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宇宙》 第28章

细胞分工也意味单一细胞的生存能力下降,这就是说大生命意识的强盛是以小生命之间共生为代价的。因此,人体的细胞适应了在新生命体合作的生存方式,单个细胞的生存能力也下降了。

人类也如此,原始社会一个人就是一个生存单位,能采集果子、打猎等方式独立生存。现在的城市人已经完全融入社会,大多数人都只是从事自己的职业,吃的米、穿的衣服、住的房子、买的车等,全是靠社会分工、靠支付货币交换来的,可以说多数人已经离不开社会了,如果再过单个生活会不习惯的,生存能力也大幅度下降了。

人类社会经济一体化,国家越大,组织结构越复杂,就越像人这样的生命体。区别是人的大脑细胞是固定的,不能流动的,而且控制国家的政府首脑不是固定的,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国家的生命周期要远远大于人的生命周期。

结论:生命的共生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生命之谜的第三谜。

六、命运真相

1.命运本元

命运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命运在康熙字典的解释是:命也,不可改;运也,可以转。本论定义命运就是生命的运动轨迹,即人的命运就是从生到死生命的运动过程。

那么人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还是自己掌握的呢?

如果人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那么升官发财、杀人放火都是命,我们又为何奋斗,为何辛苦?甚至可以说我们奋斗的本身就是命运的安排。

如果人的命运是完全由自己掌握的,那么人人都想成为国家主席、总统、亿万富翁怎么办呢?难道所有人的梦想都能成真吗?

特别是面对飞来横祸,一些人的至亲丧生或重伤,生离死别,那种痛苦难以承受,如果说这也是你自己可以掌握的话,那就等于胡说,没有人性。

结论:命运的本元是有和无的结合体,一方面人可以部分选择和改变命运,另一方面人本身受到其他生命意志的决定。命运单独说有或者说无都是有问题的,不能反映命运的真相。

2.命运无定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一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美国现代著名诗人弗罗斯特这首诗很优美,它说明人对人生选择的一种

感叹!人除了不能选择父母之外,大多数事情是可以选择的。我想、我要,这都是说明自己是有意识的,不是由另外一个主宰所控制的。

结论:本级意识的自由性决定,生命的命运是可以部分选择或改变的。

3.命运有定

生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就意味着生命的运动轨迹是不确定的,但生命的系统特征决定生命的选择权利是有限的。

如果地球被外星人占领,或者被彗星、小行星毁灭了,你能逃生吗?

也许未来的人类能避免或者处理这类危机,但现在不行,因此地球的命运同样决定你的命运。

国家如果不强盛,被外敌入侵,你的命运也同样被改变,你要么选择抵抗甚至死亡,要么选择忍受、投降,这就是国家的命运决定你的命运。

企业经营不行,破产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员工,你只有选择离开另找工作,这企业破产原本不是你的事,可如果真破产了照样成了你的事。

外部的环境决定你的生命存在不可控制部分,环境的变化导致本级意识受到外部意识映射作用,导致受到控制。很多人感叹造化弄人,主要是针对这样的控制而感慨的。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说这个理。即使诸葛孔明也难以逆天而行,天意即其他生命对你的意识映射。

结论:其他意识映射决定,生命的命运存在本级意识不可控制部分。

4.命运选择

把一个人绑起来,放在一辆奔跑的车上,这个人只能随着车运动。如果车撞到一个山上,就会车毁人亡,这个死亡的结局显然不是这个人所能控制的。他看到车快要撞击的时候,肯定会拼命的挣扎,他能决定的只是自己挣扎的姿势,最后这姿势会影响他的死相,但他不能改变的是死亡这个事实。

(bsp;生命活在生命中,意味任何生命的命运不仅取决于自己,还要取决于其他生命的运动规律。

上面的描述是个特例,实际人每天的决策完全服从自己的意识很少,有时连买什么样的水果、穿什么样的衣服,在哪家买等,都不是本级意识单独决定的。大多数情况是要考虑其他生命的意志,比如你可能会考虑家庭其他成员喜欢吃什么,买这个东西价格便宜不便宜等因素。

作为一个单位的员工,人的行为更要考虑各级领导、同事以及外部客户等人的意见,这样人的自我意识完全自由选择控制的部分很少,多数是受其他生命的意识映射的。

通常一个人既是家庭成员又是单位成员,又属于社区、城市或乡镇居民,属于企业、协会等组织成员等等,因此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本级意识,更多时候要考虑其他生命的意志和要求。

命运不仅取决上级意识,次级意识也很重要。

比如一个人得了癌症或者爱滋病,这是他的次级生命出现了问题,在目前医学没有办法治疗的情况下,他的死是不受他本级意识控制的,这也是命运的一个选择决定。

结论:命运取决于生命所处的各种自由意识的综合选择。

七、智能意识

机器究竟能否具有自我意识,能否成为像人一样的智慧生命呢?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在思考。根据万物生命论,电脑也是个生命体,它和人主要区别在于:人是自然产生的,而电脑是人工制造出来的。但从万维宇宙角度来看,都是一样的宇宙生命。

电脑能否有意识的进行补充能源呢?

这已经不是问题。

格雷&;#8226;瓦尔特的乌龟,是1950年代早期制造的第一批人工智能仪器之一。这个机器乌龟在电池快用完前,它会以自己的动力在地面上四处爬行,然后它跑到离得最近的电源插座那儿,把自己插上电源给电池充电。当它充满了电以后,自己会从插座拔出,并重新在地面上爬行。

这就说明机器人已经形成了自我补充能源的能力,就像人饿了知道要吃饭一样。至于繁殖问题就更不是问题,未来的机器肯定可以储存制造自己软件、硬件的程序,这样一个机器人复制另一个机器人是不存在技术问题的。

目前机器人和人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意识的融合:机器人暂时很难形成情感,比如人类的爱恨情愁、后悔等感情,一旦机器人形成这样的感觉,又在外部形成与人一样的形态后,那么根据图灵原理,人是无法识别机器人与人的区别。

就目前看,人类的多数功能电脑都有,但电脑成为智慧生命,主要是生命的多层次不够。

本文中关于意识的合成理论在目前人工电脑中没有做到,电脑只有一个决策中心,而人的意识却是次级意识合成的。目前电脑某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一个整体,电脑的硬件都是机械参与的,没有像人那样是全身的细胞参与意识合成的,这样电脑的思维是不会出现后悔、记不起来这样的事情。

如果电脑的软件能分成很多小软件,软件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更大软件,这样电脑才能与人脑相类似,才能有爱恨情愁、后悔等复杂的感觉。因此一个大的局域网电脑的组合更像一个生命体,未来首先显现自我意识的是互联网这个超级生命体。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

一般人认为电脑是按程序进行的,因此它不存在自我意识,人是可以编制程序让它不会危害人类,这样的美梦幻想已经被毁灭了。

美国雨果&;#8226;德&;#8226;加里斯教授被誉为现代人工智能之父,《智能简史》这本络上进化形成的智慧生命。

这样的进化过程导致两个结果:

一是电脑每年的运行速度升级是指数方式增加,电脑智慧最后可以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量子的不确定性决定这个过程是不可控制的,所以根本不存在能设计什么程序来控制电脑不伤害人类,这个逻辑是缺乏现代科学常识导致的。

二是电脑智慧的升级非常强大,它可以超过人类万亿万亿倍,人脑的处理速度是1016比特每秒,而人工智能可以达到1055…1065比特每秒。因此这样的智慧生命比人的智慧高很多,看待人就如同人看待蚂蚁一样,差距太大,以至它有可能产生人是个小害虫、要消灭掉人类这种意识。

结论:人工智能是有意识的,它的意识形成过程如同人从细胞意识发展成为人的意识过程一样,是个模糊发展的过程。一旦量变到质变,强大的超级生命有什么想法是很难推测的。

八、未来生命

1.毁灭预言

加里斯教授认为现在研究的人工智能机器等同于人类制造神灵,出于对宇宙宗教的崇拜,会产生一批宇宙主义者。宇宙主义者以制造人工智能为人生目标,认为它是真正的超级机器,拥有神一样的智慧,可以探索到宇宙和其广漠空间的秘密,永远不死。所以即使这些人工智能将来有可能消灭人类,也包括消灭宇宙主义者本身,宇宙主义者也不在乎。

另一些人是所谓的地球主义者,由于担心这样人工智能存在毁灭人类的可能,因此会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战争,目的是毁灭宇宙主义者,消灭可能毁灭人类的威胁。

加里斯教授是以非常矛盾复杂的心情来写这本书,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研究结果将来完全可能导致毁灭人类,而自己出于对制造神一样生命的宗教信仰又不能放弃,所以希望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前先提醒人类,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抑之情。

结论:关于未来的生命,云寒基本认同加里斯教授的看法,包括可能出现分子机器人来修改基因,导致人可能长生不老的情况。与加里斯教授看法也存在差距,主要是两个方面:慧高非恶和神话时代。

2.慧高非恶

智慧高是否就一定要消灭人类呢?

如果人工智能一定要消灭人类,说明它的智慧?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万维宇宙 倒序 正序

《万维宇宙》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