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第47章

要扇走一只小飞虫。这稿子是老埃起早贪黑赶出来的,画板上首先有一幅特写的照片,上面是一头槌头双髻鲨,张着大嘴,瞪着另类的眼睛,照片的下方是几个黑体大字:

丑鱼

鲜啤

“这是什么怪东西?这里用‘丑’是什么意思?”垃圾客户质问他。

“噢,为的是一种对比,带点幽默的……”

“听着,”对于这个垃圾客户来说,幽默就是电视里演的那种,就是那个乔?泰斯曼下半条腿咔嚓一声断掉,“我不喜欢看到丑陋的东西,这不是我想要的感觉,我已经给了你创意,非常完美的创意!”

“布鲁斯,有关你的想法我和律师谈过了,律师说我们有可能与别人产生冲突……”

“我要的就是‘饮槌头鲨啤酒,一醉方休’!”垃圾客户吼着,他手上带着劳力士手表,胖胖的手掌拍在埃利奥特的写字台上,“这就是我的创意。”

他起身将他那肥大的双臂张开,做给埃利奥特看,“现在有一条船,船上有一个男的,一个姑娘,姑娘穿着三点式,有一对大大的乳房,两人都在船上,他们喝醉了,喝的就是槌头鲨啤酒,这个广告的思想是,要让观看的人有一种冲动,背景是一条游动的鲨鱼,这个小妞的乳房真大啊!太完美了!我已经给了你很完美的创意,而你的东西这么难看,听着,你觉得我会给你这种恶心东西付钱,那是做梦,我是不会付的,你一分钱也拿不到。”

埃利奥特想:你这家伙已经够丑的了。嘴里却说:“好的,我试试看……”

“不要说‘试’,千万别去试,我讨厌试,只有失败的人才说试,”垃圾客户完全从耐克广告上学来的生意经,“我告诉你,”他用手指磕着埃利奥特的写字台(他的指甲也是胖胖的),“你的广告公司又不是这儿独此一家。”

埃利奥特心想:忍受你这样的大笨蛋,拿钱又少,我的的确确是独此一家。

“好的,布鲁斯。”

“我明天再来看!”

埃利奥特心想:我明天准会带把手枪,再装几发空心子弹。

“好的。”

正在此时电话铃响了,老埃提起话筒说:“这儿是埃利奥特?阿诺德公司。”

“今晚我要用你的车。”马特在电话里说,马特是老埃的儿子,今年17岁,这个年纪就是太忙了,忙得在电话里连一声“你好”都没工夫说。

“你好,奈杰尔,”老埃说,“在伦敦怎么样?啊,对不起,稍等一下。”

“奈杰尔?”马特有点摸不着头脑。

“布鲁斯,我得接个电话,客户从伦敦打来,谈有关……”

“我明天来看,不能再搞错了。”说着砰的一声推开门走了,门敞得大大的,他也不关门,隔着走廊这个垃圾客户又大喊:“最好把奶子搞大点!”隔壁就是一个注册会计师的办公室,每次老埃打开立体声唱机时他总要抱怨。

“多谢光临,布鲁斯。”他对着空空荡荡的门道说,“我们差不多搞定了,”然后又对着听筒说:“马特,听到了吗?”

“把谁的奶子搞大点?”马特问。

“没有谁。”

“谁是奈杰尔?”

“没有谁,是我瞎编的,我不想客户觉得我因为私事打搅公事。”

“是那个搞啤酒的傻蛋吗?”

“对。”

“干吗不把他开掉?”

“马特,你知道钱从哪里来吗?”

“那么,”马特不想把他那宝贵的业余时间浪费在听了几百遍的大道理上。“今晚用一下你的车,行吗?”

“干什么?”

“我和安德鲁要去暗杀一个女同学。”

“可以是可以,但是10点半前必须开回来,而且你必须保证,开车时一定要……”

“谢谢老爸!”挂断了,真是个十足的大忙人。

(bsp;“当心!”老埃对着嘟——嘟——嘟的电话说。

吃罢饭,尼娜把一切收拾妥当后便回了自己的房间。说是佣人房,实际上只是一个小间加上一个窄窄的卫生间。她随手将门插上,大约三个月前,赫克先生突然闯进来之后,她就养成了随手锁门的习惯。尼娜刚刚脱去胸罩和内裤,赫克就开门走了进来。

问题搞大了(7)

他没敲门,手里端了杯红葡萄酒,吓得尼娜一把从床上抓起一件浴袍挡在胸前。

“没事,尼娜,我只问一下,你想不想喝点酒,你工作也很辛苦。”

尼娜清楚,赫克关心的并不是她工作是否辛苦,从赫克盯着她的眼神,特别是他喝酒时的眼神看得出他到底想要什么。每次尼娜一个人在厨房干活,他就会走进来凑在她边上,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盯着她看。

尼娜紧紧地将浴袍攥在胸前说:“不用了,谢谢你,赫克先生,我很累。”

赫克一把将门从身后反锁上,又朝前凑了一点,“你应该放松一下。”说着将手搭在她赤裸的肩上,再慢慢滑向乳房,他的手心湿湿的,在冒汗。

尼娜慌忙闪开他的双手,向后退了几步,背靠着卫生间。

“赫克先生,要是安娜太太知道你在这儿,她一定会不高兴的。”

赫克一下子拉长了脸。“她睡了,我没告诉她我到这儿的,你也不会跟她说的,对吧,尼娜?”

尼娜当然不会,赫克是这栋房子的主人,自己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佣人,况且还是非法移民,她也无处可去。

“对不起。”尼娜说着,闪身进了卫生间,迅速关上门插上锁。

赫克咔嚓咔嚓地扭动着门把手。“尼娜,给我出来!”

尼娜屏住呼吸,盯着把手,她感到赫克手上的汗凝结在碰过她的部位。

“尼娜,”赫克提高了嗓门,“这是我的房子,你是为我干活的,我现在要你给我出来!”

尼娜依旧木然地望着门把手。

“臭婊子!”

接着尼娜听到玻璃的破碎声,然后是“嘭”的一声走廊门被拉开了。再等了一阵子,她才打开卫生间的门,只见白色的床罩上有一摊暗红色的酒渍,显然他将酒泼在床上,然后将酒杯摔碎在地板上。尼娜去扫碎玻璃时,脚也划破了。

第二天尼娜给赫克送咖啡时,安娜也在,赫克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但是尼娜依旧能感到赫克在盯着自己,于是她回来后将门死死锁住。尼娜尽管不喜欢赫克先生,可是她得保住自己的工作,要能够赚一笔钱去支付律师费用,这样她才能有合法居留权,然后她还要将自己的弟弟和母亲接到美国。

在这儿工作也有令她满意的地方;这栋房子大得像个城堡,安娜太太既漂亮又和蔼,尼娜不明白赫克为何对这样的妻子还如此粗暴,尼娜不止一次听到赫克对妻子咆哮如雷,刻毒地辱骂她,安娜则在一旁哭,有时赫克还动手打妻子。

安娜太太和女儿珍妮对尼娜都很好,珍妮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自己房间,不是打电话就是听音乐,可是那音乐对尼娜来说仿佛是愤怒的歌手在咆哮,尼娜实在不懂,为什么还有人喜欢听人吼叫。

珍妮把小的时候用过的一台费雪牌单放机送给了尼娜,尼娜就用它放一些从自己国家带来的磁带。夜晚,她打开窗户(她不喜欢空调),关掉电灯,躺在床上听着长笛吹奏的音乐,那阵阵思绪随着悠长的笛声飘啊飘,她就不再感到孤单。

在院子另一边的树上,帕吉听着这笛声,也不再感到孤单。

txt小说上传分享

拯救费思(1)

第一章

那伙人忧郁地坐在位于地下深处的一个大房间里,只有一部高速电梯能进出这个地方。这个密室秘密地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打的旗号是修缮位于其上方的私人建筑。当然,原先的计划是将这个“超级掩体”用做核打击时的避难所。这处设施不是为美国政府最高领导人建造的,它针对的是那些人,其相对“不重要”的级别决定了他们将来不可能及时逃脱,但又应得到常人得不到的保护。从政治上讲,即便是在大毁灭的情况下,也必须有秩序。

修建这个掩体的时候,人们相信,只要钻进一个钢茧里便有可能在直接核打击中幸存下来。大毁灭消灭了其他国人之后,领导人就会从碎石瓦砾里冒出来,所剩下的已没有什么可领导的了,除非把水蒸气也算进去。

原先地面上的建筑早已夷平,但闲置了多年的小商业街下面的这个地下室却保留了下来。事实上这个密室已被所有的人遗忘了,因此现在用做这个国家主要情报搜集机关某些人的###场所。因为这些会议与这伙人的公差无关,所以有点风险。这些聚会上讨论的问题是违法的,而今晚甚至讨论了谋杀。因此额外的防范措施是必要的。

下载

超厚的钢墙已经另加了铜层。这项措施,连同头顶上数吨的土,是防范那些潜伏在外层空间或其它地方爱打听的电子耳朵的。这些人并非特别喜欢到这个地下室来。来这儿不方便,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对他们无可否认的间谍口味来说也过于詹姆斯·邦德化了。然而,事实是,围绕着地球布满了先进的监控技术,地球表面进行的谈话几乎无一能逃过监听。要想躲避敌人,只有钻入地里。即使在他们那个扑朔迷离的玩躲猫猫游戏的世界里,如果说有一个不用担心谈话被偷听的聚会地点的话,那么这里就是。

参加会议的老人都是白人男性,大多已到了局里规定的六十岁退休年龄。他们衣着不抢眼,而且职业化,看上去像医生、律师或投资银行家。见过这伙人一天之后,也许就再也想不起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了。不引人注目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总体说来,这个阴谋小集团拥有成千上万条普通百姓永远不可能知道的秘密,因为公众肯定会谴责造成这些秘密的行为。然而,美国常常需要结果——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这些结果只能通过把世界的某些地方捣成血淋淋的肉酱才能得到。这帮人的工作就是要盘算如何秘密地取得这些结果,又不使美国遭到非议,而且还要保证国家安全免受麻烦的国际恐怖分子和其他对美国实力扩张不悦的外国人的破坏。

今晚聚会的目的就是密谋杀掉费思·洛克哈特。根据法律,总统的行政命令禁止中央情报局进行暗杀活动。然而,这些人虽受雇于情报局,但今晚却不代表中央情报局。这是他们私下的议事日程,大家对这个女人必须死而且必须马上死没有什么异议;这对国家的平安至关重要。对此,这伙人很清楚,而即使是美国总统也不知道。但由于事关另一条性命,所以这个会议变得很激烈,而这帮人就像一个核心班子里那些装腔作势的成员,为了争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政治恩惠,在国会山上唇枪舌剑。

“那么你说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一边说,一边用纤细的手指驱赶烟雾腾腾的空气,“除了洛克哈特,我们还得杀掉一个联邦特工。”这个男人怀疑地摇摇头。“为什么要杀一个我们自己的人?那只能造成灾难。”

坐在桌子顶头的先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罗伯特·桑希尔是中央情报局最杰出的冷战斗士,一个在情报局里地位特殊的人。他的声望不容否认,他的屡屡战功无与伦比。作为负责行动处的代理副局长,他是?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倒序 正序

《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