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章

作品:嘎嘣棒棒糖|作者:向前|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1 03:35:05|下载:嘎嘣棒棒糖TXT下载
  “老婆,老婆大人,我求求你,你别干这么危险的事情行不?”涵爸里忙制止,“你闺女什么性格你不知道啊?你不同意就好好跟她说,当然了,说也没用,她主意已定了。但是你这种强制的办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小心她翻脸,连高考都不参加了。你忘了那年你让她参加少年班考试她什么反应了……”

  “可总不能任由她这么发展啊,”涵妈瞪了涵爸一眼,“都是你,把她惯得,太任性了。”

  “嘿,怎么说是我惯得呢,你没惯啊?再说了,我闺女这叫志向远大,不爱红装爱武装,我看挺好,随我!”

  “德行!”

  这事也算是风平浪静了,许苒涵不负众望,以绝对的优势,以全校第一的身份考入了军医大学,涵爸涵妈就是再不舍得,也为闺女高兴,是啊,哪个当父母的都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哪个当父母的都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份收获。

  拿到通知书那天,许苒涵很欣慰,已经十四岁的她终于看到了人生的新篇章。

  其实,许苒涵能被录取,还真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军校那是啥地方,不是啥人都收的,可是咱许苒涵那是一般人吗?不是啊,人家直接奔军医大学的招生办,直接找负责人,这叫一番理论,把人家老师说的无言以对了。当然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许苒涵的大爷,许苒涵的大爷神通广大,拖了不知多少层关系,反正最后许苒涵是录取了。要说十来岁的孩子想军艺倒是正常事,可是十四岁的孩子上军医大学,也算是一件破天荒的奇事了。

  27大学

  许苒涵考的是本硕连读。五年过得一帆风顺,可能是部队的环境所致,人与人之间少了很多的阴险,相反的,大家都很照顾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妹妹,许苒涵也是真的喜欢部队,喜欢军医,虽然军校很苦很累,但是许苒涵却从来没有过抱怨,相反的,却自立了很多。涵爸涵妈看着女儿飞快的进步倍感欣慰,涵妈自豪道:“亏了当初我英明啊,让我闺女上了这么个好学校,看看把我闺女培养的……”

  “妈妈,”许睿涵沉不住气了,“当年姐姐报考军医大学的时候你还说姐姐不懂事呢!”

  “去,”涵妈一挥手,“做你的作业去,不听话到时候也把你送部队去。”

  人真是奇怪,要么说一物降一物呢,许苒涵本是一个性格懒散,性子随意的人,但是到了部队,但说每天早起这事,换做前世,用许苒涵自己的话那是:“打死谁我也起不来啊!”可是现在,不仅能早起,还是比正常作息时间早半个小时。因为许苒涵年纪小,所以体能上跟已经二十多岁的人还是比不了的,但是当兵的,体能却是一个重要的科目,学校倒也考虑了实际情况,对许苒涵做了特殊的照顾,但是许苒涵不愿意被别人特殊化,于是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时自己加操训练,还别说,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坚持锻炼,到毕业的时候,许苒涵的体能在队里也是名列前茅的。再说专业方面,许苒涵就觉得自己就是为医学而生,一旦投入到实验室,许苒涵简直就是被吸引了,记得学骨骼的时候,许苒涵为了能更快的掌握骨骼的构造,甚至偷偷把标本带回寝室,晚上搂在被子里睡觉。这件事成了全队的震惊之谈,以至于以后每次下课,骨骼教员都会认认真真的清点骨骼标本的数目,唯恐被某个疯狂的学员又带回不该带的地方。

  虽然上学的时候许苒涵表现的非常有自强自立精神,但是一旦放假回家,那点军人气质完全不知踪影了,睡觉必须自然醒,谁要是敢早起把她吵醒了,那不是发飙就能解决的,起床别说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了,就连铺都不会铺平的,家里油瓶倒了不仅不扶,还得抱怨碍事……涵妈被自家闺女这极端的表现雷的是风雨交加啊。

  许苒涵硕士毕业后,已经联系好了一家医院准备出来工作,但是学校却保送其读博士,许苒涵哭笑不得。笑是觉得吧,自己还真有潜力,一路本科硕士博士,前世就算做梦也没这么美啊!哭是觉得吧,当年想着一路跳级跳级,就是为了少读几年书,想着大学毕业了也不过十七八岁,能挥霍的青春太充裕了,可谁曾想,合着小学省的几年都是为了硕士博士留着呢!好在,许苒涵早就洗脑重新做人了,倒也乐意继续深造,本来嘛,学医的就是要不断的深造,反正自己年纪小,读个博士毕业也不过二十四五而已。于是,欣然接受,又读了三年,顺利获得了医学博士学历。

  28招兵

  时间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刚上大学的时候许苒涵还是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经过了本科,硕士,博士几年的历练,许苒涵不仅头脑丰富了,外貌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当兵而特有的气质,挺拔的身姿,高挑的个子,稳健的步伐,大大的眼睛,乌黑的短发,加上那身橄榄绿的军装,绝对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就在许苒涵琢磨到哪去一展才华的时候,一个振奋的消息传到了她的耳朵里:雷鹰特种部队来军医大学招兵了!

  许苒涵乐了,第一时间跑去报名。可人家招兵的同志不干了:“我们只招本科生。”

  “嘿,你们这个制度有点意思啊,来,说说看,为什么只招本科生啊?”许苒涵一屁股坐在负责报名的小战士面前,看着那小战士也就十八九的样子,一脸的稚嫩。

  “这是首长要求的。”

  “行,那我找你们首长去。”许苒涵说着就往里冲。

  “不行不行,”小战士急了,“首长现在有事情,你不能打扰。”

  “你们首长不就是来招兵的吗?除了招兵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吗?我现在就是来说招兵的事情的啊!”

  小战士急了,正在此时,首长出来了,是个中校:“你咋呼什么咋呼什么啊?”

  “您就是首长是吧,”许苒涵敬了个礼,“我没咋呼啊,我是来报名的,这位同志不太配合,我给他讲道理来着。声可能有点大,吵着您了哈!”

  “嘿嘿,”中校乐了,转头问小战士,“你怎么不配合人家了?”

  小战士涨的一脸通红:“不是我不配合她,是她不符合招兵条件,不让报名她就跟我吵。”

  “我说你们,”许苒涵也乐了,“还真是您带出的兵啊,您说我咋呼,他说我吵,我怎么咋呼怎么吵了?这叫讲道理!这么的吧,您给我个说法,为什么只招本科生?”

  中校低头斜眼看着许苒涵,嘴角微微的笑着,心里忽然想起了某个丫头,那个丫头跟眼前这个女兵一样的性格,无理辩三分,还有一点就是不惧场,官大一级压死人,一般来说,来报名的学员见到他都会恭恭敬敬,哪还会像这样,这叫一个不服。

  “怎么了?干嘛这么看着我?为什么只招本科生啊?”

  中校回过神来,淡淡笑了一下:“你什么学历?”

  “博士!”

  “嗯,”中校由衷的点点头,表示赞扬,“学历很高,了不起。但是我们这是特种部队,对年龄有严格的要求。”

  “要多大的?”

  “24岁及以下。”

  “嘿嘿,”许苒涵咧嘴笑了,“那你的意思是说,年龄在这个范围内,不只招收本科?”

  “本科以上。”中校抱肩看着眼前的女兵,猜不出她又会有什么鬼主意。

  “好,这是您说的,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中校点点头。

  “我今年24周岁,25岁生日还没过。”这叫一个得意,心里狂笑的翻云覆雨的。

  “什么?”中校一愣,“你不是博士学历吗?怎么……”

  “我上学早啊!小学一直跳级,8岁就上初中了,所以,现在我还在你的招兵范围内!”许苒涵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笑的牙床子都露了出来,就等着看中校怎么收场呢!

  “8岁上初中?”中校只觉得头嗡的一下,有点恍惚,有点意外,更有点不知所措,“你,叫什么名字?”

  “许苒涵。”说着把自己的简历递了上去。

  中校看着许苒涵的简历觉得真是天意,嘴角抽搐了一下,低头看着眼前的女兵,忍不住笑了一下,半晌,“人才,收了。”转身递给招兵的小战士,“登记吧,这个,特招了。”

  “是,杨队。”

  许苒涵倒愣了,这态度转变的也太快了吧!还真是知识就是力量啊!看着中校转身离去的背影才缓过神来,一声嚎叫:“谢谢首长!”

  中校着实被这吼声震了一下。

  29下马威

  招兵结束,许苒涵被录用,也只有许苒涵被录用。所有人都认为是许苒涵得天独厚的条件赢得了这次招兵的胜利。是的,这次招兵不是普通的招兵,是雷鹰特种部队单独的一个招兵,也不招普通人,就招一个随队军医,对,没错,就一个,现在就是许苒涵了。

  特种部队是啥?特种部队就是指执行特殊任务、进行特殊训练、配备特殊装备,由最高军事指挥机关领导指挥的武装力量。中国精锐特种部队的重大变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解放军一直集中精力从军队中遴选高素质的士兵,并为他们配备最先进的装备,为他们提供众多科目的军事训练。在遴选时,解放军尤其强调候选士兵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训练将会异常艰苦,那些被认为是无法适应这种训练的士兵会被淘汰出局。据说,雷鹰开始阶段训练的淘汰率达到50%~90%。所以说,特种部队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特种兵不是一般人能当的,但是进了特种部队,当上了特种兵的一般就不是人了,是全能。

  那雷鹰特种部队呢?咱不说别的队,就说刚招兵的那位中校杨大队所带的队伍,全大队共有33名队员,全部是杨中校在总军区中过筛子一般精挑细选出来的顶尖人物。按学历大专以上、个头1。80米以上的标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枪械、体能、外语口语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曾经选出300多名各师,团,营的尖子参训,几番对抗,几轮淘汰,才挑出这33名队员。33名壮士在经过几乎是残酷而野蛮的集训后,练就了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都不惧、不慌、不乱、不泄气的本领,单拿出任何一个,绝对是顶呱呱的全能手。

  咱杨大队经常有一番话教导他的兵:“特种部队的兵,都是以做为战场上的杀手锏而存在的,在必要时刻力挽狂澜,甚至是为国捐躯,以换取决定性的胜利。特种部队的兵都有死的觉悟,特种部队的兵的任务是非常艰难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特种部队的兵立了功无人知,救了人无人晓,甚至牺牲了也没有任何荣誉。默默无闻的为国奉献,不求回报,这就是特种部队的兵,站到这里,就要时刻做好这样的准备。”当然,这番话杨大队不会随随便便就说出来,当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就证明了危险要来了,意味着在面前的队伍中,也许即将有战友要离开了,也许此刻还站在面前的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兄弟,转瞬间,就阴阳相隔,在面前的,就只有墓碑了。所以,杨大队不愿意说这番话,可是,他又必须要说,因为这是自己的职责,是他面前的兵的职责。所以,杨大队对他的兵都是掏心窝子的,从心里把这些兵当成了自己的兄弟。他们个个不过二十三四,正是青春蓬勃的时候,却选择了特种兵这个特殊的行业,从内心讲,他心疼他们。但是在训练上,杨大队对他的兵是严厉至极的,一个动作不标准,必须重做,一次不行两次,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