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八卦》 第5章

礼物——“脐带血干细胞”。其中一家做得比较好的公司名叫“国际聪明细胞公司”,据说已经有了5000多个顾客,他们要先花220美元买一个仪器包,在孩子刚生下来之后立刻从脐带中抽取60毫升脐带血,快递到公司设在英国普利茅斯的总部。这些脐带血将会在处理之后保存在液氮中。如果这个孩子将来生了病,就能派上用场。

既然干细胞这么容易就能得到,为什么黄禹锡等科学家还那么费劲地克隆干细胞呢?原来,干细胞分好几种不同的级别,每一级别的干细胞所能做的事情是很不一样的。

最高级别的干细胞是从发育才一周的胚泡中提取出来的,所以叫做“胚胎干细胞”。这样的干细胞属于全能细胞,只要给予适当的刺激,就可以发育分化成人身体内所有200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黄禹锡等人想要得到的干细胞就属于这一类。用这种办法提取干细胞肯定会杀死胚泡,也就是说把一个发育了7天的孩子杀死了,所以才会引来那么多的伦理争议。

最低级别的干细胞其实存在于人体内所有的组织当中。这些干细胞功能没那么强大,只能分化成某一类成体细胞,它们是一些人体正常修复功能的主力部队。比如伤口愈合,造血等等,都是依靠这类干细胞完成。

中间一类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有限的几类不同类型的成体细胞,骨髓干细胞就是这样。事实上,最早用于治疗疾病的干细胞就是骨髓干细胞,比如治疗白血病的化疗会同时杀死制造白细胞的干细胞,患者必须从别人那里补充新鲜的造血干细胞才能恢复自身的免疫系统。异体排斥是这类治疗手段的死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健康骨髓干细胞,病人只有等死。

脐带血干细胞也属于这一类,而且科学家发现这类来自新生婴儿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多种不同的细胞组织,所以有“聪明细胞”这个名字。收集脐带血一来不会有伦理问题,二来收集过程简单,起码比抽骨髓听起来要简单得多,因此越来越得到科学家的重视。脐带血干细胞对免疫排斥反应有非常大的宽容性,特别适合异体移植,因此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脐带血干细胞库。这种办法最大的问题是细胞数量比抽骨髓得来的少,因此目前大都使用于儿童的治疗。科学家正在寻找让脐带血干细胞无限繁殖的方法,到那时,许多不治之症都可能通过注入干细胞的办法治疗。

其实,干细胞治疗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虽然美国的干细胞研究因为伦理问题而进展缓慢,但欧洲和亚洲都有很多医院利用本国宽松的政策开始了这方面的临床试验。葡萄牙的一家名为“肯玛”的生物科技公司从2001年就开始实验用从病人鼻腔内提取的干细胞治疗瘫痪,据说效果不错,现在每个月都要进行3起类似的手术,要价万美元。韩国的大田圣母医院从去年10月份开始提供类似的手术,用的就是从脐带血干细胞库中找到的和病人相配的干细胞。去年11月30日,一位美国的瘫痪病人专程去韩国接受了手术,据说病人刚刚从麻醉过程中醒来不到一小时,就感觉到了替她搬腿的姐姐的手。

其实这类治疗目前仍然远远没有成熟,而且只能部分改善患者的运动机能,弄不好的话移植过去的干细胞还有可能形成肿瘤。但对于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来说,任何微小的可能性都是不会被放过的。由此可见,黄禹锡的造假并不会阻止科学家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也许不久之后,一种新的不违反伦理的干细胞提取方法就会问世了。在此之前,还是为你的宝宝保留一些干细胞,为他/她做一个备份吧,这可能是你能够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

txt小说上传分享

血总是香的

要想开发出特异的驱蚊剂,必须搞清是哪种味道吸引了蚊子。

关于蚊子为什么只叮你不叮他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每种理论都会有一批支持者以亲身经历作为证据。但是科学家相信:蚊子最喜欢的就是人血的味道。

这个结论可不是凭经验做出的,而是来自严格的科学实验。去年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雅各布?凯拉(jacob koella)所做的一项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凯拉的本意是想弄清楚疟疾为什么会扩散得如此迅速,因为疟疾必须依靠蚊子来传播,因此他决定从蚊子的叮咬习惯入手。他和同事们在肯尼亚搭了三顶帐篷,互相之间以塑料管相连,管子和帐篷之间可以通气,但蚊子无法通过。然后他们找来一群儿童,按照体内携带疟原虫的情况分成三组,第一组不带疟原虫,第二组带没有传播能力的疟原虫,第三组带有传播能力的疟原虫。然后他们把一群蚊子放到三根管子的中间,让它们自由选择飞向哪里。实验结果出人意料,选择飞向第三组儿童的蚊子数量是其他两组的两倍以上。

之后,凯拉给带有疟原虫的孩子吃药,杀死他们体内的疟原虫,然后再让他们进帐篷让蚊子挑选,结果蚊子对这些健康的儿童没有偏爱。这个实验清楚地表明,蚊子对人体散发的气味非常敏感,而疟原虫让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气味,对蚊子特别有吸引力。这样做显然对疟原虫的传播大有好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对疟原虫十分有利。

这项实验结果对开发新型防蚊子药水很有帮助。目前市面上最常见,也是被证明最有效的驱蚊剂是一种名叫deet的化学物质。但是deet使用过量可能有毒,而且已经发现几种蚊子对deet产生了抗药性。要想开发出特异性强的驱蚊剂,必须搞清到底是哪种味道吸引了蚊子。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人体表面会释放出350多种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而蚊子的触角上有很多微小的纤毛,上面分布着许多不同的味觉受体,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气味分子识别蛋白”(obp)。为了弄清蚊子嗅觉的秘密,科学家决定从蚊子的基因组入手。由巴黎巴斯德学院负责牵头的“国际蚊子基因组计划”已经测定了疟蚊(anopheles gambiea)的全部dna序列,这种蚊子在非洲特别多,是传播疟疾的罪魁祸首。有了这个dna数据库,科学家就可以很方便地研究这些obp了。分析结果表明,蚊子和其他昆虫的嗅觉功能的相似程度很高,有一种同源蛋白质参与了所有昆虫obp的正常功能,这种同源蛋白质在蚊子中叫做gpror7,在果蝇中则称为or83b。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地把蚊子基因gpror7转移到去掉了or83b的果蝇体内,结果使后者恢复了嗅觉功能。

但是这种蛋白质在昆虫嗅觉机制中只是起到了一种辅助功能,而且也没有特异性。而自然界中每一种昆虫都有自己喜欢的气味,比如苍蝇喜欢粪便,蝴蝶喜欢花香,雌蚊子只对人血感兴趣……驱蚊剂的设计者必须对症下药,才能避免滥杀无辜。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拉里?兹维伯(larry zwiebel)决定在雌蚊子的基因组中寻找特定的味觉受体基因,但是蚊子很难饲养,研究起来非常困难,于是他尝试把蚊子obd基因转移到果蝇体内,利用这种科学家已经非常熟悉的活体实验模型来间接地研究蚊子的嗅觉基因。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发现了一种蚊子obd,只对4…甲基苯酚有反应,这种化学物质是350多种“人味”中的一种。有趣的是,只有雌蚊子体内才会生产这种obd。更绝的是,如果雌蚊子喝饱了人血,这种obd就不再生产了。这两个有趣现象不大可能是巧合,科学家因此相信,4…甲基苯酚是蚊子用来发现人血的嗅觉信号之一。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蚊子并不仅仅只靠一种obd来发现人类,雌蚊子触角上有好几类不同的纤毛专门用来闻味道,每种纤毛上都有很多obd,分别对应不同的气味。对于驱蚊剂的生产来说,这反倒是一件好事,因为假如只针对4…甲基苯酚这一种物质来设计驱蚊剂的话,那么蚊子很容易产生变异,驱蚊剂就必须经常更新才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生产出针对多个obd的驱蚊剂,因为同时发生好几个变异的概率是很小的。目前兹维伯正在和同事们继续研究,试图发现更多的obd基因。假如能找到4?5个这样的基因,然后根据它们的特点生产出多合一的驱蚊剂,那么人类就可能彻底消灭诸如疟疾、登革热和西尼罗病等与蚊子有关的传染病。

()

精液的秘密

人类精液里含有很多让你意想不到的化学成分,

精液的秘密正在逐渐被揭开。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传说,成年女性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其月经周期慢慢会变得一致。1998年,有几位科学家做了一次大规模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个传说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有一个例外:同居的女同性恋伴侣之间的月经周期却并不一定同步。

这个有点让人意想不到的例外引起了两位美国性学家的注意。两人都是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一个叫里贝卡?伯奇(rebecca burch),另一个叫戈登?盖洛普(gordon gallup)。他俩认为这个例外足以说明以前的理论并不完全正确。按照那个理论,成年女性会分泌一些外激素(pheromone),依靠空气传播,影响到周围的女性。可是,同性恋恋人之间的接触应当更亲密才是,为什么反而没有同步呢?两人经过思考,认为女同性恋有一点和异性恋不同,那就是她们之间的性行为不会有精液的参与,换句话说,她们不可能接触到精液。

也许精液里含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于是,两人开始着手分析精液的组成。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人类的精液绝不仅仅是精子的营养液,其中还含有大量的性激素。更奇怪的是,精液里不但含有雄性激素(比如睾丸激素),甚至有很多雌性激素,比如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等等。要知道,正是这些激素决定了女性的生理周期。比如,促卵泡激素可以促进卵子成熟。一旦卵子成熟,促黄体生成素便会突然大量分泌,在它的作用下,成熟卵子被排出卵巢,进入输卵管等待精子的到来。女性测量排卵日期最准确的方法就是测量尿液中的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一旦其水平突然攀升,就意味着马上要排卵了。

精液中含有的大量激素很容易被*壁所吸收,并迅速出现在女性的血液中,发挥各自作用。比如,精液中含有的雌性激素可以促使排卵期之前的女性加速排卵,因而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有人做过调查,如果女性室友一方有男友,但却采用避孕套*的话,两人的月经周期便不一定同步了,这一点和女同性恋的情况类似,因为她们都无法接触到精液。

去年年底,伯奇和盖洛普出版了一本关于精液的书,初步揭开了人类精液的秘密。除了调控女性月经周期的功能外,书中还记录了精液的另一项妙用:治疗女性的抑郁症!要知道,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是男性的3?5倍,这是很多女性经常要面对的一个心理问题。

精液的这项功能最早是由一个叫内伊(ney)的医生首先提出来的,他依据的是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伯奇和盖洛普设计了一个试验验证了内伊的假说,他俩调查了293名纽约州立大学的女学生,她们都有固定的性生活,但有的使用避孕套避孕,有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生命八卦 倒序 正序

《生命八卦》本章换源阅读
X