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忽然她丢下碗就跑。“喂,钱,还没给钱呢!”男孩儿追出来。她根本没听见。 她一路寻找到段思宏家。开门的是黎云,见来人不认识要关门,段思宏闻声出来,看见她先一愣,跟着赶紧给她们作介绍。她伸出手,黎云勉强握握,连杯水都没倒。“我可是不请自来呀,不像你那么有修养。”施小茹用玩笑语气说。 “来好,没事儿,坐,就是乱点儿……”这一回段思宏脸上的笑没有掩饰住内心慌乱。 “反正你说过,我们除了咨询关系还是朋友,串门儿跟咨询没关系。” “对,坐。” 他们刚打完电话,现在像背台词。施小茹将报纸摊在桌上,段思宏什么也不说,不停地抽烟。“我想,我们之间实在太累了,不应该这样……”尽管施小茹鼓足勇气,还是难以启口。 “什么意思?” “我觉得……请原谅我的唐突,我想知道问题答案。” “你要什么样答案?” “推心置腹的交谈。” 他们目光对视,又错开。段思宏转动水杯说:“两个世纪前,瑞士乡村有个孩子,他的父亲脾气暴躁,母亲患有抑郁症,经常为些家庭琐事争吵,每逢这时孩子就会躲在阁楼与一个木头雕刻的小人儿为伴。他常常捧出小木人,对它诉说自己内心的隐秘,这些隐秘是不能告诉任何人的,包括父母兄弟,木头小人成为他最理想的倾听者。渐渐孩子长大,成为一名专治心灵疾病的精神分析家,创建了‘人格学’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在过着双重生活,一种受人格面具支配,另一种则藏在内心深处。当然,一个人可能不止一只面具,以适应不同的境遇。” “这人就是后来的哲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施小茹说。 “倒底是博士。” “你是想告诉我,你的心里话都对小木头人说了?” 段思宏笑一下,说:“你忘记亲口说过的话吗?一个咨师,应该懂得行规。” “这我想过,正因为我们都心里明白,所以具有非同一般的交流前提。” “我不这样认为,对不起我无可奉告,请你出去!”段思宏突然站起身下逐客令。 “请冷静。不错,我是过份了……” “出去!” 黎云听见争吵出来,指着施小茹鼻子问想干什么!她呆住,忽然觉得自己很可怜。她算干什么的呢?“如果你不愿意在家谈,我们可以到外面……”话没讲完,人已经被推出门。跟着,门重重关上。 她孑然一身; 来到街上,打了个冷战,拨通宋幼铭电话。宋幼铭正准备就寝,但还是答应出来见面。 湖边青藤阁。她没敢说去了段思宏家,让宋幼铭看过报纸,然后分析段思宏也许比表面上的同性恋或易装癖严重得多,请求立即召开案例分析会。宋幼铭转动茶盅沉吟。 “我是担心他还会出事。” “这是报纸,不是病例。”宋幼铭笑吟吟,一番老道模样。
《轻轻的抚摸》第二十二章(2)
“但他是我的咨客,我有责任。” 按宋幼铭评价,段思宏堪称不在职的心理咨询师,同时兼任本市预防自杀委员会主席,著作等身,还介绍了他多次援助自杀者事迹,希望她能全盘考虑问题。她忍不住强调; 如果不是主动去关怀,而是一味等待,说不定会贻误时机; 而段思宏这样的人一旦制造事端,多属于极端; 就什么都晚了。宋幼铭这才答应明天召集骨干研究后再说。 翌日,施小茹满怀希望等待回音,到快下班依然不见动静。她问苗青青,苗青青说主任根本没有找过她,也没听说研究段思宏案子。施小茹再去找宋幼铭时,人已经下班走了。她有一种预感,如果宋幼铭不是忘了,就是在搪塞。 又是一个好天气,风里飘过花香,但段思宏闻不着,包围他的是气化尼古丁。 纸篓堆满撕碎的屑片,他交了三份检查都没通过。他就纳闷了,说的越是真话他们越不相信,而瞎编的那些都信以为真,还让他继续交代。玻璃上的他日渐消瘦,两眼凶饿。在这里坐了几天?他也忘了; 记忆中在椅子里吃,椅子里睡,椅子里苦思,到头来还是无法离开椅子。他腰里那根法国皮带已经缩到第五个眼儿,且逛里逛荡挂不住。他半转身,伸出胳膊从饭盒里抓了一只饺子扔进嘴,慢慢嚼。 昨天父母大人在没打招呼的情况下冲过来,带来他最爱吃的三鲜馅水饺。整个下午谁都没提报纸,全家人像在演一场预先排练好了的哑剧。晚上,父母走后,他躺在床上心灰意凉,大家越是这样避而不谈,他越是感到人人都在背后大谈特谈。黎云端着煮好的饺子过来让他吃点,他说不饿。黎云把饺子放在床前,挨着他坐下,但他确实不饿,肚子像一块石头样硬。几天来,她不再提报纸上一个字,处处体贴,还买来西洋参煎汤。她越是这样待他,他心里就越难受,比打他骂他跟他吵架还难受。他感到虽然老婆嘴上不说,但双方都认可那就是事实。 他一口气吃光饭盒里的饺子,打了个饱嗝,点燃一支烟,开启电脑来到个人网站,想看一看外界是怎样评价他,也许能从这些文章摘下几段完成手里的检查。 有个叫“西奈一枝花”的留下帖子:“尊敬的大师,您向来都是济公出家——吃荤不吃素,怎么在小小娱记面前景德镇歇业——没词了,我盼望着您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狗怕棍子牛怕鞭——一物降一物,嘴扫千钧如卷席,重新回归侃坛霸主地位,开闸放水——滔滔不绝,狗咬官窑盘——满口高词,苍蝇落到老虎脸——没人敢碰!” 名叫“第一百零九将”网友说:“东湖第一嘴,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你的声音了,终于在小报上觅到踪迹,这难道是真的么?如果是真的,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是真的呢?你曾经那样虔诚地劝我做一个高尚的人,正是因为你的金玉良言,我才能有了今天的成就,你是我精神的偶像,今天你轰然倒下,我眼前一片沙漠。你的“光辉形象”突然给我另一启示,那就是人生不过一场游戏,红脸白脸你来我去,是真是假不要在意,关键在于混得过去。我现在担心的是你下一步将扮演什么?如果走投无路,我可以提个建议:东湖没盖子,请跳下去!” 化名“小别克”的网友留言:“思宏老师,您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让人心情振奋!我们早就看###不顺眼了,有什么了不起,无非是几个臭钱烧的。您终于路见不平一声吼,长了泰山的志气,灭了阿里山的猖狂,我们期待着您大开杀戒,伸张正义。不要客气,需要弟兄们拔刀相助,请在网上吩咐。” “思宏,我为你伤心,我为你落泪。天亮前的晨星。” “思宏老师,振作起来,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关键是有没有勇气面对错误,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相信你能从失败中爬起来,就像你千万次地期待我们一样。让我牵你的手,相伴到天明……午夜听众。” 他心灰意冷,令他失望的是竟没有一人猜中他。他离开椅子,忽然间抄起椅子抡向电脑,砰一声,一股白烟,电脑颤抖几下死去。他抱头痛哭,不明白这种心理“癖好”招谁惹谁了,怎么就会引来这么多嫉恨,就成了不可饶恕的罪人。哭了几回,心里越发想不开,感到自己拖累了家庭,没脸见人,取出平日珍藏的女人衣饰,浇上汽油一件件点燃,熊熊火苗中闪现过昔日的梦幻…… 然后,他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看见镜子里胡子拉碴依然男儿身,长叹一声。在写检查的白纸上留下遗书,离开家。 广电大厦仍像每天一样,身边采访车出出进进,电梯口挤满忙碌的身影,这一切早为他熟悉。他先到播音室,此时还没开始工作,他坐在话筒前,这里是他平日劝说世人的圣坛,一切将成为往事。他对每一个遇到的人微笑着打招呼:“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他神情恍惚的表情让被问侯者纷逃。在他整理办公桌的时候,章阿姨向台领导作了汇报,领导马上通知保卫科,保安控制了他可能去的活动区域。 段思宏做完该做的事走出办公室,立刻发现周围异样,遛进楼内消防疏散通道。他在这里十几年,每一条小路都了如指掌,绕过机房和仓库,来到大厦平台。风力骤然加大,险些把他刮倒。他扶栏俯瞰午后斜阳下的城市,湖水像一面耀眼的镜子被楼顶包围,市郊以外笼罩在氲氤之中。这一切是那样熟悉,在飞身一跃前变得难离难舍。他久久望着养育他的地方,泪流满面……偶然回头,发现身后站满了人。这些人生怕惊动他,睁大了眼睛,不敢出声。他们之间,只听得风声呼呼掠过。
《轻轻的抚摸》第二十二章(3)
“小段……”书记亲切一声,以从未听到过的和蔼口气请他从高处下来,有什么话好说。 对峙。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在攀升,引擎震荡空气。 “一切都晚了。一切都该结束了。” 他说。 “其实党委没有别的意思……” “nono!”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书记的保证非但没起作用,反而逼他向更高处攀去。就在他站到栏杆外,面临深渊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他怔了一下,转过身—— 白鲜泪水洗面,站在下边。白鲜往前凑了一步,他立刻喝斥停下。白鲜哭道:“老师,老师您千万别……千万原谅我!这个世界上只有我知道您,知道真相,您不是道德败坏,也不是品格低下,是另一种人生愿望所支配……本来,我该早站出来,我太自私了……现在我当众宣布,在您身上我负有责任,您是无辜的……请您下来吧……” “闭嘴!” 白鲜张着嘴停在那,生怕任何一个口型动作导致段思宏从地球上消失。他的话引起人群里一阵窃语。远近传来消防车警铃声,特警部队转眼集结楼下,在段思宏身后支起尼龙网,跟着传来麦克风的尖音; 惊飞赴附近楼顶落的鸽子…… 施小茹有一种预感,心像被插了一刀。 她来到曾经就读的大学。正值放假,校园里冷冷清清,一些教研室门上贴了封条。心理系的值班老师看见她格外亲切,告诉她伯尔回国休假,要等开学才能回来。她再往段思宏家打电话,永远没人接。 电话打到段思宏单位,接电话的人惊呼发生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让她赶快打开电视看。她说没有电视,对方说段思宏正在作最后一次谢幕表演,名称叫空中杂技。她一听,赶紧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现场。 广电大厦附近挤满人,四周拦起紫红色尼龙警戒带,她向警察出示了心理咨询师证件;声明当事人正是她所负责的咨客,几个警察通过对讲机请示,其中一个中年警察带她上楼。在电梯里,她了解到段思宏处境十分危险,警方把宝全押在她身上,指望她能使自杀者回心转意。警察分开人群带着她往前挤的时候,有人猜是暗藏的第三者来了,她听见头顶上方传来白鲜声泪俱下的声音。跟着,眼前豁然一亮,站到段思宏近在咫尺的对面。 段思宏脸上微微闪过一丝惊讶。 她向警察提出清掉阳台所有人,只留她与段思宏单独交谈。警察拿不定主意又用对讲机请示,接到命令后清理了现场,然后退到阳台门后边隔着玻璃监视这里。 “你好。”施小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段思宏点了一下头,算是问候。 “我想我们应该改一下交谈方式,比如坐下来,或换个环境?”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