、固执都和你有得一比。

  荣养膏的量每十天减少一点,就这样,她竟然还吃得出来,张着大大的眼睛瞪着雷嬷嬷。

  雷嬷嬷说,那眼神看得让她心惊。

  所以她拿调羹的手都有些颤抖。

  看来,仆妇就是仆妇,真遇到让主子厌的事,还是会本能是产生惧怕的心理,难怪那些富家子弟,通常都有些颐使气指,原来就是这样惯出来的。

  我却担心红鸾把这帐算到了雷嬷嬷头上,以后对雷嬷嬷产生了排斥,怕贞娘因私事不在的时候没人哄得住她。所以,现在每天早上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晚晴轩给红鸾喂荣养膏。

  她到好,抿着嘴巴不吃。

  我就对她说,我举着汤羹数一百下,你如果不吃。那就收走,今天都没得吃了。

  第一天她哭了一整天,嗓子都哭哑了。

  第二天,继续不吃,我数到一百,继续收拾走人。

  贞娘跑到梨园来给我磕头,我就让她在那里跪着,还叫雷嬷嬷把红鸾抱来看着。

  一大一小,就在我梨园里闹开了。如果不是方少芹来下午来看我布置的暖阁,恐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场。

  第三天地时候,我再喂红鸾,她就一边哭,一边吃,原来看我很茫然地眼神带着忿然地望着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原来,恨比爱的情绪更强烈。

  懋生,你看,我现在都变成了可恶的后母了……”

  “懋生。我现在的遭遇让你觉得很好笑吗?

  你再写信来打趣我,我就撒手不管你们父女俩的事了!

  你问方少芹的反应,说起来真让人丧气。

  她当时一看,就站在旁边掩嘴而笑,还劝贞娘,你也真是的,孩子不懂事,和大人闹,你可是孩子的养娘,负着教导之职。怎么也和孩子一样不懂事,这让国公爷如何放心地把孩子交你!

  一句话,就把贞娘的眼泪给堵在了眼睛里。红鸾看见贞娘不哭了,也渐渐不再哭泣。

  自那以后,贞娘见到了方少芹,还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懋生。我觉得好奇怪哦。为什么贞娘在方少芹面前和在我面前就是两个样子。

  她见到方少芹,就好象见到了师长似的,整个人都精神起来,说话做事也毕恭毕敬的;可在我面前,她就象我的姐姐似的,什么都要指点我一下。

  懋生,我看上去就真的那么小,给人的感觉就真的让人那么不放心吗……”

  “懋生。我今天见到了齐潇家的碧鸾和紫鸾。

  你们家的人长得都好象啊。三只鸾站在一起,就象嫡亲的三姊妹。根本看不出来是堂兄妹。

  而且,我觉得你们家里的人对孩子的态度都好奇怪。

  带碧鸾和紫鸾来的,是她们的母亲郑氏,可郑氏在两个孩子的面前,却有一点畏手畏脚的样子,两个孩子对她也不是很亲,反而时时拉着各自养娘的手。

  她们对红鸾的事可能都有所耳闻,见到红鸾,两姐妹并没有露出惊诧的表情。

  我让几位嬷嬷带着三姐妹和栀子一起到晚晴轩的花圃里去玩,我和郑氏、贞娘就坐在屋檐下打叶子牌。

  风轻云淡,鸟语花香,孩子们荡着秋千,踩着跷跷板,银铃般地笑声响彻在林间,人间的天堂,也不过如此。

  下载

  这天,红鸾玩得最高兴。

  两个姐姐都愿意让着她,小心翼翼地和她玩跷跷板,我把红鸾用布带缠在栀子身上,然后让栀子带着她荡了秋千。

  一个下午,红鸾的小脸儿红仆仆的,晚饭的时候,吃了三调羹白米稀粥。

  看来,运动,是小孩子最好的补品……”

  “懋生,你别生气,昨天我不是有意不给你写信的,实在是太累了。

  梨园的暖阁现在都快要成茶社了。

  自从那天郑氏带了碧鸾和紫鸾来家里客后,红鸾就经常指着屋外的秋千吵闹,可如果你真的把她带去荡秋千,她又哭闹不休的,刚开始,我不明白是为什么,后来,我又邀了郑氏来家里做客,这才发现,原来,红鸾也喜欢热闹的气氛。

  王嬷嬷来梨园后,七天做了一百三十四道菜,可她却只是只对其中的六道菜感兴趣,其他的,任你怎么哄,就是不吃。

  不吃就不吃,我也不是要她一天之内就把所有的陋习都改变地。

  所以就吩咐王嬷嬷,她愿意吃什么就给做什么菜。

  尽管如此,她吃的还是很少。经常是我板着脸站在一旁,她也板着脸看着我,两人对峙片刻,她才开始吃饭。

  现在我就改变的方法。

  如果她按照我的要求吃饭,我就会在下午邀了碧鸾和紫鸾过来做客。

  我这样只做了两次,红鸾就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开始一日三餐正常进食了,虽然每餐还只是吃两、三调羹的饭,但总比每天吃燕窝煮粥要好的多。

  这样一来,郑氏就成了梨园的常客,梨园小厨房的点心开支节节攀升。

  另一个常客是方少芹。

  每次我们去徐夫人那里请完安,她一定会到梨园来吃早饭的,然后就会留下来盘桓一整天,有时候兴致高涨,还会给几个孩子画几笔小鸡、小鸭之类的东西,或是抚琴唱着小调,她的声音清脆婉转如黄莺,样子又活泼开朗亲切,真象个大姐姐。

  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争着在她身边打转。

  有一次,碧鸾弹了一曲小调,方少芹大为赞赏,就亲了亲她的面颊,谁知道,离方少芹只有两步距离的红鸾竟然趄趄趔趔地仆到了方少芹的怀里,一把就推开了碧鸾,大声哭了起来。

  虽然是个坏习惯,可是懋生,你不知道,我当时多高兴!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不速之客,你猜猜,是谁……”

  第一百九十七章 鸿雁传书(下)

  “懋生,你一点幽默感也没有。

  那个不速之客是你三堂兄齐江的妻子李氏啦!

  前两天,她去给徐夫人请安,遇到了我和方少芹。

  李氏本准备和方少芹一起出府的,后来听说方少芹要到我这里来吃早餐,就笑道,选日不如撞日,九弟妹,我今天也讨个客来做做。

  我当然是笑着满口答应。

  懋生,我这才发现,原来你在这一辈的兄弟中排行第九,齐潇排行第十一,以后可不可以喊齐潇做潇十一郎!

  李氏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她自我介绍说,她出身关外郡白水李氏,我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但她说这话时脸上闪过骄傲神色,相信应该是燕地有名的士族吧!

  方少芹在这方面比我强多了,她马上接口和三嫂说起李家先祖的事情来,三嫂看方少芹的目光立刻有些不一样了。

  我们一起在梨园吃了早饭,她对梨园小厨房里做的一道什锦咸菜非常感兴趣,我就写了菜谱给她,结果第二天,她就带着她娘家的弟媳李石氏来给我请安,据三堂嫂介绍,她的弟弟也就是李石氏的丈夫是你手下的一位总兵。

  又过了两天,齐淇的妻子崔氏也来了,她是和郑氏一起来的,给我带了新鲜的玉簪花,我自然也要热情的接待一番。然后你就可以想象的到。

  她们隔三岔五的就来一次,每次来,都是嬷嬷婢女一大群,不仅我觉得累,就是梨园的婢女嬷嬷们也都累得不行了。

  还有,这个月,我们梨园的伙食费首次突破了二百两的大关。而且,我有理由相信,这个记录总有一天会再次打破……”

  “懋生,你说话可要算话啊,一回来。就把超支的银子补给我。

  梨园地暖阁已装饰完毕了。

  我让人在四周的墙壁镶上了木板,然后凿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式的格子,可以放书、放笔墨纸砚,还可以放一些小玩意,然后在东、南、西三面各放了一床做工精细的大塌,铺了秋香色的坐垫,又做了很多大迎枕供大家休息时靠靠。

  大家看了都说好。只是窗户地帘子用什么质地的颇有争议。

  方少芹说湘妃竹帘好。大堂嫂却说金丝藤红漆竹帘好,三堂嫂却认为挂竹帘不好,就糊上天青色的软罗纱。

  大家就问我的意思,我含含糊糊地应了过去。

  湘妃竹帘是一两银子一副,金丝藤红漆竹帘却是一两八钱银子一副,软罗纱,更就那贵了。不过,如果除去这些因素。我个人就是觉得软罗纱更好。暖阁前面种着几株蕉芭树,到了夏天。肯定有小蚊子,用软罗纱,一定又透亮又干净。

  现在既然你愿意把超支的银子补约我,我决定就用软罗纱了,虽然贵些,可是能保护我们柔嫩的皮肤啊,相信你也不会反对的吧!

  方少芹给暖阁起了一个名字,叫珠玑馆。还说。要成立一个珠玑社,以后大家可以在一起弹琴做画。喝酒聊天。

  大堂嫂、三堂嫂还有李石氏,贞娘都说这名字起得好。

  郑氏是个沉默的妇人,她很少发表意见,大家说话地时候,她总是笑着坐在一旁,问她什么,也只是低低地应一声是。就连她,也很赞成方少芹的提议,还说,如果真的要成立珠玑社,她愿意出五十两银子的分子钱。

  只有我,婉转地表示了反对。

  免费提供地方,免费提供茶点,还免费提供仆妇。

  可现在的情况是五票对一票,我的反对无效。

  所以,在大堂嫂的主持下,我们的珠玑馆于六月二十八日开馆了。

  有了郑氏地前言,四十两,五十两、六十两不等,大家都各出了几份力,李石氏出得最多,拿了一百两出来,我当时还以为她搞错了,结果三堂嫂说,李石氏娘家是做钱庄生意的,有地是钱,让我放心的收下就行了。

  我和少芹都出了一个中间数,四十两。

  这样一来,我们合起来也收了个二百多两银子。

  我把这银子交给大堂嫂身边的闵嬷嬷,让她另立帐管着,以后珠玑社的开支,就从这上面划拔,大家都称好。

  尽管如此,我们梨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估计是白贴了!

  那天红玉整了一桌酒菜,我们把各家的姑娘也带上了,红鸾高兴极了,栀子背着她到处跑,还不小心和大堂嫂家的彩鸾撞到了一起,孩子们起了哄,吵了起来。我还担心大人们会有什么想法,谁知,她们只顾自己说话,根本就没有谁注意到,嬷嬷们见我在场,自然也不敢吭声的。偏坦了红鸾也不好,可说了红鸾,我又怕打击她和姐妹们一起玩乐地积极性,正发着愁,几个孩子嘻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