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无岸》 第53章

“做青椒肉丝要将瘦肉切成薄片,然后再切成小长条形,青椒也要切成小长条。”我一边在菜板上操作一边告诉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的艾之琳,切好鲜猪肉和青椒后,我又拿过那只鸡对她说:

“故名思义鸡丁就是将鸡肉切成小方块,最好选胸脯上的肉,这里肌肉发达,肉嫩,瘦肉多,你看,先将这里的肉取下来,再切成均匀的小方块,体积约每小块一立方厘米为佳。”

“你简直就像在给小学生上课!”艾姐大笑。

我才意识到刚才无论是我的语言还是动作都太拘谨,太书呆子气了,我有些不好意思,脸竟红起来。她似乎发现了就说:“很好!语言准确,动作和谐。继续吧,我在仔细地听!”我再将生姜切成小丝,将大蒜用菜刀面拍碎,将大白葱的根部切成一寸左右的小长条,连同刚才切好的肉丝和鸡丁各自装在一个小碗里。我又拿过那条约有一斤重的鲤鱼放在菜板上,用菜刀在两面划成菱形的网状。“这样便于让佐料味进入鱼肉。”我解释说。然后我将莴苣削去皮,和另外的胡萝卜和豆腐干切成丝条装在一个盘子里,整整齐齐地排列成三行。“艾姐你看,这三丝是红、绿、白三色,以麻辣味突出。”我对艾姐解释道。

“什么都准备好了,大师傅可以开始了吗?”她说着就要去打开电炒锅。

“别急!还没完。”我又向碗中的肉丝倒进酱油,放进适量的豆粉、盐、花椒粉、胡椒粉、味精、生姜丝和拍碎的大葱,拌匀后放在是炒锅旁,最后的一道程序是煎点辣椒面子油以供作凉拌菜用。

“开始吧。”我一说完艾之琳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炒锅。我往铁锅里倒进了菜油然后让艾之琳去焖饭,她赶快洗好米放进电饭煲再掺进开水,她说:“你的统筹学还学得不错。”过来看见菜油开始冒油烟时,艾姐催我:“好了,开始上课吧。”

我决定第一个菜做红烧豆瓣鱼。我拿出盘中的鱼稳稳地滑入油锅中,顿时滋滋地冒着油烟,我平稳均匀地移动油锅,以便让油能煎到鱼的每个位置。约一分钟后,当鱼被煎得一面呈黄褐色时,我就用锅铲轻轻地将鱼翻过来,煎生的那一面,约半分钟后,我开始往油里放花椒、生姜丝、盐、白葱头,顿时整个房里弥散着一股香味。然后我将豆瓣放进去,倒入很少量的开水,让火煮了片刻,将鱼稳稳地捞起放进椭圆形的长盘中,最后我将豆粉勾入汤中搅匀,放入少量的葱花,立即将汤汁淋在盘中的鱼身上。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我都及时向艾之琳作了提示,她几乎是全神贯注地听,并帮我拿佐料什么的忙个不停。当第一个菜做好后,艾之琳凑近去狠狠嗅了一口,孩子般地鼓了鼓掌:“嗬!真香!阿非你真有两把刷子!”

我第二道菜做的是青椒肉丝,第三道菜是炒鸡丁。我有些手忙脚乱,热油气和紧张让我的额头浸出了密密的汗珠,艾之琳拿过一张湿毛巾不进地在我的额头和脸上擦拭汗水。当三鲜汤的味道弥满了整套房间时,朱光辉回来了,我们在厨房就听到了他的赞叹声,他走到厨房的桌前,看见桌上的四菜一汤,俯下身去闻闻,高兴地说:“不错,今天可以吃到正宗的川菜了,什么时候我也来学学。”

“那你就该给阿非开三份月薪了,三个学生哩。”艾之琳对朱光辉说。

“莫好意思,朱哥。其实我不会做什么菜的,凑合着吃吧。”我说着将汤盛入一个不锈钢小盆。

“饭焖好啦!非叔。”浩仔已是急不可耐。

“开饭吧,我可是饿了!”朱光辉一边说一边从冰箱里往外拿啤酒。

“好辣呀!”浩仔吃第一口菜后就嘘嘘地吹着气,赶紧喝了口高橙饮料。艾之琳和朱光辉却是赞不绝口。

“其实广东菜也很有特色,都说吃在广州,只是粤菜价格太贵了,一道海鲜动辄上千元。”我说。

“也有说吃在成都的。”朱光辉说,“川菜和粤菜都是中国最著名的菜系,你看深圳的酒楼,川菜和粤菜缺一不可。你们川菜有刺激性,而粤菜以酸甜、青淡为主,还有生猛海鲜啦。不过国际上川菜要比粤菜名气大一些。”

“四川人出国的远没有广东人多,川菜却遍布全球每个有华人的地方。”艾之琳说,“这就说明川菜还是略胜一筹。”

“其实川菜不仅仅是麻辣味,这是个误会,只是这两种味道要突出一些,但仔细品尝里面的味道还是很细腻丰富的。”我说,“川菜是个大菜系,复杂深奥得很。”

“什么是川菜的代表呢?”艾之琳问。

这下倒把我难住了,作为四川人只知道川菜以麻辣味为主,但什么是代表,我却确实不知道,我想了想莫棱两可地说:“大概是火锅吧。”

“火锅!”朱光辉兴致很高地说,“早就知道四川火锅了。我在北京吃过火锅,就是涮羊肉,大白菜之类的,没味儿。八八年到成都,朋友请我们几个广东人去吃火锅,我们还没走进火锅厅就呛得直咳嗽,进去一看简直把我们吓坏了,锅里浮得全是鲜红的辣椒!不敢吃啦!但只要你吃了第一口,你就有第二口、第三口,吃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真是怪啦,川味火锅就象鸦片似的会上瘾,一段时间不吃就不舒服,菜多得不得了。深圳有川味火锅店,好象味道不太对,价格也太高了。”

“其实火锅最先是那些小商贩、船夫、挑夫走贩因流动性大生活不便,才将所有佐料熬在一锅里,所有的菜煮在里面,不登大雅之堂的,最先叫麻辣烫――最简易的,最原始的火锅。”我解释说。

“好象那个可口可乐饮料最初也是在偶然的机会中胡乱弄出来的,现在却成了世界第一大饮料公司。”艾之琳说。

“这情况有点象王朔的小说和崔健的摇滚乐,刚开始都被认为是不登大雅大堂,不健康的东西,现在却吸引着最多的观众和听众。”我引伸了一下,“骂他们俗实际上是在骂读者俗。”“你说谁?”朱光辉居然还不知道这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中国当代一部分青年的灵魂工程师,思想代言人。我最喜欢他们两个,一个破,一个立,也是我们中国‘闲散阶层委员会’中最杰出的代表,我要是当了总统,非让他们当文化部长不可。”我还想说下去,艾之琳却问我:“阿非,你会做火锅吗?什么时候给我们准备一次火锅怎么样?我也学学,我还没有吃过正宗的川味火锅哩。”

“没问题!在四川,火锅店密布于大街小巷,我同学就在家乡开了家火锅店,我常去,很内行的。”我说。

“你把阿非看成什么人了?别人是家庭教师,又不是保姆。做火锅很麻烦的。”朱光辉笑着说。

“所以我说要给阿非几份薪水。”艾之琳说,朱光辉却笑而不答。

“我要吃嘛!好久没吃了嘛!”浩仔去踢了朱光辉一脚,朱光辉就笑着说:“阿非就再辛苦一下啦。”

“没关系。反正有时也是闲着,只要佐料正宗,其它都没有问题。”我心里也有些怀念那味道了,我掐指一算,至少有两月没吃过火锅了。

“那就定在周末吧,到时候会有朋友来。”朱光辉高兴地说,“我也有很久没吃了,那东西不提还没事,一提起来就让人流口水。”

身材敦实的朱光辉是没法喝酒的,一杯啤酒喝了几口就脸红到耳根,忽然他问我:“浩仔这几天调皮没有?这小子恨不得要我叫他爹地。”

“没有!我在考试,这个礼拜我天天考试!”浩仔说。

“我想摸摸他的底,看看他的实际情况。浩仔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反应很快,就是有点心不在焉,只要认真,学习方法正确,再加上虚心好学,我保证会有大的长进。”我说。

“这家伙花了我多少钱!要什么买什么,你看他的参考书呀连环画呀堆了一柜子,还不用说学习机、玩具、智力投资,没办法啦,就是成绩一点也不长进,我还不敢揍他!”朱光辉叹气。

“其实关键是心思问题,兴趣问题。老师的作用只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其他的大不了灌输点作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当然目前这种优越感被商品经济社会冲掉了。”我说。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有文化的没钱,有钱的没文化。”艾之琳不无感慨地说,“现在中国的国情是小学生文盲当老板,中学生做打工仔,大学生四处填求职表,硕士、博士出国涮盘子”“你这是在讽刺我啦?”朱光辉问,脸上却有一种不加掩饰的得意,“我还是个初中毕业嘛。”“新闻联播啦!”浩仔在客厅里叫嚷,我们这才结束了这冗长的晚餐回到客厅。

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工业增产,农业增收,民族团结,军民一家。国际形势一片糟糕,波黑内战正酣,塞族强人卡拉季奇发出强硬声明;美国兵在索马里挥舞大棒却捉不到艾迪德,克林顿支持率猛降;满头银发,心力憔悴的叶利钦腹背受敌,副总统鲁茨柯伊联合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后院放火要弹劾他;一名激进的哈马斯成员在耶路撒冷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

“学过乐理知识吗?”我问浩仔,该学音乐课了。

“学过,是不是123……”他把七个音极不准确地唱了出来。

“对,那只是最起码的常识,还有音调、全音、半音等,你先把七个音弹出来我听听。”我说。

他虽然按对了电子琴键盘上的正确位置,但是音的长度强弱极不准确,常常一个音响了几拍,而另一个音又不及一拍,在3和4之间,7和i之间更没有全音半音之分,给人一种极不谐调极不舒服的感觉。我让他停下来,我认为有必要从最基本的地方入手。

“浩仔,你先别弹,听我说,弹琴首先要定调,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常用的c调,其次要注意音的长度,除了3和4,7和i之间是半拍,其它两个音之间都是一拍,一定要注意发音的比例要均匀,我先给你示范一下”。我坐下来把七个音按c调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各弹了两遍,然后要求浩仔弹两遍。我拿出茶叶沏上两杯茶。

浩仔弹了几遍就显得极不耐烦,他说他可以弹一首完整的歌,还用得着弹这么简单的东西吗?他执意要弹一首歌,我让他弹了他自称最熟悉的“把根留住”,结果连主旋律都没有听出来。我拿出这首歌的磁带放进录音机让他跟着正常的进度一起弹,结果他根本跟不上节奏,还经常按错键,这下他羞红了脸。

“怎么样?连爬都没有学会就想学飞?”我揶揄道,“还是从头来吧,今天晚上只要求你能将这七个音练准,同时跟着唱出来,一定要和琴上发出的音在高度和长短上一致。这样你既可以练琴又可以练声,这对唱歌很有帮助,香港红歌星最初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浩仔又振作起精神开始弹琴,同时放开喉咙练声,引得朱光辉和艾之琳在客厅笑得前俯后仰。半小时后,我拿起他的音乐教材,找了几段最简单的练习让他弹奏。我坐下来拿过《废都》看起来,看了不到两页就看不下去了,看这种深沉的东西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沉浸进去,才能走进故事中,走进作者的心中。我又放下了书,看来只有以后趁他们午眠时看了?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头无岸 倒序 正序

《回头无岸》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