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武状元》 第425章

石秋涧见秦霄脸色有些微变。不禁疑惑道:“怎么了大帅,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哦。没什么,一些家里的琐事。”

秦霄说道:“除了这封信,还有别的什么事么?”

“哦,是这样的。”

石秋涧说道:“皇帝已经下旨,在大帅长安府第——就是金光门的秦府,开设辽阳郡王府,大帅随时可以选立世子、设署置府。还有哦,嘿嘿!末将离开长安的时候,还隐约听说,金仙公主已经回到了辽阳王府里呢!”

“你这浑人,还学会三八了!”

秦霄呵呵笑着敲了他的脑袋一下:“还有事么?”

“另外就是公事了。”

石秋涧说道:“幽州大都督张大人,委派末将护送了八万石粮草过来。已经交割到了营州仓禀,正在点收。”

秦霄略一皱眉:“怎么这么少?八万石,才能吃几天啊?幽州怎么一下穷成这样子了?”

“不是穷。”

石秋涧说道:“幽州仓禀公署里,还有河北道各地运来的六七十万石米粮,可就是运不出。前次大帅带着军民大迁徙,将幽州城里的驮马和车儿几乎调用了个干净。张大人好不容易才凑到了能运这八万石粮草地车马来。他还托末将催促大帅,尽快将车马让末将带回幽州,好后续跟进运送粮草。”

“嗯。”

秦霄点了点头,回头对金梁凤说道:“金先生,你一会去一下仓禀库,加上我们以前的存粮,算计一下,能支持多久。然后将将我们上前一起带来的驮马与车辆,除了眼下一些工程必须的,都让石秋涧带回去。”

“是,大帅。”

金粱凤应道:“营州城修得差不多了,只剩开垦军屯和修整民房、军营需要少量的驮马与车辆,至少可以整理出十数万车马出来。仓禀我今天去过,加上石将军这次送来的粮草,营州城里大概一共还有十五万石粮草。紧巴一点,可以供军民使用二十来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月。眼下又是开田又是驯兵,大伙儿都能吃,消耗大呀!”

“嗯……石秋涧,你也听到了。情况不容乐观哪!”

秦霄说道:”

这样吧,我也不留你。等明天我就让金梁凤带你去清点车马,你速速回幽州,将我这里的情况告诉张九龄。让他以最快的速度给我张罗粮草过来。”

“是!”

石秋涧抱拳应了一声,然后又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两天前末将经过榆关的时候,大将军李楷洛托末将给大帅捎个话,问个意思。榆关那里,扣住了一批突厥来的使者,说是特意来见大帅的。”

“见我?见我干嘛?”

秦霄满腹孤疑的看向金梁凤:“我刚刚宰了他们的大汗默啜,简直就是全突厥的公敌。怎么,他们还要跟我套近乎?”

石秋涧说道:“李大将军告诉末将,这批突厥使者,似乎是奉了突厥毗伽可汗之命,来与大帅结亲的。说是要将毗枷可汗的亲妹妹阿使那若雪公主,嫁给大帅为妾。”

“呵?呵呵!”

秦霄不由得大笑起来:“这可就有意思了!我刚宰了他叔叔,他就要嫁妹妹给我,这突厥人,还真是有意思,太有意思了!行了石秋涧,你下去休息吧。”

石秋涧拜了一拜,退了出去。秦霄顺手将李隆基写来的秘信给金梁凤看:“看看吧。看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突厥人要来找我结亲了。”

金梁凤呵呵的笑了起来:“这个毗伽可汗,看来比默啜高明多了。默啜这些年来在草原上屡施暴政,弄得突厥汗国上下离心离德,汗国在草原上的霸主地位也动摇不稳。现在的毗伽可汗,是通过推翻了默啜之子匍俱才上台的。这么一算起来,大帅应该还是他们的恩人才是。他们这样做,无非就是那几个意思。一来么,对大唐和大帅示好,表示对于默啜之死不予追究,甚至还表示那么一点点的感激;二来么,为自己在与大唐的和谈中,捞得一点政治本钱。”

“政治本钱?”

秦窄眉头微皱,缓缓的点头:“你说得有道理。这肯定是敦欲谷那个人精给毗伽可汗出的主意。他太明白我的立场了,那是极力主战的;他也清楚,大唐对突厥是战是和,免不得要征求东北这边的意见。而东北这边,就是我秦某人说话最有份量了。突厥人只要跟我化敌为友还结成了亲家,就连皇帝都要有些投鼠忌器了。敦欲谷这个老人精,真是精明哪,太精明了!”

第六卷 盛世霸图 第436章 潇洒的拒婚

f金梁凤有些打趣的看着秦霄,呵呵的笑道:“那大帅准备怎么办呢?这可是毗伽可汗的亲妹妹呢,一转眼,你又要成为突厥汗国的驸马爷了,啧啧。”

“行了,少扯淡。”

秦霄鄙夷的瞟了他一眼:“这个驸马是那么好当的么?为了我一个人就要阻挡大唐王朝的国策,这事我不可愿意干。再说了,突厥的女子有什么意思啊,说不定就像蛮牛一样的威猛,那力气比我还大,还、还会有一身的羊臊气。”

“呵呵,你这人还真是有意思。”

金梁凤笑了起来:“这都是些什么歪理邪说,扯得太远了吧。照我看,大帅既不能随意的答应许亲,因为自己个人的事情阻碍了大唐的国策;但也不能太粗暴无礼的拒绝,让毗伽下不来台,让两国关系再度陷入紧张,让朝廷可选择的余地变窄处于被动。”

秦霄撇嘴道:“照你那意思,娶也不是,不娶也不是,究竟该怎么办吧?”

“拖着。”

金梁凤言简意骇的扔出两个字来。

“不行。”

秦霄马上摇头:“这不就向所有人表示,我秦霄跟突厥人有猫腻、眼馋这个突厥公主么?依着我的意思,还是果断的拒绝的好。一来彻底断了突厥人在我这里打主意的念想,二来也向皇帝和朝廷表明我的态度。”

“大帅干嘛要这么急着表明态度?”

金梁凤压低了一些声音说道:“你难道没有查觉,眼下朝廷上对于如此处理与突厥的关系,争得不可开交么?连皇帝都无法拍板定论,你这么急着表态。不是越俎代庖么?”

“呵呵!老牛鼻子,你的确够精明,也够阴损。”

秦霄笑道:“不过,你太不了解皇帝了,也没看清眼下我们的位置。我们是戍边地军队,就应该表现出一支军队应该有的态度。军队是干什么的?政治调和无用的情况下,动之以武力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的态度必须要鲜明、强硬,就是要给朝廷上的主战派壮胆气,让皇帝心里有个底。要是我们这些军人都犹豫不决、飘乎不定。那我大唐就更加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了。所以,我没有选择,只能主战,这才是我的责任所在。你明白么?”

金梁凤愕然的愣了一愣,缓缓的点头:“看来,你把自己的角色还是看得比我更清楚一些。眼下你不是朝廷里坐谈地大臣,而是戍边的大将。的确是应该这样。看来,你也已经知道,该怎么给皇帝回这封密信了?”

“那是自然。”

秦霄自信满满的说道:“其实皇帝写信来问我地意思,并不是一定要我表什么态。我既不是宰相,也不是重臣,虽然我能主宰辽东军,但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左右朝廷。所以,他不是指望我来拿主意。而是让我表决心、以行动来支持朝中的主战派。这才是皇帝最深层的用意,你明白了么?”

“呵呵,看来,你和皇帝之间的默契,地确是达到了让外人无法理解的深度。”

金粱凤笑道:“照你这么说,皇帝的心里,其实是主战的?”

“可以私下告诉你,是。”

秦霄点头时候,他就给我交过底线了,那就是要彻底平定北狄。这一年多来。皇帝可以说是倾尽心血支持辽东军。眼下我们刚刚献上了一个辽东大捷,他怎么会就这样甘心放过被打残了的突厥人?我有那么一点了解皇帝。他是有眼光、有胆魄的人,他要做什么事情,那就一定会要做得彻底,毫不犹豫。所以,在他的心里,肯定是想着雷霆万钧地解决掉突厥人!”

“皇帝。果然是个干大事的英主!”

金梁凤赞道:“从他刚刚登基时就可以看出一些来了。雷厉风行的裁汰吏治裁减冗员,破格重用年轻人。推行文武人才的培养,没有一件不是影响整个王朝百年大计的大事。现在他又寻思着彻底平定北狄……好,好啊!我大唐的国力发展到今天,也的确是有这个能耐了!当初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平定突厥时的国力,还不能跟现在对比。我感觉,这一次应该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平定北方!”

秦霄呵呵的笑道:“老家伙,我感觉你现在越来越会拍马屁了。”

金梁凤低愠地瞥了秦霄一眼说道:“那你说吧,这突厥使者,怎么招呼?”

“还是把人请来再说。我浃浃大唐礼仪之邦,至少不能失了礼数。”

秦霄说道:“然后,我再当面拒绝他。义正词严的拒绝。”

金梁凤笑了起来:“又想着抖威风,真受不了你!”

“少废话。这些事情,都交给你办了。明天你就打理好车马和石秋涧一起往西走一趟。突厥使者,由你负责接到营州来。让他们瞅瞅,我辽东军的凛凛军威!”

“是!”

几天以后,金梁凤走了一趟榆关,带着突厥的使节到了。

五十余岁的突厥使臣,碎着步子十分谨小慎微的走进了营州都督府的议事厅,急急地弯腰就拜倒在地:“突厥汗国莫贺达干,拜见大唐辽阳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了,起来罢。”

秦霄高居上位,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个突厥人,随意地摆了一下手:“请坐。”

莫贺达干坐到了一边,也没敢正眼去看秦霄,垂着眼睑瞟了一眼,心里突突的跳,有些忐忑的说道:“臣人奉突厥毗伽大汗之命,特来犒营王爷麾下的辽东军,带来牛羊三千,马匹一千,请王爷笑纳。”

“太客气了,好说,好说。”

秦霄牵动嘴角微微笑了笑:“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前不久我们两国交兵。但既然敌国都这样大方的投之以桃,那我们也要报之以李了。这样吧,我这营州穷山恶水也没什么别的好东西,只有些金银。金长史,一会儿你收拾一箱子,让莫贺达干带回去赠送给毗伽可汗吧。”

金梁凤应了一声瞟眼看了看莫贺达干,见他更加局促不安了。可不是么,秦霄这些话虽然措词娓婉波澜不惊,但却是十足的冷漠与孤傲。就仿佛是主子打赏家里地奴仆一样的态度。这莫贺达干一路上都找金梁凤打听这秦霄是个什么样的人,金梁凤当时就添油加醋的说了,‘这个秦霄啊,杀人不眨眼!武功盖世、冷酷无情、心如铁石、手段毒辣’等等等等。早把莫贺达干唬得一愣一愣的了。

秦霄偏着头斜视着莫贺达干,嗡声道:“贵使还有别的事情么?如果没有,我就让金长史陪同你,在这营州四处走走。看看我大唐边塞的风光,欣赏一上我们的军威吧。”

“多谢王爷美意,不过,臣下这次前来,除了犒军,还有另外的使命。”

莫贺达干紧张兮兮的说道:“那就是、那就是……”

他见秦霄这副严肃冷傲地样子,实在不是什么好脸色,感觉眼下要提亲。实在是太过于唐突了。

秦霄一皱眉:“就是什么呀?”

“呃……”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盛唐风流武状元 倒序 正序

《盛唐风流武状元》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