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武状元》 第196章

说罢朝后面一挥手,果然有几个随侍的小厮手里提着大钱箱子。

秦霄大笑:“那敢情好,大慈善家来了。不用我出手,我家里有现成的超级杀手帮我抢钱。不过我还是祝你手气旺旺,过年么,总得说点吉利的。”

李重俊一边朝大堂走去一边回头叫嚣:“就冲你这话,我今天非赢个钵满盆满不可!”

墨衣看着李重俊的背影,不禁笑了起来:“其实太子是个挺不错的人。”

秦霄反问:“怎么,有点后悔没让妹妹嫁给他了?”

墨衣缓缓摇了摇头:“也只是个适合做朋友的好人罢了。要墨衣说吧,他兴许能干点大事,但是绝不是齐家的好男人。”

秦霄笑道:“人家是为了治国而生的,齐家么,对他来说便是微不足道了。”

“所以我才不让妹妹嫁给他。”

墨衣淡然说道:“和他在一起,指不定就会遇到什么灾难。他哪里会像将军这样,处处为自己的女人着想。”

说罢略有点尴尬的看了秦霄一眼,收住了话头。

秦霄装作视而不见,心里暗想道:敢情我成了墨衣眼中的‘好男人’了。看来,上次和她在洛阳官道上的那一场患难,在她心目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嘛。

新年,就在哗啦啦的麻将声和醇酒佳肴的香气中,喜气扬扬而又幸福和美的度过了。所有人都贪婪的享受着眼前难得的殷实和舒坦。

只有秦霄心里清楚,这几天,或许就是在长安度过的最后几天安逸的日子了。等年一过,就会有接二连三的事情发生。变故是肯定会有的,兴许还会有某些麻烦。现在身边的这些人,想要再像今天这样欢聚一堂,恐怕就难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报着这样的心态,秦霄也算是度过了一个有生以来最爽的新年。

第三卷 帝都惊雷 第230章 丹书铁券

晌午刚过,一场暴风雪袭卷帝都,万事惧废。

不管是西市还是朱雀大道,都已经看不到人影。一尺多厚的积雪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被狂风吹倒的树枝,和民居屋顶上刮下来的碎瓦。

原定计划举行的南北郊祭祀也不得不推迟,三省六部和各阁、台、署、衙、监的工作,也一时几乎陷入停顿,连皇城禁卫也成了大问题。

这样一来,许多朝臣倒也乐得不用上朝理事,窝在家里也不用出门,反正地窑厨房里的东西一时也是吃不完的,美酒儿喝着,娇娘儿抱着。只苦了一些农户和商家,这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可是让他们损失惨重了。

好不容易挨到了天晴雪霁的日子,却已是正月初十。但是深宫中,却暴出一场更猛烈的暴风雪……

新年第一天上朝,秦霄来到西朝堂的时候,发现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奇怪。个个都是阴郁中带着惊恐,更多的是疑惑和愤懑。整个过年期间,秦霄为了求个安宁和避嫌,一直都足不出户,谁也没有去拜访,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自家的府门。这段时间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还真的是不太清楚。

但是,他也不想去弄清楚。知道得越多,掺合得越深,反而就会越麻烦。所以秦霄也就懒得找人去问,静静的坐在一旁,等着上朝。

钟鼓楼的大鼓擂响了,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凝滞起来,纷纷一脸忐忑走出西朝堂。往含元殿而去。秦霄看到,袁恕己、崔玄暐等人,个个面带愠色,好似有一肚子的话要骂出来一般,气鼓鼓的走在最前,上了朝堂。

李显一如往日的憨厚傻态,坐在龙椅上乐呵呵的笑。可是满朝的臣子却一点也笑不出来了,连秦霄也十足的震惊了一把——就在李显的身后。置了一席珠帘闱座,珠帘后,端坐着那个‘名声赫赫’的韦后!

这个妖妇,居然搞起了‘垂帘听政’!

排在前列的武三思、钟楚客等人,个个一脸地倨傲和得意,时不时的回头冷眼扫一扫百官。许多官员看到他们的眼神,好些正在低声议论和表示气愤的人,都纷纷禁声。低下头去。执着玉圭站得整整齐齐。

李显似乎觉得干了一件漂亮的事情,很是得意的说道:“即日起,朕特许皇后上朝听政。咳——众位爱卿,新年过得可好?新的一年了,我大唐还要倚仗各位多多出力。共创太平盛世呀!”

李显的话刚刚落音,张柬之马上飞快的转出了班列。年已八十的老头子中气十足义愤填膺的说道:“陛下,自古以来,凡妇人干政。无不是祸国殃民之初始。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请皇后回后宫主持内监事务。朝堂之上,仅陛下一言足矣!”

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和敬恽也同时出班,齐声道:“臣等附议。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请皇后回后宫主持!”

秦霄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心里惊道:看来,刚才在西朝堂,袁恕己那些人气愤难当,就是因为韦后垂帘听政呀!这五个家伙,看来是早就收到了消息商议好了的,今天一起出头直颜强谏。

天,新年第一次上朝,就闹出这样地大事儿——张柬之等人,终于忍不住向韦后直接宣战了!

李显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略略回头看了珠帘下的韦后一眼。韦后却是稳如泰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没有支言片语。

武三思大摇大摆地出了班列:“陛下,列位同僚。张阁老这话,可是说得有够离谱,莫非是在讽喻陛下的母亲、圣后陛下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张阁老也是圣后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吧?从一个州长史连连跃升做到宰相。如今却说出这等话来,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指桑骂槐的讽刺皇帝么?再说了,皇后天资聪慧仁德贤淑,人所共知天下皆闻。如今皇后不辞辛劳,肯为陛下分忧为天下谋福,实乃大唐之幸天下万民之幸。有何不可?”

李显面色稍喜:“梁王所言正是、正是。朕已有旨,梁王数十年来一心为朝功勋卓著,特赐为静德郡王,开仪府同三司,实封千户。”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惊愕:之前保留着武三思的王位,可以说是考虑到武则天的面子,和神龙政变时武三思有一些莫须有的功劳。如今武则天去世,李显马上将武三思正式授予为实封地大国郡王,列为亲王皇室,足以见得武三思现在是如何的得宠!而且李显虽然没有马上出言驳倒张柬之等人的上疏,但对武三思这样地褒奖,足以表明他今日的态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张柬之等人呆呆的杵在那里,个个面色铁青,气结得说不出话来。

秦霄不动声色的站在后面,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张柬之这几个老臣,的确很忠心,但是太不讲究方法。这样硬着头皮顶上去要跟皇帝和皇后干架,不是拿鸡蛋磕石头么?你磕得再猛再狠,也只是自己一阵稀里哗啦的精彩破亡。愚忠……没有价值!太没有价值了!

秦霄很是有一股冲动要跑出去,将张柬之等人拉回来,但看到李重俊和李隆基警示的眼神,不由得又回想起太平公主之前说过的那些话,心中叹了一声,放弃了这个念头。

张柬之等人不依不挠:“陛下,臣等所奏,望陛下慎思而行!”

桓彦范更是气愤难当,朗朗奏道:“陛下,自古以来,后妃就是人伦之本,理乱之端。当年娥皇、女英旺了虞道,妹喜、妲己祸了夏商。究其原因,就是妇人不得干政!以阴乘阳,这是违天;以妇凌夫,便是违人。违天不祥,违人不义。是以古人云‘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万望陛下览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社稷为重,下以苍生为念。令皇后回归后宫,不得上到正殿参政!”

李显有些不耐烦的看了这些人一眼,闷闷的说道:“朕知道卿等的好意和苦心。但是皇后也是出来帮帮我而已,这大唐天下,还是朕说了算。朕处理一国之事,颇有些劳累和力不成心,皇后精明强干,正好能帮朕理事,这有何不可!什么‘妇人干政祸国殃民’,这种话今后不可再提。朕念尔等是老臣是功臣,这次就既往不咎了。行了,这事不必再议。说起来,朕这里还正有一份赏赐赠予五位爱卿。”

张柬之等人早已个个气得像胀了肚子的青蛙,一听‘赏赐’二字,不由得面面相觑了一阵,不知道哪里乱来的风。

李显拿出一封圣旨交给身边的小太监:“宣旨吧。”

小太监清清嗓子,怪腔怪调的念道:“朕特赐张柬之进封为汉阳郡王、桓彦范为扶阳郡王、敬恽为平阳郡王、崔玄暐为博陵郡王、袁恕己为南阳郡王,并加特进,每人实封百户。钦此!”

事已至此,张柬之等人也只好乖乖的跪下谢恩。

秦霄心里总算是吁了一口大气:还好!张柬之等人这样闹,居然没有当场被拖出去砍了……

珠帘后的韦后,虽然一直没有开口说什么话,却是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冷冽的微笑。杀气十足。

下载

散朝后,张柬之等‘五王’和一众朝臣,个个作鸟兽散,瞬间没了人影。

秦霄站在龙尾道前,看着巍峨宫殿城楼和磅礴的走道阶栏,突然有了一种很陌生、很迷惘的感觉——这样污秽的朝廷,我这官也做得如此的窝囊,还留在这里作什么?

什么也甩手不管了,速度闪人!

主意已定,秦霄一掀斗篷,抬脚朝含元殿御书房走去。

御书房里,李显正有些气愤难当的坐在座椅上发闷脾气,看着眼前的一堆儿的奏折心里没来由的火大。一手横扫过去,将所有奏折、茶碗、笔墨都甩到了地上,对旁边的太监吼道:“拿去,都给我拿去!该给皇后的给皇后,该给阁部的给阁部。朕不看这些狗屁奏章了!”

正巧这时韦后走了进来,静静的走到一旁,去捡地上的奏章。

李显看到韦后,顿时没了什么脾气,嗫嚅道:“爱妃……朕也是,有些心烦意乱。”

韦后不动声色的继续捡着奏章,轻叹了一口气:“张柬之那些人,忒的可恶。他们莫非就想活活的累死陛下么。臣妾也不过是想为陛下分忧,他们就紧张成那个样子。真是其心可诛!”

李显郁闷的一屁股坐下去,闷哼道:“算了,别说了。算起来,也多亏了他们,朕才能坐到这龙椅上。些许小过,能忍就忍忍吧。”

正在这时,秦霄来到了御书房外,小太监进去通报,半天才回出信儿来,说是皇帝召见。

秦霄走进御书房见过礼,看到地上的墨水和桌上杂乱的奏章,心里大概也明白了几分,不由得暗暗想道:来得还真是时候……李显看似发了脾气了,肯定是因为张柬之等人的事。我跟张柬之等人关系密切,我现在来请辞,应该能行。

韦后侍立在身后,李显勉强挤出笑意:“秦爱卿,特意来见朕,有事么?”

“陛下……”

秦霄拱手行了一记军礼:“臣特来请辞,求陛下免去臣的公职,放臣回归故乡田园。”

“啊!——”

李显不由得惊弹起来:“爱卿正当年少风华正茂,如何生出退隐归田之意?”

秦霄顺溜的扯起了谎:“陛下有所不知。昔日臣在梦中学艺时,师父曾反复告诫——若出阵为将,杀人不得过百。否则就要身败名裂死于非命,除非弃去荣华富贵,回归田园潜心向善,向天地鬼神求赦乞寿。臣算计了一下,前番神龙政变,臣刚好亲手杀逾百人,所以……”

韦后和李显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盛唐风流武状元 倒序 正序

《盛唐风流武状元》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