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间有着让人无限期待的发展,却又有一些未能成形的遗憾。在两个人形之间,两个大大的单词显示着这本书的名字,“一天”。
葛瑞列侬看着这本书的封面好久,这种通过一副简单的画面就能够传递出无限深意的感觉,他已经习惯了。每次拿到埃文贝尔的单曲或者专辑,他总是会从封面开始研究,想要从封面上探究出一些深刻的东西,触碰到他内心柔软的东西,这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虽然他从来不去画廊观看那些艺术品,但还是将这个习惯融合到了生活的许多细节里。
顺着书籍往下看,葛瑞列侬倒是有些好奇这本书的详细信息,上面赫然写着,“三月二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埃文贝尔新书正式发售。埃文贝尔将在纽约第五大道五百五十五号的巴恩斯&诺布尔书店举行签售会。”
看到这个信息,葛瑞列侬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他是埃文贝尔的绝对忠实粉丝,但他却从来都不知道埃文贝尔什么时候成为作家了,而且十一博客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即使是出版社都没有任何前期宣传,甚至于巴恩斯&诺布尔书店都没有太多的消息。等等,这种什么消息都没有的情况和埃文贝尔的个性完全是再契合不过了,这就是埃文贝尔做得出来的事。但是,这本“一天”真的是埃文贝尔——他们所认识的那个埃文贝尔创作的吗?
想到这里,葛瑞列侬左右看了看,找到了一名书店工作人员,指着海报习惯性地压低声音询问到——虽然书店此时没有人,但进入这个环境他还是保留了这个习惯,“这本‘一天’的作者就是我们做知道的那个埃文贝尔吗?”
按道理葛瑞列侬应该得到一个答复才对,是或者不是。但意外的是,工作人员也面露难色,“其实我也不太确定。因为公司和出版社都没有给出确认的消息。”疑问越来越多,反而使得事情越来越像是埃文贝尔的风格了,“海报是昨天才送来的,我们下午三点才张贴起来,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太不合常理了,无论是出版商还是巴恩斯&诺布尔书店,既然他们有召开签售会的打算,肯定要宣传才对,“我们现在也在担心一会签售会没有人来怎么办。”工作人员的语气里也带着无限的不确定。
葛瑞列侬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就斩钉截铁地说到,“这本网网贝尔写的!肯定。”葛瑞列侬成为埃文贝尔的歌迷前后也有八年时间了,虽然他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他也早就过了追星族的年龄,但是对于埃文贝尔的支持,他却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即使不到签售会等现场去欢呼呐喊,购买专辑、进入电影院这样身体力行的支持,葛瑞列侬一直都是毫不犹豫的。
按照葛瑞列侬对埃文贝尔的了解,这网贝尔的手笔。如果不是埃文贝尔,而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或者是刻意用这个当做笔名的人,他们出版新书,肯定是要故弄玄虚做一番宣传的,等到大众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时,书籍的宣传已经达到了目的,赢得了关注度。相反,如果是埃文贝尔本人,他反而更加希望低调一些,因为他不是专业的作家,他也不希望以自己的名头让粉丝们无条件来支持自己。这才是真正埃文贝尔的作风!
“埃文贝尔要发售新网
2044 冷清书店
今天第四更,
埃文贝尔九点过一刻钟就抵达了巴恩斯&诺布尔书店,空荡荡的书店显得有些寂寞。w”的日子。
“呵呵,看来今天的签售会很轻松。”埃文贝尔的脸上带着十分放松的笑容,显然没有因为这寂寥的场面而失望。
泰迪贝尔在旁边也是无奈地笑了起来,“你不进行任何宣传,自然没有什么人来。”
埃文贝尔耸了耸肩,“我本来就是一个新人作家,有何必进行那么多复杂的宣传呢?我倒觉得这样就挺好,也省得又要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了。”泰迪贝尔站在旁边只是笑着,没有接话,就算有人说埃文贝尔不务正业,埃文贝尔也不会在乎。
“埃文,欢迎你来到巴恩斯&诺布尔。”书店的分店经理莱斯瑞尼迎了上来,现在书店一共就只有三个客人,所有埃文贝尔的到来显得格外明显,一下就让人注意到了。
埃文贝尔看了看莱斯瑞尼的胸卡,微笑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莱斯,上午好。”两个人握了握手,“很好。我一会工作的位置安排在哪里?”
莱斯瑞尼显得有些尴尬拘谨,“埃文。你确定不要宣传一下吗?”书店此时就只有三个人,就算加上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二十个人,而今天埃文贝尔的签售可是整整安排了一个小时,那么剩余的时间呢?难道在旁边和别人聊天,还是干脆捧一本书在那里打发时间?
可问题是,莱斯瑞尼接到的通知就是不要进行任何宣传,无论是“一天”的出版商还是巴恩斯&诺布尔都是这样的盘算。这让莱斯瑞尼看不明白了。既然出版商首版印刷了一百万本,而且单单是在巴恩斯&诺布尔第五大道分店就储藏了五万本,显然就是对这本书的销量有绝对的信心,而且希望借助今天的签售会拉动销量;但是为什么又不进行任何宣传呢?没有人能够在不进行宣传的情况下把书卖出去,因为人们根本都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出版了,又谈何购买呢?
这种矛盾的做法,让莱斯瑞尼完全是一头雾水。饶是他在书店担任经理职位有五年了,也依旧看不懂。
埃文贝尔却是很放松地笑了笑,“莱斯,我很确定。”其实埃文贝尔知道,如果打出他的名头,今天签售会绝对不会这么冷清。肯定热闹非常。但是这样反而失去了新人作者的意义,完全就成为了敛财的手段之一:毕竟作为一个新人作者哪有那么多人知道你的书到底好不好,这和埃文贝尔当初打算创作这本书、同意出版这本书的初衷不符。埃文贝尔只是想要写一个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仅此而已。所以。签售会这样很容易就变成歌友会、影迷会的场合,实在没有宣传的必要。
“莱斯。我的工作场合在哪里?”埃文贝尔对于冷清的场面其实也是有准备的,上一辈子其实他也去采访过很冷清的签售会,毕竟作家无论从曝光率还是人气等方面上来说,都很难与其他领域的名人相比较,所以许多书籍的签售会都比较冷清。
埃文贝尔甚至曾经参加过一个只有十三个人参加的签售会,而签售会却安排了四十五分钟。结果那个作者一边和书友聊天一边签名,就差没有一笔一划地写了,可即使如此,还是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签售的部分。之后的半个多小时,都是那个作者为前来参加签售的读者读书,签售会变成了读书会,尴尬得不行。再搭配上不断进出书店的普通市民,到后面就连那个作者自己都念不下去了,只能是提前结束了签售会。
所以埃文贝尔也想过,如果实在冷清的话,他就读书好了,又签售会变成读书会,这样也挺好的。反正他的脸皮够厚。
来到二楼,埃文贝尔一下就看到了在过道出的那张棕褐色长桌,上面叠放着一竖列的“一天”书籍,还有两只碳素笔孤单地放在桌面上。
在莱斯瑞尼的陪伴下,贝尔两兄弟走到了书桌旁边坐了下来,泰迪贝尔回头友好地说到,“莱斯,你可以倒一杯温水给埃文吗?”
“哦,可以,当然可以,没问题。”看着周围空荡荡的书店,莱斯瑞尼总算是找到了一点事做,自然是再愿意不过了。可是莱斯瑞尼才一转身,就看到了一个人迎面走过来,他不由停下了脚步,让开位置,然后他就看到那个人径直走到了书桌前面停下了脚步。
“埃文,你开始写书了?”来人正是葛瑞列侬,他在这里才不过等了一会,就看到了埃文贝尔。这实在很是难得,自从“天光iridescent”之后,埃文贝尔所到之处哪里不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而今天居然没有任何阻碍就走到了埃文贝尔的面前,而且没有喧闹没有声响,就可以直接和埃文贝尔安静地对上话,这让人确实有些不适应。不过看着埃文贝尔,他倒是怡然自得。
埃文贝尔抬起头,露出了一个笑容,“莱斯,看,这不是就开张了。”潜台词就是不用担心今天的签售会,让莱斯瑞尼不由苦笑,书店里现在一共就三名客人,情况怎么可能乐观得起来。
埃文贝尔没有再去看莱斯瑞尼的表情,专心地看向了葛瑞列侬,“哦,不算吧。只是产生了一个灵感,进行了一次创作,意外地就成为了一本书。”埃文贝尔顿了顿,露出得意的笑容,“然后我就利用自己现在手里的一些权利,让自己成为了一名作家。不错的交易,不是吗?”埃文贝尔的话语显然是自我调侃,但可以看得出他的心情很是愉快,“不过我想这也是唯一的一本了,如果这本书的销量不好,估计以后出版商看到我就要跑了。”
即使埃文贝尔在电影、音乐领域的成就再高,出版界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埃文贝尔在大屏幕和五线谱上的才华不见得适用于铅字,所以,埃文贝尔说的是事实。这本书的成绩前途未卜,如果最后砸锅了,那么的确很有可能就是埃文贝尔的第一本和最后一本书了。
葛瑞列侬听着埃文贝尔的话语,不由也笑了起来,指了指放在旁边的设计,“我可以吗?”现在书架上还找不到“一天”这本书,正如海报所说,九点半各大书店才会正式发售。所以,葛瑞列侬指了指埃文贝尔手边准备用来签售的书籍,示意自己想要看看。
埃文贝尔点点头,“当然,当然。这本来就是要来卖的嘛。”直白的话让人忍俊不禁,“虽然现在距离三十分似乎还有一点时间,但我想莱斯会理解的。”
葛瑞列侬打开了书页,随手翻了开来,阅读着上面的铅字,“他用鼻子喷了口气,在床上挪了挪身子,端详起眼前的简陋小屋。到处都是艺术明信片和愤青戏剧的海报,他确信其中必定有纳尔逊曼德拉的肖像——如同一位梦中的理想男友。过去的四年里,这样的卧室他见得多了,它们犹如一处处罪案现场,星罗棋布在城市各处。环顾房间六英尺之内你一定找得到妮娜西蒙的专辑。尽管雷同的房间他从未见过,但对其中的一切都再熟悉不过:烧坏的夜灯灯泡,凋零的盆栽,散发出洗衣粉味道的大小不合的廉价床单。她也怀有文艺青年对蒙太奇照片的热情——大学同学和亲人们的快照同夏加尔、维梅尔、康定斯基的作品以及切格瓦拉、伍迪艾伦、萨缪尔贝克特的肖像拼接在一起。这个地方没有中立的元素,一切都在宣示某个信念,表达某种立场。”
看到这里,葛瑞列侬抬起头来,微笑地说到,“很精彩的一本书。”
埃文贝尔挑了挑眉,“我应该开心吗?”因为葛瑞列侬才只是低下头看了不到三十秒而已,这是客套的恭维还是真心话。
葛瑞列侬笑了起来,埃文贝尔和他印象中的那个人完全重合起来,他是如此真实,无论是在屏幕上还是生活里,“这是真心话。”虽然葛瑞列侬仅仅只看了一小段而已,但是埃文贝尔对于语言的掌控力确实非比寻常,刚才他看到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