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第47章

即使他出现,即使他在我的生命轨迹内,我知道我也会拒绝他。因为有了他,我将沦为情感的奴隶,我将不幸永远是“恋爱中的女人”。恋爱中的女人虽然可羡然而又是多么可悲可叹啊。我不要这样的生活,今生今世,我唯一想做的只是:文字的情人。

女儿常常想再有一个女儿。有她在我怀里蠕动,有她对我微笑,对我呢喃。

一天的劳作结束后,有她的童床在卧室里散发芬芳,有她的小脸在灯下灿烂,如同一朵粉红的玫瑰。有她微微的鼻息,喷洒在我悠远的梦乡,有她银铃般的笑声,将我从沉沉黑夜中唤醒。无论月明月黑,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到她漆黑铮亮的眼睛,想到她吸吮手指时的专心致志,不依不饶,我便会从心里笑出声来,从心里感谢这充满艰辛却也丰富丰满的生活。

我想象有了她,6岁的儿子便成为大哥,充当骑士。他将领导她,呵护她,和她嬉闹,给她训导。偶尔起了争执,便一齐跑到我跟前,争着告状,争着讨要母亲的公道。我呢,自然将貌似公允,其实暗中偏袒,给小女孩以特权。纷争排解后,我当然要一手揽住大的一手揽住小的,将嘴唇轮流凑到两个孩子的额上。

有了儿子再有女儿感觉一定是不一样的。儿子是父亲的翻版,女儿是母亲的后继。女人的一切,包括初潮、包括恋爱、包括婚姻、包括生儿育女,你都可逐一传授。你要她聪慧,要她美丽,要她有教养,有善心,要她懂得爱更珍惜爱。最重要的一条是,你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她最要紧的忠告,你将告诉她:假如爱一个人,千万别让他知道。

想女儿想了不止三五年,这自然不合国情与国策。好在不过是想想而已,决无付诸行为的念头。假如有一天我家里多了一个小女孩,你一定不要奇怪,那准是我从邻居家连哄带骗带回来的——当然是为了满足一下对女孩的渴念。

挚友曾经有过的好友都已远走高飞,浪迹天涯。失去她们才知道知心知音的朋友是多么难能可贵,多么可遇而不可求。而且随着人生的渐次展开,思想的日趋成熟,对好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几近苛刻了。

再出现的好友必定也是女性。必定仍旧聪慧,仍旧美丽,或者可以不十分美丽,却必定有某种不凡的秉性,独到的气质,或者必定是心地善良,品格纯正,不狭隘,不嫉妒,不鸡零狗碎,飞短流长,更不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她必定是落落大方,坦荡真诚,做人做事都大度大气。你可以和她交心,更可以和她争吵。你和她可以三月五月见不上一面,但见一面就能充上一年用的“电”。你欣赏她的锐气、闯劲儿与生活激情,她则珍惜你的善良、温情和对艺术的偏执。你和她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当两人站在一起时,某种完美便出现了。

有了她,面对人性荒凉,人生错谬,你的无奈与孤独要减少几分,至少,当你伤心至于失声时,你不必转过脸去,独自向隅而泣。

而她,也不必常常打肿了脸充胖子,明明伤痕累累,却只能笑口常开,明明疼痛难忍,却开口便道:“天凉好个秋”。哪一天疼急了,她会旋风似地卷来,在你书房里痛哭痛骂。你甚至什么都不必做,你只需静静倾听,不停地往她杯里加上滚热的咖啡。半个小时之后,她便会雨过天晴,渐渐平复,重新安顿下来的心,再次充满了生的意志……如果这样的友情也只能是个梦,那人生就太残酷、太苛刻了。但愿完美不通常只是梦,赤诚和谐不通常只是梦。只有一点我有十分把握,那就是:假如她在我视野里出现,我知道我不会错失她。

黄粱梦里

有一首歌

席慕蓉

好多人都喜欢告诉我们,人生不过如一场黄粱梦,在繁复的美丽与曲折的悲欢之后,悠然醒转,新炊却犹未熟。

可是我总是不服气,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在这世间,有些事物是一直在重复着和绵延着的。每回抱我的儿女的时候,就会想到,年轻的母亲曾经怎样温柔地抱持过我。每回在给孩子切洗蔬果的时候,就会想到,母亲当年,曾经怎样一寸一寸地把我们喂养长大。而有一天,我也终于会像今天的母亲一样地老去,那时候,我的女儿也会像今天的我一样,在源源不绝的水龙头下清洗着鲜美的蔬果,再来一寸一寸地把她的孩子喂养长大。所以,谁能说这些都仅仅只是一场黄粱梦而已呢?

而每回闻到草扬的乐曲,动人心怡人情,虽千言而不繁;你静处的时候,似浮香的荷、优雅的鹤,美人目爽人神,虽静音而传千言……亲爱的,能告诉我你是怎样修炼的吗?”妻子笑了:“6岁时,我从当教师的妈妈那儿学会了和自然界的对话。16岁时,我从当作家的爸爸那里学会了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在见到你之前,我从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外交家那里学会了和什么样的人谈什么样的话。亲爱的,我还从你那里得到了思想、智慧、胆量、看法和——爱!”□

婚姻考验青年

洋人吹牛

周腓力

有位名人是这么说婚姻的:“婚姻能培养忠贞、坚忍、自制、温驯和其他种种单身所不需要的美德。”

我很有自知之明——我自己就具有许多美德。但在经过仔细分析后,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些美德无一不是婚姻的“温床”培养出来的。

我的这些美德第一次受到激赏,是向一家美国公司的台湾分公司求职时,在200多位应征者当中,我居然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分公司的业务副理。

选中我的人是分公司经理,他后来解释对我青睐的原因:“我们公司的人事政策,是尽量重用已婚的年轻人,因为已婚的人比较稳重,有耐心,有责任感,善于与人相处,能容忍不同的意见,这些美德正是公司各级主管人员所必备的。在这次的应征者中,你是最年轻的已婚者,所以我选中了你。”

经理本人也是因同样理由而受到器重的,他那时才30岁,比我年长3岁。但由于早婚的缘故,看起来却像40岁。他和我一样,具有已婚男人的许多美德——这也许印证了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名言:“娶一位好老婆的男人会变得快乐;娶一位坏老婆的男人会变成哲学家。”

后来,我到了美国,才更加体会出美国社会对已婚男女重视的程度。不但美国政府机构、公司银行喜欢重用已婚男女,而且一般大众也对已婚男女倍加信任。在历届美国总统当中,据说就只有一位是单身汉,而这位单身汉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替自己娶一位第一夫人,这样才总算赢得了民众的信赖。

一度是华盛顿京城里的名光棍基辛格,他在当上国务卿之后也不得不赶快娶一个老婆,赶快买一幢房子,这才平息了舆论对他的訾议:“无恒妻、无恒产者无恒心。这样的人岂可畀以国务卿的重任呢?”当然,已婚人士的美德并不是到了近代、到了美国才被人发觉的,在我国早已如此。譬如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古代的父母,他们不但要求儿女早婚,而且还不准他们自己选择对象。一定要托媒人去替他们找来“冤家”或“前世冤孽”与之匹配。目的就是故意把婚姻弄成很可怕的样子,这样才能让青年男女以一种沉重的、接受考验的心情进入洞房,而不至于把婚姻视为“儿戏”。君不见古代的新郎个个愁眉苦脸,古代的新娘都是哭哭啼啼的吗?可见古代的年轻人比现代人聪明得多了。他们都知道,结婚以后会有很多的苦头要吃的。

值得在此一提的是,古代有些父母甚至替子女指腹为婚。他们的目的也就是要让子女在娘胎中即开始接受婚姻的考验。总而言之,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祖先是把婚姻视为一种培养治国、平天下能力和美德的温床的。

如果古人的想法正确,这就表示现代人的想法不正确。

现代人最普遍的错误想法有二:一、为幸福而结婚:如果你认为一纸结婚证书,外加户口名簿,就是你终生幸福的保证,那你就错了。各式各样的抽样调查显示,现代婚姻中幸福者只占1/10,不幸?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倒序 正序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