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 小楼传说 ⅰ (共4卷)》 耽美 小楼传说 ⅰ (共4卷)第200章

该给点面子回应一下。五来,这个时候出钱出力,是极有面子的事,慨然解囊以赴国危,也是个大资本,将来就是同官府交往时,也不用因为身为商人而有些自觉卑微了。于是,此番一呼,竟是应者如云,全国的大小商家动起来不少,各地都有民众自发组织的运粮队伍。就连普通民众之中,也有为这事感动的,也有真心替风劲节担忧的,虽然力不能及,也还是扛了家里那微薄的存粮前来捐助。一开始,这件事就是风劲节故意动的。但到了后来,民众心中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又有一干喜欢投机之人,有心借这件事出风头捞资本,这事竟是越闹越大。到处有人传唱这件已经被改得一塌糊涂,无比精彩感人的施粮戏,到处有人赞他敬他说他好。更有许多文人骚客,写了一堆又一堆的诗文,来表达对这件事的钦敬态度。民间也开始隐隐有传言,说是如果为此事把风劲节重罚,将会有什么万人上书求情事件发生了。其实风劲节这种失粮的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没有有心人找麻烦的话,基本上所有的赏罚都可以由元帅直接决定的,根本连上达天听的必要都没有。而这时,九王的人马,还没来得及把参劾的奏章递到赵王手里,被他们收买,负责闻风言事的御史,也还没来得及把攻击风劲节的文章写好。举国上下,民间,仕林,商界,已然是一片称赞风劲节的声音,而各地送粮的义举,更被地方官府快马报到京中来。至此,再没有哪个笨蛋御史敢做出头鸟了。倒是有那聪明的官员,赶紧着把这民间义举美谈的诸般事宜,当做喜讯告诉赵王。满朝皆称圣上贤明,方有如此爱惜百姓的部将,就连商贾贱民,也被吾王仁厚所感,一心为国出力。赵王也觉得这是大好事,这种百姓自发的义举,商人们自动的奉献,是最能点缀太平盛世,衬托他治世之能的了。这事儿记在史书上,也是一桩美谈啊。这时候,他又收到了卢东篱和风劲节联名写的请罪折子,风劲节自称失粮当死,而卢东篱也称是自己管束罪在不赦。这时候,赵王心情好着呢,哪里会怪罪,直接下圣旨把二人宽慰一番,还重重嘉奖了风劲节,送了一堆金银珠宝不说,还白白给他提了三级,竟直接升到从三品了。以风劲节的商人出身来说,官能做到这么大,在赵国简直就是史无前例了。而且圣旨一下,这件事的性质就此定了下来,私下搞动作的人就算预先想好了再多的罪名,也不能多说一个字,甚至是以后有什么事,也无法再旧事重提,否则他们否定的就不是风劲节,而是赵王了。而新任镇江知府在邸报上看到风劲节得到封赏,飞速升官的消息,气得病倒榻上,足足半个月没出来理事,这种小事,自然就没有人介意了。而镇江府,严禁戏院上演《施粮记》,更不许艺人说书弹唱这段老百姓最爱听的当世故事,这政令虽说也有些人垢病,不过,毕竟不是大事,镇江府的老百姓们,暗地里骂几句,说几句,也只得罢了。此时瑞王听得陆泽微赞叹之声,只是冷冷一笑:“再精明能干又能怎样呢?”他的目光漠然地望向窗外那热热闹闹的戏台,窗外的喜气热闹,与他眼中的冰冷肃杀,便若互不相关的世界,在这一窗之间,隔出了生死冰火的鸿沟。“他本领高强,他文武双全,他洞悉人性,可这一切全都求救不了他自己。”瑞王语气渐渐森冷“他做得再多又怎样,刚开始,或许人人感叹他们的本领,敬佩他的作为,赞赏他们的功劳,可是任何惊天动地的事,做得太多,渐渐世人看来,也就只如平常了。风劲节自己可以洞悉人性,却还是看不开放不下,到后来……”他摇头,神色不知是憾是叹,是讥是嘲。陆泽微沉默不语,是啊,当年失粮之事至今,已有两年了。两年的时光,陈国又组织了数次进攻,每一次都被牢牢挡在定远关外,不能入关一步。太漫长的时间里,所有的威胁都在定远关口被挡下来,朝廷也好,百姓也罢,不曾遭受威胁,不曾感觉痛苦,渐渐得,当年天大的战事,天大的担忧,如今看来也都平常了。很多人都不知不觉生出一种错觉,陈国军队是很没用的,陈国军队再怎么样,也是攻不破定远关的,打仗的事,已经不需要再担心,再焦虑了。而风劲节和卢东篱曾经立下的功勋,也就渐渐不再重要了。世人从来都容易忘怀旁人的恩德,曾经的教训。而那样精明能干的风劲节,这几年来,却始终没有想办法让赵国切切实实受一点教训,尝一点苦头,叫君王百姓有了真正的危机和切肤之痛之后,才会真切地明白,他们这样的将帅对国家有多么重要。然而,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场战事,这么多可以利用的机会,这么多可以向朝廷讨价还价的借口,终究还是一次也没用。也不知道是真的不曾想起,还是想到了,却仍是做不出。再洞悉人性,却放不开自己,最后的结局又能如何呢?当君王已不再看重他们,当朝廷已不再在意他们的战功,当百姓们也不再口耳相传地说幸好有卢大帅和风将军,我们才能安逸生活时,那些隐忍了多年的积怨,那些在暗处伺伏已久的小人,便终于有了进攻的机会。瑞王负手而立,声音低沉而落漠:“风劲节在被人陷害攻击之后,能够立刻先下手为强,造成即定事实,断绝旁人给他加大罪名的可能,固然厉害,但他却忘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当年他造出那么大的声势,在父王看来,自是大大喜事,可如今时过境迁,有心人漫不经心多说几句,一个手握军权的将军,竟能如此得民心,自能令为君者暗引为大患,而其他的诸般……”他原本只是平平说来,可是语气却莫名得一顿,猛得扬手,在窗栏处重重击了一拳。陆泽微轻轻叹息,淡淡道:“王爷,其实风劲节说起来,不过是受了卢东篱的连累,王爷若能……”“不必再说了,大丈夫当断则断,岂可自留隐患,再说……”瑞王脸色阴冷,目光遥望远方“很快,使者就能到定远关了。这个时候,再做什么也晚了,也根本没有必要做。”陆泽微不语,只目光在瑞王那重重打在窗栏的拳头上流连,大丈夫当断则断吗……

第七十一章天真

“是啊,你很快就会死,你不知道吗?”“是啊,你很快就会死,你不知道吗?”“是啊,你很快就会死,你不知道吗?”身在定远关的最高处,远方是明月下漠漠无尽的黄沙,长风袭来,那始终萦绕耳际,响在心头的声音,便似从上天最高处,带着神灵的意旨,遥遥传来。风劲节微微苦笑。很快就会死?什么是很快呢,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对于象他们这样生命无尽漫长的人来说,就算是十年百年,其实也可以算是很快吧?张敏欣的那句“很快”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指的是多快呢?更何况,那个最爱兴灾乐祸,专门惹事生非的家伙,她嘴里的话,又有几成可信度的?然而,到底是不能安心的吧,所以心头这漠漠的空茫,叫人莫名地伤怀起来。他仰头,遥望远方无尽的星辰,冥冥中的天意到底是什么呢?莫名地,唇边带起三分自嘲的笑意,象他们这样把科学发展到极致,使生命几乎可以无限延伸的人,也会去探问天意吗?原来还以为象他们这样生命,早就失去了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呢。那个无聊女人在小楼看到他的彷徨无措,会否得意洋洋狂笑不止呢。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却为她一句随口的戏言,如斯忧怀不释。就是其他人看了,也会迷茫不解吧。对他们来说,生生世世,不过游戏,凡尘岁月,莫若烟尘,有什么必要牵念,有什么必要挂怀,从来早死早超生,历世以来,哪一个不是以笑容迎接死亡的呢。为什么,他会有如此拙劣而可笑的反应。“是啊,你很快就会死,你不知道吗?”很快就会死吗?如果这不是戏言,那么,又为何而死呢?死于搏杀,死于战争,死于万马军中吗?又或是……风劲节叹息无语。小楼中人,历世度劫,用这一世世所遇所见所作所为,来完善自己的论题,所有的一切,必须亲力亲为,不可使用超出时代的力量,也不可以肆意运用,当世未有的知识。同学之间,无须刻意回避,但绝不赞同过份参予到其他人的生命中。而小楼中的一切力量更不会对他们提供帮助。就算杀人的刀已砍到背后,小楼中洞查一切的监探系统,也不会对他们有任何提示。将要发生什么,他只能自己去猜测,去推断,绝对不能指望小楼的帮助指点。“劲节,这么晚了,怎么不去睡?”温润的声音带点关怀,听来,如春风入心头。风劲节回首,展颜一笑,在清冷月色下,便有了淡淡的暖意:“你也一样。”卢东篱微笑行来,与他并肩站在城头,目光遥望远方,轻轻道:“你明天就要领军出发了,我哪里还睡得着。”风劲节淡笑不能语,只是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天边的星光。这一次,陈军出动了八万大军。这已经是陈军的第十一次进击定远关了。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次。而定远关的守军,却一人未加。与陈军的交战已经有好几年,许多次了。同一开始,赵国举国上下,心惊胆战,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军粮器械无不充足供应时相比,现在,朝廷,百官,甚至百姓,对于这边境的战争,都已经习惯且麻木了。似乎所有人都错觉,一切只是边镜上的小磨擦,小战争吧,似乎所有人都觉得,无论如何,陈国军队一定不能攻进来的吧。是不是,再可怕的危机,一旦时间长了,人心深处的冷漠和坠性,就会让人漠视眼前的灾难。兵源渐渐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弃,军械武器马匹的支援也总被以各种借口拖延。其实自有军队以来,各个国家,这种事都少不了。而且在卢东篱和风劲节软硬兼备的诸般手段下,他们为定远关争到的一切,已经远比其他军队多了很多,然而,因为必须不断面对战争,他们的损耗却更多。可是,如果连皇帝都不再把边关的战事放在心上,高高兴兴挪用军费给自己修宫殿,选美人,那么,还能指望地方上的官员能尽力提供后勤支援补给吗。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面对战争,他们只能想办法,以最少的牺牲来换取胜利。乘着陈国军队还没有来到定远关外,封锁关口,由风劲节带领一支精兵,星夜疾驰,隐于荒漠深处。待到陈国大军陈兵关外之际,再一击催毁他们的粮道,迫使他们不得不退兵,也是目前可以想到的,能把损伤减到最小的方法。以前做战,大多是由漠沙族人负责外围骚扰劫杀。但陈军苦头吃得多了,防护也越来越周密,而且这一次,对方大军人数太多,护粮的兵力想必也绝对不薄,只怕漠沙族很难独力吃得下来,必要有风劲节这等百战勇将参予指挥万全。至于定远关这边倒是不需多虑,只要坚守不出,别说八万,就是十八万,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破定远关。风劲节望向卢东篱,复又一笑。这些年来,并肩战斗,该教的全教完了,卢东篱不但已熟知兵法,也有足够的实战经验,甚至连关内诸将,也无不在这历次战争中磨练出来了,放出去个个都能独挡一面。别说他不在,不会有太大的关系,就算是卢东篱也不在了,只要不另派个无能主帅来坏事,只凭这些将领们,就能牢牢守住定远关了。这几年,为赵国训练出了一?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耽美 小楼传说 ⅰ (共4卷) 倒序 正序

《耽美 小楼传说 ⅰ (共4卷)》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