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 第11章

“……”

对上那双乌黑的眸子,郑暄心脏漏了一拍。怎么感觉有点委屈呢?错觉吧……

“抱歉,”

他松开手,有些讪讪,看见那封信,“这是什么?”

郑暄手劲儿不小,宋林手腕整圈都红了,他揉揉手腕,偏头对郑暄露出一个笑容,唇红齿白,很是明媚,

眼睛里却透出危险的光。

“自己来看。”

他晃了晃手腕。

“啊?”

郑暄愣了一下,还没搞明白,就被宋林揪住衣领,突然拉了下去。

“一封多年前的信……”

白皙修长的脖颈、蓬松的黑发、耳边的骚痒,郑暄眼神一下就沉了下去。

万事俱备的一个晚上。

他情难自禁的咬住了对方的唇,仿佛要将他吞下肚,手是粗糙的,触碰到皮肤,引出一阵战栗。宋林印象中,这些事只有痛苦,但今晚,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沉沦,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发生。

激烈而疯狂,极尽缠绵,喘息弥漫在房间里,经久不息。

压抑的太深,痛苦的太久,这个房间的一切都太过不真实,所以想要拼命确认。

第二天他们难得都起晚了。

不过郑暄还是先醒,第一眼就看到自己抱着的人。

呆了有好几分钟,才想起来昨晚的事情,又过了半天,想起来这里是哪儿。

啧,整大发了……

郑暄带着复杂的情感,轻轻吻了吻宋林的额头,看了一眼手表,指针已经过了八。他小心的从床上挪下去,饿得腿软。

最近的天气都很好,阳光普照,暖煦得像是另一个世界。

老魏坐在客厅,依旧是满地的杂物与废纸,但桌上已经收拾整洁,摆了三块压缩饼干,还有两杯牛奶,很丰盛,看得出来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窗帘都被拉起来,这个房子里的一切都是那样安详美好。

“坐坐坐,”见到郑暄,老魏立刻笑起来,“吃早餐!”

郑暄有点不好意思,老人的表情可谓是无懈可击,但今天的老魏,比起昨晚,又有些不同。

清明了许多。

“麻烦了。”

他小心找落脚点走过去,坐下。

宋林睁开眼的时候就一个感觉――饿,他躺在床上迷茫了很久,记忆才慢慢回笼。

他眯起眼,转头看了眼飘窗,窗帘依旧是拉起来的,从缝隙透进来的光来看,时间肯定不早了。身边没有人,宋林挣扎着坐起来,身体深处的某种不适叫人脸红。衣服已经被拾起来,整齐的叠放在床头柜上。

他保持着昨晚的□□,打了个寒颤,迅速套好衣服,准备下床的时候又顿了顿,转身把他母亲的那封信从枕头底下拿出来,踹在兜里。

“操……”

宋林站起来就差点跪地上,眼前一黑,好半天才缓过来。

饿的吧,宋林满头黑线,扶着墙站稳,身体上的不适更加明显。本来就一天没吃了,精力还那么旺盛……

走到楼梯口就遇到刚吃完早饭,精力旺盛的某人。

郑暄盘算着宋林该醒了,准备上楼看看,结果就见到这人慢慢下楼的身影。

“你……还好吧?”

宋林轻飘飘的扫了他一眼,没说话,眼角似乎还泛着红,郑暄下腹一紧,快走几步拉住他的手。

“去吃早饭。”

不管是奇怪的走路姿势,还是脖颈上可疑的红,老魏都像是没看到一样,依旧是笑眯眯的,弯腰在房子里进进出出,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宋林喝完牛奶,从脚边随便捡起来一团废纸,打开来看,

“这是什么?”

郑暄也凑到他身边,纸上面的东西他一个字看不懂。

“这是……化学方程式?”

宋林不太确定道,他只有在小时候从父母的文件上看到过一些这样的式子,但具体的他也看不太懂。

“生产抗体的具体流程。”

老魏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坐在两人对面。

两人具是一愣。

“老李把抗体给你们了?”

老魏的眼神探究性很强,虽然依旧是披头散发,今天的他明显比昨晚清醒很多。

“是的,”宋林开口,“他是我舅舅。”

老魏猛地抬头,细细打量起他来。

“我们所有的物品都留在了东城,”宋林任他看,自顾自继续道,“仅凭我们两个人,根本没办法把抗体带去新省。”

“我会帮你的,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等你。”老魏像是已经确认他的身份,收回视线。

“抗体一定要带去新省。”

他又说了一句,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郑暄从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这件事一直都是宋林的坚持。

“我一度以为你不会再来了,”老魏自嘲一笑,起身走到阳台上的茶几上,从抽屉里拿出一叠纸,“我还有一个请求,”

“麻烦你们将这个也带去那里。”

“这是什么?”

宋林也走过去。

“量产抗体的资料,我这些年也在研究,其实东城应该也在做。”

“我以前其实也住在那里,”他的语速变慢了很多,“与李荣轩和余方旭还有几个保住一条命的研究员。”

“余方旭也是研究所的?”

“当年的那些事件里,他可是个关键人物。”老魏冷笑一声,又显得有些疲惫,“唉,你母亲留给你的信里面,应该写了一些当年的事,你自己看吧。”

宋林低头看着手里的灰黄色信封,三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它上面。

宋林颤抖的打开信封,摸上去很厚实,他拿出里面的信纸,有两张卡片夹杂着落在地上。他捡起来,翻到正面,看见他母亲娟秀的字体。

“亲爱的宋林:

我将永远爱你! ”

第13章 必须要到达的地方

“你收到这封信时,想必我已经不在了。我的死亡是谢罪,是死有余辜,但我放不下你,所以才迟迟没有离开,我时常会想,是不是不生下你,才是对你最好的?那样你就不会受到我的罪行的影响。

不过也只是想一想。

不知道你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有没有好好过?……(此处被划掉几句话)这些我也没有资格过问了吧?我不求原谅,但还是要说一声对不起。

这封信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拜托你一件事情:让人类免受x病毒的痛苦。想必你李荣轩舅舅已经跟你说过了。这样看来,我确实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我自己收拾不了的烂摊子,反倒来为难你。

我把我所看到的一切写进了后面的信纸上,希望你能看一看,也算是一个见证者。

你虽是我的孩子,但罪孽只属于我一个人,你看完之后,可以选择完成我的委托,也可以拒绝,这是你的自由。

最后,如果你对这件事没有兴趣,还希望你将抗体交给魏老师。”

卡纸只有小小的一张,宋林读了两遍,视线停留在落款的“爱你”两个字上。

老魏和郑暄都很识相的坐在另一边,等他的情绪渐渐平静。

宋林垂眸把卡纸放进信封,拿起那一份叠的厚厚的白纸。

“我妈,咳,她……”

他突然噤了声,手里另一张卡纸竟然是他们的全家福。

里面的宋林大概三四岁的样子,脸肥嘟嘟的,抱着他母亲的脖子,两人坐在椅子上,他的父亲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站在他们后面,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失去父母的人那样多,痛苦只有一个人,或许还有自怜自艾的心,但如果知道是常态,就变得微不足道。

反正也不是特别的那个。

宋林愣了一会儿,把照片也小心放进信封里,终于打开了他母亲的“罪状”。

战时第十一年年末,敌军向我国四大城市空投x病毒源,第二年,我和我丈夫加入北域研究所,签订协议后开始研究x病毒,那年宋林刚满五岁。

我们当时并不知道x病毒有十多种变异型,由于它们的蛋白结构十分相似,所以最开始实验室不管怎样都无法做出疫苗。现在想来,那应该是因为抗原只是某一种病毒的蛋白,所以对其它种类没有效果,才表现为无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我们开始对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x病毒并不仅仅只有一种。

x类病毒是种族武器,对我族人民有毁灭性的打击,而对敌方民族伤害较小,其传播方式多样,水源、飞沫、血液等等,传播速度极快,感染后一星期左右就会惨死。

各国首脑曾经签订国际公约,其中一条就是“不得制造种族针对性武器”,如今明显敌国首先撕毁协议,我国便组织各科学家,开始研制种族针对性生物武器。

这个实验室也在我们所里,不过当时我并不知道。

战时十三年,我们的实验室还在测序,每个人都很拼命,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实验室,对外界的事情几乎一无所知,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时候我国北方三分之一的土地都已被x病毒占领。

第三年年末,历经快两年的时间,我们总算将病毒基因组测定完毕,开始分离抗原,就是这时上级告诉我们,实验室因为地理位置暴露,将受到敌军轰炸,我们所有人接受指示全体转移。

战时十四年,研究所从南方转到东方,期间辗转了四个城市,一路我们的研究进度没有丝毫停歇,已经研究分离出六种抗原,两种抗体。

实验室转到哪儿,那里就会被x病毒侵占,上级告诉我们是因为x病毒传播太广,但研制出第七种疫苗后,我才惊觉不对,与此同时,魏明老师也开始调查,由于协议,我们是不可以随便出所的,但他偷偷注射疫苗半成品,冒着生命危险出研究所调查,为他打掩护的有我、我丈夫、我弟弟李荣轩。

后来,由懂得电脑的一位研究员余方旭,截取了上级的保密文件,发现所有的实验数据,均是经由活体实验而来,我们实验室仅仅做破译、分离蛋白的工作,实验数据分给了另一个实验室,实验结果仅由上级派人通知,所以不知具体过程。

文件里有很详细的计划:将整座城市作为实验区,一开始会以隔离的名义在城市里拉上十几条隔离带,互相之间不可沟通,各区被注射不同疫苗,然后分别散布病毒,以此来检验疫苗是否成功。但只要存在失败,所有隔离区的民众最终总会交叉感染,只留下满城尸骸。

为避免病毒扩散,在最后,上级会清空周边城市,然后将实验区及其周边全部炸毁,对我们来说就是所谓的“敌袭”。但不幸的是,即便是这样,病毒依旧悄无声息的扩散开了。

战时第十五年――这一年真是噩梦,南方大多数地区已经变成x病毒的重灾区,我想这其中很大部分是我们研究所的功劳。我们停留在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城市,进行最后的蛋白提纯,我们没有退路,哪怕知道继续研究就会继续活体实验,但我们已经选择性忘记这个实验的过程,也不敢去深思其中的细节,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并以此来麻痹自己:绝对不允许失败!

结果是好的,我们终于完成了所有的疫苗抗体研制,我们总算可以拯救一部分人,我想。

但上级驳回了将疫苗投入市场的文件!

我从来没有那样愤怒过,实验室里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于是我们投上一份联名申请。大意是如果不投放疫苗,就离开实验室,当时我们只想着哪怕不在这个实验室,也?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安居 倒序 正序

《安居》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